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225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docx

矿井灾害防治与事故应急处理

矿井瓦斯防治

(一)矿井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

“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是治理瓦斯灾害的“十二字方针”。

“先抽后采”是瓦斯治理的基础,是源头上治理瓦斯灾害的治本之策和关键之举;“以风定产”是治理瓦斯的基本生产管理措施,也是防止瓦斯积聚的先决条件;“监测监控”是防治瓦斯事故的重要防线和保障措施,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这个方针是各类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指南,只要认真贯彻执行,瓦斯事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二)矿井瓦斯抽放方法

矿井瓦斯抽放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见下表。

瓦斯抽放方法虽然不同分类方法和分为不同种类,但现场应用时,往往是相互结合,不能截然分开的。

如本煤层抽放中包括巷道预抽法、钻孔预抽法及边采(掘)边抽法;而钻孔抽放法又应用于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及预抽、边抽等。

矿井瓦斯抽放方法分类

分类方法

瓦斯抽放方法

按抽放瓦斯的来源分类

1·本煤层瓦斯抽放

2·邻近层瓦斯抽放

3·采空区瓦斯抽放

按抽放与采掘的时间关系分类

1·采前抽放(也叫预抽)

2·采中抽放(也叫边采边抽、边掘边抽)

3·采后抽放(也叫旧区抽放)

按施工工艺分类

1·巷道抽放法

2·钻孔抽放法

3·巷道、钻孔混合抽放法

(三)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

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并根据突出矿的实际状况和条件,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内容包括:

(1)区域突出危险预测;

(2)区域防突措施;

(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4)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

(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2)工作面防突措施;

(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4)安全防护措施。

防突工作应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

区域防突工作做到多措施并举、可保必保、应应抽尽抽、效果达标,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此外,突出煤层的采掘作业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1)严禁采用水力采煤法、倒台阶采煤法及其他非正规采煤法;

(2)急倾斜煤层适合采用伪倾斜正台阶、掩护支架采煤法;

(3)急倾斜煤层掘进上山时,采用双上山或伪倾斜上山等掘进方式,并加强支护;

(4)掘进工作面与煤层巷道交叉贯通前,被贯通的煤层巷道必须超过贯通位置,其超前距不得小于5m,并且贯通点周围10m内巷道应加强支护。

在掘进工作面与被贯通巷道距离不得小于60m的作业期间,被贯通巷道内不得安排工作,并保持正常通风,且在放炮时不得有人;

(5)采煤工作面尽可能采用刨煤机或浅截深采煤机采煤;

(6)煤、半煤岩炮掘和炮采工作面,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除外);

(7)突出煤层的任何区域的任何工作面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且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采掘作业工作面作业人员不方便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必须悬挂或存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

(8)所有突出煤层外的掘进巷道(包括钻场等)距离突出煤层最小法向距离小于10m时(在地质结构破坏带小于20m时),必须边探边掘,确保最小法向距离不小于5m;

(9)在同一突出煤层正在采掘的工作面应力集中范围内,不得安排其他工作面进行回采或者掘进。

具体范围由矿技术负责人确定,但不得小于30m;

(10)掘进工作面应当避开邻近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范围;

(11)煤巷中安装、更换、维修或回收支架时,必须采取预防媒体垮落而引起突出的措施。

矿井火灾防治

火区的管理与启封

1·火区封闭的条件及工作原则

(1)火区封闭条件:

火势发展迅猛,范围较大,直接灭火无效时,采取封闭火区的方法最合适。

另外在采用直接灭火处理类型的火灾的同时都需做好封闭火区的准备,一旦灭火失败,便可利用封闭火区来予以挽救。

(2)封闭火区的工作原则:

封闭火区尽可能小,防火墙的数量最少,施工速度最快。

2·封闭火区的方法和适用条件

(1)断风封闭火区。

在不维持通风的情况下,同时在进、回风两则构筑防火墙,适用于火区内空气中O2浓度小于12%。

(2)通风封闭火区。

保持火区通风条件下,在火区进、回风侧同时构筑带通风孔的防火墙,适用于在火区有可能形成可燃气体达到爆炸下限的情况下。

(3)注入惰气封闭火区。

在封闭的同时,注入惰气(CO2、N2、H2O)等,即可以防止火区发生爆炸,又能加速火灾的熄灭,但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装备一整套住惰装置和惰气源。

3·防火墙的类型

(1)临时防火。

有木板涂黄泥、充气式防火墙、罗罗克休泡沫、艾格劳尼、新型快速密闭等。

(2)永久性防火墙。

构筑防火墙材料有木段、料石、混泥土、片石、黄泥等。

(3)耐爆防火墙。

有沙袋、沙段(5M~10M)、石膏等构筑的防火墙。

4·火区的管理

(1)建立火区卡。

记录发火时间、位置、火区处理过程、原矿井通风系统图或采区巷道布置及相应的通风设施,由通风部门建立档案。

(2)防火墙的管理。

防火墙要编号,记录防火墙的厚度,位置与矿井通风系统图相一致。

防火墙前要设栅栏、悬挂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墙外悬挂木牌,标明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的测定数据和日期,测定人员姓名。

(3)火区的检查。

刚封闭的火区要连续检查,稳定后每天检查一次瓦斯浓度,急剧变化时每班检查一次,如果发现防火墙封闭不良及有害气体变化时,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5·火区的启封

(1)通风启封火区。

火区范围不大,确认火源已经熄灭,可采用此法。

启封前要预先确定火区有害气体的排放路线,撤出路线上的所有工作人员;然后选择一个出风侧防火墙首先打开,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进风侧防火墙。

待火区内有害气体排出一段时间,无异常现象,可以相继打开其余的防火墙。

打开第一个防火墙时,应先开一个小孔,然后逐渐扩大,严禁一次将防火墙全部扒开。

进风侧防火墙一般处于火区的下部,容易有二氧化碳存积,开启前要注意查明,开启时时要检查,防止二氧化碳逆风流动造成危害。

打开进、回风防火墙之后的短时间内,应采用强力通风。

为防万一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而伤人,这时要求工作人员撤离一段时间,待1~2h之后,再派人进入火区进行清理工作,喷水降温,挖除发热的煤炭等。

(2)锁风启封火区。

发生范围较大,难以确认是否完全熄灭,先在原有火区墙外5~6m构筑带门的风墙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在将原有的防火墙打开,确认一段距离范围内无火源,在选择当地点重新构筑临时防火墙,火区要求始终处于封闭隔离的状态。

无论采用哪种启封火区打方法,在工作过程中都要经常检查火区气体,如果发现有火灾复燃征兆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矿井火灾安全检查要点

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的不同,所采取的防灭火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有差别,起安全检查的要点有五个方面。

1·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

(1)消防水池是否经常保持200m³以上的水量。

(2)井下消防管路是否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的消防管路是否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检查时,应按照要求对照现场进行逐段检查。

2·防火措施

(1)木料场、矸石山距离是否小于80m,小于80m时是否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进风口井口是否装设防火铁门,或者防止烟进入矿井的措施。

(3)《煤矿安全规程》中禁止使用可燃性材料支护的地点是否仍然使用可燃性材料进行支护。

(4)井下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是否制定安全措施并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5)井上、下是否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消防材料库,并遵守其相应的规定。

(6)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耦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是否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是否在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有明确规定。

(7)井上、下的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是否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查。

3·灌浆系统

(1)灌浆站的容积、蓄水池的水量、取土场的大小是否满足矿井防灭火的要求。

检查时应根据井下实际需浆量进行分析。

(2)灌浆管径是否与灌浆量相适应,管路架设是否平直、靠帮、靠腰线以上,管路每隔200m~500m是否有安全阀;管路压力倍线是否大于3.5倍。

检查时应一段一段地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3)采区设计中是否明确灌浆系统、疏水系统,是否有疏水和灌浆后防止溃浆、突水的措施。

4·注氮系统

(1)氮气是否充足,其浓度是否达到97%以上。

(2)是否有氮气专用输送管路系统及其附属安全设施。

(3)注氮管路是否平直,严密不漏气,低洼处是否有放水设施。

(4)是否有能连续监测采空区气体变化的监测系统;是否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和整理有关记录。

5·火区管理

(1)是否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建立火区管理卡片。

(2)火区所有永久性防火墙是否都有编号,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中注明

(3)是否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防火墙的管理

(4)启封已熄灭火区前是否制定安全措施。

矿井水害防治

矿井探放水技术

生产矿井周围常存在许多充水小窑、老窑、富水含水以及断层。

当采煤工作面接近这些水体时,可能发生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造成水患事故。

为了消除隐患,生产中使用探放水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前方是水情,并将水有控制地放出,以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

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受勘探手段和客观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地下含水条件掌握不够清楚,不能确保没有水害威胁,这就需要推断出可能产生水害的疑问区,并采取措施。

为了预防水害事故,当巷道距含水体一定距离或在疑问去内掘进时,必须坚持超前钻探,探明情况或将水放出,消除威胁后在掘进,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为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操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实践证明,“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操后采”的原则是防止煤矿井下水害事故的基本保证。

在水害威胁的地区进行采掘工作,都应坚持这一原则,绝不可疏忽大意,更不能有侥幸心理,置水害情况于不顾,一味蛮干。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窑或相邻煤矿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的地区时。

矿井粉尘防治

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1·防止煤尘达到爆炸浓度

(1)冲洗法。

对于巷道壁帮的沉积煤尘,用高压水冲洗,防止煤尘飞扬。

(2)撒布岩粉。

在巷道内撒布惰性岩粉,增加煤尘的灰分,使煤尘失去爆炸性。

(3)粘结法。

煤尘发生爆炸的最小粒度是5μm,使用粘结剂增加煤尘的粒度,可使煤尘失去爆炸性。

(4)清扫法。

主要用于井筒、大巷、车场等地点。

2·防止引爆煤尘的措施

(1)加强明火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2)防止爆破火源。

井下爆破作业都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允许用雷管和炸药,使用合格的发爆器爆破,禁止使用闸刀开关等明电爆破,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爆破工担任,爆破前必须填充好炮泥,严禁放明炮、糊炮、连环炮。

(3)防止电气火源和静电火源。

(4)防止摩擦和撞击火花。

3·隔爆措施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开采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的矿井,必须有预防和隔爆煤尘爆炸的措施。

”其作用是隔绝煤尘爆炸传播,就是把已经发生的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让爆炸火焰继续蔓延,避免爆炸范围扩大。

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隔爆措施有:

设置岩粉棚、水棚和自动隔爆棚等。

煤矿多用水棚,使用开口吊挂式水槽或水袋。

矿井粉尘安全检查要点

矿井防尘系统检查的要点:

一是检查防尘洒水系统的有效性,水量、水压、供水管路是否满足矿井降尘的需要;二是检查矿井喷雾降尘、洒水降尘等工作是否正常进行以及降尘效果等。

具体内容包括:

(1)蓄水池容积水量是否满足矿井防尘洒水的需要;水压是否达到洒水、注水的要求。

检查时,根据注水钻场注水量与洒水量之和确定全矿需水量。

一般情况下有水源补充时,蓄水池水量应为矿井日需水量2倍以上;如果水源补充不及时,应为日需水量的10倍。

(2)供水管径能否满足需要;大巷供水管路每50m是否设置调节阀门;供水管路是否正常帮靠顶,不漏水;供水管路通过巷道交岔处时是否妨碍行人和通车。

检查时应根据用水量和压力进行检查,发现供水不足,管径小、漏水活堵塞时,要及时通知整改。

(3)工作地点喷洒头是否足够;喷雾时是否呈雾状;水质是否清洁,不清洁时有无过滤装置。

检查时主要检查井下煤仓、溜煤眼、翻灌笼、装煤转载点的喷雾装置及其使用。

(4)井巷清扫、冲洗是否正常进行。

检查时检查巷道有无积尘。

(5)矿井是否有完备的防尘资料,包括煤尘爆炸鉴定报告、矿井综合降尘措施、清扫煤尘记录、防尘洒水。

系统图、注水钻场、钻场台帐、防尘洒水月报、季报等。

矿井冲击地压与顶板事故防治

(一)矿井冲击地压防治

冲击地压的防治

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果和机理,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主要应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区,对已产生的应力集中区域或因地质构造等因素存在的高应力区,采取改变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能的措施,降低或释放岩体积聚的弹性潜能。

(1)采用正确的开采方法:

1开采保护层。

开采煤层时,为了降低潜在危险层的应力,首先应当开采保护层。

当所有煤层有冲击地压危险时,应开采冲击地压危险性最小的煤层。

当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的顶、底板都赋存保护层时,建议先开采顶板保护层。

2避免形成孤立煤柱。

划分井田和采区时,应保证有计划的合理开采,避免形成应力集中的孤立煤柱,不允许在采空区内留煤柱,巷道上方不留煤柱,有条件的采区上山、采区边界及区段巷道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避免应力集中。

3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

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时,应尽量用长壁采煤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煤柱支撑法、房柱式及其他溜煤柱的开采方法,冲击地压发生频繁。

4选择合理的巷道布置方式。

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应尽量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岩石中。

5合理安排开采程序。

要合理安排开采程序,防止采煤工作面三面被采空区包围,形成“半岛”。

采煤工作面应采用后退式开采,避免相向采煤。

(2)局部卸压措施

1煤层预注水。

煤层预注水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煤体的弹性和强度,采用向煤层注水的方法,是相邻巷道、采煤工作面的煤岩层边缘区减少内部粘结力,降低其弹性,减少其潜能。

大同、抚顺、北京、枣庄、天池等矿区,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或顶板岩层进行注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例如,在大同四老沟矿在坚硬顶板进行高压注水试验,在未注水区域,顶板坚硬难以冒落,液压支架6次受到冲击载荷,压力值达600kg/㎝²,而支架的工作阻力为500t,支护强度为95t/cm²,支架受冲击破坏,支柱缸体爆裂。

而注水区域,顶板强度降低约30%,顶板易于垮落,没有发生冲击载荷,压力较小。

又如四川天池煤矿,进行了煤层注水,注水前煤层硬度系数为2.05,注水后为1.04。

由此可见,注水可降低煤岩层硬度,使煤层松软湿润,减少弹性。

2钻孔卸压法。

钻孔卸压法是利用钻孔降低积聚在煤层中的弹性能,是释放弹性能的一种方法。

一般采用直径大约100mm的钻孔,现已有直径为300mm的钻孔。

由于钻孔后,钻孔周围的煤体受力状态发生了变化,约束条件减弱,使煤体卸载,支承压力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峰值向煤体深部转移。

当支承压力不超过煤层孔壁稳定范围时,孔壁不破坏,钻孔不变形,排出煤粉量为正常值,煤层没有卸压。

当支承压力超过煤层孔壁稳定范围时,钻孔被破坏,支承压力愈高,钻孔破坏范围愈大,因此煤层积聚的应力愈高,利用直径钻孔卸压愈有效。

俄国在沃尔库塔矿区应用直径为300mm钻孔,孔距1.0~1.5m,取得了一定效果。

3震动爆破法。

震动爆破法是在安全条件下,用爆破方法释放煤层积聚的能量,使煤层裂隙松动,是预防冲击地压的一种方法。

卸载爆破就是在高应力区附近打钻,在钻孔中装药进行爆破,其主要目的是改变支承压力的形状和减少峰值,炮眼布置接近于支承压力带峰值位置。

诱发爆破就是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域进行大药量的爆破,人为地在工作人员撤出后诱发冲击地压。

4强制放顶。

强制放顶卸压控制顶板对防治冲击地压的发生是有效的。

如门头沟为了防止冲击地压发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深空爆破人工强制放顶,累计放顶达十几万平方米,取消刀柱式,改为长壁式开采,起到了减缓冲击地压的作用。

(二)矿井顶板事故的防治

1·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的预防

(1)单体支柱工作面预防靠近媒壁附近局部冒顶的措施:

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如正悬臂交错顶梁支架、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支架等;提高支柱的初撑力,在金属网下,可以采用长钢梁对棚迈步支架。

炮采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应合理,尽量避免崩到支架。

尽量使用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煤层片帮。

煤层一旦片帮,应掏梁窝超前支护,防止冒顶。

(2)综采工作面的局部冒顶,主要是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的露冒型冒顶,其预防措施为:

支架设计上,采用长侧护板、整体顶梁、内伸缩式前梁,增大支架向煤壁方向的水平推力,提高支架的初撑力。

工艺操作上,采煤机过后,及时伸出伸缩梁,及时擦顶带压移架,顶梁的俯视角不超过7°

当碎顶范围较大时(比如过断层破碎带等),则应对破碎直接顶注入树脂类黏结剂使其固化,以防止冒顶。

(3)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防止措施。

加强地质几观察工作,记载大岩块的位置及尺寸。

在大岩块范围内用木垛等加强支护。

当大岩块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在大岩块的范围内要延长控顶距。

如果工作面用的是单体金属支柱,在大岩块范围内要用木支架替换金属支架。

待大岩块全部都处在放顶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绞车回木支柱。

(4)采场两端局部冒顶预防措施。

为预防采场两端发生漏冒,可在机头、机尾

处各应用四对一梁三柱的钢梁抬棚支护(即四对八梁支护),每对抬棚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前移;或在机头、机尾处采用双楔铰接顶梁支护。

在工作面巷道相连处,宜用一对抬棚迈步前移,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棚梁。

此外,在采场两端还可以采用十字铰接顶梁支护系统以防漏冒。

在超前工作面10m以内,巷道支架应加双中心柱;超前工作面10~20m,巷道支架应加单中心柱以预防冒顶。

综采时,如果工作面两端没有应用端头支架,则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需用一对迈步抬棚。

此外,超前工作面20m内的巷道支架也应以中心柱加强。

(5)地质破坏带附近局部冒顶预防措施。

为预防这类顶板事故,应在断层两侧加设木垛加强维护,并迎着岩块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设戗棚或戗柱。

对于有些综采、高档普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壁的前方顶板和煤层特别破碎,为了保证正常割煤,不漏矸石,可采用全楔式木锚杆。

当断层处的顶板特别破碎,用锚杆锚固的效果不佳时,可采用注入法,将较多的树脂注入大量的煤岩裂隙中,进行预加固。

2·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冒顶的预防措施

(1)采煤工作面大面积冒顶的一般预防措施:

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

由于使用的木支柱和摩擦支柱初撑力小、刚度差,易导致煤层复合顶板离层,使采煤工作面支架不稳定,所以有条件的矿要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

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煤层倾角大或在工作面仰斜推进时,为防止顶板沿倾斜方向滑动推到支架,应采用斜撑、抬棚、木垛等特种支架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在摩擦金属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采煤工作面中,用拉钩式连接器把每排支柱从工作面上端至下端头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整体支架”。

严格控制采高。

开采厚煤层第一分层要控制采高,使直接顶冒落后破碎膨胀能充满采空区。

这种措施的目的在于堵住冒落大块岩石的滑动。

采煤工作面初采时不要方向开采。

有的矿为了提高采出率,在初采时向相反方向采几排煤柱,如果是复合顶板,开切眼处顶板暴露日久,已离层断裂,当在反向推进范围内初次放顶时,很容易在原开切眼处诱发推垮型冒顶事故。

掘进回风、运输巷时不得破坏复合顶板。

挑顶掘进回风、运输巷破坏了复合顶板的完整性,易造成推垮型冒顶事故。

高压注水和强制放顶,对于坚硬难冒顶板可以用微振仪、地音仪和超声波地层应力仪等进行监测,做好来压预报,避免造成灾害。

具体可以采用顶板高压注水和强制放顶等措施来改变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减小顶板悬露及冒落面积。

加强矿井产地质测量和矿压的预测预报工作。

此外,还可以改变工作面推进方向,如采用伪俯斜开采,防止推垮型大面积冒顶。

(2)预防基本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事故措施:

采场支架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基本顶之间不离层。

采场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足裂隙带基本顶下沉的要求。

普采工作面遇到平行于工作面的断层时,在断层范围内加强工作面支护(最好用木垛),不得采用正常办法回柱。

采场支架的支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基本顶岩层的重量。

普采要扩大控顶距,并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待断层进到采空区后再回柱。

遇到平行于工作面的断层时,如果工作面支护是单体支柱,当断层刚露出煤壁时,在断层范围内就要及时加强工作面支护(最好用木垛),不得采用正常回柱方法;要扩大控顶距,并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待断层进到采空区后再回柱;如果工作面支护是液压自移支架,若支架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余,则工作面可以正常推进,若支架的工作阻力没有太大的富余,则应考虑使工作面与断层斜交或在采空区挑顶的措施过断层。

(3)预防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事故措施:

顶板高压注水。

从工作面平巷向顶板打深孔,进行高压注水,注水泵最大压力为15MPa。

顶板注水可起软化顶板和扩大岩层中的裂隙及弱面的作用。

其主要机理是:

注水溶解顶板岩层中的胶结物和部分矿物,削弱层间粘结力;高压水可以形成水楔,扩大和增加岩石中的裂隙与弱面。

因此,注水后岩石的强度将显著降低。

强制放顶。

所谓强制放顶,就是用爆破的方法(主要三种方法:

平行工作面深孔强制放顶、钻孔垂直工作面的强制放顶、超前深孔爆破预松顶板)人为地将顶板切断,使顶板冒落一定厚度形成矸石垫底。

切断顶板可以控制冒落面积,减弱顶板冒落时产生的冲击力,形成矸石垫底则可以缓和顶板冒落时产生的冲击波及暴风。

为了形成垫底,挑顶的高度可按需要形成垫底的厚度进行计算。

据大同矿区的实践经验,采空区中矸石充满程度达到采高和挑顶厚度只和的2/3,就可以避免过大的冲击载荷和防止形成暴风。

强制放顶方法主要有:

在工作面内向顶板放顶板线处进行钻孔爆破放顶;对于综采工作面,由于工作面无法设置顶板炮眼的设备,可分别在上下平巷内向顶板打深孔,在工作面未采到以前进行爆破,预先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对于历史上有大面积冒顶的地区,目前又无法从井下采取措施时,可在采空区上方的地面打垂直钻孔,达到已采区顶板的适当位置,然后进行爆破,将悬露的大面积顶板崩落。

对厚层难冒顶板来说,不论是采取高压注水还是强制放顶,不论是采空区处理还是超前工作面处理,所应处理的顶板厚度均应为采高的2~3倍(包括直接顶在内),从而保证安全生产。

(4)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预防措施:

应用伪俯斜工作面并使垂直工作面方向的向下倾角达4°~6°。

掘进上下顺槽时不破坏复合顶板。

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反推。

控制采高,使软岩层冒落后能超过采高。

尽量避免上下顺槽与工作面斜交。

灵活地应用戗柱、戗棚,使它们迎着六面体可能推移的方向支设。

在开切眼附近,于控制区内系统地布置树脂锚杆。

但是,在采用这个措施时应考虑采场中打锚杆钻孔的可能性和顶板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