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0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0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0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04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直接原因: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概况
(1)1894年,日本借平息朝鲜农民起义之机,挑起战争。
在①大战后,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2)1895年,日军攻占威海卫,②全军覆没。
(3)1895年,中日《③》签订,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马关条约》的内容
(1)割地:
割④、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开埠: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⑤为商埠。
(4)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⑥,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
(1)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2)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实力深入中国内地;
(3)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⑦的途径严重阻碍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中国社会⑧的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义和团运动兴起,以“⑨”为旗号。
2.发动:
1900年6月,借口镇压⑩,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3.过程
(1)顽强阻击:
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
(2)攻陷北京:
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⑪;8月攻陷北京。
(3)妥协投降:
慈禧太后在出逃过程中命令清军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⑫年签订了《辛丑条约》。
2.内容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⑬和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⑭”,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⑮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⑯性质的组织。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影响
(1)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⑰受到列强的控制。
(2)“使馆界”实际上是“⑱”,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3)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4)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5)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K知识参考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深远影响
1.对中国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陷入及其深重的危机。
(2)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3)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对日本:
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使其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3.对远东格局:
朝鲜半岛被日本侵占;日本地位上升,中国地位下降;同时导致列强的远东之争更趋激烈。
(2018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
“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
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参考答案】B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
1.相同点:
(1)从性质上看,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
(3)从危害上看,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
2.不同点
(1)从内容上看,《马关条约》中割占我国土地的面积远远超过《南京条约》,赔款数额也大大超过《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都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商埠已深入中国内地;《南京条约》的关税商定是为了便利列强向中国进行商品输出,《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要。
(2)从特点上看,《南京条约》体现了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开辟中国市场的要求;《马关条约》体现了列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要求。
(3)从影响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2)两次战争中,列强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出逃。
(3)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
(4)都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不同点
(1)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
(2)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的侵略利益。
(3)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
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2016—2017学年江苏镇江高二下期月考)下表中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的结果或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清政府被迫开放沙市、苏州等地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A.aB.b
C.cD.d
【参考答案】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四大步
项目
条约
程度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不同历史时期侵华目的、侵华特征、侵华方式的变化
1.侵华目的的变化
(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以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和企图瓜分中国领土的必然反映。
2.侵华的基本特征
(1)从战争的发动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
(2)从战争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重。
3.侵华方式的变化
(1)甲午中日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2)甲午中日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林增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写道: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
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
材料中1894年到1914年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由1亿多美元增至9.6亿多美元的信息,反映了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故B说法正确;由“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可判断A说法错误;C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近代列强一战后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从主观上看:
清朝封建统治腐朽,统治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落后;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或战和不定或片面求和,组织抵抗不力。
尽管军民奋起抵抗,但无力扭转败局。
2.从客观上看:
鸦片战争中的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国在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与英国共同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世纪末已成为亚洲的强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的实力更加强大。
综上所述,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大的资本主义。
1.清军将领邓世昌不畏强寇,直至战死沙场,其牺牲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中国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到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
”作者认为中国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国人民族观念淡薄B.武器装备陈旧落后
C.政府军事策略失当D.北洋官兵妥协退让
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4.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
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下图中的城楼上标着“PEKING(北京)”,该图反映的相关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记录到:
“7月14日,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中外冲突由此爆发。
”这一冲突最终导致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
C.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D.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
1.有同学在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叙事中看到如下表述:
“割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二十多个岛屿”“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观察漫画《“惩罚”中国》。
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的结果是
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
C.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中国的内地D.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3.张之洞痛陈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时说:
“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
”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改变
B.使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
C.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D.政府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1.(2018年北京卷)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
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
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
故事后的按语说:
“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
!
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2.(2018年全国Ⅰ卷)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3.(2017年上海卷)下面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A.五口通商
B.租界设立
C.瓜分狂潮
D.门户开放
4.(2016年江苏卷)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5.(2016年上海卷)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
”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6.(2015年四川卷)下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的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
1.【答案】B
【解析】清军将领邓世昌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牺牲,黄海海战发生在图中的②处,故答案为B项。
图中的①处为平壤,③处为辽东半岛,④处为威海卫,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
点睛:
本题的解答首先要联系所学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如教材介绍的主要事件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之战和威海卫之战,从地图中确定各自的大致地点,然后再根据邓世昌是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据此来确定答案。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国民上下团结一致对付中国,民众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而中国则相反,国民国家意识淡薄,故选A。
武器装备陈旧、政府军事策略失当以及北洋官兵妥协退让都是中国甲午战败的因素,但是与材料并不符,因此B、C、D三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故选C。
A、B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
【名师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资本输出:
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图片中北京说明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B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主要是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斗争,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没有涉及北京,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也没有打到北京,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B。
6.【答案】C
【解析】材料“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清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故C正确;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故A错误;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故B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八国联军侵华的后果与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答案】C
2.【答案】B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有八个国家惩罚清政府,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故B项正确;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内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的影响,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不是八国联军侵华导致的后果,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辛丑条约》的特点
(1)内容方面:
其他条约都以攫取经济权益为主,多以割地、赔款、开放商埠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则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没有割地的内容,不开新商埠,虽有巨额赔款,但这并非是列强的真实意图所在。
(2)目的方面:
《辛丑条约》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强迫清政府取缔和镇压一切反帝活动,将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因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旅顺、台湾、海面、水师”等信息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C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改变,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B项表述与材料无直接联系,排除;政府严禁人民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排除D。
1.【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
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
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
故选A。
【点睛】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
本题的解题关键之一是时间“1903年”,学生解题时可结合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得出正确答案。
2.【答案】C
点睛:
“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3.【答案】C
【解析】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反映的是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是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五口通商,也不涉及租界和门户开放,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名师点睛】会区分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区别。
商品输出:
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资本输出:
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如图所示:
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光绪帝所说的“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中国近代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后,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从此台湾脱离祖国的怀抱,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本题选择D项。
【名师点睛】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
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到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郑成功带领中国军民收复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图片中的“美国国旗的显眼、后到”、“美国兵”“其他外国国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B、C三项条约所对应的战争(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分别只涉及一个国家的侵略,即英、法、日。
而图片描述的侵略国家比较多,由此判断这次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综上,本题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