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326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docx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汇

中外职业教育史复习资料

1.专业教育、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概念:

专业教育(XX):

也称“专门教育”。

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

中国实施专门教育的机构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进修班、培训班等。

专业教育一般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普通教育(XX):

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实业教育([中]P01):

在清末,实业主要是指农、工、商、矿等经济建设事业,有时也包括铁路、蚕桑、森林、水产、医学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业。

而为发展这些事业所兴办的教育,就是实业教育。

职业教育(杜威)[中]P132:

广义上,要把普通教育来改造一番,使一切普通教育学校中科目,渐渐和社会的实际生活接近,两方面生出密切的关系。

即“使普通学校成为职业化”。

狭义上,要使这职业学校的学生,学到一种智识,练成一种技能,可和社会生出一种更密切的关系。

(XX)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的区别?

(顾树森)[中]P107

(1)职业教育不以升学为目的,始于普通教育较低阶段;而实业教育始于普通教育较高阶段,是升学的结果。

(2)职业教育范围广而程度浅,实业教育范围狭而程度高。

(3)职业教育的教科多在技术方面,偏重实习,而实业教育的多含学理的性质,理论与实习并重。

(4)职业教育专为多数不能升学的子弟补习关于各种职业知识、技能而设立的,实业教育专为少数升学的子弟学习农工商等的专门学问而设立的。

(5)职业教育专门培养有相当职业能力的人目的,而实业教育专为造就实业界中的中坚人物为目的。

(6)实业教育所教是普通知识,具有迁移性,而职业教育是情境性知识,不可迁移。

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一般认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明确的区别。

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

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下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倾向,即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技能的训练。

但若从最广的意义上来说,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应该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组成,否则便难以安身立命,承担起各项社会责任。

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培养“社会化的人”。

研究和分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如共同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共同追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共同遵循着政策宏观调控与高校自主办学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共同接受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宏观标准。

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一)生源渠道上的区别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二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高中对口招生的学生,三是初中毕业的学生;而普通教育的生源通常是在校的高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既具有大学程度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

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三)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中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增长与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处于正相关状态,高职教育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它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定位必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如何挖掘自身内在的价值,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是其根本性要求。

(四)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

就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再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

有人形象地说,以系列产品和职业证书来构建课程体系,达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

(五)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虽说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传授。

而职业教育则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缺什么就补什么,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

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岗位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看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与普通教育的质量评价一样,都是在收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做出判断的一个过程。

但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能力本位教育,这种类型教育的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评价形式”。

在这种评价形式中,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有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

“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全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景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

因此,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参照评价,进行质量评价时,只将收集到的证据与能力标准相对照,而不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最终只对学生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做出判断,而不是给定一个百分等级分数。

这种评价指向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是完成相关职业的能力标准,而不是普通教育所要求的认知方面的学习成就。

而且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这是些能力标准是由职业教育的需求方(即产业界)参与制定的,主要反(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83页)映特定职业角色的能力要求,而不是根据所学习的课程来制定的。

职业教育的标准参照评价方式,特别依赖于各个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专家,依靠他们雄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来判断和决定某一职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解力、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职业道德水平,依靠他们确定职业标准及其等级。

  两者的不同主要有:

从评价重点来看,普通教育着重点在于学校环境中的学术能力与学业成就;职业教育着重点在于工作情景中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

从评价依据来看,普通教育主要依据课程专家与教师开发的学科课程;而职业教育则主要依据企业与教师开发的职业能力标准。

从评价目的来看,普通教育主要是为了选择优秀,培养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从评价模式来看,普通教育是一常模参照评价;职业教育则是标准参照评价。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堂教学评价上的区别

根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上述两个方面具有的明显区别,对二者在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上区别就容易得出答案了。

从评价内容来看,普通教育重点放在教师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授之上;职业教育则主要放在教师对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传授方面。

从评价过程来看,普通教育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步骤展开;职业教育则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环节来进行。

从评价者来看,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教师为主;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岗位工作人员为主。

从评价方式来看,普通教育主要以同行和专家评价为主;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学生评教为主。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1)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担着训练人的“脑”与“手”的任务。

两者虽缺一不可,但彼此缺乏内在联系。

一些普通中小学开设了五花八门的职业选修课或手工劳动课,如园艺、缝纫、烹调、木工等,但既无按职业门类组织的课程系列,也不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课程目标,实质上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直接目的。

象这样将“脑”的教育与“手”的训练简单分离,无论怎样安排两者的主次轻重,都是大有疑问的。

只能将它视作体脑严重分化时代,也就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代的教育思想遗留下来的痕迹。

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职业选修课与劳动课本身的意义。

(2)职业教育领域内的普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多方面的要求,承担多重社会角色—一公民、家庭成员、消费者、投资者等等,因为“生产者”从来不是成年人的唯一角色,职业活动也绝非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3)普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是为职业教育服务的。

这一观点在工业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界被广泛的接受。

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准则的工业社会一度视职业技术教育为“生产”合格劳动力的理想“机器”。

许多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对普通教育课程进行取舍的主要标准便是看它是否与特定职业门类的培训直接有关,强调其工具性、实用性。

这种普通教育也就很难避免片面性,并始终被置于属于职业教育的地位。

但随着现代科技在生产中的普及应用,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各国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年龄段不断上移,也就意味着现代职业教育要以相当宽广扎实的普通教育作为基础。

又由于传统的、正规的、专业设置狭窄的职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转换造成的劳动力频繁转业,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变革,拓宽专业面,强调基础性、综合性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加强职业定向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事实上也就削弱了课程的职业性,产生了“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倾向。

然而,这种宽泛的职业技术教育很难使毕业生具备立刻上岗操作所需的专门技能,因此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确切地说,只是一种“职业基础教育”或“职业预备教育”。

(4)把升学准备作为普通教育的主要功能。

我国在80年代中期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将相当一部分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然而在学校的办学思想、课程设置、师资、设备等方面的转变并不象“换招牌”那样轻而易举。

尤其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不充分的地区,许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仍然把升学作为最理想的出路,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同样反映出这种倾向。

当然可以认为这是体制转轨时期不可避免要出现的过渡性现象,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备和观念的转变,这种偏向正逐步得到纠正。

3.中国职业教育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职业教育制度在确立之前,经历了怎样的铺垫过程+它们各自的影响?

答:

1.实业教育思潮的传播——P95

影响:

黄炎培总结实用主义教育,在他的号召与倡导下,实用主义教育在民初成为一种影响甚广的教育思潮,对当时脱离实际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冲击,引发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并为此后职业教育的萌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黄炎培等人的国内外考察结果

通过两次国内教育考察,黄炎培明确了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中国教育和实际相脱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此,他强调教育上的实用主义,号召学求实际。

美国之行后,他通过中美教育的对比更加认识到中国教育的弊端,认为学习美国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中国教育的弊端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本所在。

——P102

影响:

通过黄炎培的国内教育考查和美国之行,职业教育已经真正得以孕育与引入,并为职业教育的萌生奠定了基础。

——P103

3.对职业教育内涵的探讨

(1)概念、内涵:

职业教育,广义上说,凡是教育都包含职业的含义,教育是传授人知识与技能,使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狭义上说,职业教育即实业教育,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

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P104

(2)实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见上。

实业教育——普通知识;职业教育——情景性知识。

P104-P107

(3)影响:

使得“职业教育”在中国得以萌生,进而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江苏省教育会的推动——P119

江苏省教育会在张骞、黄炎培等人的领导下,创造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组织职业教育演讲活动,刊行《教育研究》杂志,翻译并出版职业教育相关书籍——“使用教育丛书”(六种),在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对推动由“实用主义教育”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转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全国教育联合会的直接影响——P121-P126

五次会议都将“职业教育问题”列为讨论的重要内容,并提出颁布相关的方案书或计划案,明确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目的等。

6.留学生、杜威和孟禄的智力资源及影响——P140

留学生深受美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在借鉴美国新教育来改造中国就教育的过程中,为适应当时国内实业教育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兴起之势,不断采用各种方式极力引入美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方法与教育制度。

杜威来华介绍美国的职业教育,剖析、倡导职业教育,宣传使用主义教育理论,使国人对职业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孟禄,美国教育家。

20世纪20年代,他应邀到中国进行教育调查。

他通过对当时中国职业学校的调查,及其对中国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批评性、建设性意见。

如增强职业教育学校与社会的联络,增加中学职业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等。

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提供了很多宝贵(重要的改良)的建议。

7.教育部的探索——P126

教育部不断出台推进实业教育发展的举措,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极具借鉴、指导意义。

教育部有关实业(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饬令和政策,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8.对《对学制系统草案》的评议——P136

评议主要集中于

(1)对“草案”加强职业教育给予肯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切实建议。

(2)赞扬中学设置职业科,因其顾全升学与职业预备。

对《学制系统草案》关于职业教育的评议,为学制下一步有关职业教育内容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9.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影响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1921年12月组成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产生与运行,对职业教育在学制上地位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意义+评价)

答: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体西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教育观和社会改革思想。

所谓“中学”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谓的“西学”具体指西方的法制规章与自然科学知识。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由此,教育内容上以“中学”为根本,辅以“西学”。

目标是培养用传统思想武装头脑又具有科学知识,能从事洋务的各种专门人才,即“体用兼备”的人才。

意义(好的方面):

(1)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引发国民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在当时的中国具有进步意义。

(2)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为当时实业学堂的设立等教育实践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洋务教育的原则和基本指导思想,一直支配和影响着晚清的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客观层面):

(1)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2)尽管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封建阶级的特征和阶级局限性,但是他的“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涉及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革,还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中国教育思想史上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的条件下,不仅看到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而且承认了西学的先进,承认了传统文化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进一步冲破了“夷夏”观念的束缚,拓宽了人们的视界,使更多的人从天朝上国的臆想中走出来,从闭关自守的束缚中走出来,将向西方学习的活动深入下去,它也是对“师夷之长技”思想的延伸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5.三种学制的机构种类和层级

癸卯学制: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共25~26年。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

属普通教育性质;第三阶段为高等阶段,设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

根据大学堂分科的需要,分为3类:

第1类为升入大学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做准备;第2类为升入大学格致、工科、农科做准备;第3类为升入大学医科做准备。

壬子癸丑学制:

这个学制规定,儿童从6岁入学到23、24岁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年或18年,分三段四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

分两级:

初等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乙种实业学校;高等小学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甲种实业学校。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

设中学校,学习年限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

另专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

设大学本科3年或4年,预科3年;专门学校本科3年毕业(医科4年),预科1年。

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不计年限。

1922年新学制:

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标准,故又称“六三三学制”。

见“壬戌学制”(1922)系统图。

从纵向看,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4一2分段。

中学6年,初中和高中3—3分段。

大学4至6年。

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

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

6.杜威职业教育思想:

(课本)

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他就是他自己的目的。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生长和生活无止境,无终极,因而也没有最终的目的。

实际上,在杜威心目中教育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对于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的纠正,而不是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方面是使未来工人具备适应情况不断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给儿童一些职业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知识,从而使他们具有做出最终的明智选择的标准和能力。

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是对个人的谋生发展有直接的帮助。

二是对工厂企业和工人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是对民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从个人接受职业教育来看,工人阶级子女受益最大,也最有必要,将来可以接替父辈的职业谋生,并且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可以改良和提高父辈的事业;对工厂企业和工人而言,职业学校可以满足工人继续学习、提高的需要;对国家社会发展而言,职业教育可以普及生产知识和技术,传播发现、发明等革新内容。

职业教育的意义:

第一,体力劳动、商业活动和社会服务性工作在民主社会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

第二,有关工业方面的职业获得了重要的地位。

第三,有关工业方面的职业对智力和文化修养有了更广泛和深厚的要求。

第四,不但给我们比过去更多的科学内容,而且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熟悉产生知识的方法。

第五,与工农业经济发展对人的实际生活影响越来越重要一样,学习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对人的学习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综合职业教育的观点:

(1)普通教育应彻底抛弃它的高高在上、脱离社会需求、脱离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实践的传统,彻底摆脱它迂腐、无用的形象,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融入工业因素,把个体培养成有用的公民,使他们既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又能体面地生活。

(2)职业教育也要彻底远离狭隘的技能训练模式,应当让学生在科学与社会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和技能,在与科学、社会、艺术的关系中理解工作。

(3)不应割裂两种教育的关系,而是把他们整合起来,实行综合职业教育计划。

(4)现代工业发展促使就业者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成为普遍的事,为适应这一趋势,个人职业能力必须不断发展,传统的职业观念必须改变。

综合职业教育课程的体系与方法:

普通与职业两类课程紧密结合

综合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

(1)“综合教育计划”的职业教育观颠覆传统、针砭时弊,形成了一股绵延至今的教育思潮,不仅对美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教育的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基本走向也具有决定性作用。

(2)反映了当代思想的主要潮流和一体化技术,对现代工业和社会进步有非常显著的贡献。

(3)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XX)

其一,杜威的职业观。

这是杜威提出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逻辑前提。

杜威认为,职业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含存在维度、审美维度、道德维度和教育维度四个层面。

其二,杜威的职业教育本质观。

杜威基于“实然”历史状态的分析,从“应然”角度阐述了其职业教育本质观。

他强调,人人都有职业的需求,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基于职业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形态,它的实践形态是统一性学校体系。

其三,杜威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杜威认为,职业教育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面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四,杜威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想。

杜威系统地阐述了其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思想。

他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包括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课程实施的综合化两个方面。

其中,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即实现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的整合,课程实施的综合化则强调课程实施途径的多元化,其中以“主动作业”为主。

其五,杜威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张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公民”,其基本原则是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的统一和激发内部意向与外部行动的统一,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形式应该是间接的、路径应该是多元的。

7.家庭手工业([外]P28):

有一个师傅,一两个学徒兼帮工,加上家庭成员的辅助劳动力。

主要依靠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进行生产。

其手工业者就是商人。

8.工场手工业([外]P52):

是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

企业里的生产者由大多数手工业者和少数工资劳动者结合在一起的。

企业主出于获取高额利润的动机,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

9.工业([外]P51):

工业生产最初与作为简单商品生产的手工业同时发展,继之与从手工业生产到工业生产过渡时期的两种生产形式(即经销业和工场手工业)同时发展。

最后于19世纪把这两种生产形式挤到一边。

(XX)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10.家庭手工业与工场手工业两者之间的区别(比较/不同)(XX)?

1)生产经营的目的不同。

2)生产的形式、规模不同。

3)经营者的身份不同。

4)经营者的性质、素质不同。

11.新人文主义的启蒙教育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PS老师资料

启蒙教育学:

整体性来自于各个部分或者说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这是整体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是,从早期基督教开始,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关系被割裂了,超自然的秩序和自然秩序变成二元分割的二个世界,甚至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物理世界的运行法则要从上帝的启示中得以认识,这就陷入了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状态。

启蒙运动改变了这种思考方式,人类停止向上凝视天堂,开始关注自然世界,希望从自然中提炼出世界运行的规则,相应地,人们的宗教观开始发生变化。

一种称为自然神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