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14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docx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用药再分享

 

合理应用抗菌药

张永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传染病学教研室抗生素研究所

抗菌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其治疗细菌感染和细菌性传染病的疗效确切,为各科医生广泛应用。

然而,滥用抗菌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使疗效降低,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加重了细菌耐药性,甚至丧失治疗和抢救的时机,给病人的健康与生命带来危害。

合理用药的关键是针对致病菌选用最合适的药物。

因此,对中度、重度细菌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必须先收集临床标本如血、痰、尿、脑脊液、脓液做细菌培养,想方设法尽早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并测定其药敏。

当致病菌明确时,可选择抗菌作用强、毒性低的品种用于临床,常可获得满意疗效。

然而,临床上大多数情况为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或属轻症感染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获得的途径、患者的年龄、病史与临床特征等先作经验治疗。

经验治疗的方案针对引起感染最可能的致病原。

本期刊登的一组专题笔谈涉及临床常见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其实用性强。

读者可结合本地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药敏状况作相应的调整。

经验用药若取得良好疗效,一般可继续用药直至痊愈。

若疗效不满意,可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总之,尽早确定致病原是合理用药最重要的前提,各级医院均应建立良好的细菌学诊断常规,并予以认真落实。

供临床选用的抗菌药品种繁多,临床医生应善于将每一种药物最突出的药理特点用于治疗,以取得最佳疗效。

药物独特的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往往决定其主要的适应证。

此外,尽量选择安全、毒性低,有足够浓度的药物到达感染部位也很重要。

联合用药主要限于单一抗菌药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易产生耐药的感染,以及药物毒性大通过联合用药减少剂量,或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低、联合易渗入该组织的品种。

因此,联合用药的指征更加严格。

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增强抗菌作用,提高疗效。

临床上宜以繁殖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与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联合,常获协同作用;而避免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制菌剂(四环素、氯霉素类、大环内酪类)联合,以防拮抗可能。

盲目地预防应用抗菌药比治疗性滥用更严重,临床上应规范预防用药指征,其中手术后感染的预防用药是重点。

擅自选用第三、四代头抱菌素、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等广谱抗菌药作为预防用药,企图防止多种细菌感染,常适得其反,术后耐药菌株感染反而增多,这必须纠正。

老人、儿童、孕妇、乳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免疫缺陷者的感染在选用抗菌药时,必须考虑其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肝、肾功能不全者发生细菌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医生应熟悉如何选用安全、有效的品种,并正确地调整剂量与用药方案。

呼吸道感染的经验用药

王晓丹瞿介明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据感染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前者多为病毒感染,可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且具自限性,大多无需特别治疗;后者在病原学、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均要复杂得多,可分为气道感染和肺实质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等属气道感染,肺炎、肺脓肿则属肺实质感染,临床上统称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的治疗包括:

抗感染治疗、呼吸治疗(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免疫治疗和一般治疗(止咳祛痰平喘等)。

其中以抗感染治疗最为重要,其药物的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故本文主要介绍肺部感染的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经验性抗感染用药

根据病原学报告及药敏实验结果来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最理想的,但这在临床上受到诸多限制,如病原体的培养与鉴别需一定的时间,先前用药的影响、采样时间和方法的不合理和技术设备的局限使病原学报告的可信度下降,所以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医生根据各种临床资料先进行经验性的治疗,比较重要的临床资料有季节、地域、患者年龄、既往病史、感染获得途径(社区感染或院内感染)、感染种类、严重程度和伴随状况等,同时结合本地区或本医院肺部感染常见病原体及耐药性判断可能病原体而选择敏感抗生素。

病原学检查阴性或无法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时,只能根据经验用药。

需指出的是,经验治疗并不是无奈之举,而是必须和相当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临床上对门急诊的轻、中度肺部感染仍以经验性治疗为主,而对重症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正当与否不仅关系到病程长短,也影响感染的转归。

在经验性治疗前可先做一些快速的病原学检查,如通过痰涂片大致判断痰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从而使药物选择具有针对性。

1.1 气道感染的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常为病毒感染,成人中以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多见;儿童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

一般无需抗感染药物治疗,适当对症处理即可。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流感/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较常见。

若患者有气急加重、痰量增加和脓性痰三项表现中至少两项时为抗生素应用指征,可选择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等。

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中,轻症以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多见;重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多见,需应用具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合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1.2 肺部感染的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患者多为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少数伴有免疫受损及慢性基础疾病,致病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军团菌、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卡他莫拉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较为少见,占5%~31%。

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第一代头孢菌素等。

对于轻症患者,若年龄小于60岁或无合并症,可选择阿莫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多西环素等;大于60岁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可选用二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大环内酯类等;重症患者应选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此类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故最好选用抗铜绿假单孢菌的β-内酰胺类和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90%为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及厌氧菌。

其他还有真菌、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卡氏肺泡子虫和巨细胞病毒等,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

HAP的病原谱广,耐药菌较为多见,药物选择较困难,常用耐酶和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

常规抗菌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厌氧菌或真菌感染而加用抗真菌或抗厌氧菌药物。

2病原学诊断对呼吸道抗感染经验用药的指导意义

呼吸道病原体采样及诊断和药敏试验对于调整最早的经验性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经验治疗效果不佳或医院获得性感染特别是重症肺炎最好能行病原学检查以获得确切的药物选择依据。

需注意的是培养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临床医生需据经验性治疗的效果、流行病学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当原先的经验性治疗有效而与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时,则应按原方案治疗;反之,若经验性治疗疗效不明显,则应根据病原学诊断作相应调整。

所以,不仅经验性治疗前需分析各种临床资料,判断可能性比较大的致病微生物,选用通常对此种病原体较为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加以治疗,亿依据病原学诊断更改方案前也应如此。

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首选青霉素类,可选红霉素、林可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则选苯唑西林或第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利福平、磷霉素、复方新诺明等。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氨苄西林,次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等。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首选哌拉西林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次选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首选哌拉西林加氨基糖苷类,次选头孢他啶、氟喹诺酮类。

军团菌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次选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

厌氧菌肺炎,首选克林霉素,次选青霉素、甲硝唑和头孢西丁。

念珠菌感染可选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曲菌感染,首选两性霉素B。

 

感染性腹泻的经验治疗

黄海辉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估计其发病率为每年30亿~50亿,死亡率每年约为300万。

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是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1确立可能的病原茵

根据腹泻病程、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及流行情况、大便性状、大便的肉眼和镜检结果,可估计最可能的病原诊断。

1.1年龄与发病季节小儿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腹泻,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为常见,发生在秋冬季的水样腹泻则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成人水样腹泻发生在5~6月要考虑成人轮状病毒肠炎,发生在夏季以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老年人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为艰难梭菌、大肠埃希菌O157:

H7和沙门菌属细菌。

1.2大便性状急性水样便约占腹泻者的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所致。

粘脓或脓血便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

如血多脓少或呈果酱样、要考虑阿米巴肠病。

水样便或米汤样便、腹泻不止伴有呕吐者,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要考虑雷乱。

1.3流行情况细菌或病毒所致的急性腹泻可呈暴发流行;寄生虫性腹泻常呈散发流行,且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1.4艾滋病患者30%~60%发生感染性腹泻,大多呈迁延性或慢性经过,偶也有急性发作者;大便呈水样,很少有血便,常伴明显体重减轻。

病源多样化,除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外,尚可有各种原虫如隐孢子虫属等和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水样腹泻

2治疗原则

重视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腹泻与呕吐可致不同程度的脱水、休克、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从而危及生命,所以严重腹泻治疗最为紧要的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由于大多数的感染性腹泻是自限性的,约50%在3天内可以自行缓解,所以应避免所有的腹泻病人都常规给予抗生素的经验治疗。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肝硬化者、免疫功能缺陷者包括HIV感染者、接受化疗的患者由于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抗菌经验治疗。

此外,卫生工作者、幼儿教师、严重的侵袭性腹泻患者或腹泻时间延长者也应予以抗感染治疗。

严重腹泻者在应用抗菌药之前,首先要留大便标本送细菌培养。

3经验治疗

3.1针对失水的治疗呕吐不严重的轻、中度失水患者可给予口服补液。

每升口服补液中含葡萄糖20g、碳酸氢钠2.5g、氯化钠3.5g、氯化钾1.5g。

口服量和速度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一个6小时成人约700ml/h,儿童为15~25ml/(kg·h),以后视腹泻量增减,一般每排出1份补以1.5倍。

重度失水者宜无用静脉补液,病情好转可口服时即改口服补液。

如无上述口服补液,可用米汤500ml加细盐1.5~2.0g替代。

3.2综合治疗根据发病场所、年龄、病情轻重、病程及可能的病原,进行综合治疗。

3.2.1社区获得性腹泻

3.2.1.1成人腹泻可能的病原为病毒、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空肠弯曲菌、大肠埃希菌O157:

H7等。

如为严重的血样便而不伴发热,则大肠埃希菌O157:

H7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治疗轻症者仅需补液,避免含有乳糖和咖啡因的饮食;中度腹泻的患者需要补液以及抗肠蠕动的药物(血便者禁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如洛哌丁胺,首剂4mg,以后每次稀便后2mg,最多不超过16mg/d;或者次水杨酸铋每天4次口服,每次2片(262mg)。

严重腹泻的患者除补液外,首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每次500mg,每天2次口服),疗程3~5天,其次选用复方SMZ~TMP,每次800mg/160mg,每天2次口服;也可选用磷霉素、多西环素等,其疗程3~5天。

3、2、1.2婴幼儿腹泻常见的病原有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等。

病情轻者仅需补液,中、重度患者可选用复方SMZ-TMP,剂量分别为SMZ50mg/(kg·d)与TMP10mg/(kg·d),分2次给药,也可选用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口服,疗程5天。

如为小于3个月的婴儿或免疫功能缺陷者疗程需14天。

3、2、1.3慢性腹泻常见的病原为气单胞菌届、弯曲菌属、沙门菌属、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菌以及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

治疗首选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用5天。

如果腹泻仍继续,可选用甲硝唑,250mg,每日2次,用7天作为经验治疗。

小儿避免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3.2.2医院获得性腹泻以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为常见,好发于胃肠道癌肿手术后,以及肠梗阻、恶性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症、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老年患者尤易发生。

除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可引起本病,其中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的发生率较高,多于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或停药后2~3周内发生。

治疗轻症者只需停药可望有效,中等至重症患者需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

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则应给甲硝唑口服,剂量成人250mg,每日4次,或500mg,每日3次口服或滴注,小儿l5~30mg/(kg·d),分3次给药,疗程7天;如复发时可再用甲硝唑口服,无效时可改用万古霉素口服,成人每日0.5—2.0g,分3~4次服,小儿20~40mg/(kg·d),分4次给药,疗程7天。

3.3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感染性腹泻

3.3.1旅行者腹泻大多发生于抵达旅游地后的3~5日,不同地理区域病原略有不同。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30%~70%,其他如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轮状病毒等病原发病率较低。

贾第鞭毛虫腹泻潜伏期为1~3周,故常于返家后发病。

轻者不治自限。

有脱水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怀疑细菌性腹泻者及时予以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如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用3天,也可选用多西环素、复方SMZ~TMP等。

如怀疑为贾第鞭毛虫感染时选用甲硝唑,250mg,每日2次,用10~14天。

不宜用氟喹诺酮类者可选用阿齐霉素,首剂500mg,以后每天250mg,用4天,小儿l次予以5~10mg/kg。

3.3.2婴儿坏死性肠炎可能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杆菌。

首选药物为替卡西林(75mg/kg,每12~6小时1次)+抗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阿米卡星7.5mg/kg(每24小时1次)~7.5mg/kg(每12小时1次)]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抱他啶50mg/kg每12~8小时1次);其次可选用万古霉素+抗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5mg/kg每12~6小时1次),或氨苄青霉素(50mg每12~6小时1次)+抗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甲硝陛。

根据体重与出生天数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有条件者监测万古霉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

尿路感染的经验用药

陈章景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尿路感染(UTl)是由各种病原体入侵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可发生于所有人群,多见于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

男性发病较少,婴幼儿、老年人、肾移植患者、尿道结构或功能异常者容易患病。

单纯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80%以上。

复杂性和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肠杆菌科(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等)、假单胞菌属等,肠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所致感染近年有所增加。

孕妇无症状菌尿常见病原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

尿路感染的治疗目的在于消灭尿路病原体,缓解症状,清除感染灶,预防复发和长期并发症,防止病原入血导致菌血症。

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必须针对上述常见病原菌,结合当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并根据尿路感染的不同类型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

常用于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与给药方案表1。

1一般治疗

应鼓励患者适量饮水。

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者应卧床休息。

可服用碳酸氢钠(1g,3次/天)碱化尿液,以减轻膀胱刺激症状,并能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及磺胺等药物的疗效,但也可使四环素、呋喃妥因的药效下降。

有诱发因素者应去除诱因,如肾结石、输尿管畸形等。

表1尿路感染的常用抗菌药物与给药方案

口服给药

静脉给药

复方SMZ-TMP800mg/160mgbid

环丙沙星200mgbid

呋喃妥因100mgtid

氧氟沙星200mgbid

多西环素100mgbid

苯唑西林1~2gq4h

阿莫西林1.5~4g分3~4次

哌拉西林2gq4h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75mgtid

氨苄西林/舒巴坦1.5~3gq6h

头孢氨苄250~500mgtid或qi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gq8h

头孢拉定250~500mgtid或qjd

头孢唑林1~2gq12h

头孢克洛250~500mgtid

头孢呋辛0.75~1.5gq8h

头孢呋辛酯250~500mgbid

头孢曲松1~2gq24h

环丙沙星250~500mgbid

头孢噻肟2gq8~12h

左氧氟沙星100~200mgbid

阿米卡星7.5~12mg/(kg.d)qd

氧氟沙星200~300mgbid

庆大霉素3~5mg/(kg.d)qd

诺氟沙星200mgtid

吡哌酸500mgbid~qid

磷霉素氨丁三醇2~4g分2~4次或3g顿服

2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最好在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因此应尽可能在用药前留取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培养。

不同类型尿路感染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2.1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几乎所有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初发病例均为大肠埃希菌所致,故宜选用毒性小、口服方便、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如复方SMZ-TMP、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吡哌酸、诺氟沙星等3日疗法,亦可选用呋喃妥因7日疗法,或磷霉素氨丁三醇3g单剂顿服。

症状持续超过7天、近期有尿路感染史、应用阴道隔膜、年龄≥65岁者或孕妇宜采用7日疗法。

孕妇宜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磷霉素等,避免应用喹诺酮类及多西环素。

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儿不宜用喹诺酮类,8岁以下小儿应避免应用多西环素。

2.2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原菌也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约占80%以上,其次为变形杆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门诊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感染者。

可选用口服复方SMZ-TMP、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亦可选用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疗程10—14天。

住院治疗适用于重度感染以及门诊治疗无效者,抗菌药物以静脉给药为宜。

氨苄西林/舒巴坦常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感染,重症者可联合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

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可用于葡萄球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

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抱噻肟等对于严重院内革兰阴性菌所致尿路感染的疗效显著,联合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更可提高疗效。

药敏试验敏感者亦可选用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注射剂。

热退(通常需48—72小时)后可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改用口服给药。

总疗程约14天。

2.3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较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门诊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感染,可选用口服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以及吡哌酸、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疗程10—14天。

怀疑菌血症者需住院治疗,首先根据尿液涂片革兰染色结果给予经验治疗,选用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必要时联合阿米卡星或庆大霉素,然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热退后改用口服抗菌药,总疗程14—21天,至少10—14天。

存在复杂因素者应尽可能去除之。

对不能矫正尿路异常及不宜进行手术者的复杂性尿路感染,在感染控制后可予长期小剂量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如每晚口服复方SMZ-TMPl~2片、呋喃妥因50~100mg或头孢拉定0.5g,每2周轮换,一般疗程6个月。

留置导尿管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沙雷菌属及大肠埃希菌等,部分尚可见念珠菌属等真菌感染。

若发生无症状菌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不用抗菌药物。

一旦有感染的临床症状或怀疑和肯定合并菌血症者,应首先拔除或更换留置时间超过2周的导尿管,并行抗感染治疗,疗程2周,治疗方案同复杂性尿路感染。

男性尿路感染患者治疗选用复方SMZ-TMP、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疗程10~14天,不应采用短程疗法。

2.4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可为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

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时治疗、长期预防及性生活后预防。

急性发作的治疗选用药物同3日疗法。

感染控制后予以复方SMZ-TMP等抗菌药物长期预防,首次疗程6个月,如停药后感染复发则再度治疗,疗程需延长至2年。

预防给药适用于末孕育龄妇女尿路感染半年中再发≥2次或全年再发≥3次,及5岁以下儿童存在膀胱、输尿管3~4度反流者。

与性生活有关的尿路感染,可于性生活后服用复方SMZ-TMP等抗菌药物。

怀孕期及月经期应注意外阴清洁。

更年期妇女服用尼尔雌醇1~2mg,每月1~2次,可增强局部尿路粘膜的抵抗力。

绝经后妇女,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软膏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2.5无症状菌尿一般无症状菌尿造成肾损害者少见,也不会出现肾功能衰竭,除非患者有尿路梗阻、糖尿病或滥用解热镇痛药,所以一般不作为治疗对象。

但孕妇、泌尿道诊疗操作前后、糖尿病、免疫缺陷者及学龄前儿童需进行治疗。

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的5岁以下儿童若不治疗易导致肾损害。

抗菌药物的选用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选药物同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疗程3天。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

刘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大量寄殖菌,包括各种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妇产科感染大多为多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2/3以上感染病例可分离出厌氧菌。

因此早期诊断,针对可能的病原菌及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预后至关重要。

1前庭大腺和尿道旁腺感染

常为混合感染,且常以厌氧菌为主。

最常检出的厌氧菌为脆弱类杆菌、消化链球菌,而淋球菌检出率高达20%,其他常见的需氧菌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和克雷伯菌属。

腺导管梗阻为主要诱因。

在病程初期可局部热敷或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脓肿形成后通常需外科切开引流。

严重软组织感染者,选用抗生素需针对厌氧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可予克林霉素每12小时600—900mg加庆大霉素1.5mg/kg,每日2次静脉滴注。

2阴道炎

阴道炎的常见病原体为念珠菌属、滴虫和厌氧菌属,且往往混合感染。

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表现常为外阴瘙痒和粘稠的干酪样分泌物,其致病菌80%~90%系白色念珠菌。

治疗以阴道内局部用药为主,每晚睡前放置。

治疗方案包括:

制霉菌素栓剂10万u14天疗法,痊愈率超过90%;克霉唑栓剂单剂500mg,或每日200mg,连用3天,或每日100mg,连用7天;咪康唑栓剂也是有效药物之一,每日200mg,连用3天。

咪唑类及三唑类口服亦可应用,但疗效并不优于局部用药。

可选用酮康唑200mg口服,每日2次,3~5天。

再发性感染可于月经周期第5~11天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或第5~6天予口服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临床表现多为外阴瘙痒及大量泡沫样分泌物伴恶臭。

标准疗法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