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800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作 《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docx

习作《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

习作《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

习作《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教案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乌鸦反哺》,了解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例文是怎样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的。

  

  2、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3、根据提供的对话材料,让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写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难点:

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请几名同学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

  

  3、听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投影映示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W”旁边的那幅插图)

  

  提问:

同学们,这幅图你们在哪儿见过?

图上画了什么?

  

  2、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乌鸦们渐渐长大了,乌鸦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

老师请大家读一篇短文《乌鸦反哺》。

  

  二、初读例文

  

  1、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1)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什么叫“乌鸦反哺”?

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板书:

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

  

  1、过渡:

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1)学生再读例文,思考:

“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2)讨论交流。

  

  (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①学生讨论,点名回答。

  

  ②小结:

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

  

  (4)①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置一样吗?

  

  ②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置可以变化。

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

  

  在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

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

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③过渡:

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

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

  

  ①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第二课时

  

  一迁移仿作

  

  1、辅助练习。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

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

“我们班在广播操比赛中得第一名啦!

”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

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情境二。

  

  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模仿作文。

  

  

(1)明确习作要求。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注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说的。

  

  

(2)课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讨论:

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

是怎样说的?

  

  (4)播放小品的录音,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了些什么。

学生边说边回忆人物是怎样说话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

  

  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

  

  (6)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清楚。

  

  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

  

  (7)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小品表演,根据小品提供的材料说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试着给这篇作文起个题目。

  

  指名说。

  

  (8)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9)评议修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胡净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

  

  3.通过对课文中”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等关键词句的理解,感悟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4.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写的内容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生齐读)

  

  师:

近三百字的文章浓缩成八个字作为题目,以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题目,这也是定题目方法之一,我们在以后学习中试着用一用。

  

  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请同学们准备听写。

老师提高一些难度,我一下子读两、三个词,你敢挑战吗?

(请一同学上黑板板书)

  

  粗壮永久保持

  

  稠密瞻仰

  

  四季常青枝枯叶落

  

  师小结:

我们不仅要做到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还要注意一定的速度。

  

  3.学习了1~3自然段,回忆一下,有一次,周恩来同志劝宋庆龄奶奶搬家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生齐说)

  

  二、引导质疑,筛选主问题教学

  

  师:

爱思考的同学读到这儿的时候,一定读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谁能说说心中的疑问?

  

  预设:

  

  1.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2.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

  

  师:

读到这儿的时候,老师也心生疑惑,巧的是,我们不谋而合。

(出示问题)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

(指名读)

  

  3.师:

答案就藏在课文的4、5自然段里。

听清老师的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4、5自然段,要求字字入目,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

可以读慢一些。

  

  (提醒:

课文的插图也是学习的好帮手,可以图文对照起来学习。

  

  4.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考。

请同学们静思默想,圈划出相关的词语,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

  

  5.巡视后,相机出示某同学学习感悟的过程:

(课件)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特点多长

  

  我来试一试:

  

  同学们,你从句中的”伸”字,感受到了什么?

在书上写出来吧。

  

  6.师:

不要面面俱到,把你感触最深的地方标出来,请同学们继续学习。

  

  三、细读课文,体情悟道

  

  第一板块:

交流樟树的外形美

  

  1.预设:

生长特点

  

  你看到了两棵怎样的樟树?

  

  交流。

  

  板书:

蓬蓬勃勃

  

  看”蓬”和”勃”这两个字,”蓬”的上面是草字头,”勃”的右边是力量的力。

()蓬勃指的是像小草一样具有生命的活力,这”蓬蓬勃勃”指的又是什么呢?

  

  瞧,当我们把词语叠起来用时,它的意思就更进一层。

  

  这句话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蓬蓬勃勃?

  

  2.预设:

外形

  

  

(1)师:

你还从哪些词、句看出樟树旺盛的生命力?

  

  (品味”伸”和”亮”)

  

  

(2)抓特点,”枝干粗壮”,如果它像一个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强壮、健壮。

(品味用词的精准)

  

  师:

咱们学语文,不光要读懂词语的意思,还要去细细地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师:

三句话,两个人读,如何分配?

  

  师小结:

作者从樟树的枝干写到叶子,再写它的生长特点,一步步地写出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

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两棵生命力顽强的樟树吧!

齐读第4自然段。

  

  教师指导背诵。

  

  第二板块:

交流樟树的内在美

  

  1.自学提示

  

  这段话围绕哪个词写的?

特点是什么?

怎么写具体的?

  

  2.这也是樟树的可贵之处,出示重点句,品评

  

  

(1)指名读,”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

(内在的美)

  

  

(2)”永久”换个词是”永远、长久”.

  

  (3)这种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书上是怎样写具体的?

  

  ”只要……就……”练习说话。

  

  3.别的树木怎样?

(指名读)而樟树的香气使虫类害怕,可以(板书:

拒虫)

  

  写法点拨:

课文写樟树,作者为什么写石榴树等别的树木?

有什么作用?

(对比——衬托,更加突出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

  

  4.朗读指导:

大千世界,植物繁多,而唯有樟树,才有这种永恒的香气,令一切害虫胆战心惊。

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之情来读这段文字。

  

  三、回顾第二个问题

  

  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看看主人生活的场景,突出对树的感情。

  

  四、走近宋庆龄

  

  1.书上有一幅宋庆龄插图,用一个词概括你的印象。

  

  教师指导看图:

宋庆龄(美丽、高雅、端庄……外在美,你能透过它美丽的双眼看到她的内心世界吗?

  

  2.看资料。

适时启发、点拨:

宋庆龄给你什么印象?

宋庆龄和樟树有什么联系?

  

  3.师:

其实,这生命力顽强,具有可贵之处的又何止是这樟树呢,更有那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一身正气的这两棵樟树的主人宋庆龄奶奶。

如今,斯人已去,樟树犹在!

当人们怀着崇敬之情……(指名读最后一节)

  

  4.”瞻仰”一词读出了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对宋庆龄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五、人树合一,品味写法

  

  1.讨论:

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2.小结写法:

在人们的心中,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而是宋庆龄的化身。

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

在樟树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

这篇文章表面写樟树,实际是在赞美宋庆龄,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布置作业】

  

  学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一个小片段。

  

浅谈语文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论坛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江南春》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朱煜点评/肖琼

  

  第一板块情境引入

  

  师:

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几张照片,仔细看一看,能不能猜得出这些照片是在什么季节拍摄的?

不仅要告诉我是什么季节,而且要告诉我是从什么地方判断出来的。

  

  生:

是春天。

我是从照片上的花和柳树知道的。

  

  师:

花红柳绿是春天的象征。

  

  生:

我从图片上看到天非常晴朗。

我觉得春天一般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判断出这些图片是在春天拍的。

  

  师:

可能春光明媚给你的印象很深,不过老师要告诉你,春天也是多雨的,不单单是晴朗的。

  

  生:

我从左下角那张图上看出柳条已经发芽了,在春天柳条才会发芽。

  

  师:

柳树的这个状态说明这是春天。

这图上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景物啊?

  

  生:

右下角的照片是七宝。

(注:

上课学生来自于七宝镇的一所小学。

  

  师:

你看出来了,很好。

七宝是江南古镇,有将近千年的历史。

长江以南大片的地区,我们经常用两个字来定义它,叫“江南”。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江南春天的古诗。

请大家小声地快速读一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讲义。

读上面的诗,读上面的作者介绍,读上面的注释。

现在开始。

  

  (生自由小声读讲义)

  

  【点评:

执教者精心采用学生故乡的景物创设情境,引导其理解“江南”及其景色的特点,入情入境,且直观、亲切、简洁。

  

  第二板块按照平仄诵读古诗

  

  师:

哪位同学来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江南春》的作者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师:

知道了一个历史小知识。

  

  生:

我还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师:

这也是一个小知识。

读得非常仔细。

  

  生:

我知道了从公元420年到589年的南朝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师:

这个时间段和这首诗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和这首诗有关系的一些背景资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江南春》)

  

  【点评:

很多课堂习惯利用多媒体形象、集中的特点出示文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统一了学生对学习的关注点。

《江南春》词句浅显,执教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纸媒和注释,让其自读,而不是逐句解释,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引导学生交流读懂的背景信息,则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辅助自己学习的机会,而不单单成为课堂的配角。

  

  师: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

不过,老师的读法可能和你们有些不同哦,请大家仔细听,然后告诉我,老师的读法不同在哪里。

  

  (师读诗)

  

  生:

老师读得有快有慢。

  

  生:

我们都是按照一个读法读的,比如说,前面四个字连在一起,然后断一断,再读后面三个字。

老师不是这样读的,有时候,前面两个字停一停再读后面的,有时候前面的字连在一起,后面读得慢了。

  

  师:

这个同学听得真仔细,她先说自己的读法是四个字三个字这样停顿,而老师的停顿不一样。

对呀,读古诗要注意停顿。

(板书:

停顿)我们可以怎么停顿呢?

有好几种方法,老师这里介绍一种,你可以用最方便的2、2、2、1(板书:

2、2、2、1)这样来停。

  

  生:

我听出来了,读“千”的时候声音长一点,读“里”的时候快一点。

  

  师:

这叫做“平仄”。

(板书:

平仄)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也叫格律诗,它在声音上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

在古诗当中,我们把现在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为“平声”,它们比较舒展、平缓,当然也有极个别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发生变化,这个我们暂时不讲。

那么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叫“仄声”,它们比较短促、有力,要读得快一点。

在我们停顿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板书:

二、四、六)如果它们是平声,我们就要读得长一些;如果它们是仄声,我们就要读得短一些。

  

  生:

我还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有轻有重。

  

  师:

对啊,诗里包含着情感,所以你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生:

我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每句后面都会有停顿,停顿好长时间才接着读第二句。

  

  师(笑):

句子与句子之间当然也要停顿。

好,同学们,想学一学这样的读法吗?

谁能第一个来试试看?

  

  生:

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

有点味道了,不过有一个字没有读准,不要着急。

停顿时要换气。

千里——莺啼(拖长)——换气,绿映——红,试试看!

  

  生:

千里——莺啼——绿映——红。

(有明显进步)

  

  师:

对,好多了。

谁再试试看?

  

  生:

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

你不单单读准确了,而且读得很有感情。

  

  生:

千里——莺啼——绿映——红。

(响亮而有激情)

  

  师:

真好!

第二句谁愿意试试看?

  

  生:

水村——山郭——酒旗——风。

  

  师:

这句其实很难读,特别是要注意在停顿时换气。

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来尝试一下?

  

  (生练习读诗句)

  

  师:

后面两句谁愿意一起来?

  

  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

“台”字再长一点试试看!

  

  生:

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

我们一起来,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

  

  (师生按照平仄读诗)

  

  师:

很好,给自己掌声。

第一遍就读得这么好。

老师配上音乐,再给大家读一遍。

  

  (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生集体配乐朗诵。

  

  【点评:

不讲平仄的古诗教学不是真正的古诗教学。

如何讲解平仄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执教者启发学生辨析质疑,然后清晰简明地介绍有关概念,接着又细致周到地组织学生模仿、学习、操练。

学生从不会到会,教学效果明显。

如果前一板块是诗意的情感导入,那么,这里就是语言的形式学习。

  

  第三板块辨析词义,体会诗境

  

  师:

同学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我们读了这首诗。

你从这首诗里,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

我看到了黄莺。

  

  生:

我看到了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生:

我看到了靠山而建的城。

  

  生:

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亭台楼阁在风雨中。

  

  生:

我看到了佛教寺院。

  

  生:

我还看到了雨。

  

  生:

如果没猜错的话,第二句的“村”应该是村庄。

  

  (师依次板书景物)

  

  生:

我看到了一个连起来的画面,水面上有许多许多楼台,立在烟雨中,景色很美。

  

  生:

我看到了一棵大树,上面有好多黄莺在歌唱,好多鲜花衬托着绿叶。

  

  【点评:

梳理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说词语,到说句子、说画面。

在叙述过程中,学生内化教师提供的信息,体会诗意,并表达出来。

同时,学生也会明白,古诗是古人将所见之景描述下来的作品,古今的情感是一致的。

为最后的照片描述环节提供了语言素材,奠定了情感基调。

  

  师:

色彩多么鲜艳。

黄莺在歌唱,还有很多鲜花和树木。

一首小诗居然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东西!

这就是一首好诗,这首好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

但是到了明朝,有一个读书人,他读出了一些问题。

(出示课件)他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

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

”(生笑)“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这段话是文言,你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

我觉得“千里莺啼谁能听得”指的是千里之外的黄莺鸟叫谁能听得到那么远?

我们又不是顺风耳,(众笑)“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指的是离得那么远的桃花和柳树,谁能看得到啊?

  

  师:

如果让说这两句话的人改一下,要怎么改啊?

  

  生:

把“千里”改成“十里”,就差不多能看得见,也能听得到了。

  

  师:

你觉得“千里”和“十里”哪一个好?

  

  生:

“千里”好,我觉得这个“千里”是指整个“千里”都有鸟在叫,有柳树发芽桃花开放,如果改成“十里”的话,就感觉很近,不怎么美了。

  

  师:

你是从美的角度去体会的。

  

  生:

如果改成“十里”的话,读起来也不怎么顺。

  

  师:

对对对,非常好!

“千”是一个平声字,读起来很舒展,感觉很远,地方很大。

“十”在古代是个仄声字,读上去很局促。

  

  生:

“南朝有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个寺,地方肯定很大,肯定能占据一千里。

(众笑)

  

  师:

你把两句诗里面的数量词结合在一起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

我认为“千里”其实是一个虚数,它只是表示看上去很远。

而“十里”呢,就非常确切,就觉得这个诗没有多少意思了。

  

  【点评:

执教者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辨析词义。

在情境中,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如地从不同角度体味“千里”的妙处。

教师的知识储备亮相,不是为了显示课堂亮点,而是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

因此,材料的巧妙组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思辨之余情趣盎然且不留痕。

  

  师:

厉害,孩子们多聪明啊。

是的,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

“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呜叫。

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

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

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中写出了听觉,还有什么?

  

  生:

视觉。

  

  生:

幻觉。

(众笑)

  

  师:

有的,肯定有的。

  

  生:

感觉。

  

  师: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看。

读出那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齐读,师伴读。

  

  师:

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

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

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同学们,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细雨中忽隐忽现。

  

  师:

真美啊。

  

  生:

我看到了很多寺庙,还有很多楼台在春雨中若隐若现,感觉很漂亮。

  

  师:

你听到什么了?

  

  生:

我听到了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师:

哦,和前面一句联系起来了。

你闻到什么了吗?

  

  生:

我闻到了寺庙旁边的花香。

  

  生:

我闻到了下雨时空气的清新。

  

  生:

我闻到了雨中还有草香的味道。

  

  师:

我们一起来读,带着自己的感觉。

  

  (生读诗句)

  

  师:

真的是四百八十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

  

  生:

不是,这是一个虚数。

  

  师:

这是一个虚数,它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寺庙的多,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

  

  (生读诗句)

  

  师:

让我们再一次和着音乐一起完整地读这首诗。

  

  (生完整朗读,关键词句师伴读。

  

  【点评:

执教者启发学生从视觉、嗅觉等角度体会想象,并与诵读练习结合起来。

学生则借助这个过程继续尝试从不同角度体会诗意的方法。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学生脱口而出的“幻觉”,令人不禁感受到诗中悠远的历史色彩,想来应该是一个课堂深度的生发点。

然而,执教者并未违背学生的年龄特点去深挖,而是一遍又一遍地伴着学生诵读,反复唱叹。

面对小学生,种下一颗种子,足矣——“此中有诗意,欲辨需忘言。

”】

  

  第四板块拓展说句

  

  师:

同学们,这样美妙的春景,好像离我们很远,实际离我们又很近。

老师找到了几张关于春天的照片。

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如果你能够用到今天学的某句诗或者诗意,那就更好了。

自己准备一下。

  

  (生自由轻声试说)

  

  生:

鲜花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绿色依托着红色,红色衬托着绿色,美不胜收,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师:

出口成章的女孩。

  

  生:

你看,紫的花、红的花,衬托着绿色的叶子,让我忍不住想起今天学的一句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

(众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