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0782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docx

⑤开炼高分子聚合物成型加工实验报告

实验五天然橡胶开炼机混炼

姓名:

张涵学号:

1514171034班级:

2班

年级:

2015级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实验时间:

2018年5月31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3

二、实验原理3

(一)胶料的混炼3

(二)橡胶配合剂4

(三)开炼机混炼的工艺方法4

(四)开炼机混炼的工艺条件5

三、主要设备及原料6

四、注意事项8

五、实验步骤、现象及分析8

(一)实验准备工作8

(二)实验步骤8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1

七、思考题12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橡胶制品配方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开炼机进行橡胶混炼工艺;

(2)了解开炼机基本结构及操作方法;

(3)掌握橡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试样制备工艺及性能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胶料的混炼

混炼就是将各种配合剂与塑炼胶在机械作用下混合均匀,制成混炼胶的过程。

混炼过程的关键是使各种配合剂能完全均匀地分散在橡胶中,保证胶料的组成和各种性能均匀一。

对混炼胶的质量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胶料能保证制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二是胶料本身要具有良好的工艺加工性能。

为了获得配合剂在生胶中的均勿混合分散,必须借助炼胶机的强烈机械作用进行混炼。

混炼胶的质量控制对保持橡胶半成品和成品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混炼胶组分比较复杂,不同性质的组分对混炼过程、分散程度以及混炼胶的结构响很大的影响。

本实验混炼是在开炼机上进行的。

当胶料加到辊筒上时,由于两个辊筒以不同的线速度相对回转,胶料在被辊筒挤压的同时,在摩擦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下,被拉入辊隙中。

形成楔形断面的胶条。

在辊隙中由于速度梯度和辊筒温度的作用致使胶料受到强烈的碾压、撕裂,同时伴随着橡胶分子链的氧化断裂作用。

从辊隙中排出的胶片,由于两个辊筒表面速度和温度的差异而包覆在一个辊筒上,又重新返回两滚筒间,这样多次反复,完成炼胶作业。

为了取得具有一定的可塑度且性能均匀的混炼胶,除了控制辊距的大小、适宜的辊温小于90℃之外,必须按一定的加料混合程序操作。

一般的原则是:

量少难分散的配合剂首先加到塑炼胶中,让其有较长的时间分散;量多易分散的配合剂后加;硫化剂应最后加入,因为一旦加入硫化剂,便可能发生硫化反应,过长的混炼时间会使胶料焦烧,不利于气候的成型和硫化程序。

开炼机混炼过程可分为包辊、吃粉和翻炼三个阶段。

包辊是开炼机混炼的前提;橡胶包辊后,为使配合剂尽快混入橡胶中,在辊缝上端应保留有一定的堆积胶。

当加入配合剂时,由于堆积胶的不断翻转和更替,便把配合剂带进堆积胶的皱纹沟中,并进而带入辊缝中,配合剂混入胶料的这个过程称为吃粉阶段。

混炼

的第三个阶段为翻炼。

(二)橡胶配合剂

常包括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助促进剂、防老剂、填充剂、石蜡和机油等。

橡胶必须经过交联(硫化)才能改善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使橡胶制品只有实用价值。

硫磺是橡胶硫化的最常用的交联剂,本实验配方中的硫磺用量在5phr之内,交联度不很大,所得制品柔软。

选用两种促进剂对天然橡胶的硫化都有促进作用;不同的促进剂同时使用,是因为它们的活性强弱及活性温度有所不同,在硫化时促使进交联作用更加协调、充分显示促进效果。

助促进剂即活性剂在炼胶和硫化过程种起到活化作用;化学防老剂多为抗氧剂,用来防止橡胶大分子因加工及其后的应用过程的氧化降解作用,以达到稳定的目的;石蜡与大多数橡胶的相容性不良、能集结于制品表面起到滤光阻氧等防老化效果。

并只在成型加工中起润滑作用;碳酸钙作为填充剂有增容降成本作用,其用量多少也影响制品的硬度和力学强度。

机油作为橡胶软化剂可改善混炼加工性能和制品柔软件。

(三)开炼机混炼的工艺方法

开炼机混炼有一段混炼和二段混炼两种工艺方法。

对含胶率高或天然胶与少量合成橡胶并用,且补强填充用量少的胶料,通常采用一段混炼法。

对天然胶与较多合成橡胶并用,且补强填充剂用量较多的胶料,可采用两段混炼法,以便两种橡胶与配合剂混炼的更均匀。

无论是一段混炼还是二段混炼,在混炼操作时,都先沿大牙轮一侧加入生胶、母炼胶或并炼胶,然后依据配方加入各种配合剂进行混炼。

混炼加配合剂有抽胶加料和换胶加料两种方法。

抽胶加料适用于生胶含量高者,配合剂在辊筒中间加入。

换胶加料一般适用于少量含量低者,配合剂在辊筒一端加入。

在吃粉时注意不要割刀,否则粉状配合剂会浸入前辊和胶层的内表面之间,使胶料脱辊,也会通过辊缝被挤压成硬片,掉落在接料盘上,造成混炼困难。

当所有配合剂吃净后,加入余胶,进行翻炼。

翻炼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薄通法;三角包操作法;斜刀法;打扭操作法和割刀操作法;打卷操作法。

(四)开炼机混炼的工艺条件

开炼机混炼依胶料种类、用途和性能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各有差别。

1.加料顺序

适合的加料顺序有利于混炼的均匀性。

加料顺序是根据配方中配合剂的特性和用量而定的。

一般原则是固体软化剂较难分散,所以先加;小料用量少,作用大,为提高分散效果,较先加入;液体软化剂一般待补强填充剂吃净以后再加,以免补强填充剂结团和胶料打滑。

若补强填充剂和液体软化剂用量较多时,可分批交替加入,以提高混炼速度;最后加入硫化机,超促进剂,以防焦烧。

2.装胶容量和辊距

装胶容量需依据开炼机的规格及胶料配方特性合理确定。

容量过大,使混炼分散效果降低,混炼温度升高,容易产生焦烧现象而影响胶料质量;容量过小会降低生产效率。

Q=K*D*L

式中V-装胶容量;D-辊筒直径;L-辊筒长度;

辊距一般取4-8mm为宜。

辊距减小,剪切效果增大,但生热大。

3.混炼温度

适当的辊温有助于胶料流动,容易混炼。

辊温过低,胶料硬度太大,容易损坏设备。

辊温过高,则导致胶料软化而降低混炼效果,甚至引起胶料焦烧和低熔点配合剂融化结团无法分散。

辊温一般应控制在50-60℃.但在混炼高熔点配合剂的胶料时,辊温应适当提高。

为了便于胶料包裹前辊,应使前、后辊温保持一定温差。

天然橡胶包前辊,此时前辊温度应稍高于后辊;多数合成橡胶包冷辊,此时前辊温度应稍低于后辊。

大部分合成橡胶或生热量大,或对温度敏感性大,因此辊温应低于天然橡胶5-10℃以上。

4.混炼时间

混炼时间一般为20-30min,特殊胶料可在40min以上,合成橡胶混炼时间约比天然橡胶长1/3左右。

5.辊筒转速和速比

开炼机混炼时,辊筒转速一般控制在16-18r/min,速比一般为1:

(1.1-1.2)。

三、主要设备及原料

6.

主要设备:

XK-230A型双辊筒开放式炼胶机(图1)、台秤、游标卡尺,炼胶刀。

图1.XK-230A型双辊筒开放式炼胶机

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1前辊2后辊3挡板4大齿轮传动5、8、12、17机架;6刻度盘;7控制螺旋杆9传动轴齿轮;10加强杆;11基础板;13安装孔;11传动齿轮15传动轴;16摩擦齿轮18加油装置19安全开关箱20紧急停车装置

图2.XK-230A型双辊筒开放式炼胶机结构

7.原料:

条状丁腈橡胶(图4)、硫磺。

图4.条状丁腈橡胶

四、注意事项

1.正常停车时严禁使用刹车装置。

刹车或突然停电后,必须将辊缝中的胶料取出后方能开车,严禁待负荷启动。

2.调节辊距左右要一致,以免损伤辊筒和轴承。

减小辊距时应注意防止两辊筒因相碰而擦伤辊面。

3.炼胶过程中,炼胶工具,杂物不准乱放在机器上,以避免工具掉入机器中损坏机器。

4.割刀时必须在辊筒的水平中心线以下部位操作。

5.塑炼和混炼时禁止带手套操作。

,机器运行时,如发现积胶在辊缝处停滞不下时,手不能接近辊缝处,不得用手按塞,用手推胶时,只能用拳头推,双手尽量避免越过辊筒水平中心线上,以防手卷入辊筒。

五、实验步骤、现象及分析

(五)实验准备工作

1.开车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2.检查各机台紧固件有无松动,损坏。

3.检查刹车装置是否完好、有效、灵敏;

4.应检查两轴辊筒无异物,各部分是否正常,经检查后方能通电启动。

5.在老师指导下,按机器的操作规程开动开放式炼胶机,观察机器是否运转正常。

6.拟定实验配方及各项成型工艺条件。

(六)实验步骤

1.开启开炼机:

首先开启控制箱左面总电源开关拉闸,然后按下控制面板上的绿色启动按钮。

2.包辊:

在两组相对回转辊筒投料(图5),现象:

开炼前丁腈橡胶呈淡黄半透明条状弹性体,质地柔韧,有柑橘类气味,表面粗糙无光泽。

后引胶并将塑炼胶置于辊缝间靠大齿轮一段投入,调整辊距,以顺时针旋转为减距,反之为增距,使塑炼胶能在辊缝上部有适当的堆积胶。

经2—3min的辊压、翻炼后,使之均匀连续地包裹在前辊上,形成光滑无隙的包辊胶层(图6),现象:

丁腈橡胶在辊缝上有适量堆积胶,且橡胶紧密地包裹在前辊上,形成了光滑无隙的包辊胶层。

取下胶层,放宽辊距至1.5mm左右。

再把胶层投入辊缝使其包于后辊,然后加入

配合剂。

图5.开炼前丁腈橡胶呈淡黄半透明条状弹性体,质地柔韧,有柑橘类气味,表面粗糙无光泽

图6.丁腈橡胶在辊缝上有适量堆积胶,橡胶紧密地包裹在前辊上,形成了光滑无隙的包辊胶层

3.吃粉:

不同配合剂要按如下顺序分别加入:

固体软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和硬酯酸→氧化锌→补强剂和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磺(图7)。

现象:

硫磺加入后橡胶的透明性减弱,整体呈黄色,两边的胶料有毛刺,混炼不均,因此需要打三角包帮助其混炼均匀。

图7.硫磺加入后橡胶的透明性减弱,整体呈黄色,两边的胶料有毛刺,混炼不均

4.吃粉过程中每加人一种配合剂后都要捣胶两次。

在加入填充剂和补强剂时要让粉料自然地进入胶料中,使之与橡胶均约接触混合,而不必急于捣胶;同时还需逐步调宽辊距,使堆积胶保持在适当则范围内。

待粉料全部吃进后,从中央处割刀分往两端,进行捣胶操作促使混炼均匀。

5.翻炼:

在加硫磺之前和全部配合剂加入后,将辊距调至0.5—1.0mm,通常用打三角包、打卷或折叠及走刀法等对胶料进行翻炼3—4min,待胶料的颜色均匀一致、表面光滑即可下片。

6.胶料下片:

混炼均匀后、将辊距调至适当大小,胶料辊压出片。

左右各划刀两次,操作时要先划刀,后上手拿胶,若胶片未划下,不准硬拉硬扯

7.混炼结束后空转10min后停机,关冷却水,打扫接胶盘并把余胶清理干净。

六、

图8.天然橡胶混炼产物(a)、丁腈橡胶混炼产物(b)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开炼混炼过程中,物料受到来自辊轮的剪切作用,辊轮上也有一定的升温,还有摩擦产生的热量,共同使胶料充分混合均匀,物料颜色逐渐由淡黄透明色,变为均一的黄色不透明胶料,约30min后,开炼机混炼完成。

2)实验最终得到黄色的丁腈橡胶(b),质地柔软,相较混炼后的天然橡胶(a),混炼后的丁腈橡胶更具弹性,且透明性更好,这是由于二者结构单元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丁腈橡胶的结构单元是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而天然橡胶的结构单元为顺式聚异戊二烯。

两聚合物虽都有孤立双键,但天然橡胶的孤立双键密度更大,因此分子链更加柔顺,即塑性更佳。

3)二者在混炼完成后,相较自身色塑性均增加,弹性均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混炼过程中,辊轮强大的剪切力使分子链断裂造成的结果。

4)塑性增加的原因:

分子链断裂后,链纠缠减少,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因此混炼后的产物能够在受外力后改变形状并保持形状。

5)弹性降低的原因:

分子链断裂后,链松弛时间减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降低,在受外力后能够迅速改变形状,而难以回复至未受力时的状态,故弹性降低。

6)混炼过程中若发现混炼效果不佳,可适当调整辊距,减小辊距利于混炼效果,但摩擦热会很大,物料温度要控制在加工温度窗口之内,增加辊距则能减少摩擦热,但混炼效果下降。

另外要及时打三角包,对胶料进行翻炼,以使胶料混合均匀,得到均一的胶料。

七、思考题

1.开炼和密炼的区别是什么?

以及其优缺点?

密炼:

自从出现密炼机之后,在混炼过程中显示了比开炼机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混炼过程操作较易,较好的克服粉尘飞扬,减少配合剂的损失,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劳动强度。

密炼机密炼的时间长,混合力气大,因而混合效果比开炼机好。

密炼机中的转子易过热,因而导致物料分解,因此需要向转子中通入适量的冷却水。

密炼机可加工少量的橡胶原料,当需要的量多时,会选择开炼机进行加工。

开炼:

开炼是连续式的加工方式,而密炼是间歇式,强制式的加工方式;

开炼机可将物料制成薄片,易于成品加工。

2.使用开炼机注意事项?

开炼机的两辊间隙应保持一致,前后平行,防止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摩擦,合理控制两辊的间距大小,过大物料混合不均匀,而过小可能会导致物料因剪切力过大而发生分解,机器开始工作时严禁人站在旁边防止头发和四肢卷入辊筒中。

3.简述部分条件对开炼的影响。

辊温

随辊温升高,物料的粘度降低,有利于物料在固体配合剂表面的湿润,吃粉加快;但配合剂团块在柔软的物料中受到的剪切作用会减弱,不容易破碎,不利于配合剂的分散,结合橡胶的生成量也会减少。

因此开炼机混炼时辊筒的温度要合适。

由于温度对不同物料包辊性的影响不同,因此不同物料混炼时辊温也应不同。

NR包热辊,前辊温度要高于后辊;而大多数合成橡胶包冷辊,前辊温度要低于后辊。

加料方式

加料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吃粉速度和分散效果。

如果配合剂连续加在某一固定位置,其它部位物料不吃粉,相当于减少了吃粉面积,吃粉时间延长,吃粉慢,配合剂由吃入位置分散到其他地方需要的时间延长,因此也不利于配合剂的分散。

加料时应将配合剂沿辊筒轴线方向均匀撒在堆积物料上,使堆积物料上都覆盖有配合剂,这样会缩短吃粉时间,也有利于配合剂在物料中的分散,缩短混炼时间。

助剂的使用

对于助剂较多的配方,加料顺序也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橡胶而言)混炼时加料顺序不当,轻则影响配合剂分散不均,重则导致焦烧、脱辊或过炼,加料顺序是关系到混炼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料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加料顺序的确定一般遵循用量小、作用大、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用量多、易分散的配合剂后加,对温度敏感的配合剂后加,硫化剂与促进剂分开加等原则。

因此开炼机混炼时,最先加入生胶、再生胶、母炼胶等包辊,如果配方中有固体软化剂如石蜡,可在物料包辊后加入,再加入小料如活化剂(氧化锌、硬脂酸)、促进剂、防老剂、防焦剂等,再次加炭黑、填充剂,加完炭黑和填充剂后,再加液体软化剂,如果炭黑和液体软化剂用量均较大时,两者可交替加入,最后加硫化剂。

如果配方中有超速级促进剂,应在后期和硫化剂一起加。

配方中如有白炭黑,因白炭黑表面吸附性很强,粒子之间易形成氢键,难分散,应在小料之前加入,而且要分批加入。

对NBR,由于硫黄与其相容性差,难分散,因此要在小料之前加,将小料中的促进剂放到最后加。

物料的包辊性

物料的包辊性好坏会影响混炼时吃粉快慢、配合剂分散,如果包辊性太差,甚至无法混炼。

物料的包辊性与生胶的性质(如格林强度、断裂拉伸比、最大松弛时间等)、辊温和剪切速率有关,格林强度高、断裂拉伸比大、最大松弛时间长的生胶包辊性好,如NR;格林强度低、断裂拉伸比小、最大松弛时间短的生胶包辊性差,如BR。

影响生胶这些性质的因素都会影响生胶的包辊性,如加入补强剂,提高物料的格林强度,增大松弛时间,会明显改善BR的包辊性;物料中过多加入液体软化剂,降低格林强度,缩短松弛时间,包辊性变差,甚至脱辊。

辊温在物料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无法包辊,在粘流温度(Tf)以上,物料粘辊,也不能混炼,只有在Tg~Tf之间某一温度范围内,物料才有良好的包辊性,适于混炼。

如采取减小辊距、增大速比或提高辊筒转速等方法增大剪切速率,可提高物料的断裂拉伸比、延长最大松弛时间,因而也能改善物料的包辊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