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697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x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

1.1.1.1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安装方法及工艺

1)施工前的环境检查

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条件方可开工。

2)施工前的器材检验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缆线器材规格、程式、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机架安装要求

1、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2、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3、壁挂式机框距地面宜为300~800mm。

4、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5、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6、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7、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

预留墙洞安装,箱体底部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4)各类接线模块安装

1、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5)信息插座安装要求:

1、安装在活动地板上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2、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6)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要求:

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3、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4、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5、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7)线缆敷设技术要求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纽绞、打圈等显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5、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

有特殊要求的应该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8)缆线的弯曲半径的规定

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2、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9)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的规定。

注: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

对绞电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表RD7-2

10)光缆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的规定。

光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表RD7-3

11)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的规定

1、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

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2、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

3、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12)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的定

1、电缆桥架宜距离地面2.2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0m。

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2、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间隔3~5m处进行固定。

3、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13)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

1、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的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2、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3、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4、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5、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14)对绞电缆芯线终端的要求

1、终端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纽绞状态,非纽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4类线不应大于25mm。

2、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3、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15)光缆芯线终端的要求

1、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连接、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

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

2、光纤融接或机械接续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3、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4、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16)信息插座子系统安装说明

1、对绞线在与信息插座(RJ45)相连

2、对绞线在与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卡接。

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

3、连接步骤

步骤1:

将蓝对解开直到缆外套;

步骤2:

在外套边缘处增加半捻;

步骤3:

用一只手捏住蓝对中心,另一只手将导线拉倒M100槽中去;

步骤4:

蓝对紧且直的穿过槽;

步骤5:

解开绿对直到留下一个捻;

步骤6:

对整个绿捻增加半个捻,将导线拉入M100槽中去;

步骤7:

使用拇指将橙对向下压入通道,将橙对压入M100槽中去;

步骤8;蓝、绿、橙三对在槽中,还有棕对待压入;

步骤9:

在棕对上建立一个附加的捻,将棕对压入M100槽中。

用冲击工具将导线休整好,别将四对导线分别压入槽中;

步骤10:

已经完成的M100模块。

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2、安装在墙体上的信息插座,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办公桌表面安装信息插座时,可通过地面线槽出线口引电缆到桌面。

17)水平布线子系统安装说明

1、水平布线子系统,由建筑物各层的配电间至各工作区之间所配置的线缆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多采用3类和5类或超5类、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这种非屏蔽双绞线可支持工作区中的话音、数据和图象传输。

2、对于用户有高速率终端要求的场合,可采用光纤直接布设到桌面的方案。

18)预埋地面线槽要求

1、在建筑物中预埋地面线槽可为不同尺寸,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2、线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接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3、接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用防水措施。

4、活动地板下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应小于150mm,活动地板内如果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19)暗配管的要求

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硬质PVC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配管内径不宜超过40mm,楼板中的暗配管内径宜为15~25mm。

直线配管30m处应设置接线盒。

20)传输距离的要求

干线布线的最大距离不一定适用于传输媒介和应用系统的任意组合。

在选择传输媒介前,建议查阅有关应用系统标准并与设备生产厂商和系统供应商联系。

21)线槽的安装要求:

1、桥架及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2、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偏差不应超过2mm。

3、线槽宜高出地面2.2m。

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

22)建筑群子系统安装说明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墙壁及暗管敷设电、光缆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参照邮电部《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及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23)系列配线架安装方法

788J1冲压工具是一种组合工具,它用来将线压入并修剪110配线模块的5对线,或将110连接块压入110接线块,但不能用来切断位于110连接块顶部的跳线。

导线钩用来清除110夹子中的或连接块间残留的导线碎段。

D冲压工具具有两个用途:

其一、将单根导线压入扇形条中去;其二、端接这些线。

它有一个用来实现这些功能的两面可用的刀片。

1、110A系统通常直接安装在二级交接间、配线间或设备间墙壁上,也可以将接线块安装在箱体内。

每个交连单元的安装脚使接线块后面头线缆走线用的空间。

100对线的接线块必须在现场端接,而300对线的接线块可以配有连接器。

2、110C连接块上装有夹子,当连接块推入齿型条时,这些夹子就切开连接线的绝缘层。

连接块的顶部用于交叉连接,顶部的连线通过连接块与齿型条内的连线相连。

3、110C连接块有3对线、4对线和5对线。

4、110P有水平过线槽及背板组件,这些槽允许安装者从顶部布线或自底部布线。

由于使用快接式跳线,姑需要用较多的空间。

5、110面板型终端块系列产品是已经组装好的设备,这种面板终端块可安装在墙上、框架上、机柜里或110A吊架里,这样可以在墙壁或框架组合装置中滑动。

24).接线块和跳线过线槽安装方法

110A接线块包含有焊接的金属夹子,这些夹子用来端接0.5mm(24线规)的线,它永久性附着的索引条有一个用来端接25对线的槽行,近来的线通过颜色编码从左向右沿着布线块的前方输出.这些线放在槽中央并安装在此.用一个冲击工具连接块“冲压”到布线上来实现线的连接。

图8.6.12.3-2安装完毕的110A装置

图8.6.12.3-1接线块和跳线过线槽安装方法

25)配线架布线方法

1、110布线块上要端接的24条线缆牵到位。

2、在配线板的内边缘处松弛地将线缆捆起来,这将保证单条的线缆不会滑出配线板槽,避免缆束的松弛与不整齐。

3、用尖的标记器在配线板边缘处的每条线缆上标记一个新的位置,这有助于下一步能准确的在配线板的边缘处剥除线缆的外衣。

4、拆开线束并握住它,在每条缆的标记处刻痕,然后将刻好痕的缆束放回去,为盖上110P配线模块作好准备。

这时不要去掉外衣。

5、当所有的4个缆束都刻好衡并放回原处后,安装110布线块(用铆钉),并开始进行端接,从第一条缆开始。

6、在刻痕点之外最少15cm(5英寸)处切割线缆,并将刻痕的外衣剥掉。

7、沿着110布线块的边缘拉“4”对导线,拉进前面的线槽中去。

8、拉紧并弯曲每一线“对”使其进入牵引条的位置中去,用牵引条上的高齿来将一对导线分开,在牵引条最终弯曲处提供适当的压力以使线“对”变形最小。

当上面两个牵引条的线“对”安放好,并使其就位及切割后(在下面两个牵引条完成之前),再进行下面两个牵引条的线“对”安置。

在所有4个牵引条都就位后,再安装110C4连接块。

26)使用788J1工具将线压入牵引条

1、使用788J1工具将导线压入牵引条

2、导线压入完成排列

27)使用D冲压工具将交叉连接线压入连接器

1、使用D冲压工具将交叉连接块压入连接器

2、使用导线钩将切下的碎导线头从连接块中除去。

28)使用788J1冲压工具将连接块压入

1、110连接快

2、放置110连接快

3、使用788J1工具将连接块压入

29)标识条、托架及配线箱安装说明

1、将标识条插到接线块上去

2、将88A托架安装到接线块上去

3、接线箱安装方法

30)M系列模块化配线板端接步骤

1、在端接线缆之前,首先整理线缆。

松弛地将线缆捆扎在配线板的任一边上,最好是捆扎到垂直通道的托架上。

2、以对角线的形式将固定环插到一个配线板孔中去。

3、设定固定环,以便柱环挂住并向下形成一个角度以有助于线缆的端接。

4、插入M100,将线缆末端放到固定环的线槽中去。

并按照M100模块连接器的安装过程对其进行端接,在第2步以前插入M100容易一点。

5、最后一步是向右旋转固定柱环,完成此工作时必须注意合适的方向,以避免将线缆缠绕到固定柱环上,顺时针方向从左边旋转整理好线缆9,逆时针方向从右边开始整理好线缆。

另一种情况是在M100固定到M100配线板上以前,线缆可以被端接在M100上。

通过将线缆穿过配线板孔来在配线板的前方或后方完成此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