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068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47 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47辅导机构讲义文档资料

一、同步知识梳理

溶液名称

溶质

溶剂

碘酒

酒精

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

75%的酒精

酒精或乙醇

知识点1: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液由和两部分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解其它物质的这类物质叫做。

2.填表:

3。

给下列混合物归类:

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色拉油溶于水,⑧色拉油溶于汽油。

属于溶液的是,属于乳浊液的是,属于悬浊液的是。

4.溶液的本质特点是:

性和性,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分层或不分层)。

知识点2:

物质的溶解

1.物质的溶解性: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物质的数量是的。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等。

2.我们把在下在____溶剂里,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水)或加溶质(硝酸钾)或降温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

(无关或有关),但在一定温度下同种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3.在横线箭头上写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方法:

增加水或提高温度

 

4.我们用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即在_下,某物质在溶剂里所达到__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克,它所能代表的科学意义为:

6.某温度下食盐水饱和溶液120克,里面有含有食盐20克,则此温度下食盐的溶解度为,在物质的溶解性等级中它属。

7.探究影响固体的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中,我们发现影响的因素有:

______(选择下面的序号)

①溶质性质;②溶剂性质;③外界温度;④搅拌程度;⑤溶剂的量;

8.科学上我们常用来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表示。

1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g。

基本步骤:

(1)计算:

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钠克,水毫升。

(2)称取和量取:

用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

用量取所需的水。

(3):

将量取的水倒入到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搅拌,待氯化钠溶解时,10%的氯化钠溶液就配制好了。

知识点3:

物质的分离

1.晶体具有的几何形状,而非晶体则没有。

2.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是:

和。

对于右图中获得a物质晶体可采用:

获得b物质晶体可有用:

3.硫酸铜晶体的生成中利用的结晶方法是:

可能的原因是

4.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为了使沉淀的效果更好,常用__或作凝聚剂。

过滤法适用于分离的混合物,过滤操作有严格的要求,

一贴:

二低:

三靠:

5.把水加热,至水沸腾变成水蒸气,再经冷凝管冷却成水滴,这种净化水的方法称作。

蒸馏水是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

6.粗盐提纯为精盐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最后所得的精盐是(纯净物或混合物)。

例、粗盐提纯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酒精灯、漏斗、玻璃棒B、烧杯、漏斗、试管、玻璃棒

C、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D、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

知识点4: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是它们都是由最后汇集而成的。

2.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______的总量和同期水量之差。

即是可提供_的水。

3.一个地区的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_地区和比较近的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4.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有:

总量居世界第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尤其是在北纬的海河流域和华北地区,供水严重不足;分布从时间上看,丰富,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从空间上看,南北,东西。

5.污水中含有有利于水中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会使这些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消耗了溶于水中的,使得水生动物难以生存。

二、同步题型分析

 

考点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久置后,其中各成分不会自动分离

B.溶液是由固体溶于水后形成的混合物

C.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所以混合物都是溶液

D.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3、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下列实例不能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的()

A.把汽水瓶打开,有大量气泡产生B.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氧气

C.水烧开时,有大量气泡产生D.烧开水时,水未沸腾时也冒气泡

5、一杯氯化钠溶液,其上部密度为a克/厘米3,则下部的密度为()

A.大于a克/厘米3B.小于a克/厘米3

C.等于a克/厘米3D.小于a克/厘米3或大于a克/厘米3

6、清洁的空气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在这种情况出现时,空气可视为()

A.溶液B.纯净物C.乳浊液D.悬浊液

7、下列关于溶液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特征是其均一性和稳定性

B.均一性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如密度、浓度等都是相同的

C.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8、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相溶的两种物质混合才能得到溶液

B.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形式

C.溶液通常都是无色液体

D.有的溶液是有气味的

考点二物质的溶解

1、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图3。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图3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变化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溶解度能够表示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在相同温度、相同溶剂的条件下,要判定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对大小,可以根据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5、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10g食盐B.蒸发掉50g水

D.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食盐溶液C.加入50g水

6、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

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D.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7、.(多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

8、将一种盐溶于水时,会使水的冰点(凝固点)降低,冰点降低多少与盐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有关。

如果将此盐溶液降温,则在零度以下某温度会析出冰。

但当盐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比较大时,在将溶液冷却的过程中先析出的固体不是冰而是盐的晶体。

如图5所示,横坐标为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纵坐标为温度。

图5

(1)氯化钙溶液可用作冷冻剂。

当无水氯化钙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时,冷却效果最好。

(2)指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具体含义。

曲线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线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0℃时38%的氯化钙溶液降温到-40℃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此时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B.溶液中析出了氯化钙晶体

C.溶液中已经有冰析出

D.此时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

E.此时冰、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

(4)10℃时100g38%的氯化钙溶液加水________g后,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为19%。

9、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g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g,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考点三物质的分离及水资源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2.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3、在一定温度下,把粉末状硫酸铜加入到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直至不能继续溶解为止.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用线系好浸到溶液中。

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晶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

B.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变大

C.硫酸铜晶体的形状改变,由不规则变为规则形状

D.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减少

4、在粗盐精制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作用各不相同,下列不是其作用的是()

A.加速溶解B.引流,防止溅出

C.搅动热的液体,使之受热均匀D.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

5、把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变为无色B.有白色沉淀析出

C.有蓝色晶体析出D.无变化

6、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

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填字母)。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D.继续加热,停止搅拌

7.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请结合下表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