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969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docx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

 

目录

1概述…………………………………………………………………………………………1

2验证目的……………………………………………………………………………………1

3验证范围及要求……………………………………………………………………………1

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2

4.1验证小组成员……………………………………………………………………………2

4.2相关职责…………………………………………………………………………………2

5验证前提条件………………………………………………………………………………2

5.1厂房和空调系统验证情况检查…………………………………………………………2

5.2设备和公用系统确认情况检查…………………………………………………………2

5.3人员和物料情况检查……………………………………………………………………3

5.4检验仪器确认情况检查…………………………………………………………………3

5.5环境监测结果检查………………………………………………………………………3

6验证标准……………………………………………………………………………………3

7培养基适用性检查…………………………………………………………………………4

7.1无菌性检查………………………………………………………………………………4

7.2灵敏度检查………………………………………………………………………………4

8验证内容……………………………………………………………………………………4

8.1取样及检测……………………………………………………………………………4

8.2验证程序………………………………………………………………………………7

9验证偏差和变更……………………………………………………………………………8

10再确认周期…………………………………………………………………………………8

11确认结果评定及结论………………………………………………………………………8

名称: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

验证方案

编号

VMP-XZGY-YZFA-001

版本号

00

替代版本号

——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制定部门

生产部

印数

1份

执行日期

颁发部门

质量部

存档部门

质量部

分发部门

生产部、质量部

变更记载:

版本号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历史及原因:

1、概述: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是指由掌握了无菌操作的人员在一个有控制的环境中将培养基按工艺配制,并经除菌过滤后灌装于灭菌的容器中,并在适当条件下培养,确认没有菌生长,以证明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的过程。

本试验是在与无菌灌装生产过程有关的其他验证合格后,且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操作规程后进行的。

培养基灌装作为无菌灌装的模拟实验,可以直观、方便、准确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过程的污染情况及问题。

2、验证目的

通过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证明灌装用的安瓿瓶、过滤器、灌注器等的染菌率是否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确认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洁净环境及进行无菌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和规程的可行性,从而为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提供依据。

3、验证范围及要求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新建或生产工艺进行过重大更改后的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的无菌灌装过程的验证。

必须经连续三批合格的培养基灌装试验后方可证明被验证工艺的可靠性。

不同批次的模拟灌装应在同一条生产线不同的工作日内进行。

如实际生产中有不同的班次,则应对实际生产操作的每个班次进行培养基灌装试验,每班次连续进行3次合格试验。

4、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4.1验证小组成员

验证小组成员

组长

姓名

部门

职务

****

质量部

质量负责人

组员

姓名

部门

职务

姓名

部门

职务

****

生产部

总经理助理

****

质量部

QA主管

****

生产部

经理助理

****

生产部

设备人员

****

质量部

QC

****

质量部

QC

****

质量部

QC

4.2相关职责

4.2.1质量部QC、生产部:

共同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及报告,并实施验证方案。

4.2.2设备组:

负责协助制剂车间、质量部审核仪器、设备确认/检定情况。

4.2.3QA主管:

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及报告,并监督验证方案的实施。

4.2.4质量负责人:

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最后批准。

5验证前提条件

5.1厂房和空调系统验证情况检查

(1)目的:

确认厂房和空调系统已完成验证。

(2)方法:

检查培养基灌装所使用的厂房和空调系统的验证情况,检查是否有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并查看验证结果,是否在有效期内。

(3)可接受标准:

厂房和空调系统已完成验证,有相应的验证方案、验证报告,且验证结果符合规定。

5.2设备和公用系统确认情况检查

(1)目的:

确认验证用设备和公用系统已完成确认。

(2)方法:

检查验证用的设备和公用系统的确认情况,检查是否有确认方案、确认报告,并查看确认结果,是否在有效期内。

(3)可接受标准:

设备和公用系统已完成确认,有相应的确认方案、确认报告,且确认结果符合规定。

5.3人员和物料情况检查

5.3.1人员

(1)目的:

确认人员的健康状况、无菌操作及更衣程序的培训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2)方法:

检查操作无菌操作人员的健康档案和培训资料,检查操作人员的健康体检档案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经过无菌操作和更衣程序的培训。

(3)可接受标准:

有健康体检表,且在有效期内,有无菌操作和更衣程序培训资料,且考核合格。

5.3.2物料

(1)目的:

确认培养基灌装所用物料相关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2)方法:

检查灌装用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低硼硅玻璃安瓿瓶、工艺用水是否有检验报告或适用性检查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

(3)可接受标准:

有相应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5.4检验用仪器确认情况检查

(1)目的:

确认检验用仪器已完成确认。

(2)方法:

检查检验用仪器是否已完成确认,是否有确认方案、确认报告、并查看确认结果,是否在有效期内。

(3)可接受标准:

有确认方案、确认报告、确认结果符合规定、且在有效期内。

5.5环境监测结果检查

(1)目的:

确认环境监测结果是合格的。

(2)方法:

检查灌装前的环境监测情况,查看是否对相关房间进行环境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悬浮粒子、沉降菌、风速、换气次数、压差,监测结果是否合格。

(3)可接受标准:

已对相关房间进行相应的监测,且监测结果符合规定。

6验证标准:

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合格标准为:

6.1灌装数量小于5000支,不得检出污染品;

6.2灌装数量在5000至10000支时:

6.2.1有1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

6.2.2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6.3灌装数量超过10000支时:

6.3.1有1支污染,需调查;

6.3.2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6.4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当进行调查。

6.5首次验证,应当连续进行3次试验,且均合格。

以后每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1批。

7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验证用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通过下述试验对培养基微生物生长性能进行确认。

根据培养基使用说明书要求称取适量培养基,再加对应量的纯化水,用玻棒搅匀后,加热至微温使其充分溶解,再按12ml/支分装于具塞试管中,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灭菌。

7.1无菌性检查

(1)方法:

将上述培养基10支于23~28℃下培养7天,然后再于30~35℃下培养7天。

(2)合格标准:

上述各管培养基培养过程的14天内均应无菌生长。

7.2灵敏度检查

(1)方法:

取上述培养基9支,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各2支,另一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在30~35℃下培养3天;取上述培养基5支,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支,另一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23~28℃下培养5天。

逐日观察培养情况。

(2)合格标准: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加菌的培养基管应均生长良好。

8、验证内容

8.1取样及检测:

8.1.1取样计划:

监测项目

取样方法

取样频率

取样要求

安瓿瓶无菌检查

随机

灌装前、中、后

每次取5支,并直接放入装有无菌培养基的三角烧瓶内。

操作人员无菌性检查

棉签擦拭法:

取经灭菌的棉签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润湿后,用棉签在被取样操作人员的手套、口罩、洁净服前腹部、前臂、眼罩处各取2个点。

取样面积25cm2。

验证开始前,验证进行一半时间,验证结束后,分别对操作人员进行取样监测。

取样时,被取样的操作人员应离开灌装机,在灌装间的一角将双臂平伸,静止不动,取样人员按棉签擦拭取样法在最短时间内取样。

每次对同一操作人员进行取样监测时,其取样点应不相同。

灌装前培养基无菌性检查

用无菌的具塞试管进行取样,每次取10管,每管约10ml。

分别从浓配罐、稀配罐、无菌储罐、灌装缓冲罐的取样口取样。

取样过程遵守无菌操作。

灌装过程灌装间洁净度监测

按确定的取样点进行取样检测,A级区3个点,B级区4个点。

A、B级区沉降菌及A级区悬浮粒子、浮游菌检测必须贯穿整个灌装过程,B级区悬浮粒子为灌装前、中、后三个时段。

取样位置:

A级区为出瓶口、灌装针头处、封口处。

B级区为灌装间的四个角落。

A级区共放置27个平皿,B级区共放置40个平皿。

装量检查

随机取样

20分钟

每次取5支

可见异物检查

随机取样

30分钟

每次取20支

表面微生物检查

接触平皿法:

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2,取样碟为Φ55mm接触碟。

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接触约10秒钟,再盖上碟盖。

灌装完成后,清场前。

对A级区的设备表面、B级区的墙面及地面进行取样,每个表面取2个点。

灌装后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

从灯检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14支。

灯检结束后

灌装后培养基无菌检查

灯检合格的所有产品

灯检结束后

将所有灯检合格的产品,进行无菌检查。

8.1.2检测方法:

(1)安瓿瓶无菌检查:

方法:

将上述取样的安瓿瓶直接放入装有无菌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的三角烧瓶内,并做好标记,先后在23~28℃和30~35℃条件下各培养7天。

合格标准:

应无菌生长。

(2)操作人员无菌性检查:

方法:

将经取样的棉签头剪断分别放入装有10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再用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计数。

取经过滤的滤膜贴于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平皿中,菌面朝上,在30~35℃条件下培养3天,对每个培养皿的菌落数进行计算。

合格标准:

微生物数应≤1cfu/皿。

(3)灌装前培养基无菌性检查:

方法:

从每次取样的10支中,取其中2支,每支中加入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阳性对照,其余8支作为供试品管,将上述所有培养基管先在23~28℃培养7天,再在30~35℃培养7天。

培养期间,第三天和第七天观察培养基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并且在检测期间的最后一天再观察一次。

合格标准:

阳性对照管应菌生长良好,供试品管应无菌生长。

(4)灌装过程灌装间洁净度监测

沉降菌:

方法:

开始灌装前,在灌装间内将沉降菌检测用胰酪胨大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