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96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docx

苏教版思品八下《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word教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第一框我国的人口问题

共几课时

3

新授

第几课时

1

目标:

1.通过图片和详实的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国情,感受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体会人口对于人类发展、资源、环境的影响;2.通过生动的漫画和法律条文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树立计划生育的观念,学会宣传这些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3.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我国人口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树立计划生育的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体会人口对于人类发展、资源、环境的影响

1、“学程导航”练习册

2、学生已有知识

1、预习内容:

书本P120—123

2、预习要求:

(1)学生看书预习《学程导航》P95请你思考部分。

(2)学生完成《学程导航》P95填空。

思考问题

1、我国的人口现状如何?

(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制定的依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教学过程:

●标题:

讨论:

温总理的关于13亿人口问题的一段话包含了哪些道理?

引出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标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构

使学生对整体结构先有了了解,有助于下面的学习。

●标题:

一幅漫画:

不堪重负的地球在祈求:

我再也举不动了。

设问:

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标题:

人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人口过多的危害:

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带来许多困难,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标题:

我国人口的现状。

用详实的材料和数据展示,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人口的六种具体状况。

1.人口基数大

2.新增人口多

3.人口素质偏低

4.农村人口多

5.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6.人口分布不均匀

●标题:

探究活动:

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展示鲜活的图片使学生加深认识。

●标题:

总结:

人口过多产生的影响

(1)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3)给资源、环境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标题:

严峻人口形势的解决方法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标题: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内容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标题: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后的效果。

一、知识提纲

1、我国的人口现状如何?

(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现状:

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稠密,西部稀少;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素质偏低。

影响:

我国的人口问题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制定的依据?

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知识导航:

由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入手,爆炸的“13亿”使学生产生深深的思考,然后进入理性的分析,选取温总理的一段话,引导他们去思考,自然引入课题。

对全课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能在各种活动中始终把握方向。

本课运用大量详实而生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情境的设置来贯穿,重在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布置作业:

《学程导航》P95—98尝试训练。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第二框合理利用资源

共几课时

3

新授

第几课时

2

目标:

1.通过对我国自然资源中的电力、水和垃圾处理问题的介绍,了解我国资源方面的国情,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问题,体会资源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2.知道我国保护资源的国策,学会宣传这些基本国策;3、设置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培养学生保护资源的能力;3.通过现实生活中破坏资源的事例,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的情感,体会人口、资源之间的关系,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4.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我国资源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问题,体会资源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

1、“学程导航”练习册

2、学生已有知识

1、预习内容:

书本P124—127

2、预习要求:

(1)学生看书预习《学程导航》P98请你思考部分。

(2)学生完成《学程导航》P98填空。

思考问题

1、我国的资源形势:

2、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

(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4、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该怎么办?

5、发展循环经济有何意义?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教学过程:

(用电子幻灯片提纲展示)

●标题: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用到哪些资源?

●学生讨论,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都能做到有话可说。

●标题:

●教师总结

●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可永续利用资源

●标题:

人类发展和资源的关系

●无限发展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标题:

以漫画的形式表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让学生去分析漫画。

严峻的资源现状和日益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峻。

●标题:

用图表和材料的形式分析我国的资源状况。

图一:

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材料二:

我国的资源分布状况

材料三:

各国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对比

●标题:

学生探究,(!

)以上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标题:

用故事引入生活中我们面临的资源问题。

(1)电荒

(2)水资源缺乏

●标题:

实践合作:

学生一起去寻找解决以上资源问题的方法。

●标题:

垃圾的处理,先用图片介绍国外的垃圾分类方法给学生以启发。

实践合作:

学生一起去思考、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方法。

一、知识提纲

1、我国的资源形势:

从总量上看,我国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全,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从人均资源来看,人均占有资源量严重短缺,又是一个资源小国;资源存量地区差异较大,组合错位;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

(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国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从总量上看,我国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全,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从人均资源来看,人均占有资源量严重短缺,又是一个资源小国;资源存量地区差异较大,组合错位;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3、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原因:

科技落后,民族创新能力不强。

关键:

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该怎么办?

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发展循环经济有何意义?

1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知识导航:

由一个探究活动入手,选取他们身边的事情,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每天要用到各种资源。

这样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到都有话可说,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然后从感性的材料中提取理性的总结:

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课堂中选取了很多详实的材料和数据引导学生去总结我国的资源的严峻状况,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

对问题探究完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问题,本节课选取了和学生紧密相关的三种现象:

(1)电荒

(2)水资源缺乏(3)垃圾的处理,开展了讨论,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都会有自己的精彩表现。

全课过程始终以情境的设置来贯穿,从感性出发到理性认识,再回到感性的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总结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布置作业:

《学程导航》P98—101尝试训练。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第三框保护环境

共几课时

3

新授

第几课时

3

目标:

1.学生通过对自己身边环境的调查,了解我国环境方面的国情,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体会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2.通过优美的环境图片和被破坏后的环境图片进行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了解我国保护环境的国策,并主动去宣传这些基本国策,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倡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3.搜集我国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通过三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体会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倡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1、“学程导航”练习册

2、学生已有知识

1、预习内容:

书本P128-132

2、预习要求:

(1)学生看书预习《学程导航》P101请你思考部分。

(2)学生完成《学程导航》P101填空。

思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有何危害?

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实施什么战略?

坚持怎样的发展观?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对青少年有何要求?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教学过程:

●标题:

请说说你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

●学生课前提前搜集了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

●标题:

教师总结(以图片放映的方式),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以下几类: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食品污染

e.噪声污染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取一个最关心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说出它的危害,找出解决的办法?

●总结: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整体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知识提纲

1、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有何危害?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