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226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docx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

学案2第一单元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编制:

zx审核:

李青素使用时间2019月日

使用说明:

知识点梳理十分钟,简做例题五分钟,例题讲解十五分钟。

知识点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正确观察、描述和理解化学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和科学探究必备的技能。

实验前,必须设计好实验现象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表;实验中,要细致地观察、准确地描述、认真地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后,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和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1.对蜡烛点燃前、燃烧时及熄灭后进行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观察蜡烛

圆柱形,乳白色、红色等

有轻微气味

蜡烛因加入颜料而呈现各种颜色

用指甲划蜡烛

划出刻痕

石蜡较软

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

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

观察现象

产生黄白色光亮火焰;蜡烛火焰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火焰分三层,最里面的一层暗淡;中间的一层明亮;最外一层不明亮。

蜡烛火焰由于受气流影响而摇晃,黑烟是石蜡未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三层火焰从内到外称为焰心、内焰、外焰。

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

烛火焰中约1s—2s

后取出

火柴梗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先变黑,第二层次之,里层变黑最慢。

外焰处石蜡蒸气充分燃烧,温度最高;内焰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焰心主要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气,温度最低。

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

石蜡的蒸气遇冷形成白烟

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

再观察现象

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白烟是石蜡小颗粒,

石蜡具有可燃性

  2.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烛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要点诠释】:

  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

表达式的意义是:

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质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般采用该方法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

知识点二:

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1.知识储备

  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这一点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在澄清石灰水的量一定时,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多。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此可以检验氧气的存在。

木条燃烧得越旺,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

  2.活动探究

实验步骤与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再收集两瓶空气,闻气味。

两种气体均没有气味

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均没有气味

步骤2、取一瓶空气与一瓶刚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步骤3、用燃着的木条对比检验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小木条火焰先熄灭

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

步骤4、用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比检验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形成水雾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多

  

  步骤1、2、3、4具体操作见下图

      

  【原因解释】我们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定量的氧气,这些空气进入人体后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被吸收,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所以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增多。

知识点三:

基本实验操作——药品的取用

  1.取用药品的三原则:

  a.安全原则:

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b.节约原则:

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量少量:

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c.处理原则:

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特别提醒】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

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稍微扇一下,让少量气体飘到鼻孔,就可以闻到气体的气味了。

  【要点诠释】操作要求有规定,不触不尝不闻味;未说用量取少量,液取一二固盖底。

  2.不同状态的药品取用的方法

药品

状态

用量

所需仪器

取用方法

注意事项

少量

胶头滴管

使用过程中,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以免胶头被腐蚀;胶头滴管不能接触容器壁,以免玷污滴管或造成试剂的污染。

较多量

 

倾倒时,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瓶塞污染瓶中的药品;标签向着手心,以免标签被残液腐蚀;瓶口紧靠试管口

一定量

量筒

量筒竖直放置,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量筒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粉末状固体

药匙

试管平放,药匙(或纸槽)伸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试管内壁

块状(颗粒状)固体

镊子

试管平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随试管慢慢竖起而缓缓滑下

防止试管底被砸破

  【注意事项】

  1.量筒不能加热,不能量取温度过高的液体,也不能作为化学反应和配置溶液的容器;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2.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但是一定要专管专用。

  【要点诠释】

  1.固体用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缓立。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2.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知识点四:

基本实验操作——物质的加热

  1.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先看下列图片,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了吗?

     

  酒精灯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也不得少于四分之一。

  【想一想】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哪三部分,怎样用实验验证各部分的温度高低呢?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给液体加热: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倾斜向上与水平面成45°角;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以免液体喷出伤人。

  给固体加热:

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固体的受热面积,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加热时注意事项:

加热玻璃仪器时,如果容器外壁有水,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加热的时候容器炸裂;加热前应先预热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以防试管炸裂;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容器的底部不要和灯芯接触,以免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也不能离得太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的效果;

  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下图中是用试管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认真辨析对与错!

使用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拿试管夹的时候,手应该拿长柄的一端。

             

  加热所用的仪器:

可以用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试管、蒸发皿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有些仪器如量筒、漏斗等不能用来加热。

  【要点诠释】

  1.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不能燃着加,三分之二量最大;拔掉灯芯插漏斗,以免酒精往外流;点火要用火柴引,万一失火抹布盖;熄灯要用灯帽盖,切忌嘴吹酿火灾。

  2.液体加热:

加热常用试管夹,试管中上部位夹;l/3容积为最佳,药液体积不超它;

        移动试管预热前,应把外壁水擦干;管口不朝人方向,倾斜45°为最佳。

  3.固体加热:

药品平铺试管底,受热均匀面积大;管口略比管底低,防水倒流炸试管;试管夹持中上部,均匀加热试管后,集中外焰把热加。

知识点五:

基本实验操作——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一般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精确到0.1g。

  2.称量前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如果天平还未平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取用砝码的时候,绝对不能用手拿放,应该用镊子,防止砝码沾污腐蚀变质。

  4.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大的砝码,再加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记录所加砝码和游码的质量(m左=m游+m砝码)。

  5.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刻度处。

  【特别提醒】在称量化学药品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2点:

  ①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②对于易潮解的、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表面皿、小烧杯)里称量。

  【要点诠释】托盘天平须平放,游码螺旋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知识点六:

基本实验操作——洗涤仪器(玻璃仪器)

  方法:

倒去废物,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

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标准:

内壁附着均匀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特殊油污:

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要点诠释】洗涤仪器:

一般容器用水洗,内壁附物用刷洗;壁内若有不溶物,盐酸溶碱碱溶脂;

         仪器洗净有标准,水不成股不聚滴。

[规律方法指导]

  1.量筒仰视、俯视读数所造成的后果用图示分析如下,一目了然。

         

  2.掌握燃烧现象的规律

  本部分我们探究了蜡烛和酒精灯的燃烧,下一单元学习空气、氧气时还要学习硫、木炭、铁丝等可燃物的燃烧现象。

  

(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

  ①放出大量的热;

  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

  ③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

(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

一光、二热、三生成。

  例如,蜡烛燃烧的现象是:

  ①黄色火焰;②放出热量;③生成一种无色液体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

  ①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

本质现象就是以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现象。

如铝带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固体”是本质现象,因为由此现象可正确理解化学变化这个概念,而发出“耀眼的白光”则是非本质现象。

因此,观察实验现象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主要的观察对象。

  ②要正确描述实验现象。

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

不要把生成物的名称当作现象来描述,因为我们观察到的只是反应时的表面现象,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而不能用结论“生成四氧化三铁”代替“生成黑色固体”;

  要明确“光”和“火焰”、“烟”和“雾”等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

  3.韵语记忆法:

如基本实验操作以口诀、韵语的形式记忆。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题1、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思路点拨】实验中意外发生时要寻找原因,反复实验直至成功。

  【解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的现象,千万别轻易忽略这些细节,许多发明和发现都是源自实验中发生的与期望不符合的现象或数据。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就是从类似的意外发现中,不断地探究进而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在探究过程中,除了实验和观察外,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也同样是获得证据的重要方式。

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答案】C

  【总结升华】:

我们应该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明确实验目的,这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举一反三】

  【变式1】.某小组为了验证蜡烛燃烧后的产物的成分,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以下几项主要操作。

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成以下填空。

  探究活动名称:

______________

  所需仪器和试剂:

蜡烛、澄清石灰水、火柴、_________________等。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点燃蜡烛,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

【变式1】

  【思路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可明确探究目的是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从实验步骤知,所用仪器还应该有小烧杯,实验中要注意实验现象的描述,对于实验结论,则要和实验目的相呼应,即蜡烛燃烧后生产水和二氧化碳。

  【提示】答题时要围绕题目所给信息回答。

  【答案】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 干燥的小烧杯 1.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无色液珠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变式2】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烛芯组成的。

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产生的“白烟”,他惊奇的发现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固体小颗粒

【变式2】【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产生的“白烟”的成分。

由题意知“白烟”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并且“烟”是固体小颗粒。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既不是固体也不是可燃物,所以都是错误的。

  【提示】从“白烟”可以燃烧知道“白烟”是可燃物,所以只能选D。

【答案】D

类型二:

对人呼出的气体和呼入的气体的探究

  

题2、通常状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如下表所示(含量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氧气

21

15.7

二氧化碳

0.03

3.6

<0.03

6.2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并设计实验:

验证剩余的一种气体成分在空气中和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的不同,答案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使用的仪器和药品可以任选,实验室备有刚收集好的呼出气体250mL两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其中一瓶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思路点拨】氧气可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含量不同会导致现象不同;水蒸气一般不好观察,但若使之变成液态或固态就可清晰可见。

  【解析】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不能支持木条的继续燃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短时间内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此现象可以与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对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与玻璃片冷凝成液态水,空气中水蒸气少,不会看到此现象。

  【答案】

 

呼出气体瓶中的小木条比空气瓶中的小木条熄灭得快

 

取呼出气体一瓶和等体积的空气一瓶,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

 

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向其中的一块呼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

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另一块玻璃片上无明显现象

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总结升华】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要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来得出结论。

  【举一反三】

  【变式3】小明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实验的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

                 

  

(2)小明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人体内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     交换。

【变式3】

  【思路分析】有实验现象知道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石灰水很快变浑浊。

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即两种气体在人体内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

  【提示】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石灰水很快变浑浊,含量少,长时间看不到浑浊。

  【答案】

(1)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2)气体

  【变式4】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的方法是( )

  A.把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B.把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C.把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然后到入澄清的石灰水D.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呼气

【变式4】

  【思路分析】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呼气,水蒸气含量大,会很快看到玻璃片变模糊,有大量的小水滴。

  【提示】水蒸气一般不好观察,但若使之变成液态或固态就可清晰可见。

  【答案】D

类型三:

药品的取用

  

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块状的锌粒装入试管时,先把试管倾斜,把锌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

  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拿回家

  C.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D.取用后的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瓶塞

  【思路点拨】实验剩余的药品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不能带回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药品取用。

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的取用规则:

“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规则:

“一倾、二送、三直立”;取用后的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瓶塞,以免污染试剂。

  【答案】B

  【总结升华】:

药品的取用,主要有固体药品取用和液体药品的取用两大类,固体药品取用时不管颗粒大还是小,一般都需要平持试管,然后把药品放进去。

在液体药品取用时,如果要向容器口小的容器中加液体,我们还可用漏斗。

  【举一反三】

  【变式5】下列药品的取用,需用药匙的是( )

  A.酒精   B.小石块   C.植物油   D.食盐

【变式5】

  【思路分析】食盐是粉末状固体药品,用钥匙取用。

  【提示】钥匙只能取用固体药品。

  【答案】D

  【变式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

【变式6】

  【思路分析】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剩余药品的处置方法。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按最少量取,A错误;使用试管夹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试管中上部,B错误;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C错误。

  【提示】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块状密度大的固体用镊子。

  【答案】D

类型四: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题4、[08山东临沂]右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

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mL。

  【思路点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析】仰视读数,视线的落脚点还是凹液面的最低处,刻度在正确读数的刻度的上方,所以读数比实际大。

  【答案】小于

  【总结升华】在量取液体时,若俯视量筒则读出数据大于实际液体体积,即取用液体的体积偏小,若仰视量筒,则读出的数据小于实际液体的体积,即取用的液体的体积偏大。

  【举一反三】

  【变式7】量取25ml液体,最好选用( )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20ml量筒     D.100ml量筒

【变式7】

  【思路分析】量筒的量程越小,刻度越精密。

量取25ml液体,用10ml量筒要量取3次,20ml量筒要量2次,每次都会有误差,量取次数多了误差就会变大了,用100ml量筒的刻度没有50ml量筒的刻度精密。

  【提示】以误差最小为原则,一般量筒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答案】B

  【变式8】某学生欲从已盛有液体的量筒内倒出液体,量筒放平后,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4mL,那么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大于16mL   B.等于16mL   C.小于16mL   D.无法确定

【变式8】

  【思路分析】解析:

俯视刻度读数时所读的数值偏大,实际量筒内的液体体积小于14mL,则所倒出的液体体积应该大于16mL。

  【提示】俯视读数为14,则实际液体体积小于14。

  【答案】A

  

题5、(08江西)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思路点拨】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温存的水冷凝回流使试管炸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内容。

A向燃着的酒精灯中加酒精,可能会发生火灾。

B选项中用酒精灯对火,可能引起火灾。

D选向中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引发火灾。

故答案为C。

  【答案】C

  【总结升华】酒精是易燃物,使用酒精灯一定要主要安全,防止失火,燃着的酒精灯不能添加酒精,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

实验时万一酒精洒出燃烧,最好的办法是用湿抹布盖灭。

  【举一反三】

  【变式9】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将玻璃仪器与灯芯接触,其原因是( )

  A.灯芯温度太高会使玻璃熔化破裂

  B.灯芯温度低,会使玻璃受热不均而破裂

  C.酒精灯会熄灭

  D.造成酒精大量挥发浪费

【变式9】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芯的温度最低,可以做木条燃烧实验证明。

由于温差较大,会使玻璃仪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提示】玻璃仪器加热不能与灯芯接触,是防止炸裂试管。

  【答案】B

  【变式10】下列关于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