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8722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这部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类型及特点。

4、通过分角色诵读提高对文言文理解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修、窥、美、私、昳、蔽、刺"等词语的意义。

2、整理归纳"朝、孰、诚、方、善、间"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知理解课文。

2、点拨法:

设置关键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课时:

2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

1、复习史书的分类并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

2、指导学生分角色诵读课文第一段,并学习该段文言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史书的分类(多媒体投影)

编年体(年代)如:

《左传》

纪传体(人物)如:

《史记》

国别体(国家)如:

《战国策》

记事本末体(事件)

通史(多于一个朝代的历史)如:

《史记》、《资治通鉴》

断代史(一个朝代的历史)如:

《汉书》

二、导入:

(投影唐太宗名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这是唐太宗在魏征死时说的一句名言,并且说:

魏征的死使他从此少了一面镜子。

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这么看中魏征呢?

(因为他善进忠谏)历史上敢于进谏的忠臣还是很多的,但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商朝的比干,就因为进谏而被剜心。

为什么同样是进谏,却有差别这么大结局呢?

明确:

1、君主不同;2、进谏方式不同。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这位臣子是如何进谏的。

多媒体投影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解题并演示:

问:

这是什么句式?

包含几层意思?

明确:

兼语句,

包含两层意思:

1、邹忌讽齐王;2、齐王纳谏

问:

"讽"是什么意思?

明确:

"讽"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四、主要人物及作者简介:

(多媒体投影)

1、主要人物简介:

①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②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ūn)乃以隐语进谏曰: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2、《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分国别编辑。

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五、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理解文意;同时多媒体投影以下生字:

昳 窥 间进 期年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2、自读课文第一段,指出下列词语含义:

修、私、窥、美、昳丽

3、分别找出本段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总结:

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六、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请三位男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意见。

2、总结他们的成功和不足。

分析朗读技巧,多媒体投影注意事项:

①邹忌在与妻、妾、客对话时的语气;

②妻、妾、客在回答时的不同语气

妻:

发自内心的赞美,难免有溢美之辞

妾:

发自内心的畏惧,随声附和,答语简单

客:

有求与人,阿谀却又流于应付

③邹忌暮寝而思时的语气:

(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

3、指名三位女同学分角色进行朗读

4、齐读课文第一段

七、作业:

预习后面三段

第二课时

[要点]

1、 继续通过诵读来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2、 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

(略)

二、齐读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在这三段中找出如下特殊句式:

倒装句、被动句

四、理清文章思路:

从"邹忌讽齐王"和"齐王纳谏"两方面分别入手。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请三位女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大家进行总结(多媒体投影):

①邹忌进谏时的语气:

(越说越激动)

②齐王听后的反应:

(先若有所思,而后兴奋)

③齐王下令时的神态和语气:

(威严、自信)

六、思考: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比如"三问"、"三答"等,你还能找出其它的三叠结构吗?

(三思、三比、三赏、三变)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七、作业:

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能谤讥于市场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八、板书:

邹忌讽齐王

方式:

设喻

臣之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臣之妾畏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齐王纳谏

下令:

面刺    上赏           初     门庭若市

三赏   书谏    中赏   三变   数月      间进   

谤讥    下赏           期年     无可进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21课、《周亚夫军细柳营》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 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

 

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3.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 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2、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 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教学难点:

1、 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时:

两课时

教法:

读书教授讨论提问自学

第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

《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二)、导入新课 

周亚夫是汉代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周勃死后由其长子周胜之袭封爵。

后来周胜之因犯罪,汉文帝才选周勃诸子中的贤者,当时担任河内守的周亚夫作为爵位继承人。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入侵,亚夫奉命领军防守长安,驻军细柳,其实这次匈奴入侵,历时不过一个月,因汉军戒备森严,以匈奴兵退却而结束。

《细柳营》这篇课文就讲了周亚夫是如何治军的。

 

(三)、出示教学目标:

在讲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文学常识。

 

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识记涉及古代礼仪的字词。

3.反复朗读课文,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四)、学习指导:

1、给下面字注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òu  弓弩nǔ  诏zhào 

按辔pèi徐行    揖yī        胄zhòu 轼shì曩nǎng 

(注音后齐读课文)

2、给下面字注释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以:

任命)

军霸上(军:

驻军)

以河内守(守:

太守)

上自劳军(上:

特指皇上劳:

犒劳军:

守军)

及棘门军(军:

军营)

将以下骑送迎(将士高接远送)

以而之细柳军(之:

前往……到?

军士吏被甲(被:

披)

彀弓弩(彀:

拉弓)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乃:

就;使:

派遣;使:

使臣;持:

手持;节:

符节;诏,下诏给……)

传言(传令)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谓:

对……说;从属:

随从车骑:

车队。

名词多音ji)

将军约(约:

约定,规定)

按辔徐行(按住缰绳慢慢前行)

持兵揖(手持兵器作揖,揖,抱拳行礼)

介胄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的将士就不跪拜了。

天子为动(动:

被感动)

改容式车(改变了神情,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式,轼)

使人称谢(使:

命令,派遣;谢:

宣告,告知)

敬劳将军(敬,表敬重)

成礼而去(礼仪完毕即离去)

既出军门(既:

……之后;)

(五)、1、自由朗读课文后讨论交流,概括出文章的只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概述故事情节)

文章主旨 :

文章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的性格特点。

2、齐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三

(1).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2).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管,持满。

 

  (3).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4).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答案:

 

  

(1).大:

大规模,大举。

 

(2).锐:

锋利,课文里是“使……锋利”的意思。

 

  (3).改容:

改变神情。

 

(4).虏:

俘虏。

 

(七)探讨质疑。

(8)、比赛朗读课文(结束第一课时)

(九)课后作业:

(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1、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读书导入,读完后简单叫学生复述课文,然后出示教学目标:

(5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习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周亚夫表现出的忠于职守的精神。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提示:

(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1、课文开头说“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皇上派遣三位将军去守边,目的就是为了防备匈奴入侵,皇帝到部队慰问将士,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如何?

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如何?

 (原文)

2、课文为什么要先写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后写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霸上、棘门情况:

直车入,将以下骑送迎;细柳营:

军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

(先写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写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更加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的忠于守职,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更令人敬佩。

3、在文章的最后,皇上对周亚夫有一句评价,是哪句?

他所说的周亚夫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在课文的对话描写、叙述描写、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中找,原文回答)

4、 如果要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怎么概括?

答案:

(对话描写: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叙述描写 :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豰弓弩,持满。

”、“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 

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 

周亚夫是“真”将军表现在:

士戒备、军纪严明、军令畅达以及周亚夫的所言所行可以看出周亚服不愧为“真将军”。

三、讨论:

1、课文重点表现的人物是谁?

他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为了表现他的性格特征,课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方法来表现,请你找出那些是正面描写?

那些是侧面描写?

这些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5分钟后,回答)

(周亚夫;

性格特征:

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侧面描写:

帝在前两位将军遇到的情况,周亚夫军队的军容、汉文帝的变容和赞叹,群臣的惊叹;

正面描写相结合:

周亚夫的言行举止(笔墨较少)

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形象突出,通过对比衬托更能突出表现周亚夫

的“真”将军形象。

1、你还认为汉文帝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2分钟)

四;质疑,交流齐读课文(4分钟?

五、课堂作业:

交流讨论合作完成,合作讨论后,,任选一题写出来。

(10分钟)

1、“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正是对周亚夫精神的充分概括。

君子坦荡,有什么说什么,不阿谀奉承别人而取得富贵,不违反做人原则而取得地位。

 你认为是这样的吗?

如果是,假如有一天你也像周亚夫那样,成为了国家干部,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那又该怎么样发扬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呢?

(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等等)

2、那么,现在,聪明的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在领会到周亚夫的“真”将军精神的同时,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自己呢?

(只有先做好自己,才有可能成为明天的国家干部,或者是其他。

(遵守学校纪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热爱学习,尊重老师,孝敬父母,对学习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长负责,做好每一次作业,上好每一节课,健康快乐的学习,不断进步,不虚度青春,对自己的青春负责,就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和职责。

是班干部的更要认真负责,锻炼自己,促进学习等等)

七、板书设计:

21、细柳营 

——司马迁 

对比 

霸上、棘门————————细柳 营 

文帝巡视:

(上)“直驰入”        反衬         军士整装,严阵以待 

              两次“不得入” 

                                          “军中不得驱驰”

“将以下骑送迎”                 “请以军礼见” 

文帝评价:

“若儿戏耳”              “真将军也”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22课、《古文二则》教案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方法:

讲授、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

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

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

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解说: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司马光

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

三、解读

1、《孙权劝学》究竟怎样个劝法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

(配乐朗读)

(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及时指导,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2、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多积累文言词语,标注一下你觉得本文需要特别记忆的文言词语。

(演示)

四、整体感知

1、大家齐读课文,读完后请几位同学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2、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3、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那我们把人物对话部分挑出来。

五、课文研析

1、全文几个人物?

几次对话?

全文3个人物;3次对话。

2、同学们带感情读,把握人物形象。

师:

三次对话语气一样吗?

权蒙对话孙权是王,对蒙的劝说态度恳切,蒙肃同为将士,对其变化之大显示出惊异、赞叹。

3、下面我们请同学挑人物读,大家注意听,看他读的好不好?

哪句话读的最好?

好在什么地方?

4、哪一组同学能抛开课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再加工给我们来个小课本剧表演。

(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师:

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演绎了一段白话《孙权劝学》,让我们也是刮目相待呀!

(解说:

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朗读课文,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5、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

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六、体验反思

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我们不禁想到前几天学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

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七、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

2、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板书设计:

孙 权 劝 学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 (恳切) 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 (关心) 刮目相待

论议————结友 (惊赞)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祖逖北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领会文章精髓

3、掌握重点字句

设计意图: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全文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课文导入

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

语出《资治通鉴•晋纪》和《晋书•祖逖传》:

“晋朝爱国名将刘琨,他和祖逖青年时代同为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对于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怀有共同的报国之心,为了练就杀敌建功的本领,两人同睡一床,每夜听到鸡啼,便跃然起床习武。

后来祖逖果然领兵北伐,收复失地。

设计意图:

以典故形式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三、作品介绍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

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

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图片)

司马光:

(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

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

哲宗即位,高大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图片)

设计意图:

图文并茂,创造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配乐朗诵

    配有相应图片

    设计意图:

从全新的视听角度给学生以震撼,调动起学习热情。

    五、整体感知

1、《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看的,设想一下当时皇帝看到了《祖逖北伐》后,会有什么感受?

2、作为一名中学生,从《祖逖北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对全文有高度的把握。

    六、课文赏析

1、赏析重点字。

     蹴琨觉曰

     睿素无北伐之志

     击楫而誓曰 

2、分析祖逖之人物形象。

(提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角度入手。

设计意图:

结合重点字句的细致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精神。

七、知识归纳

1、古汉语特殊用法

a.自相鱼肉 (名次用作动词)

      b.给千人廪,布三千匹(定语后置句)

      c.言于睿曰  (倒装句)

2、成语归纳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常见的语言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今后的学习中游刃有余。

     八、拓展练习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岳飞词,对比其与祖逖情感之异同?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比较学习,达到巩固知识,开拓视野的目的。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23课、《公输》教案

教学目的

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解说:

诵读应作为学日本文的主要教学手段。

可以范读、领读、跟读,可以默读、朗读,可以自读、齐读、分角色读。

做到读熟读懂。

2.质疑法。

(解说: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自学的能力。

3讨论法。

(解说:

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积极参与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合情合理的结论。

4.练习法。

(解说:

傅全文重要知识点设计成不同形式的习题,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媒体设计

1、利用录音机,将范读磁带放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2利用投影仪,将预先准备的习题或问题显示出来,提供给学生练习或思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

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

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呢?

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

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