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455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小册子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

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核心素养小册子第十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十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概念辨析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即生态)和人文环境(即经济、社会)。

要描述地理环境,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

(2)描述自然环境,一般从气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资源等角度进行。

(3)描述人文环境,一般从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交通等角度进行。

原理方法

一、区域综合分析的基本思路

区域综合地图是指在经纬网的基础上融合各要素或部分要素的区域图。

依托区域地图进行区域综合分析的基本思路:

1.空间定位

区域位置决定了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影响区域的人文活动。

区域定位是区域特征分析的前提与基础。

区域定位要利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参照性地理事物等确认区域位置,描述区域位置特点。

2.要素提取

在这个区域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

这些地理事象有何突出特征?

要根据图名锁定主题,结合图例找出图中的地理事象及其空间组合。

3.逻辑推理

区域内的地理要素有何联系?

如何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

如某一区域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进而结合地形可以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土壤等。

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该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地形、气候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及工业布局,如下图所示:

4.综合运用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

(1)区域开发利用方向。

对某区域发展条件的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

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区域特征、资源优势→开发方向(发挥地区优势、趋利避害)。

(2)区域发展的问题及措施。

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有两类:

区域特征→限制性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矛盾。

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遵循“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

二、以区域图为载体提升学科能力

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综合分析,提高以地形、气候、河流为对象的信息获取与解读、描述与阐释问题的能力。

1.从地形要素的判读入手:

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2.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

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断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3.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

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区域差异的比较

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

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图所示:

区域的比较不要面面俱到,要先找到最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

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域典型要素,理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一图胜千言

区域综合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要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核心推导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区域发展问题。

因此区域综合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是:

区域定位→特征描述→成因分析或条件评价→开发利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1.区域位置决定了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影响区域的人文活动,因此区域定位是区域特征分析的前提与基础。

2.对区域内各要素间联系的判断与推理是区域特征分析的核心所在。

如某一区域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进而结合地形可以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土壤等。

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该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地形、气候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及工业布局。

认知结构

一、地理特征描述

1.描述角度

(1)位置特征=纬度位置(南北半球、热量带、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洲/大洋归属,东、西岸及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气候类型、交通通达度)+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2)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地势倾斜方向、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低+特殊地貌(冰川、荒漠、黄土、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3)气候特征=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水热组合(如雨热同期)。

(4)天气特征=气温(气压)高低+阴晴+雨雪(降水强度大小、雨区范围)+风(风向、风速)+光照。

(5)水文特征=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落差+流速。

(6)水系特征=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水系形状。

(7)地表环境特征=地形地貌+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水系(河湖多少及其突出特征)。

(8)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部门结构+农业生产对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单产高/低+商品率+机械化水平+地区生产专门化。

(9)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原料、市场的对外依赖程度等。

(10)区域地理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社会经济特征(产业活动、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

2.描述技巧

(1)把握描述方向和角度。

明确描述的方向,即描述的对象在哪里、是什么。

确定描述的角度,即从哪些方面来概括,确保要点全面无遗漏。

(2)看图说话,读表归纳。

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地理特征信息。

对图表信息归纳概括,结合问题进行必要的取舍,确保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规范表达,描述专业。

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表达,关键词要准确;答案组织点要全、话要短,先主后次,层次分明。

二、地理原因分析

“原因”是地理综合题设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意在考查对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程度,以甄别综合思维能力与水平。

因此复习备考中要高度关注“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逻辑分析。

1.分析角度

(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张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2)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下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

(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

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大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

(4)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2.分析技巧

(1)明确考查方向。

分析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理清因果联系。

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3)多角度综合分析。

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原理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

(4)由果溯因搭建线索。

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内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

三、发展条件评价

1.评价角度

(1)河流航运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地势落差;径流量大小;水位深浅和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河网密度、通航里程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需求);多种运输方式联运等〕。

(2)水能开发条件=自然条件(落差+流量+峡谷)+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市场)。

(3)农业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经济因素(市场、地价、劳动力、交通等)+社会因素(资金、技术、政策等)。

(4)工业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土地、水源等)+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交通、科技等)+社会因素(政策、资金、信息、环境等)。

(5)城市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影响城市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科技等→促进城市发展)。

(6)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

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等)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影响选线+技术因素克服自然条件的制约。

(7)港口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港阔、水深、避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兴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人财物支持)。

(8)区域发展条件=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等)+社会因素(政策、环境、科技等)。

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在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2.评价技巧

(1)厘清要点,综合分析。

要厘清要点、构建思维模型,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分析,防止思路狭窄,遗漏要点。

(2)利弊均衡,全面分析。

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影响某一人类活动区位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对其作出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3)抓住主导,重点分析。

厘清各影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

针对主导因素,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进行重点评价与分析,避免套用、空泛。

(4)纵看变化,动态分析。

把握影响因素的变化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发展条件的变化。

(5)按图索骥,论从图出。

高考对区位条件的考查多以区域为载体,将解答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巧妙地隐藏在图表中,对图中自然、人文要素和区域特征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往往是答案组织的关键所在。

示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答案

(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低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

(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

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