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764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综合检

《中国的地理差异》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小强今年12岁,从没看见过下雪,小强最有可能生活在

A.哈尔滨B.北京C.武汉D.海口

2.我国河流冬季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是(  )

A.长城B.秦岭淮河一线C.长江D.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

3.读两幅景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乙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C.甲地的降水量比乙地少D.甲地的降水量比乙地多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重要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5.图中表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6.有关图中这四条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线以南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②线以西全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以东和以南地区夏季仅受东南季风影响

7.我国冬季出现“我在南方穿着貂,你在北方露着腰”现象,这种现象与我国南北供暖线有关,图中哪条地理界线与供暖线相吻合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8.A区域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A.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较多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C.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长

D.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9.B区域特有的动、植物是

A.骆驼、玉米B.牦牛、青稞C.藏绵羊、水稻D.马、小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分布在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1.甲图所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①B.②C.③D.④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

“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①秦岭、②黄河B.①阴山、②黄河

C.①秦岭、②长江D.①阴山、②长江

13.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

A.5℃B.8℃C.16℃D.-3℃

读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15.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应多植树种草

D.土地荒漠化严重,应禁止超载放牧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17.四个地理区域中,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8.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与两个国家接壤B.乙地区屋顶坡度较大,墙体厚

C.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阶梯D.划分乙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降水

20.21.下列语句中,描述乙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甲区域盛产

A.水稻、油菜B.小麦、花生C.玉米、哈密瓜D.青稞、豌豆

23.关于丁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B.是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地区

C.是以家庭饲养为主的牧业地区D.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分布于该区域

二、解答题

24.2016、2017两年央视春晚都是东西南北中全国五个会场的格局,各分会场的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北京主会场交相辉映,很好的实现了五地共庆、四海同欢的美好盛景,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广东省的省会城市是,四川省的简称是,西安位于(山脉)以北。

(2)呼伦贝尔分会场位于我国四大牧区中的牧区,族是这里的主要少数民族。

该会场的节目特色是展现塞上风光,甲、乙两图中,能表现该地塞上风光的是。

(3)展现广州现代化是广州分会场的节目特色之一,该地位于我国工业基地。

(4)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

A海海峡:

B海峡

(5)哈尔滨会场充满“冰”的世界,桂林会场却“山水旖旎”,两城市冬季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地势高低不同D.人类活动影响

25.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分区名称及显著特征:

A是地区,B地区显著特征是。

(2)Ⅰ线大致与我国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此线以南的C区耕地类型主要是;Ⅱ线划分依据是;Ⅲ线大约和我国1月等温线一致。

(3)判断右侧气候类型所在地区:

甲,乙。

(填字母)

(4)写出2种C区主要的经济作物、。

26.野生大熊猫己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选用作会徽。

因为只有我国有,所以是中国的国宝。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省。

(写简称)

(2)京广铁路线在_____省跨越黄河:

在___________省跨越长江。

(3)A省中城市_________与黑河组成了我国人口分界线。

(4)B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5)甲工业基地临_________海。

(6)武夷山以东的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

27.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的流量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________河的结冰期最长(填字母),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河的水量最大(填字母)。

(3)________河和________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填字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4)写出字母代表的河流: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__。

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此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2)A、B、C、D四地中,地区目前供水相当紧张,为了缓解此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我国实施了“”,除该工程外,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做法是。

(3)分析A、D两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分析D区产生此土地利用类型的原因是。

(4)A地区位于我国(区域),(地形区)。

29.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四大区域来看,A是-----地区.

(2)C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3)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填序号)。

(4)从C区域到B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

(5)下列叙述与区域B无关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0.家住四川绵阳的张明同学设计了一条“四大地理区域之旅”的考察线路,目的是感受祖国山河的辽阔与壮美,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1)当火车穿行在辽阔的A________平原上时,张明看到铁道两旁几乎全是正在收割或收割后的________(选填:

“麦地”或“稻田”)。

(2)在北京一下火车,张明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天安门广场,兴奋地在人民大会堂等建筑前留影,感受北京作为全国__________的氛围。

(3)从哈尔滨到呼和浩特,火车穿越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山脉__________,张明发现智慧的人民因地制宜,在山上发展________业,与山麓两侧农业类型不同。

(4)旅行中,张明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和劳作。

在呼和浩特周边体验了__________(选填:

“甲”或“乙”)的民居生活,在拉萨郊区与牧民一起放牧_________(选填:

“细毛羊”“牦牛”或“三河马”)。

(5)从绵阳到呼和浩特,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__,气候越来越干燥,因此张明嘴唇愈来愈干燥;拉萨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即使盛夏的晚上也要穿较厚的外套。

参考答案

1.D

【解析】由题目可知,小强今年12岁,从没看见过下雪,小强最有可能生活在海口,这里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不会有下雪,故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

故选B。

3.D

【解析】由图可知,图甲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乙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甲地的降水量大于乙地,故选D。

4.D

5.C

6.C

7.A

【解析】

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中代表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界线的是④。

5.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是③。

6.③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三阶梯的地形主要是以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7.①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冬季河流有无结冰的分界线,故选择答案A。

8.B

9.B

【解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以各自的自然特征为划分界线,各地区之间有较明显的自然特征,所从事的农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差异。

8.由图可知,A区域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西北地区,这里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这里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故选B。

9.由图可知,B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区域,这里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其特有的动、植物有牦牛和青稞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有关知识。

10.D

11.A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

10.据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以“黑土地”著称,土壤肥沃。

11.甲图为沙漠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

12.A

13.D

【解析】

12.图中①所示山脉呈东西走向,又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为秦岭;根据河流②干流轮廓可知为黄河。

13.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基本一致,甲地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一月气温低于0℃,可能是-3℃。

14.B

15.C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1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是沿着大兴安岭一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故选B。

15.由图可知,图中①地形区是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这里农业发展条件是光照充足,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秦岭南北两侧有关知识。

16.17.D

18.19.D

20.21.B

【解析】

16.17.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甲西北地区、乙南方地区、丙北方地区,丁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故选D。

18.19.A、甲区域是西北地区,它与俄罗斯、蒙古、哈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