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加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四(3)、四(4)班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所以要求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残疾人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做到主动为集体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各自作用,集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
2、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选择中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感受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学会编制小报;认识通信的迅猛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措施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
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
1、社区的公共设施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
2、知道并学会借助相关的社区公共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揭题:
(1)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咱们自己的家都是小家,它还属于一个更大的家,那就是社区。
你知道自己的家在什么社区吗?
(2)同学们,平时你和你的家人在社区里会到哪些地方去?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相应的设施图片。
)
(3)老师这里有许多社区的公共设施的图片,看到自己感兴趣或者熟悉的设施,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使用功能吗?
(商店、银行、点心店、衣服干洗店等)
(4)谈了这么多,老师知道了你们生活的社区中都有很多必要的公共设施。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社区,详细地去了解一下社区中的公共设施。
2、出示课题:
1、社区的公共设施
二、交流课外调查发现
1、在课前,同学们已经以小组的形式对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了调查,现在请你们来交流一下。
2、小记者采访回放
(1)除了调查表格之外,你就所调查的社区公共设施还想知道些什么?
不少同学不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纷纷当起了记者,走入社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小记者们的采访回放。
学生出示调查前的自己所列的问题,如:
(以健身器材为例)
健身器材是什么时候开始放在社区里的?
是由谁拨款购置了健身器材?
平时健身器材由谁进行维修,一般多久进行维修?
维修的经费情况怎么样?
损坏情况如何?
(2)学生就自己提出的问题,将采访所得进行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
小记者们可以采访居民对社区设施的感受,也可以采访社区工作人员对社区设施的介绍,或者把社区工作人员请到课堂上来介绍。
4、通过几个小组的调查汇报,我们知道了现代社会的社区里公共设施丰富,这些设施还跟人们每天的生活密切相关。
课前,老师请你们在双休日或假期观察你和你的家人或小伙伴的一天,现在请你们来描绘一下一天中,你们大概使用过哪些公共设施?
(1)出示P5生活素描中的表格,学生交流。
(可对“社区老人的一天”进行修改)
(2)对学生所讲到的设施,教师及时板书,组织学生比较分析:
不同的人需要使用的公共设施都一样吗?
得出结论:
不同人群对社区公共设施使用的需要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每一样公共设施都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完成“实践园”
1、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描绘一张美丽的图景吧。
2、学生绘画,交流。
四、辨析导行,懂得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1、谈话:
你们愿意让我们的好帮手——社区的公共设施受到伤害吗?
可是很多社区里人们生活的好帮手正受到人们的伤害。
2、出示社区公共设施受到破坏的组图:
乱踩草坪、健身器材损坏、公园里都是垃圾等。
3、社区公共设施的建成、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设施一旦遭到损坏,又将直接影响到居民们的生活。
课前同学们统计了一组数字,让我们来看一下:
(举例,可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调整)
如健身器材:
一整套健身器材需要———元,目前共有——种健身器材,每年买健身器材的费用为——元,健身器材每隔——天(或月)需要维修一次,每一次维修的费用为元,总计一年需要花费大概元。
4、联系刚才看到的图片,再看看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5、小结:
是啊,社区的各种设施建成和维护都很不容易,身为社区成员,我们都有义务更好地维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6、出示P8的畅想园里的图片,学生议一议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
7、谈一谈:
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设施和社区的安全,你会怎么做?
8、学生讲讲自己和社区里的其他小朋友爱护公共设施和注意安全的小故事,或者几个同学合作编写爱护公共设施的儿歌等。
五、提出合理化建议
1、社区里的设施为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那么在我们生活的社区中,哪些设施可以进一步改进,居民们又希望社区再提供哪些公共设施呢?
小记者给我们带了反馈消息,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学生根据自己的采访,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让我们把这些建议记录下来,交给社区工作人员。
社区是我们的家,健全的设施和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作为社区的成员,我们在平时要爱护公共设施,关心社区的安全,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是社区的小主人。
2、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
1、知道社区的和睦环境对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了解社区成员间的和睦相处离不开社区居委会的作用。
2、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3、体会社区成员间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与温馨。
一、师生谈话:
社区,是许多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地方。
在这个大家庭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你们看到或经历过的,社区人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社区故事会:
1、师生谈身边发生的故事。
体会:
快乐的难忘的……
2、通过大家的故事,你感受到什么?
你觉得怎样的社区关系是你希望的?
出示课题:
和睦相处
3、畅想:
和睦相处的社区大家庭应该是怎样的,社区邻里相处你们有什么绝招?
分小组讨论,至少想出三个绝招。
师生互动,交流——友好关系关键词:
互相帮助主动问候谦让宽容分享快乐走亲访友……
三、我是社区和谐天使:
1、快乐的家庭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你觉得,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社区的和谐天使呢?
2、我们的行动:
分四人小组情景表演。
课堂展示。
体现的是友好交往的哪个关键词。
3、我们看到,这些和谐天使尽管做的并不一样,但都有相同点。
出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共同创造和谐大家庭!
四、主题讨论:
1、例举课文案例。
晾衣服事件。
小组讨论,交流。
“不小心”——宽容待人
“泼脏水”——错误做法,预计可能会产生影响他人,影响社区风貌的不能做。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件,你会怎样处理?
2、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一些邻里矛盾吗?
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处理?
学生交流。
师述事例:
三楼上的小孩每天在地板上拍皮球,跳绳,二楼的小朋友很烦,到最后,家长板着脸闹到楼上,产生了矛盾。
学生辨析:
三楼的小孩应该考虑到不影响他人休息;二楼的家长应该有礼貌地指出。
3、作为社区小公民,你觉得社区人的哪些行为也会影响到大家的和睦相处?
根据学生例举方法板书:
道歉、解释、提醒、赔偿……心平和气地进行沟通心中有他人
五、争当“五好文明家庭”:
1、师述:
现在许多社区都在评“五好文明家庭”,你们认为,怎样的家庭可称作为“五好”?
我们怎样争当“五好文明家庭”呢?
(敬老、和睦、读书、环保、文明)
2、让我们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3、精彩的社区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精彩的社区生活,知道精彩的社区生活能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为社区居民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
2、主动参与社区活动,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3、激发学生热爱社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计】
一、了解社区生活
1、师: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是社区成员学习、成长的地方,它为社区成员提供了精神食粮。
2、学生浏览和欣赏社区生活组图(可以补充国外社区生活图片或录象资料),读一读“风景线”中的一段话,了解社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课堂交流调查报告
1、师:
课前大家已经分组到所在社区做过调查,了解社区为不同人群提供了哪些相应的活动场所,下面分组汇报调查报告结果。
要求形式不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己制作课件。
2、教师结合“展示台”的图片,引导学生走进老年人的社区生活。
3、师:
你还有哪些好建议,可以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快乐。
讨论后集体交流。
4、关注社区里的特殊人群,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并提出建议或想法。
三、主题采访,实践体验
1、学生自学有关社区学院的知识,教师通过图文资料补充国内外社区学院的发展状况。
2、明确采访主题,分组设计活动计划。
教师设计相应的表格,让学生记录采访的过程。
3、开展采访活动,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交流采访的收获和感想。
四、描述节日,畅谈体会。
1、图片引入,畅谈社区节日。
2、谈谈自己社区快乐的节日活动。
教师提问:
(1)你最喜欢社区的哪个节日?
为什么?
(2)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了解“春风行动”
1、师: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扶贫济困也是社区公益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2、学生阅览“爱心角”提示,交流“春风行动”的内容。
3、你知道所在社区有哪些需要扶贫的对象?
社区是如何帮助他们的?
学生说一说,写一写。
4、你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吗?
学生交流并谈一谈参加后的体会。
六、自觉参加社会服务实践。
1、你准备为社区美好的明天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4、小组设计一份为社区服务的行动计划。
5、全班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6、小组按制定的计划,定期为社区服务。
7、学生记录实践,并定时修改。
8、畅谈对时间的体会,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
1、城乡巨变
教学目标
1、通过找故事、听故事等形式了解家乡的过去。
2、对照家乡的过去,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3、在时间中锻炼查找资料、访谈、文献研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2、谈话交流: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她蒸蒸日上,不断地发身变化……你知道这些变化吗?
让我们一起去瞧瞧
二、北京城的变迁
1、提示:
历史书上记载着许多关于北京的故事,还有一些关于北京的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或传说来了解北京的变迁。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四幅图片,想一想它们说的是什么事情。
3、学生了解明成祖建都北京、火烧圆明园、开国大典、北京申奥成功这四个故事。
4、小结:
从四个故事中,我们了解了历史上北京城的变化。
三、指导学生通过故事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1、设疑:
关于北京的故事特别多,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了解北京的过去和现在。
我们家乡是不是也有这么多的故事?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呢?
2、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故事。
3、每个地方都和北京一样,流传着很多跟这些方面有关的故事。
我们的家也一样,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变化。
那么,让我们一起去找找自己家乡的故事。
4、讨论:
怎样搜集家乡的故事。
5、提示:
我们可以从图书资料中、网络上、老人那里寻找家乡的故事。
四、交流家系的故事
1、故事点播
学生搜集的故事可分为书面故事、网络故事、录音故事等几块不同的内容,由学生讲解与演示。
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故事交流活动,寻找家乡变化的痕迹。
2、主题故事接龙
教师从家乡的各个方面(诸如老街、老字号等)确定一些故事的主题,让学生说说有关主题不同年代的家乡故事,展现一定的纵向变化。
五、感受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1、家乡的变化不止体现在单一视角(诸如园林、城墙运河等)的演变上,同时也体现在家乡面貌的改变上。
2、对照课文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变化。
3、提示: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家乡和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让学生展示家乡面貌所发生的变化(旧城的改造以及新城的崛起)。
5、和学生一起憧憬家乡的未来,激发学生投身于建设家乡美好明天的热情。
2、腾飞的翅膀
教学目标:
1、知道行业的形成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2、知道家乡的人们所从事的主要行业,了解行业的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变化。
3、了解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初步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类别的行业,各行各业的形成与发展给家乡的巨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提示:
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各个地方的一些主要行业。
二、认识家乡的行业
1、讨论交流:
各个地方都有一些主要的行业,那么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主要行业呢?
2、提示:
每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行业,有的地方很多人都会从事同一行业,而且这一行业对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也特别巨大,我们把这样的行业称为当地的特色行业。
3、学生列举家乡的特色行业。
三、指导学生认识家乡的资源和行业发展的关系
1、设疑;为什么内蒙古畜牧业特别发达,而浙江沿海的渔业发达?
2、讨论、交流
3、小结:
一个地方的行业发展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密切相关。
4、观察课文中的图片,思考:
边境市场的形成、港口的发展、石油工业的兴起、中关村的发展和当地的哪些资源有关系?
5、讨论:
哪些因素促进了家乡特色行业的发展?
四、指导学生调查、体验各行业的劳动情况
1、观察课文中的图片,说一说陶瓷制品的完成需要哪些人的劳动,他们在这个过程总从事的是什么工作。
2、小结:
各个行业都有土同的人们在从事不同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大家团结协作才能促进这个行业更好地发展。
3、开展分小组的调查家乡行业的活动,实地体验各行业的劳动情况。
要求:
(1)、了解家乡某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一天的工作情况。
(2)、调查同一行业的工作近年来有哪些发展与变化。
五、指导学生认识新兴行业
1、设疑:
在同学们调查的这些行业中,有些行业已经存在很长的时间了,他们可以称为传统行业;而有些行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叫做新兴行业。
在调查中发现的哪些行业是新兴行业呢?
2、交流、讨论
3、观察课文中的图片,想一想这些行业出现的原因。
说一说这一行业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哪方面的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和改变。
六、引导学生认识各行业劳动的意义
1、讨论:
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分别是哪些行业的劳动者提供的。
2、小结:
有些行业表现上看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他们也间接地为我们提供了产品和服务。
3、观察课文中的图片,说说养蚕、挖煤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说说各行业劳动的价值。
4、谈话:
各行业的劳动不仅直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产品,满足了我们生活的需要,同时,他们还促进了家乡的建设,改变了我们家乡的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5、介绍新行业的兴起给苏州带来的发展变化
6、讨论、交流:
家乡哪些的兴起促进了家乡面貌的改变和家乡的经济建设。
七、向各行业的劳动者致敬
1、交流调查的成果,说说各行业的劳动者所作的贡献
2、说说自己的理想和它的价值
3、小画板:
我看家乡行业新变化
3、交通连四方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各种交通方式及在次基础上形成的交通网络。
2、知道家乡交通方式和网络的发展与变迁。
3、懂得交通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不同地方的地形和环境,有着不同的交通方式(汽车、火车、轮船、客运飞机、地铁等)
提示:
通过这些交通方式,各个地方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交通线路),这些交通网不仅将家乡的各个部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加强了家乡与外界的联系,为人们之间的相互往来提供了便利。
二、体验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
1、上海是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际机场的城市,同时还建有3个火车客运站,3个国内、国际轮船码头,3000多条马路,1200多条公交营运线路,宛如一个巨大的“迷宫”。
2、看图交流:
通过这些营运线路,上海不仅拥有了便捷的市内交通(以磁悬浮列车为例),同时也拥有了便利的国内、国际交通。
3、小组探究:
利用家乡的交通图,讨论家乡主要有哪些交通网络窗口,以及家乡如何通过这些窗口与外界发生联系。
三、体验家乡交通和人们生活的联系
1、主题讨论:
餐桌上的变化。
说说日常事物中哪些是外地的产品,他们是怎么样长途跋涉来到我们身边的。
2、调查专业市场中的某一种商品,知道它是怎么样来到这个市场和怎样送往消费者手中的。
3、交流个人出行经历。
说一说人们的生活和交通有怎样的联系。
四、引导学生学会恰当地利用交通工具
1、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在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是根据哪些因素来考虑的。
2、小结:
运输对象的数量、本身的特点、运输的时间要求、运输的距离都是考虑选择运输工具的因素。
每种运输工具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
3、说说各种运输工具的优势和不足。
4、活动:
模拟公司的业务员,为公司的货物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
4.服务在身边
教学目标:
1.认识和自己的生活有较多联系的几个机构,知道这些机构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2.懂得敬老院、福利院、妇联等机构的工作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关怀。
3.知道个人在享受社会提供的福利和便利的同时,应该奉献社会、賛家乡,使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家乡的机构
1、交流:
家乡有哪些服务机构?
2、讨论:
为什么说机构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
3、观察图片,举例说明自来水公司、供电局和客运中心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4、辨析:
司法机关和税务部分是否给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便利。
5、交流:
家乡还有哪些社会机构,他们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哪些便利。
二、认识社会福利机构
1、认识有关社会福利机构。
(1)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讨论:
还有哪些人在社会生活中也存在困难和问题?
(3)学习课文,说一说有哪些社会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
2、学习《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运动的快乐》。
(1)讨论:
一分钱可以做什么?
(2)思考:
通过阳光工程,一分钱发挥了什么作用?
(3)交流:
在这个例子中,有关机构发挥了什么作用?
(4)讨论:
还有哪些社会机构也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3、走访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