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737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docx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设计《再见吧幼儿园》

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活动一:

庆祝“六一”(歌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性质。

  2、会看图谱为打击乐配器,并能看指挥演奏。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一套、图谱、录音

  活动过程:

  1、幼儿随《卡门序曲》的音乐做跑马步或走步动作进场,能根据乐曲的变化变换动作。

  2、练声《小铃铛》。

能根据教师弹奏的前奏曲进行练声活动。

吐字清楚,能表现小铃铛响时“叮当、叮当”的强弱变化。

如:

  欣赏并学习歌曲《庆祝六一》

  3、结合认识活动,知道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谈谈小朋友怎样庆祝六一节,从而引出歌曲。

  4、欣赏歌曲。

感受曲调,活泼、欢快的性质、熟悉歌词。

  5、继续欣赏歌曲,重点感受两段歌词不同部分的旋律。

  6、集体跟唱,继续熟悉并掌握曲调中的附点音符及休止符的唱法。

  7、为打击乐《卡门序曲》配乐器。

  8、出示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

  9、引导幼儿看图谱上标好的乐器样图,明确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理解图谱上各种符号的意义。

  10、集体看图谱,看老师指挥,合春(空手做敲击乐器的模仿动作)

  11、分组看图谱,看指挥合奏(空手做)。

  12、分组用乐器进行演奏。

要求每个幼儿通过交换座位,能演奏不同的乐器。

  延伸活动:

  在音乐角放置《卡门序曲》录音带和各有关乐器,供幼儿自由活动时欣赏或演奏。

  活动二:

甜蜜回忆盒(社会、艺术)

  活动目标:

  1、知道人的生长是一个过程。

  2、喜欢朋友,懂得珍惜同伴的友谊。

  3、利用废旧材料创意地装饰自己的“甜蜜回忆盒”。

  4、“美术”:

《甜蜜回忆盒》(请参见幼儿用书)。

  5、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家中代表幼儿期的物品(如小朋友互相赠送的玩具、照片、长辈赠送的礼品等),放在一个盒子中,带来幼儿园分享。

  活动过程:

  1、将幼儿带来的盒子摆放在桌面,并用桌布、小盆景加以美化,开展“童年博览会”活动。

  2、以“记者访问方式”,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甜蜜回忆”。

  3、指导幼儿阅读《甜蜜回忆盒》画面,看清楚关于如何装饰使得盒子成为美丽的“甜蜜回忆盒”的内容,讨论自己希望如何装饰盒子,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甜蜜”的感觉。

  4、鼓励幼儿进一步动手装饰自己的“甜蜜回忆盒”。

  活动评价:

  1、能说说自己带来的“甜蜜回忆盒”内的物品。

  2、能专心听同伴说童年的经验。

  延伸活动:

  借本月活动区域活动时间,将有关物品陆续收集在甜蜜回忆盒内。

如:

  ——爸爸妈妈写给幼儿的信(见活动16:

礼物)。

  ——幼儿互画像(见活动12:

我画你,你画我)。

  ——全班合照。

  ——同学送的小礼物(见活动15:

认识钟)。

  ——教师颁发的小奖牌(见活动23:

Bye—Bye联欢会)。

  活动三:

记录时间(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整点、半点和的计时方法。

2练习加减运算及看图纺应用题。

  活动准备:

  上节课做的钟面每人一个,大电子钟一个;翻得数3套;进位计数6套(全组合用);减法运算3套;记录时间6套(每套有钟点记录单若干张,钟面卡3~5张,笔一支);说题列式(-)6套;看图编者按应用题

(2)。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1)认识时钟

  ①(出示电子钟)钟面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

有长针和短针。

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长针叫什么?

短针叫什么?

  ②当长针走一圈时,短针走几个刻度?

(请幼儿猜测,然后把钟从12:

00拨至1:

00验证)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格,是多少时间呢(一小时)

  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钟面拿来出来,拨至一点。

  ④两点钟的时候,长针、短针是在什么位置?

(请小朋友拨一拨钟面,并回答,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2)

  ⑤两点半的时候,长针、短针是在什么位置?

(请小朋友拨一拨钟面,并回答,长针指向6,短针在数字1和2的中间)

  ⑥老师报整点,半点,幼儿拨钟,老师拨钟,幼儿说出时间。

  

(2)学习记时

  ①怎样把时间记录下来呢?

整点时把短针指向的数字记在记录单左边,把长针指向的位置记做“00”,就像这样(示范记录)。

半点时,如二点半,把2记录在记录单左边,把长针指向的位置记做“30”(示范记录)。

  ②老师拨钟至某整点和半点,请几个幼儿在黑板上记录时间。

  (3)学习新活动的规则

  今天新活动的名字叫记录时间(出示钟面卡)看钟面卡上有一个图形标记,把图形标记先记在作业单的左上角,然后再根据钟面指针的位置,在记录单上写下钟点,最后说一说是几点钟,新活动安排在第4组。

  (4)介绍其他小组的活动内容与要求(略)

  2、幼儿分组活动

  

(1)重点指导幼儿记录时间,要求幼儿填写3~5张不同的整点,半点记录单,尽可能安排幼儿轮流到第4组活动一次。

  

(2)巡视其他小组活动情况,并酌情指导。

  3、活动小结

  

(1)了解参加新活动的人数。

  

(2)指出小组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如把1:

30填成2:

30,讨论如何判断半点时间。

  (3)根据常规提醒的要求小结。

  4、活动建议:

  本课导入部分内容多,可将“认识时钟”的部分提前进行。

  活动四:

参观小学(生态)

  活动目标:

  1、体验上小学的自豪感。

  2、认识小学的环境。

  活动准备:

  1、“社会”:

《上小学》(请参见幼儿用书)。

  2、教师事先和附近小学联络事项。

  3、挂图:

《上小学》、《我长大了》。

  活动过程:

  1、展示挂图《上小学》画面,请幼儿说说对小学的印象。

问幼儿:

  ——你想不想快点上小学,为什么?

  ——你知道自己要上哪一所小学吗?

爸爸妈妈带你去过了吗?

看到了什么?

  ——你希望上小学时遇到什么样的老师?

  2、告诉幼儿: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小学”,还要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一起上课、玩游戏呢!

  3、在出发前提醒幼儿:

  ——参观小学的注意事项:

有礼貌、专心听老师解说、排队排好、走路靠边走。

  ——注意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以及印象中最深刻的事。

  4、运用“社会”《上小学》中的图页,请幼儿从起点开始,回答书中的问题。

如果学会了,就往绿色箭头走;如果还没学会,就往红色箭头走,多多练习就会啦!

  活动评价:

  1、能遵守参观规则。

  2、能说出在小学的所见所闻。

  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将小学所观察的事物画下来。

  2、可以在扮演区布置桌椅、黑板(或白板)等小教室情境,并放书包、文具用品、书和制服,让幼儿尽情表演上小学的情景。

  活动五:

我画你,你画我(生态、艺术)

  活动目标:

  1、理解“好朋友”的概念的意义。

  2、学习观察同伴的特征并画出来。

  活动准备:

  画笔(蜡笔、彩笔)、8开图画纸。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说,谁是自己的好朋友,怎样才是好朋友。

  2、拿出图画纸,请几位幼儿轮流上台分别画出老师的各部位。

组合成老师的画像。

在这个过程中,可请台下幼儿观察老师的外形特征,说说看:

老师的脸是什么形状?

眼睛长得怎样?

眉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请幼儿两两一组,互画好朋友的像。

  4、画完后,请幼儿说出他对所画同伴的赞美语:

“(×××)是一个……的人。

”教师帮忙写在画中。

  5、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也可当作毕业典礼的墙面布置。

  活动建议:

  发组时,如幼儿坚持多人同组,教师可提出一些大原则:

如每一个人都要被画到,画时要能看到被画者的正面。

  活动评价:

  1、能说出“好朋友”是什么意思。

  2、能画出同伴的画像。

  活动六:

珍重再见(语言、生态)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联络方式。

  2、知道朋友间保持交流的意义。

  3、用清楚完整的语言有重点地讲述。

  活动准备:

  1、“看图说话”:

《珍重再见》(请参见幼儿用书)。

  2、玩具卡:

《小袋鼠名片》(请参见幼儿用书)。

  3、玩具电话。

  4、挂图:

《珍重再见》。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电话,做打电话状,玩趣味点名游戏:

倒着念幼儿的名字(如把“李大同”叫成“同大李”)、只有口型动作不发出声音、只说出幼儿名字中的一个或两个字等。

  2、问幼儿:

“小朋友毕业之后,不能和好朋友、老师天天见面了,可以用什么方法跟大家联络呢?

”“为什么朋友之间要保持联络?

”请幼儿讨论。

  3、展示挂图《珍重再见》,知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与好朋友保持联系,如通过飞鸽传书、瓶中信随水漂、传送消息等。

  4、指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和好朋友保持联络有哪些方式,什么是自己觉得最方便的方式,为什么。

引导幼儿利用画面内容有顺序地讲述,同时在讲述时做到突出重点。

注意提醒幼儿尽量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

  5、拿出玩具卡,让幼儿分别制作自己的名片,并互相赠送。

  活动评价:

  1、能说出与人联络可用什么方式。

  2、愿意参与点名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