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767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时作业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35.docx

《课时作业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3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作业35.docx

课时作业35

课时作业3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信息传递的作用等知识,难度层次为中等题。

信息传递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C项错误。

答案:

C

2.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问题处于不可侵害的密切相关状态

解析: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即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利用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结实率,从而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短日照作物黄麻控制生长期是通过接受光这种物理信息而非行为信息。

答案:

C

3.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C.恢复力稳定性是由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D.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也会越强

解析: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力稳定性越弱,两者恰好相反。

答案:

D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解析:

信息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类型,这些信息可以来自生物成分,也可能来自非生物成分,如自然界的光照强度、光周期等。

答案:

C

5.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丙种群在A、B、C、D、E五点中,A点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点种群增长率最大

B.图中的食物链为:

乙→丙→甲

C.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

要从甲、乙、丙的相对数量变化关系和振幅的含义入手来解答该题。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点后丙数量下降,所以A点年龄组成应为衰退型;根据三条曲线的变化关系可确定食物链为:

乙→丙→甲;图示曲线反映了甲、乙、丙的种群数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曲线的振幅越小,说明受环境影响越小,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答案:

A

6.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是(  )

A.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B.自我调节能力较大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高

C.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D.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无法确定

解析: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故二者是相反的关系。

答案:

C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但恢复力稳定性低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

C.城市生态系统高度开放、自我调节能力强,而且人类起主导作用

D.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由于森林中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高,一旦破坏后就很难恢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流动的而不能循环;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需要其他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田提供蔬菜、粮食等,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由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的,其中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

A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

答案:

C

9.(2016·北京西城质检)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

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

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

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暴发虫害

解析:

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A正确;人工林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B正确;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差,生态系统的稳态不容易维持,C错误;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易暴发虫害,D正确。

答案:

C

10.(2016·安庆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强

C.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解析:

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是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

答案:

A

11.(2016·南京模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

解析:

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生产者与消费者。

答案:

A

12.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雌蛾扣在一个纱罩中,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雌蛾分泌的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解析:

雌蛾分泌的物质是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利用性激素扰乱害虫的交配可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这种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0分)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

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

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

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物质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

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物质X分别在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过程中的作用。

解题时要以题目所给物质X的作用为突破口。

(1)物质X是由植物产生的,但能影响到甲昆虫的天敌和乙昆虫,说明物质X可以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传递。

(2)根据题目信息,甲昆虫主要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说明影响甲、乙昆虫活动的信息都可以是来源于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利用感知蜘蛛网的震动来实现,属于物理信息。

(3)物质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所以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也能驱赶乙昆虫,所以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答案:

(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14.(14分)阅读下面这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

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数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

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

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

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可以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

故称为信息素。

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外激素,在防治害虫上,效果显著。

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

具体做法是:

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国外应用“迷向法”防治森林害虫舞毒蛾是比较成功的。

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试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99%以上,交配率和铃害均下降20%左右。

(1)材料一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____信息,而不是____________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蛾的反应这说明引诱剂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________,从而使害虫种群的____________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解析: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对材料的阅读要细致。

特别要注意对关键词的把握。

对基础知识的训练掌握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还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类比和联想。

(1)昆虫的性引诱剂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材料一中,由于玻璃瓶的阻挡,阻碍了性引诱剂的传播和接收,但并没有阻挡视线,结果雄蛾没有反应,说明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材料一中,性引诱剂有利于雌雄虫的正常交配和繁衍。

(3)要特别注意“微量”和“同种”这两个关键词。

(4)“迷向法”能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

从而降低出生率,这将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从而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答案:

(1)化学 物理

(2)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3)高效 专一

(4)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 出生

15.(16分)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_______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________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________。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

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能量/kJ

1.6×109

1.2×109

1.1×108

9.8×107

2.9×107

0.037

0.036

0.35

0.39

3.40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________。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食物网。

(4)2012年12月6日最强台风“宝霞”袭击菲律宾造成900多人死亡,600多人失踪。

下列有关灾后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

B.灾后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C.灾后恢复当地生态平衡的最好措施是大量引入不同物种

D.灾后当地居民应全部搬离原驻地

解析:

(3)表中的能量、X含量都能作为确定生物营养级的依据。

(4)台风造成许多生物死亡,所以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降低,其恢复力稳定性升高,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要恢复原地区的生态平衡,最好的措施不是大量引入不同物种。

而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

另外,台风无固定的登陆地点,灾区人民没必要全部搬离。

答案:

(1)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缺一不可)

(2)①负反馈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②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降低环境容纳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①甲和乙 ②

 (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