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365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docx

第十一章内分泌疾病的检查

第十一章内分泌疾病的检查

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各种激素(hormone),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其代谢或功能,由于不同于通过腺管的外分泌腺体,故称为内分泌(endocrine)。

一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也可通过自分泌(autocrine)或旁分泌(paracrine)的方式发挥作用。

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由其所分泌的多种激素对调节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内分泌系统通过精细的调节机制来维护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协调和内环境的稳定,一旦出现任何偏离,如内分泌腺破坏、功能亢进、激素合成缺陷,使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或激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激素抗体出现等使对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导致多系统甚至全身代谢或功能失衡,引起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的实验诊断主要包括:

①检测血液或体液中激素及其代谢物水平或转运蛋白的浓度;②对某些内分泌腺特有的生理功能、调节代谢的对象进行检测;③动态功能试验;此外,寻找代谢紊乱证据对协助诊断也十分重要,部分疾病还应检查自身抗体等。

但是,影响内分泌疾病实验诊断的因素很多,如生物节律性变化、年龄、药物、妊娠等,而且标本采集的时间、身体姿势和运动状态、饮食和生活习惯及实验方法等均可对检测结果的评价产生影响。

因此,在诊断内分泌疾病时,实验检查结果应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第一节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一、甲状腺激素及有关蛋白测定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hyroxine,T4)和少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它们都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上皮细胞可通过细胞膜上的“碘泵”主动摄取血浆中的碘。

经细胞中过氧化物酶的作用,碘可转变生成形式尚不清楚的“活性碘”,故临床常利用抑制过氧化物酶的药物如硫氧嘧啶、他巴唑等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

“活性碘”与存在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的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上的酪氨酸残基结合(碘化),逐步缩合生成T4、T3。

含有T4和T3的TG随分泌泡进入滤泡腔中储存。

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的作用下,TG被蛋白酶水解,释放出T4、T3,扩散入血。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中90%为T4,T3仅为2%。

T3的主要来源是周围组织中T4在5’位脱碘后生成。

但是T3的生理活性比T4高,占正常甲状腺激素总活性的2/3。

如T4在5位上脱碘,则生成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everseT3,rT3),rT3基本没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活性,但在甲状腺疾病和许多非甲状腺疾病时出现有病理意义的变化。

血浆中的T3和T4绝大部分与血浆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hyroxinbingingglobulin,TBG)结合运输,但只有游离的甲状腺激素才有生物活性。

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测定包括总T4(TT4),总T3(TT3),游离T4(FT4),游离T3(FT3)和反T3(rT3),FT4和FT3不受血液TBG的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

另外还有TBG和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等。

㈠适应症:

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他疾病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

㈡标本采集:

血清或血浆,一般多用血清。

㈢检测方法:

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大多采用标记免疫的方法直接测定血清中的激素浓度。

包括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相酶放大免疫法(EMI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LIA)及荧光免疫法等。

㈣参考范围

1、TT4:

①新生儿129~271nmol/L,②婴儿90~194nmol/L,③1~5岁94~194nmol/L,④6~10岁83~172nmol/L,⑤10~60岁65~155nmol/L;⑥妊娠5个月79~227nmol/L;⑦>60岁:

男65~129nmol/L,女71~135nmol/L(RIA)。

2、TT3:

①脐带血0.5~1.1nmol/L,②新生儿1.2~4.0nmol/L,③1~5岁1.5~4.0nmol/L,④6~10岁1.4~3.7nmol/L,⑤11~15岁1.2~3.2nmol/L,⑥15~60岁1.8~2.9nmol/L,⑦大于60岁:

男1.6~2.7nmol/L女1.7~3.2nmol/L(RIA)。

3、FT4:

10.3~25.8pmol/L,FT32.16~6.78pmol/L,rT30.38~1.16nmol/L,TBG15~34mg/L(RIA)。

㈤临床意义

1、TT4、TT3

⑴血清TT4的增加见于甲亢和TBG增加,TT4降低见于甲低、TBG减少、甲状腺炎、药物影响(如服用糖皮质激素等)。

⑵血清TT3是诊断甲亢最可靠和灵敏的单项指标,尤其是对诊断T3型甲亢的病人有特殊意义,这类甲亢病人血清TT4浓度不高但TT3却显著增高。

⑶低T3综合征:

在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未控制的糖尿病等)时,外周T4转变为rT3增加,转变为T3减少,此时血清T4正常而T3减少,即所谓的低T3综合征。

2、FT4、FT3

总的来说,FT4和FT3的临床意义与TT4和TT3相同,但因不受血清TBG影响,而是代表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因而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⑴甲状腺功能亢进:

对于诊断甲亢,FT4、FT3均较TT4、TT3灵敏,对治疗中的甲亢病人的观察,FT4、FT3的价值更大。

⑵甲状腺功能减退:

大多数口服T4治疗的病人,FT4在服药后1~6小时血液浓度达到高峰,而且与服药剂量有关。

FT4可能是用甲状腺素做替代性治疗时最好的检测指标。

⑶妊娠:

孕妇的血中TBG明显增加,因此FT4、FT3的检测较TT4、TT3更为准确。

3、rT3:

rT3与T3在化学结构上属异构体,但T3是参与机体代谢的重要激素,是耗氧的,而rT3则几乎无生理活性。

rT3增加,T3减少,可以降低机体氧和能量的消耗,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⑴甲亢时血清rT3增加,与血清T4、T3的变化基本一致。

而部分甲亢初期或复发早期仅有rT3的升高。

⑵甲低时血清rT3降低。

rT3是鉴别甲低与非甲状腺疾病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⑶部分非甲状腺疾病,如心肌梗塞、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和一些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rT3增加,T3/rT3比值降低,这一指标对上述疾病程度的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均有意义。

⑷羊水中rT3浓度可作为胎儿成熟的指标。

如羊水中rT3低下,提示先天性宫内甲低。

b4、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

甲亢时血清TBG可能降低,治疗后逐步恢复正常;甲低时则相反。

非甲状腺疾病中,肝炎、妊娠、服用避孕药时血清TBG可以增加。

而严重感染、重症营养不良、重症糖尿病、恶性肿瘤、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及肢端肥大症时,血清TBG降低。

5、抗甲状腺自身抗体:

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其参考范围:

TG-Ab结合率<30%,TM-Ab结合率<15%。

①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如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时TG-Ab和/或TM-Ab的阳性率高达80%~90%。

②约1/4的甲状腺癌病人TG-Ab和/或TM-Ab阳性。

③在非甲状腺疾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等,TG-Ab和TM-Ab也可阳性。

6、甲状腺球蛋白(TG):

TG是存在于甲状腺滤泡腔内的一种糖蛋白,其分子中酪氨酸残基可被碘化缩合生成T3、T4。

血中TG仅为少量。

参考范围:

血清17.2±3.5mg/L。

①甲状腺癌时血清TG明显升高,尤其对治疗效果追踪及甲状腺癌转移有重要意义。

②血清TG的增高是判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活动度的参考指标,炎症控制后TG降至正常。

③初发甲亢、甲亢复发或治疗未缓解者血清TG升高。

如治疗后TG水平不下降,则复发的可能性很大。

㈥评价与问题:

⑴血清中的T4和T3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以TBG为主。

所以TBG的含量可以影响TT4和TT3。

如当妊娠、应用雌激素或避孕药、急性肝炎、6周内新生儿等血清TBG增高时,TT4也增高。

应用雄激素、糖皮质激素、水杨酸、苯妥英钠等药物,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低蛋白血症等血清TBG降低时,TT4也降低。

⑵FT4和FT3在血清中浓度很低,检测结果受检测方法、试剂盒质量等影响显著,参考范围差异有所差异,但随着方法的改善,FT4、FT3已成为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主要诊断指标。

⑶药物影响:

肝素可能对FT4、FT3的测定产生影响,使结果偏高。

二、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测定

㈠甲状旁腺素测定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单链84肽,分子量9.5KD,血清中PTH半寿期约18min。

PTH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骨、肾和小肠粘膜,总的生理效应为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

PTH的合成和分泌受细胞外Ca2+浓度的负反馈调节。

1、适应症:

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癌。

2、标本采集:

血清或血浆。

3、检测方法:

一般用RIA,可分别测定PTH的C端段,N端段和中间段。

4、参考范围:

PTH羧基端50~330ng/L,氨基端8~24ng/L。

5、临床意义

⑴PTH增加:

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由于良性腺体增生或肿瘤性合成及分泌过多,血钙常>2.65mmol/L,血磷<0.97mmol/L,24h尿钙>7.5mmol。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的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肥大、维生素D缺乏症、吸收不良症候群、慢性肾功能衰竭、骨软化症等。

⑵PTH减低:

见于特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疾病治疗伤及甲状旁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后、严重低血镁抑制PTH分泌。

6、评价与问题:

PTH通常用RIA法测定,由于难于得到足够的人PTH标准品,可能被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的分析所代替。

氨基端不稳定,所以主要测定羧基端及中间段。

近年来用免疫化学发光技术检测PTH原型,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大为提高,该法的参考范围在1~10pmol/L之间,平均值为3.42pmol/L。

㈡降钙素测定

降钙素(calcitonin,CT)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分泌的一种32肽,分子量3.5KD。

CT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骨、肾和小肠,其生理作用为降低血钙、血磷。

1、适应症:

钙磷代谢紊乱,甲状腺癌。

2、标本采集:

血清或血浆。

3、检测方法:

一般用RIA测定。

4、参考范围:

血清CT男性0~14ng/L,女性0~28ng/L。

5、临床意义

⑴CT异常主要见于骨代谢性疾病。

生理状况下,机体通过CT和PTH的相互拮抗作用维持钙代谢的稳定。

正常妊娠和儿童生长期,血中的CT增加。

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营养不良、慢性肾衰、恶性贫血和酒精性肝硬化时,CT增加。

绝经后骨质疏松时,血中CT减少。

⑵CT作为肿瘤标志物:

血清CT浓度增高(>100ng/L)见于绝大多数甲状腺髓样癌,并被认为是其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应早期筛查,约75%的甲状腺髓样癌CT阳性,可作为诊断、治疗和复发监测的指标。

在肺小细胞癌、乳腺癌、胃肠道癌及肿瘤骨转移时,血中CT也增高。

第二节肾上腺激素测定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肾上腺皮质由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构成,分别合成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aldosterone)为主,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cortisol)为主,性激素包括雄激素(androgen)和雌激素(estrogen)。

这三类激素都是胆固醇的衍生物,故称为类固醇激素(steroidhormone)。

释放入血的糖皮质激素主要与血浆中的皮质醇结合球蛋白(cortisol-bindingglobulin,CBG)可逆结合。

糖皮质激素作用十分广泛,体内大多数组织的各种物质代谢都受它的调节作用。

盐皮质激素可促进肾脏保钠排钾,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在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肾上腺皮质还可合成少量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轴的控制。

㈠总皮质醇测定

皮质醇在血液中以三种形式存在:

①蛋白结合皮质醇,占总量的90%以上,主要与CBG结合。

②游离皮质醇,占总量的5%以下,是皮质醇发挥生理作用的部分。

③皮质醇代谢产物,如四氢皮质醇。

皮质醇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一般在上午8时左右分泌量最多,以后逐渐下降,午夜零时最少。

1、适应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如库欣综合征、Addison病等。

2、标本采集:

血清或血浆、24h尿液。

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性,故标本采集时间十分重要。

皮质醇测定一般取早上8点和夜间零时两次血样进行分析。

24小时尿皮质醇测定不受昼夜节律影响,但取样本时要准确记录尿量。

3、检测方法:

皮质醇测定方法有荧光光度法、高压液相色谱、RIA等。

RIA快速、简便、灵敏,有商品试剂盒选用,为目前检测皮质醇最常用的方法。

4、参考范围:

血清(浆)总皮质醇:

早8时165~441nmol/L,夜间零时55~165nmol/L,昼夜比>2,24小时尿皮质醇28~276nmol/24h(RIA)。

5、临床意义:

⑴血、尿中皮质醇浓度增高:

主要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分泌亢进,尤其是午夜分泌增加,昼夜节律消失,皮质醇含量昼夜比<2。

此外,肾上腺肿瘤、应激、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等可致皮质醇增高。

⑵血、尿中皮质醇浓度降低:

主要见于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家族性CBG缺陷症、严重肝病、低蛋白血症和一些药物(苯妥英钠、水杨酸钠)治疗等可见血、尿中皮质醇浓度降低。

6评价与问题

⑴测定游离皮质醇比总皮质醇更有意义,但目前尚无合适的方法。

⑵血中皮质醇测定是检测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及游离的总的皮质醇浓度,不能排除CBG浓度的影响。

24小时尿皮质醇测定不受昼夜节律的影响,能可靠地反映皮质醇的浓度。

㈡醛固酮测定

血浆中醛固酮约一半与血浆蛋白结合,另一半呈游离状态发挥生理功能,通过远端肾小管保钠排钾、调节水与电解质平衡。

醛固酮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和心钠素的调节和影响。

1、适应症:

醛固酮增多与减少症。

2、标本采集:

血清和24h尿液。

体位对醛固酮分泌有较大影响,常同时测定卧位与立位标本。

卧位为清晨起床前采静脉血,立位即在卧位取血后,患者直立时间保持2~3h后采血。

3、检测方法:

一般用RIA测定。

4、参考范围:

⑴血清:

卧位60~170ng/L(普通饮食),122~370ng/L(低钠饮食);立位:

65~300ng/L(普通饮食)。

⑵尿液:

普通饮食6~25μg/24h,低钠饮食17~44μg/24h,高钠饮食0~6μg/24h。

5、临床意义

⑴醛固酮增高:

见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所致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变出现腹水、各种原因所致的低钠血症等。

妊娠或雌激素治疗时也见增加。

大量出汗、补钾也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加,血中浓度增高。

⑵醛固酮降低:

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低下,11、17、21-羟化酶缺乏。

一些药物如利血平、普萘洛尔、甲基多巴、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可引起醛固酮水平减低。

6、评价与问题

⑴由于标本采集和试验方法的影响,不同实验室所建立的参考范围差异较大。

⑵醛固酮升高时,应测定肾素,以观察有无肾素的影响。

㈢尿液类固醇激素代谢产物测定

尿液中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steroids,17-OHCS)是C-17上有羟基的所有类固醇物质的总称,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及其氢化代谢物。

17-酮类固醇(17-ketosteroids,17-KS)是C-17为酮基的所有类固醇物质的总称,主要来自雄酮、脱氢异雄酮及其代谢产物。

尿液17-OHCS和17-KS浓度可以反映类固醇激素的代谢状况。

1、适应症:

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或低下、睾丸间质细胞瘤、睾丸功能减退、肾上腺切除术后、皮质激素或雄激素治疗等。

2、标本采集:

24h尿液,可在容器中加5~10ml浓盐酸防腐。

3、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

4、参考范围

⑴尿17-OHCS:

男性11~33μmol/24h,女性8~225μmol/24h,儿童3~16μmol/24h。

⑵尿17-KS:

男性34~69μmol/24h,女性17~52μmol/24h。

5、临床意义

(1)17-OHCS:

主要反映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

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如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瘤时17-OHCS增高;甲亢、肥胖病、胰腺炎、应激、妊娠后期等可见升高。

11-β羟化酶、21-羟化酶缺乏症可增高。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肾上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低等17-OHCS减少。

(2)尿17-KS:

男性尿中17-KS2/3来自肾上腺皮质,1/3来自睾丸,故尿中17-KS可反映男性肾上腺皮质和睾丸功能。

女性几乎全部来自肾上腺皮质,卵巢产量极少,故女性尿中17-KS只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

尿17-KS增多多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睾丸间质细胞瘤,甲亢以及应用ACTH、雄性激素和皮质激素之后。

11-β羟化酶、21-羟化酶缺乏症可显著增高。

尿17-KS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睾丸功能减退以及甲减等。

6、评价与问题

⑴17-OHCS测定的方法特异性较差,泼尼松、地塞米松、四环素、维生素B2等药物可干扰试验,检测前应停用。

⑵17-KS的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但不够灵敏,操作较费时。

一些药物,如四环素、维生素B2、安定、某些降压药等可干扰试验。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测定

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肾上腺素(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约占10~30%)及微量的多巴胺(dopamine)。

这三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中均含有儿茶酚(邻苯二酚)及连接其上的乙胺侧链,生理功能也有许多共同点,故统称为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终产物是3-甲氧基-4-羟苦杏仁酸,即香草扁桃酸(vanillymandelicacid,VMA)。

多巴胺的主要终产物为3-甲氧-4-羟基乙酸,即高香草酸(HVA)。

大部分VMA和HVA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后,随尿排出体外。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检测包括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尿中所含主要代谢产物儿茶酚胺及VMA的测定。

㈠适应症:

嗜铬细胞瘤、高血压、交感神经母细胞瘤等。

㈡标本采集:

血浆或血清,尿液。

采血应在情绪稳定和安静状态下进行。

VMA测定时,标本用棕色瓶收集,尿标本应新鲜。

收集的尿应及时检测或加防腐剂后置冰箱暂时保存。

㈢检测方法:

①高压液相色谱(HPLC)-电化学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②HPLC法测定尿儿茶酚胺。

③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尿中VMA。

㈣参考范围

1、血浆:

肾上腺素<480pmol/L,去甲肾上腺素615~3240pmol/L。

2、尿液

⑴肾上腺素:

1~4岁0~33nmol/24h,5~10岁0~55nmol/24h,11~15岁2.7~109nmol/24h,成人0~82nmol/24h。

⑵去甲肾上腺素:

1~4岁0~171nmol/24h,5~10岁47~384nmol/24h,11~15岁89~473nmol/24h,成人0~591nmol/24h。

⑶多巴胺:

1~4岁261~1698nmol/24h5岁~成人424~2612nmol//24h。

⑷VMA:

5~45μmol/24h。

㈤临床意义

1、血液与尿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时,血、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升高。

由于血液肾上腺素几乎全部来自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除肾上腺髓质可分泌外,可来自其他组织中的嗜铬细胞和未被摄取的少量神经递质,若患者肾上腺素升高幅度比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显著,则支持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交感神经母细胞瘤等也可升高。

降低见于甲亢、阿狄森(Addison)病等。

2、尿VMA:

有助于了解体内儿茶酚胺的水平,主要用于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增高见于嗜铬细胞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降低见于甲亢、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㈥评价与问题

1、测定VMA采用荧光光度法,故测定3天前应禁食含荧光的物质,如茶、咖啡、巧克力等,并停用四环素、水杨酸、核黄素、胰岛素等药物。

2、VMA分析以尿液测定为主,因为儿茶酚胺的分泌有阶段性,24h尿液分析能了解一天的分泌量,而血液测定有可能捕捉不到其分泌高峰。

第三节垂体激素测定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可分泌多种激素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见表11-3-1。

垂体激素测定对了解垂体功能和垂体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表11-3-1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合成部位

主要生理功能

生长激素

GH

腺垂体

促进生长、发育

促甲状腺激素

TSH

腺垂体

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腺垂体

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与释放

卵泡刺激素

FSH

腺垂体

促进卵泡或精子生成

黄体生成素

LH

腺垂体

促进排卵、黄体生成,刺激孕激素、雄激素分泌

催乳素

PRL

腺垂体

刺激乳房发育和泌乳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MSH

腺垂体

刺激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抗利尿激素

ADH

神经垂体

促进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催产素

OT

神经垂体

促进子宫收缩、泌乳

一、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是垂体前叶嗜碱细胞释放的一种糖蛋白,可促进甲状腺腺体增大、合成分泌T4、T3增加。

血清TSH水平测定是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常规检测指标。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hormone,TRH)可促进垂体释放TSH。

㈠适应症: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紊乱,原发或继发性垂体损伤。

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低的鉴别。

㈡标本采集:

血清或血浆。

㈢检测方法:

RIA或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㈣参考范围:

成人2~10mU/L。

大于60岁:

男性2.0~7.3mU/L,女性2.0~16.8mU/L。

㈤临床意义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3、T4增高,TSH降低,主要病变在甲状腺;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3、T4增高,TSH也增高,主要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

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时,T3、T4降低而TSH增高,主要病变在甲状腺;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时,T3、T4降低而TSH也降低,主要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

3、其他可引起TSH分泌下降的因素:

活动性甲状腺炎、急性创伤、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