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620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9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边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课题

分数乘法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计算,乘法计算三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

+

=

=

=

+

+

=

=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生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分数乘法

(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会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数字信息

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个数是小红的1/3。

2、提出问题,并解决。

(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1/2=3(个)

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板书:

6×1/3=2(个)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学生观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中信息,提出数字问题。

 

6×1/2=3(个)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试一试

1、创设“今年几岁”的情境。

图文结合,仔细观察

2、解决问题

(1)小兰今年几岁?

相当于把36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1份,

(2)小强今年几岁了?

方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练一练第1题,将法则与分数相结合。

2、计算

3、利用分数乘整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打开教科书P5页

 

列成算式:

36×1/4

 

回顾通过比较进行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利用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二)

6×1/2=3(个)

6×1/3=2(个)

把6个苹果当成一个整体,得到6个苹果的1/2是3个苹果。

教学反思:

 

课题

分类乘法(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

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

2、出示情境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1/2=1/4

1/4×1/2=1/8

3、折一折

(1)引导学生折一折

学生仔细听,教师介绍我国古代著作,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来表示,可以四人一组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

3/4×1/4=?

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反馈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1/5=1/15

1/4×2/3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

三、巩固练习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2/5×1/3

2、计算

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

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学生独立思考

2、完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结果

学生可以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4×8/91/2×9/7

3/8×6/75/24×6/5

2/9×6/7

根据自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再次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2×1/2=1/4

3/4×1/4=3/16

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其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师:

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如:

长方形、正方形等,我们还认识许多立体图形。

出示情境图(高楼大厦)。

二.探索活动,

1.师:

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以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1)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2)教师参与到交流当中。

1.引导学生说一说:

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1〉用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来观察棱的特点。

2〉根据统计图的要求,来测量,找出表格中要填的内容。

3〉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

4〉集体反馈。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中经过认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2.听取学生的反馈

1)从面开始:

教师小结:

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两个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测量的方法,只要理由充分,都给予肯定。

3)正方体面和长方体六个面相同吗?

4)棱有什么特点?

5)顶点有什么特点?

3.整理归纳:

师生共同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1〉学生根据分析,自己总结后发言。

比较、交流、共同完成。

让学生在看、量、剪、比的独立思考过程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知识待以积累。

板书设计:

长方体

形体

顶点

个数

个数

形状

大小

条数

长度

长方体

正方体

课题

展开与折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多媒体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说一说: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相1六个面

同212条棱

点38个顶点

不同点:

六个面的面积。

二.新授

1.剪一剪:

引导学生通过把1个正方体盒子沿着棱剪开图,发现正方体的特点。

2.说一说:

正方体展开图是怎样的?

3.将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试试看。

4.比一比。

学生回顾:

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学生动手剪开正方体纸盒。

观察,得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展开图。

小组中进行交流。

说说自己剪的方法,比一比展开图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剪开长方体盒子,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

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盒子和正方体盒子进行比较。

通过复习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引入认识展开长方体、正方体的折叠。

通过剪一剪等实践活动,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相同点:

有六个面。

不同点:

六个面的大小不同。

5.做一做: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正方体?

长方体?

①围成正方体所要的条件?

②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折叠。

③独立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要求。

④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三.练一练。

引导学生:

观察展开图。

在操作中进行验证。

思考:

与1、2、3号面相对的是几号面?

同学间进行交流,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图中哪两个面是相对的,折一折,试一试。

通过做一做,引导学生体会展开图形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通过折叠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观念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况,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出课题:

1.师:

昨天我们用折叠等方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

2.出示长方体纸盒,将它展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3.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将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

4.引导学生观察。

二.引入课题:

师:

做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

1.请同学们先估一估

2.议一议;

3.说一说;

学生进行观察。

提问:

①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对应展开图形中的哪个部分?

②学生进行讨论。

③反馈。

展开后图形的各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

在小组中讨论。

反馈:

如何计算能知道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

你认为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通过复习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使学生将长方体和其展开图的位置能够相对应,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的含义,为探索长方体表面的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教材中让学生将两个图形相对应得部分涂上颜色,填上相关的数据。

4.试一试

5.提问:

学生讨论:

揭示表面积的概念。

6.引导学生结合展开图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方法,都应给予肯定,关键是让学生理清解题的基本思路。

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

三.试一试

尝试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个问题。

求“要用多少”纸板其实是求什么?

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积起来。

2.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一组一组地计算。

3.三种不同的面各先计算出一个面再加起来乘2。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宽、高与展开图的各边之间的关系。

提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理解表面积的含义后,掌握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课题

露在外面的面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求表面积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各种纸盒、多媒体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出课题

师:

今天笑笑遇到了一个难题。

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提问。

出示纸盒:

1.先摆放一个纸盒。

2.再摆放四个纸盒。

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提问:

如何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3.你还能怎样观察?

4.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物。

二.试一试

1.引导学生自己摆放方式。

1.笑笑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2.学生观察。

3.集体反馈。

1.学生独立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求出它的面积。

再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9)

看每个露在外面的一个纸箱,(没有一个面露在外面)

学生进行计算。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看每个角度能看到几个面。

通过帮助笑笑解决难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观察角上堆放方式的变化,个数的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解决,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2.这里答案是多样的,不同的堆放方式,露在外面的面积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找规律

①引导学生发现堆放的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②每增加1个,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

③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4个。

再计算一共有几个面在外面。

小组合作换一换堆放方式。

露在外面的面是否会有变化?

①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个?

②讨论:

外面的面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推断“6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④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

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试一试,难度逐渐加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积

统计:

露在外面的面有个

挂图

每个面的面积

总面积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课题

倒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1、出示算式:

2/3×3/22×1/2

8/11×11/81/10×10

7/9×9/77×1/7

2、找一找

二、新授

1、师:

每个算式的积都是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互相颠倒,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提问:

“互为是什么意思?

1、学生算一算

2、找一找算式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3、反馈

学生进行思考,同桌讨论。

1、让学生说一说:

上面口算题和自己举例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谁是谁的倒数,谁和谁互为倒数。

这两个算式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这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分析:

0有没有倒数?

为什么?

通过算式引入课题。

通过教师点明课题,使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更直接地感受这组算式中积的特点,从而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

小结:

倒数是对两上数来说的,它们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3、练习:

4、求倒数的方法

(1)观察:

(2)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倒数呢?

指名口答,怎样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想一想:

怎样求4/11、16/9、0.50.35的倒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师小结

(4)想一想:

1的倒数是几?

学生进行讨论

集体反馈

2/3×3/2=12×1/2=1

只要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求一个真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为分数,求自然的倒数先把自然数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通过这些活动,来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通过练习提问,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与巩固倒数的求法。

课题

分数除法

(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彩卡纸、多媒体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涂一涂,算一算

1、提问:

出示情境图:

把1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引导思考:

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4/7里有4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是2/7。

用算式表示:

4/7÷2=2/7

2、提问:

如果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学生可以用画图、分数的意义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反馈

学生涂一涂,观察:

学生折叠

涂一涂

找结果

1、学生涂一涂,分一分

2、说一说

3、你认为该怎样算?

“开门见山”将两个问题呈现出来,这两个问题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分一分,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结:

根据情境图,我们把4/7里的4份平均分成3份,就相当于求4/7的1/3。

板演:

4/7÷3=4/7×1/3

=4/21

3、议一议:

二、练一练

1、引导学生完成填一填,想一想

1、学生独立练习: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集体反馈

3、说一说:

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之间的联系

1、学生思考

2、自己填一填

3、反馈

变换探索的角度,呈现出三组算式,让学生实际运算,再一次验证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师小结: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试一试:

3、填一填:

板书设计:

 

课题

分数除法

(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处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条、多媒体课件。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图片

师:

有4张同样大的饼,

(1)每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2)每1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3)每1/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提问:

这个除法算式该如何解决?

想一想:

我们如何解决分数除以整数的?

(4)如果每1/3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我们如何解决,计算整数除分数?

二、分一分,画一画

学生列出算式:

4÷2=2

学生列出算式:

4÷1=4

学生列算式:

4÷1/2

学生进行观察

反馈:

(1)从图中可以看出:

4÷1/2=8

(2)上图还可以表示为:

4×2=8

学生进行回顾,反馈

学生列算式:

4÷1/3

并尝试解决

学生列算式:

4÷1/4

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教学活动能很快进入主题,将原有的整数除法概念与分数除法有机结合起来。

借助除法的意义和图形语言,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

师出示:

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1/2米,可以截几段?

算式:

2÷1/2=(4)

(2)截成每段1/3米,可以截几段?

(3)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几段?

三、小结:

1、你认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独立解决,然后进行讨论、反馈。

1、学生先画一画

2、反馈,利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1、学生观察图

2、说一说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列出算式:

2÷1/3=(6)

(1)学生独立列算式

(2)集体反馈

2÷2/3=(3)

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利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