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480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x

届新高考专用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1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课时作业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夏商君主依据当时的“天命说”,宣称自己得天命。

而周人认为天命需要德行来相配,天对于任何部族都是公平的;周朝建立后,周公又提出周的先祖们长期得到天的信任,因而能配命于天。

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中神权与王权逐步分离

B.传统学说维持政权合法性的功能强化

C.周朝继承了商代的中央政治体制

D.宗法制确保了周朝王权继承的稳定性

2.[2020·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期中考试]有学者分析殷墟1004号大墓出土的两件方鼎时指出:

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

其意为(  )

A.中国的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B.各地接受商王族信仰形成同一崇拜

C.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

D.蕴含着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权力模式

3.从分封制的角度看,周朝国家管理在平面上可以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各诸侯国。

在每个单元中,又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政治制度和社会职能。

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集中管理

B.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社会统治

C.促进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大一统

D.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4.据考证,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营建的北长城不在三国原有疆界之内,而远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

这一状况(  )

A.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B.说明三国国力最为强盛

C.反映了国家统一趋势

D.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

5.[2020·天一大联考测试三]商鞅认为,国家应禁止雇佣工人,那么卿、大夫就不能修缮房屋,靠给人作佣工生活的人就没有地方混饭吃。

商鞅意在(  )

A.保护农业的生产B.抑制商业的发展

C.限制贵族的剥削D.打击贵族的利益

6.[2020·韶关高三调研一]“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

这种变化表明(  )

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7.[2020·无锡高三调研]荀子曰: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这种观点(  )

A.否定宗法等级制度B.背离孔子礼治主张

C.追求人与人的平等D.成为当时统治思想

8.[2020·山师大附中4月检测]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

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

A.商王权力受神权制约

B.殷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C.商汤灭夏乃以暴制暴

D.君王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9.[2020·青岛市三模]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

这说明了(  )

A.百家争鸣局面形成B.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C.官僚政治开始形成D.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10.[2020·济南二中模拟]西周时,以军礼来规范和制约军事行动,军礼具体表现为征讨不义,以礼、仁、信为原则等;但以春秋中期为界,战争观念逐渐转变为提倡诡诈权变的“兵以诈立”。

这反映出(  )

A.儒家思想受到挑战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兼并战争频繁发生D.社会习俗发生异变

11.据《史记》记载,秦朝在各地的纪功刻石中,宣扬仁义道德称颂皇帝“原道至明”“体道行德”,“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

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

这反映出秦朝(  )

A.注重褒贬各类官员的文治武功

B.凭借国家政权强力推行礼制教化

C.实现了神权与皇权的密切结合

D.使法家思想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

12.[2020·河池高三诊断一]某学者对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的举措及其具体表现进行了归纳,如下表所示。

这些举措(  )

序号

举措

1

参加叛乱的诸侯王,或被杀或自杀,七国之中,除楚国另立王以续其后外,其他六国均被废

2

景帝有14子,“七国之乱”前已有6子封王,“七国之乱”后陆续立其余8子为王,并对原来封王加以调整

3

景帝把“北边郡”“南边郡”收归中央直接管辖

4

景帝下令剥夺了诸侯王的“治国”权,诸侯王国的独立地位被取消,已同汉郡无异

5

由于丧失经济特权,租税收入又遭削减,诸侯王财政入不敷出,甚至出现“诸侯或乘牛车”现象

A.促进郡县单一制的形成

B.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C.家国一体结构彻底瓦解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13.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励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

这些规定意在(  )

A.加强官吏的管理B.抑制土地自由买卖

C.禁止农民的迁徙D.保证政府财政收入

14.[2020·济南高三质量评估]《孝经》只有388个不同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平淡无奇,但它却成为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的经典,其所提倡的理念也成为行事正确的基本准则。

这反映出(  )

A.孝成为普遍接受的伦理道德

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C.《孝经》的地位超过“五经”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15.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始,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

这说明(  )

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2020·威海二模]春秋战国时期,人口思想已经产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孔子

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

——商鞅

材料二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韩非子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关于人口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这一思想在当时盛行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老子和韩非子的人口思想,并说明其各自的历史局限性。

(6分)

 

 

17.[2020·山东省新高考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 我国古代基层社会在秦汉时期已形成“官、绅、民”三种力量格局。

传统中国社会的乡绅是国家权力体系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是乡村社会的建设者,他们自觉塑造乡村风俗和承担维持社会治安的责任。

一方面,“家国同构”式的、“国家渗透社会”的古代社会形态形成了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两种力量,即官僚制与乡土秩序。

“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力。

“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力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

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

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

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

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非行政化启示》

(1)指出材料中中国古代“乡绅之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8分)

 

(2)中国“乡绅之治”的作用是什么?

(6分)

 

18.[2020·临沂市诊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 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部分)

王国维依据图1中甲骨文证实《史记》所载商王谱系除个别次序有误,其他都较为可靠。

图2利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有铭文,记载作器者随武王伐纣,胜利后受赏的经过。

历史学家根据铭文内容,结合其他传世文献确定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图3为2015年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春秋》。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编订,开创了“直书其事,善恶自见”“乱臣贼子惧”的春秋笔法。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上述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的理解。

(要求:

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4分)

 

19.[2020·青岛市调研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试吏法是秦朝政府通过某种测试的办法,选用基层有一定声望和见识的人,作为当地基层官吏的一种选任制度。

实施办法主要是根据各地舆论,对地方的闲散人才进行调查、了解后,召集有关人士,由县以上官员……目测、口试,然后选较优者充实到当地县以下机构或基层组织中,担任吏员或乡长、亭长。

泗水亭长刘邦就是以此种途径入选的。

《史记》中说,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摘编自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

材料二 察举制是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具体做法就是根据国家的不同需要,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

察举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定期常举,一般每年一次,具体科目有孝廉、茂才(即秀才,东汉避光武帝讳改名)等;一类是不定期特举,具体科目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

凡是地方推荐上来的人才,一般先在中央担任郎官,经过官场上的见习和初步锻炼,再根据其实际能力任命实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说明秦朝实施试吏法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其积极作用。

(9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试吏制相比察举制的创新之处。

(6分)

 

课时作业1

1.解析:

由材料“周人认为天命需要德行来相配”“周公又提出周的先祖们长期得到天的信任”可知,古代统治者利用天命维护自身政权的合法性,故选B项;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是早期政治的特点,排除A项;周朝继承和发展的是商代的天命观,排除C项;材料中不仅强调周朝还提及夏商,且材料并未提及宗法制,排除D项。

答案:

B

2.解析:

殷墟是商都,材料中“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反映了商代出现文化融合的趋势,说明商朝在政治力量方面出现了整合的趋势,即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融合,而非多样,排除A项;“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并不等于各地区接受了商王族的信仰,排除B项;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权力模式出现是在秦朝,排除D项。

答案:

C

3.解析:

据材料“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职能”,可见分封制度下,职能清晰,隶属明确,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的社会统治,故选B项;分封制之下,地方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继续分封,减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A项;分封制下,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不利于大一统,排除C项;分封制的标准仍然是以王室血缘贵族为主,郡县制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排除D项。

答案:

B

4.解析:

由材料“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营建的北长城不在三国原有疆界之内,而远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可知,以农牧文明为分界线的防御工程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信息,不能得出国家间力量对比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农业生产的保护,并未提及国家的统一,排除C项;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对农耕文明的保护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

答案:

A

5.解析:

由材料“靠给人作佣工生活的人就没有地方混饭吃”可知,商鞅主张保证人民的农业耕作时间,通过农业生产达到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商品交易的信息,排除B项;商鞅变法通过“废井田,开阡陌”的举措限制贵族对奴隶的剥削,排除C项;商鞅通过奖励军功的举措打破贵族的特权,打击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

答案:

A

6.解析:

诸侯国之间不再以“夷夏之辨”进行舆论攻击,说明频繁的文化交流使诸侯国之间互相认可对方的华夏族身份,即华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故选D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长期存在,“消失”说法欠妥,排除A项;战国晚期仍是诸侯纷争,天下一统的观念尚未形成,排除B项;“夷夏之辨”是一种观念,且当时仍存在一定的尊卑秩序,排除C项。

答案:

D

7.解析: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表明荀子认为能够担任卿相士大夫的条件不是出身,而是掌握礼义,这是否定宗法等级制度,故选A项;材料表明荀子注重礼义的主张,与孔子一致,排除B项;材料表明荀子有卿大夫、庶人的等级差别,并没有追求人人平等,排除C项;儒家的礼义观不是战国时期的统治思想,排除D项。

答案:

A

8.解析:

商汤灭夏后,正值天大旱,商汤“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这一记载说明君王只有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王权受神权制约,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经济活动和以暴制暴,故BC错误。

答案:

D

9.解析:

春秋中后期,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此时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故D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百家争鸣,故A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学主流地位确立,故B错误;官僚政治开始形成是在战国时期,正式确立是在秦朝,故C错误。

答案:

D

10.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以来军礼的破坏体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因此B选项正确;儒家思想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的,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争观念的变化,并未强调兼并战争的频发,也和社会习俗范畴不同,C、D选项错误。

故选B。

答案:

B

11.解析:

秦朝以法治国并不代表其不重视政治教化,材料“体道行德”“明以义理”说明在以法治国的同时秦朝还凭借公权大力推行礼制教化,故选B项;秦代纪功刻石宣扬的是皇帝的功德,而非各位官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秦代重视宣扬皇帝的仁义道德,未涉及神权与皇权的结合,排除C项;仁义道德是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与法家思想无关,排除D项。

答案:

B

12.解析:

题干提及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对诸侯国、地方进行大力改造,从而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故选B项;“七国之乱”后,哪怕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仍存在,排除A项;家国一体结构仍然存在,排除C项;“消除”一词不妥,太过绝对,排除D项。

答案:

B

13.解析:

由材料可知西汉政府加强田宅买卖的管理,鼓励分割田产后独立建立户籍,其目的在于便于税收,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故选D项;加强的是对户籍的管理,而不是对官吏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是加强土地买卖的管理而不是抑制土地自由买卖,排除B项;材料对户籍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农民迁徙,而不是禁止,排除C项。

答案:

D

14.解析:

汉代学者首先要掌握《孝经》,而《孝经》集中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这说明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故选D项;“普遍接受”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强调汉代学者要掌握,排除A项;宗法观念包括亲亲尊尊、忠孝、男尊女卑、人情等内容,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孝经》与“五经”地位如何,排除C项。

答案:

D

15.解析:

西汉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符合西汉国势强盛的时代特点,东汉中后期始,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符合东汉国力衰弱的特点,表明汉赋风格受时代影响,故选C项;材料表明汉赋风格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时代影响,没有涉及汉赋的兴盛,更没有涉及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排除A项;和帝以后的赋以抒情为主,所以不能说明士人热衷颂扬国运,排除B项;赋是汉代盛行的文学体裁,不是官方文学,排除D项。

答案:

C

16.解析:

(1)问,“共同点”,依据材料一信息“父母生之,续莫大焉”、“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

两人都主张增加人口。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宗法观念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发展生产的需要、扩充实力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2)问,“人口思想”,根据材料二信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分别概括得出老子主张小国寡民,韩非子主张人多财寡,导致争斗。

“历史局限性”,依据所学知识得出:

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韩非子认为人口问题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社会治乱的根源。

答案:

(1)共同点:

主张增加人口(或鼓励生育)。

原因:

宗法观念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发展生产的需要;扩充实力的需要。

(6分)

(2)老子:

小国寡民。

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没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韩非子:

人多财寡,导致争斗。

认为人口问题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没有看到阶级斗争是社会治乱的根源。

(6分)

17.解析:

(1)问应围绕“乡绅之治”附属于专制主权与文化政治化相关,归纳特征,并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

(2)问,由“传统中国社会的乡绅是国家权力体系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他们自觉塑造乡村风俗和承担维持社会治安的责任”“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自觉塑造乡村风俗”等进行作答。

答案:

(1)特征:

附属于专制王权,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与文化权力政治化密切相关;平衡国家权力;具有较强的地缘和血缘色彩。

(4分)历史背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4分)

(2)作用:

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维护地方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节约行政成本;凝聚乡村力量;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

(6分)

18.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找出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这些信息提炼一个核心观点并调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考生可以将思考重点置于右侧文字的说明和结论上,即将史料与历史结论之间建立起具体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 信息:

利用甲骨文印证《史记》中关于商王谱系的记录大部分可靠,利用青铜器铭文确定西周灭商的确切时间。

(2分)观点:

文物史料可以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

论述:

由于商周历史久远,相关历史资料有限,导致后世关于商周的文献记录比较模糊,而且一些文献记录也缺少印证。

而考古发现的一些文物大多是一手史料,可靠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记录的不足。

如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印证了《史记》中关于商王谱系的记录大多是可靠的,将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上的铭文与相关文献记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确定了西周灭商的准确时间。

文物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12分)

示例二 信息:

商周时代,历史记录在龟甲兽骨、青铜器上,西汉时记录在竹木简上,宋代普遍用纸。

(2分)观点:

中国古代,记录历史的材料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史学的发展。

论述:

龟甲兽骨、青铜器不利于文字刻画、书写,导致对历史的记录语焉不详;西汉时,竹木简作为书写记录材料,使这一状况稍有改观,历史记录的内容变得相对详细、丰富;纸的发明使记录历史的材料更易获得,而且便于书写,使历史记录变得丰富、详细。

技术的进步,使记录历史的材料得到改善,推动了史学的发展。

(12分)

19.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版图扩大,急需管理人才;秦统一全国后,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了,原来的军功授爵制已不适应形势。

第二小问,由材料“选用基层有一定声望和见识的人”得出提高了基层官吏的素质,由材料“根据各地舆论,对地方的闲散人才进行调查,了解后……选较优者”可得出被选用者比外乡人更熟悉当地情况,能使乡村闲散人才得以发挥特长,更好维护封建国家统治。

(2)问,由材料“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得出由各级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由材料“孝廉、茂才”得出注重德才兼备,由材料“定期常举”“不定期特举”“具体科目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得出察举的形式和科目多样,由材料“先在中央担任郎官,经过官场上的见习和初步锻炼,再根据其实际能力任命实职”得出强调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

答案:

(1)主要原因:

秦统一后,需要大批人才巩固统治;军功授爵制存在局限性。

(4分)积极作用:

提高了基层官吏的素质;被选用者一般比较熟悉当地情况,比任用外地人员具有一定优越性;它使乡村闲散人才得以发挥特长,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服务。

(5分)

(2)创新之处:

由各级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注重德才兼备;察举的形式和科目多样;强调实际经验和工作能力。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