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4188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

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上形成完整性。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了课文,我想用地大物博、气壮山河、山清水秀、锦绣中华、万里河山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

    

3、近义词:

 灿烂—绚丽    依然—仍然    俊秀—俊美  闪烁—闪耀   恢宏—广大 

气魄—气势  开拓—开辟探索—探求  醇美—醇香    银装素裹—粉妆玉砌

反义词:

俊秀—粗犷   博大—狭隘  飘渺—清晰   巍峨—矮小  

4、新词释义:

银装素裹:

穿着银白色的服饰。

飘渺: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恢宏:

本文指宽阔、广大、宏伟、壮观。

气魄:

气势。

伟岸:

高大。

醇美:

浓郁甜美。

盎然:

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课文中指春色很浓的样子。

开拓:

开辟;扩展。

天工巧夺: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清奇俊秀:

清秀美丽。

多指山清水秀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5、赞美祖国的成语:

人杰地灵  地大物博  山清水秀 大好河山 锦绣河山 风光旖旎描绘山水的成语:

山清水秀  重峦叠嶂   青山绿水 山水如画 奇山异水 怪石嶙峋   第二课、郑成功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 岳飞 郑成功 林则徐 张自忠戚继光 霍去病 郑和

     当代民族英雄:

鲁 迅 钱学森 邓稼先 许海峰 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

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

载:

又、且。

负隅顽抗:

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6、近义词:

侵略—侵犯 特地—特意 眺望—远望  欢庆—庆祝  允许—准许 慰劳—慰问

反义词:

簇拥—分散   失去—拥有  忘记—牢记

7.新词释义:

侵略:

指对别国主权、领土等方面的侵犯。

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慷慨激昂:

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横行霸道:

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负隅顽抗:

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顽固抵抗,本文指敌军依仗铁甲舰和大炮而拼命反抗。

惊恐万状:

因为惊慌恐惧而表现出许多不正常的姿态。

喜出望外: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8、赞美郑成功的成语: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英勇奋战 一往无前  杳勇杀敌

爱国有关的成语:

以身殉国  舍身为国  忠肝义胆   赤胆忠心  忧国忧民 精忠报国    第三课、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2、肖邦:

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

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

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人到时侯所牵挂的必然是最重要最放不下的事情。

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

形容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欲,将要。

绝,死亡。

  与世长辞:

辞,告别。

弥留之际:

病危将死的时候。

呐喊:

大声叫喊。

7、近义词:

疾驰—疾驶  悲愤—悲痛  勉励—鼓劢  欺凌—欺负 忧虑—忧愁  郑重—慎重

8、反义词:

特殊—一般  欺凌—保护   幽暗—明亮   郑重—轻率   压迫—反抗

9、形容忘我工作的成语: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孜孜不倦 通宵达旦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勤勤恳恳

 10、和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

牛角挂书 凿壁借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第四课、古诗两首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这首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1)爱国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带点字:

△妻子:

妻子和孩子。

 △漫:

随意胡乱。

△漫卷:

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

明丽的春天   ◇示:

告诉  ◇元:

同“原”,本来。

◇万事空:

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

只。

◇王师:

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

指中原。

◇同:

全国统一。

◇定:

平定,收复。

◇:

家祭:

祭祀祖先。

◇:

无:

同“勿”,不要。

◇乃:

你的。

◇翁:

父亲。

4、这两首诗的相同点:

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

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喜讯后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5爱国的成语:

忧国忧民  赤心报国   碧血丹心  忠心耿耿  为国尽忠 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斗牛节)

第五课、负荆请罪

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

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

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围魏救赵  毛遂自荐 纸上谈兵  一鼓作气 千金买骨  卧薪尝胆 惊弓之鸟 

指鹿为马  悬梁刺股 四面楚歌 背水一战 闻鸡起舞  精忠报国 

3关于友谊的名人名言:

悬崖勒马 金盆洗手   浪子回头  痛改前非  迷途知返  弃旧图新 负荆请罪 开诚相见  洗心革面 脱筋换骨 改头换面  善莫大焉  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4、蔺相如: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廉颇:

光明磊落 知错就改

5、近义词:

昏庸—糊涂 不解—疑惑  侮辱—欺侮  宽恕—饶怒   惧怕—害怕 避让—躲避 

6、反义词:

昏庸—英明 惧怕—无畏侮辱—尊重 宽恕—严惩  亲密—疏远  紧张—松弛宽容大度—心胸狭窄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7、新词释义:

避让:

躲避;让开。

解气:

消除心中的气愤。

闹翻:

关系破裂。

唇枪舌战:

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

针锋相对:

比喻对方的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针锋:

针尖对针尖

 寸步不让:

哪怕是一寸的地方也不让,表示立场坚定。

若有所悟:

好像明白了什么。

深明大义:

比喻人明白事理。

宽容大度:

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

  

第六课、最后的姿势  

1、废墟: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2、坍塌:

(山坡、建筑物等)倒下来。

3、震撼:

对人的心灵影响大诠释:

说明,解释。

4、 生死攸关:

关系到生和死。

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攸,所。

腾空而起:

向高空升起

5、地动山摇:

地面发生震动,山体摇晃。

6、生死攸关:

攸,所。

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的重要的时刻。

绘声绘色: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妙语连珠:

有意味或动听的语言。

7、“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在灾难来临时,谭老师张开双臂,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誓死护卫学生,他这种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将被定格为永恒。

谭老师永恒的姿势,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8、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

9、课题中的“姿势”是地震灾难来袭千钧一发之时,谭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姿势。

“最后”意味着这个姿势将永远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文章以“最后的姿势”为题,饱含着对谭老师这种舍己救人的壮举的赞颂和敬佩之情。

  

10、谭千秋老师这最后的姿势是(爱)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责任)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英雄)的姿势,这最后的姿势是(师德)的姿势,  

第七课船长  

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3、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

(1)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

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2)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做人之道:

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

5、近义词:

  

震撼—震动 诠释—注释  一瞬间——一刹那  生死攸关—生死存亡 赞颂—赞美  坍塌—倒塌  姿势—姿态  

6、反义词:

腾空—降落   和善—凶狠   瞬间—长久   公无私—自私自利

生死攸关—无关痛痒

7、新词释义

调遣:

调派、差遣。

履行:

实践井然有序:

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也不紊乱。

镇定: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

大公无私:

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8、赞美人具有高尚情操的成语:

碧血丹心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岁寒松柏 赤胆忠心 高风亮节 守身如玉     坚贞不屈 一片冰心   

第八课、爱之链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

课文极其细腻地描写了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乔依的妻子的悉心照顾,又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2、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

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着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3、乔依: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老妇人:

知恩图报。

4、近义词:

凄凉——凄苦  油污——污渍   舒服——舒畅 

反义词:

破旧——崭新  紧张——轻松   舒服——难受

5、新词释义:

颠簸:

路不平,上下震动。

寒颤:

同“寒战”,是寒噤的意思。

荒无人烟:

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天经地义:

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

形容流泪的样子。

  

练习2

1、《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祖籍福建省厦门市,1956年生于北京。

在1990年出版第一本《年轻的潮》后引出轰动。

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

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

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

采访的注意点:

(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

(2)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第九课、小草和大树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  

2、、《小草和大树》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3、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

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抗挣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4、课后第3题句子的含义:

(1)作者将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意在突出她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的生命力。

(2)从作者比喻中可体会出夏洛蒂•勃朗特姐妹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

5、课后第4题。

从勃朗特三姐妹身上受到的启发有:

要敢于和保守观念、偏见作抗争;要不畏生活的艰难,环境的恶劣,发奋努力;要具备顽强的意志,不怕挫折,才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6、新词释义:

节衣缩食:

节,节省;缩,减少。

指省吃省穿,形容节约。

嗷嗷待哺: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

指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

好,喜欢。

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喜欢胜利、成功。

       

大名鼎鼎:

鼎鼎,盛大的样子。

形容名气很大。

脱颖而出:

颖,尖子。

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

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寥寥无几:

寥寥,形容数量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7、近义词:

驰骋—奔驰  训诫—训斥 枉费—白费 羞惭—羞槐 宣战—挑战 艰辛—艰难

8、《反义词:

陡峭—平坦  退缩—前进 逆境—顺境  

第十课、轮椅上的霍金

1、《轮椅上的霍金》课文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人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赞扬了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抒发了由衷的敬仰之情。

2、霍金: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宇宙之王”,科学著作《时间简史》

3、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贝多芬、爱迪尔、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

4、说说霍金的非凡之处,即课后第4题。

从以下方面来组织语言回答:

(1)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地行科学探索。

(2)取得的成就。

(3)忘我工作的事例。

(4)回答记者提问的事例。

5、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可霍金却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

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亲人和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从霍金的回答中,我们感受到了:

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逝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

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真不愧是令人折服的强者。

6、近义词:

折服—佩服 唐突—突然 景仰—敬仰 尖锐—尖刻 悲悯—怜悯 震颤—颤动

反义词:

非凡—普通 静默—喧闹 艰难—容易 

7、新词释义鸦雀无声:

形容非常静。

顶礼膜拜:

比喻对人的无限崇拜。

神秘莫测:

不可理解、未知的。

折服:

使屈服或服从。

悲悯:

哀伤而同情。

 唐突:

冒犯,亵渎。

本课指莽撞、冒失。

静默:

不说话,不出声音。

景仰:

敬佩,仰慕。

恬静:

恬适安静。

8、评价霍金的词语:

勤奋不怠  身残志坚 智慧卓越 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    

第十一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

故事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概括起来,他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

荒凉与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

2、《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凶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陪。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

一个具有大无罪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课后习题2)

3、课文作者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校园系列小说《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

4、《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

5新词释义:

惬意:

满意;称心,舒服。

龙飞凤舞:

本文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波。

毅力:

坚定持久的意志和力量。

荒无人烟:

人烟:

住户。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

6、成语天地:

不屈不挠 不足挂齿 不言不喻 不速之客 不劳而获 不可思议 

练习3

1、前人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当我们的草稿写好后修改的好方法是放开声音去读你的草稿。

正如老舍先生说:

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

准不准?

别扭不?

逻辑性强不?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

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

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看。

2、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我国小学生的生命财产、合法权益随时都国家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就是专门为保护我们少年儿童而制定的法律。

3、《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启示我们:

成才不光需要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因此,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第十二课、姥姥的剪纸

1、《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2、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

姥姥不识字,只能用剪纸来表达她对我的期待,对我的牵挂。

剪纸是我和姥姥之情感联的桥梁。

3、姥姥是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巧高超的人。

她剪纸技艺高超、作品很受欢迎的原因有:

剪纸逼真;姥姥心地善良,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4、课后第4题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

常言道: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5、新词释义:

刁难:

故意使人为难。

敦厚:

忠厚。

 

挑剔:

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耍赖:

使用无赖手段。

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

悦耳至极:

指好听到了极点。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啧啧赞叹:

发出“啧啧”的咂嘴声,形容非常赞赏。

有声有色:

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数九隆冬、三伏盛夏:

很冷的冬天;很冷的夏天。

6、近义词:

乐颠颠——乐呵呵  岂知——哪知  吉利——吉祥

7、反义词:

数九隆冬——三伏盛夏  熟悉——陌生 机灵——呆板

第十三课、牛郎织女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牵牛星属于天鹰座,在银河的两岸,当牛郎隔河相望,有一颗特别亮的大星星,即就是织女星,织女星属于天琴座。

《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它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民间故事:

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些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人物性格特点:

牛郎——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重情义,向往美好生活。

织女——心地善良,心灵手巧,善解人意,勇敢、向往美好的生活。

老牛——知恩图报,善解人意,勤劳。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残暴专制,无情无义。

5、新词释义:

彩锦:

表面有彩色花纹的纺织品。

发誓: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暴跳如雷:

跳脚呼喊,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大怒的样子。

心急如焚:

焚,烧。

形容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6、近义词:

惩罚——处罚  轻盈——轻快 严厉——严肃

7、反义词:

黄昏——黎明  微弱——强烈 波涛汹涌——风平浪静

成语天地:

心旷神怡 心驰神往 心平气和 心悦诚服 心血来潮 心满意足 心惊胆战  

第十四课、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台艺术,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课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

2、“好一个安塞腰鼓!

”中的“好”体现在: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3、“一声渺远的鸡啼”表现了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4、课后习题3:

(1)“茂腾腾”写出了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写出了后生们的健壮、朴实与活力。

(2)“燥热”、“飞溅”道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的特点。

(3)“震撼”、“烧灼”、“威逼”动感十足,将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给人与感官与心灵上的震撼,展现了强烈的生命力。

5、课后习题4: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4次,着力强调,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