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413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docx

植物生产概论总结

植物生产概论

第一章绪论

1、农业产业结构的三大基本环节:

作物生产,畜牧渔生产,微生物生产.三大基本环节保持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链

2、农业基本环节的本质:

1将自然太阳能转化成生物化学能,为生物链的平衡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能量转换)

2将无机物质转化成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质转化成无机物质,为生物链的平衡生命活动提供原料、食物和资源(物质转换)

3、作物学范畴作物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4、植物生产特点与研究方法

特点

1复杂性:

植物和品种的多样性、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所决定;

2季节性:

植物自身生长规律及环境因子周期性变化决定;

3区域性:

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导致环境因子差异和较强地域性

4变动性:

科学进步、技术创新

研究方法:

1生物观察法:

侧重植物形态结构,用眼或借助仪器;

2生长分析法:

侧重植物量变跟踪;

3发育研究法:

侧重植物质变跟踪;

4生长发育研究法:

质量变并重及不同器官生长发育相关性。

5、作物的分类

由作物的定义可知,作物包括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作物

6、农作物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分为粮食作物(小麦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谷物,水稻第二,玉米第三)、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

7、可持续农业:

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

农业这种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上接受。

其含义包括:

①发展生产满足当代人需要;

②发展生产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使各种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可持续生产理论与技:

作物生产的产品目标与资源利用,作物生产的产品目标,资源保护,生产环境保护

8、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2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强烈,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性极大

3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

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

1.植物的一生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发育

2.生长:

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在作物内部表现为相同特性细胞的分裂和扩大,在外部则表现为器官体积的增大。

3.发育:

指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植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有时这些过程是可逆的。

在植物体内部表现为特异细胞的分化及生理状态的改变,在外部则表现为新器官的发生。

4.作物的一生即是该两种生命现象相互交叉进行,形成植物各器官的过程

5.S形生长曲线:

(1)缓慢增长期;

(2)快速增长期;(3)减速增长期;(4)缓慢下降期。

6.“S”生长曲线的应用

(1)“S形生长曲线是植物的客观表现,可作为检验植物生长发育

进程正常与否的依据之一;偏离了“S形轨迹影响进程——影响产

量根据苗情促控其向栽培目标方向发展

(2)各种促控措施都应在作物器官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才最有效;

(3)不同器官“S形轨迹步伐不同,生长速度不同,因此,采取措施

促控某一器官时,应该考虑对其他器官的连带影响;

(4)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是不可逆的。

应密切注意苗情变化,适时适度调控,使之达合理长相和长势。

5)不同器官的生长发育相对于产量形成有一定补偿性。

7.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途径:

(1)播栽密度适宜的群体是个体植株正常发育的基础,也是调控的基本目标,一经确定群体,个体植株的良好发育是群体高产的保证。

(2)矿质营养氮是最有效的元素,磷钾及其它元素也有很大影响。

氮作用特点:

A、氮促当时正在生长的器官的生长;B、在器官处于待伸长至伸长初期施氮作用最大。

(3)水分调控:

(4)化学调控:

生长促进剂延缓剂

(5)塑造株型:

8.生育期:

作物从出苗到成熟历经的天数。

播种到成熟历经的天数称为大田生育期。

其长短与遗传、生态、肥力、栽培等因素有关。

9.物候期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作物生长发育所表现的形态特征达到规定标准的苗龄标志。

10.生育时期:

根据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而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特性上的变化将其一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即生育时期。

作物的某一生育时期是指作物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后持续的一段时间,并以该时期为始期至下一形态特征出现的始期的天数计。

11.种子概念

植物学:

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作物栽培:

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12.种子的萌发过程

吸胀--种子吸水膨胀;萌动--胚根突破种皮露出白嫩根尖;发

芽--胚根与种子等长(谷粒作物),胚芽达种子长度一半(双子叶作物)。

13.种子萌发的条件

适宜水分适宜温度(酶的催化与温度密切相关,对于种子发芽变温好于恒温)氧气种子具有活力

14.根系的功能

1支持与固定2、吸收养分和水分3、合成作用:

15.根的生长

1、根系发展期2、根系盛长期3、根系吸收高峰期4、根系机能衰退期

16.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第一方面:

供给根系生长发育的有机物质,决定于地上部的光合作用效率和给根系的输送量。

1地上部营养体过分茂盛或瘦小,根系生长差。

2地上部矮壮,根系生长强大。

第二方面:

根系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条件

1土壤阻力:

质地疏松与紧实有利与不利。

2土壤通气状况

3土壤酸碱度中性有利,偏酸碱不利。

4土壤水分土壤湿度适宜,有利;偏高低不利。

5土壤温度适宜

6土壤养分

17.作物茎的变态型作物的茎,可划分为地上茎、地下茎两种类型

1地上茎包括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2地下茎包括根茎块茎球茎鳞茎

18.茎、分枝(蘖)的功能

1支撑叶、穗、花、果实;

2转运水分、养分的通道(输导);

3合成光合产物(绿色茎枝);

4贮藏器官(产品)甘蔗、藕、马铃薯、洋葱;

5繁殖器官;

6通气功能(水稻)。

19影响茎生长的因素

1、密度2、施肥3、品种4、自然环境条件

20叶龄:

禾本科作物所处的叶片数

叶龄指数(FAI):

当前叶龄与总叶数的比值

叶面积指数(LAI):

作物群体总绿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土地面积的比率

叶片功能期:

叶开始输出光合产物到停止输出产物。

禾谷类:

定长到1/2叶变黄双子叶:

平展到1/2叶变黄

21.影响叶生长的因素:

(1)温(高—促长、增面积;低---增宽、厚)

(2)光(强---宽、厚;弱---长)

(3)水(足---大、薄;缺—小而厚)

⑷养分(N---促叶增大;P---前期促叶增大,后期加速叶片老化;K---促叶增大,延缓叶片衰老)

(5)密度(大---峰值达到早;小---峰值达到晚)。

Page56

2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一关系:

1、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

2、前者是源,后者是库且对前者有反馈作用;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二协调:

1、低产条件下,以加强营养器官的生长,从而促进生殖器官数量的增加;

2、高产条件下,以稳定和控制营养生长,提高结实率促进生殖器官的完善发育。

23、

(1)叶蘖关系:

n-3

(2)叶与节间同伸关系:

n-2

24、群个体关系:

1概念:

个体----植物的一个单株或单茎。

群体---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有单株或单茎的总和。

2关系:

(1)群个体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对于栽培目标而言);抛开群体谈个体无生产意义;只强调群体,无个体良好发育也就无栽培目标实现可言。

2)种植密度是协调群个体关系的基础;

3)群个体在自然条件下有其自身的调节机制,合理利用该

机制能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25、群体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影响因素

26、作物群体结构特点:

1、光合层生产结构:

宽叶型和窄叶型

2、要发挥群体最大生产潜力需要有最适宜叶量;

3、最合理的叶片空间排列才能最大限度增加光合面积;

4、群体光照强度递变符合Beer-larmbert定律I=I0e-KFK-

消光系数F-LAII0-冠层上自然光强

5、[CO2]上下递增;白天<夜间;

6、群体对环境反应:

向光性、感夜运动、湿生类植物通气组织发达等。

正反馈:

过程结果促进过程沿原方向更快发展(自促效应),使过程发展越来越剧烈而不稳定,启动负反馈机制。

负反馈:

过程结果抑制过程沿原方向发展进一步(自制效应),使过程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稳定。

27、作物群体自动调节的特点:

1、自动调节是作物群体在生长过程中对内外环境的一个适应过

程,时间越长调节越显著

2、遗传因子决定了自动调节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3、自动调节有一定顺序性,先形成的器官调节的可能性和可调程度较大;

4、群体调节是通过个体生长发育完成的,个体活力越强,群体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5、群体自动调节受环境条件的制约。

28、人工调节群体:

1品种选择与地力及生产条件相适应

2合理密植

3株型控制

4养分调节

5水分调节

6耕作调节

7化学调节

29、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穗分化,进而开花结实,作物对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反应的这种特性称为温光反应特性

30、感温性表现在春化上:

一些越冬植物,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的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这段低温诱导就称为春化。

31、感光性:

通过春化的越冬作物及非越冬作物进入生殖生长阶

段,还必须一定时期的光周期诱导,才能顺利完成生殖器官的发育,这种特性称为感光性,该阶段为感光阶段。

第三章作物产品形成的理论

1、生物产量:

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作物在全生育期内通过生命活动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所积累的各种有机物质的总量。

2、经济产量:

单位面积土地上作物在全生育期内形成的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3、收获指数:

又称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4、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1单位面积土地上个体数

2个体产量(产品器官数量;单个产品器官重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各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很难同步增长(产量是纽带);

(2)因子之间具有补偿性(相对于栽培目标);

(3)最高产量是各构成因子的最佳组合。

5、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强度关系协调:

(1)中低产:

增绿叶面积,增光合面积

(2)高产:

改善群体结构,提高群体内光照强度,增光合面积

(3)超高产:

在创高产群体基础之上,提高叶片活力和功能期,从而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和延长光合时间。

6、相对生长率RGR=1/WdW/dt;是指单位时间单位植株的重量

增加

7、

净同化率NAR=1/LdW/dt;是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干

物质增加量。

8、叶面积比率LAR=L/W;是指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

9、源:

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主要是指叶片,包括其面积和光合能力)。

它是作物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意义:

一方面在于出金库的建成,源是产品器官发育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进行库的充实,源充足的物质供应为产品器官进一步生长与充实提供保障。

10、库:

是指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

当然根茎叶也能贮藏,但这里所指的库主要是指产品器官。

意义:

(1)库决定着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