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松山蒙小姚桂芝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3单元。
语文学科是学好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学好语文,就拥有了一条通向知识海洋的绿色通道。
引领孩子学好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字美,我们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灵活驾驭语文教材。
今天,我就从说课标、说教材和说建议三部分来进行研说。
第一、说课标
一、说课程的总目标
小学语文同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它是将课程标准和内容融合在一起的。
小学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三维目标来呈现的,全面而又富有新意。
(知识树:
课程的总目标)
知识目标是要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
能力目标主要是要求孩子们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并能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则是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我们所说的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课件出示知识树,学段目标与课程标准)
二、学段目标
小学语文分为三个学段,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
第二学段目标建立在第一学段目标基础上,着眼于阅读、口语交际发展,在写作上下功夫。
具体目标如下
识字写字
1.能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本册书要求会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阅读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练习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9、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习作
10.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口语交际
11.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
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
12.结合课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的观察所得。
以上标准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第二、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如,第一组的导语: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
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学习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
“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
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度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
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作了很好的准备。
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
单元内各部分内容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践课程目标。
(二)、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
如《想别人没想到的》。
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语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三)、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系统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
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
如,《荷花》一课,在第一则语言的标题旁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
如,在《翠鸟》的第三自然段旁有一个泡泡:
“翠鸟的动作真快啊!
”用意是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动作描写。
(3)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
如,《燕子》一课,在第4自然段中问道:
“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用以引导学生注意词语表情达意的准确性。
(4)、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珍珠泉》一课,学完课文后有一个泡泡:
“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意图是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内容。
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美景。
2.改进课后练习设计
课后练习,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
每篇精读课文至少都有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重点题目。
3、采用多种形式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和感悟。
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
如,“我想把感人的句子抄下来。
”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
课后练习大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课文真有意义,我要好好读一读。
”“我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这篇课文。
”
三是安排词语表,加强词语的积累。
词语表中的词,一半为本课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和一些熟字组成的新词,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
这部分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相应处理,要既灵活有扎实。
4、继续安排适量的“小练笔”
本册专门安排的“小练笔”共有三处,分别是:
《荷花》课文后的“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
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画。
”《争吵》课文后的“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后的“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这些内容的安排,都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力图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可写。
(四)、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调查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
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了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五)、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容与训练的整合,本册教材继续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版块提前,语文园地中的内容一次为: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第五个版块,则由以前的“展示台”“宽带网”扩充了内容,变为“展示台”“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四项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六)、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在语文教材中,图像系统是配合文字系统的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也是影响学习效果优劣的重要因素。
本册教材加大创新力度,对每一篇、每一单元的图像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编排。
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给师生的审美感受创造良好条件。
教学时,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内容学习的同时,不忽视课文插图的价值和作用,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益。
二、编写体例
主体课文是围绕单元的主题选编的四至五篇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力图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每篇课文的后面都附有一到两个思考题,启发学生理解文本,拓展想象力。
语文园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并设计了多种语文学习活动,包括字词的学习,古诗文、拓展阅读篇目,听故事,等内容。
每项活动都围绕主题或情境展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活动中用各种方式不断呈现语文学习、探究的成果。
在培养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态度、情感、策略、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
每个主题或情境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重在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
三、教材内容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
此处,教材后面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从全册来看,教材编排仍采用主题单元形式,(知识树:
单元结构)分别安排了: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四、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如:
本册第二单元,单元导读以优美的语言提出学习方法,激发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
《翠鸟》一课的安排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动物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爱护动物就是爱护环境,所以教材安排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调查活动使孩子对环境有了切身感受,教学顺势安排《燕子专列》一文,让学生明白人人都有爱护动物的美好心灵。
大自然是人与动物共同的家园,但破坏家园的现象屡见不鲜,教材适时安排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到破坏大自然,大自然就会无情地报复人类。
面对这种悲剧,人类怎能袖手旁观?
第八课《路旁的橡树》讲述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付出努力的感人故事。
课文引领孩子深刻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但不能只停留在思考层面,第七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
结合课文学习和调查实践,学生在口语交际“我能做点什么”中不吐不快,兴致盎然,教材及时安排了习作,让学生写下见闻,感受。
为了丰富语言素材,园地安排了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并在展示台为学习成果提供了展示方式。
单元内容环环相扣,增强了保护环境意识。
同时教材才纵向来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专题的内容在十二册书中都有不同层次的体现。
我们还同样用本册第二单元来举例说明。
环境保护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所以教材早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就安排了“保护环境”专题,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安排的四篇课文仍然体现了“环境保护”的主题,但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在收集资料,调查家乡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
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
在四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大自然的启发”专题,这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专题的延伸与发展,这单元与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体例相同,也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综合性学习展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大自然,深入了解大自然。
正是知识与技能的纵向整合。
第三、说建议
说教学建议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积累和巩固所学的字。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二)、关于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主要的任务有两个:
理解和积累。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默读课文,一般要求对学生提出默读要求,读完后,要交流、讨论。
(4)精度课文的教学,要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平等对话,无拘无束交流。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题。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
(7)组织好全班交流,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一下两点。
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大意”,知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
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剖选用。
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教师首先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要尽可能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四)、关于习作教学
1、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重视习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些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
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
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
说评价建议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我使用的评价方法是:
1、课堂表现:
包括听讲、讨论、发言。
这项内容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
组长和教师各有一张表,每周评一次,期末统计。
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体现了定性的评价。
2、写作能力:
包括日记、练笔和习作。
坚持鼓励为主,把学生的写作分为优上、优中、优下、良上四个等级。
尤其重视学生习作中遣词造句是否应用了积累的语言素材,因为最成功的积累就是应用。
在平时的批改中不仅评出等级,还要根据学生使用佳词佳句的数量采取等级加分制,用一个好词加一分,用一个好句加二分,激励学生推敲文字。
教师要关注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认真批阅他们的习作,努力发现他们使用的佳词。
一个学生在练笔中用了第五课的“透亮灵活”一词,我马上给他加二分,并当众大加赞赏。
这样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受到激励,逐渐养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3、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
我设计表格分项对学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动手搜集资料、整理、筛选的能力、参加展示活动的能力、活动的效果等。
这种评价能反映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态度、表现,是全面、公正的评价学生的方法。
起到了很好的肯定、激励作用。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是资源。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
一、抓住教材、教参资源,有效地开发与利用
教材、教参、教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资源。
文字优美、构思精巧的课文、单元导读,略读课前的“阅读提示”,“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要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还要利用制作的课件,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学光盘内容,以及电视和网络中有关课文内容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抓住身边、自然的资源,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只要用心观察,都会闪出珍珠般的光彩。
综合性学习就要采摘生活中的珍珠。
三、校园环境——课程资源的“活教材”
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的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的教学资源就是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是学生丰富的经验积累,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