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646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docx

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

【王和镇古寨村学习张书堂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教案】

蟠洪河的好儿子

——记武乡县洪水镇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张书堂

12月11日,一连几日阴沉的天气还没有好转,流经武乡县洪水镇的蟠洪河依旧被锁在浓雾里。

  这是普通的一天。

然而,就在这天,一个特别的人和他特殊的遭遇却让洪水镇很多人惦念。

  “今天已是第八天了,书堂咋还没回来?

  “在村里没见到他,按往常,书堂做一次化疗来回也就六天时间,今天就该到家了。

  “那可是个好人啊,怎么就得了病哩?

唉!

  ……

  “大家别担心,我们早上和书堂通了电话,他在太原已经化疗完了,再做个检查,一半天就回来。

  这天上午,洪水镇政府的办公楼里来了很多群众,有张书堂工作的新寨村的干部,有他老家寨坪村的老党员,还有其它村认识他的群众。

镇政府的领导不断地给群众通报着关于张书堂的最新情况。

  新寨村是蟠洪河畔53个行政村中一个普通村子。

张书堂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

到这个村工作仅一年多时间,他咋就能牵动这么多人的心?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要事事为群众着想,好好为群众办事,带领乡亲过上好日子,咱义不容辞。

  2008年4月8日下午,新寨村的男女老少把村会计侯文斌家的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多少年了,全村男女老少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

  “今后大伙儿有什么困难,都跟我说!

我的电话是……”简短的话语,顿时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这不是张书堂吗?

”一位年长的党员喊道。

  熟悉张书堂的人都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寨坪人,是个“能人”。

他从1976年任寨坪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到2001年,于1996年任镇政府挂职副镇长,2006年任镇企业办主任。

  在寨坪村当党支部书记的25年中,他带领乡亲们开煤窑、架大桥、建学校、办企业、造良田、搞“三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到2001年,寨坪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200万元,集体年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

  凭借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张书堂为寨坪村群众办了一桩又一桩的好事、实事:

在蟠洪河上架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大桥,解决了困扰寨坪人千百年来的“出门难”问题;盖起了新教学大楼,让孩子们喜气洋洋走进新教室;自来水、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全部进村,同时还实行了用电、吃水、烧煤、提留、上学“五免费”,让老百姓过上了年终有福利、节日有补助的好日子。

  寨坪村在他的带领下,率先跻身长治市“小康村”行列,村党支部被评为省“红旗党支部”。

老张也先后获“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花甲之年,已在寨坪村当了25年村支书的张书堂,本该在家享清福了。

然而,面对镇党委让他到乱村新寨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决定,他说:

“我听组织的。

  新寨村距寨坪村1.5公里,由新寨、娥头、季家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20户430口人,1051亩耕地散布在沟沟梁梁,是远近闻名的乱窝子、穷村子,历来就有镇上选派村支部书记的“传统”。

村支部书记走了来,来了走。

“一片滩,两座山,三个村,四条心”曾是新寨村的真实写照。

特别是近年来,肖家岭煤矿在新寨村开矿时曾承诺,为村民每年提供100吨煤。

然而7年来,村民们没有分到过一斤。

为此,村民经常与煤矿发生纠纷,有的还到县里上访,干群关系尤为紧张。

  “嫁女不嫁新寨汉,当官不当新寨官。

”听说张书堂要去新寨,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家人对他说:

“家里一大堆困难,你怎能忍心不管呢?

  同事们劝他: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你在寨坪当了25年支书,已经吃够了苦,现在工作稳定了,还去受那个罪干啥?

  对于张书堂的到来,一开始,新寨人有的赞成、有的质疑、还有的抵触。

众说纷纭:

“他是个外村人,在镇里面还当着领导,来咱这个穷村当啥干部?

”“快退休了,还当啥支书,在家享清福多好!

”“咱村为什么总要养活外村人?

”……

  尽管如此,有着40多年党龄的张书堂二话不说,接过了新寨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

他心里清楚,这是组织的需要和信任。

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心中扎了根。

  “党让干啥,就干啥,这是党组织的信任!

大伙儿都看着咱,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把村子建设好。

  当干部就要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谋利益,这是张书堂几十年来恪守的准则。

他把每个村民都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生老病死、柴米油盐全都放在心上。

  进入新寨村,张书堂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过去该做而没有做的得加紧补做。

  当兵出身的张书堂从来没有怕过什么。

可从寨坪到新寨,接过账上留下的12元钱和140万元的贷款时,张书堂第一次皱起了眉头:

“没有钱,想为老百姓办件事真叫个难呀!

  张书堂知道,要打开工作局面,首先要取得群众的信任,使他们意识到你是真心为他们服务的。

张书堂决定从眼前最急需解决的煤矿纠纷问题入手,他一方面走家串户了解村民的想法,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同煤矿协商,最后由镇里出面达成共识:

煤矿一次性支付村里35000元,从2010年起每年给村里供煤500吨、向村集体上交5万元占地补偿费用。

  当新寨人领到补偿款,看到自己和村集体以后每年都会有进账时,心气顺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工作迈出了第一步,张书堂暗暗思量:

要拔掉穷根,必须改变群众的观念,重整新寨山河。

他说:

“有句话叫做改天换地,可我认为,天不能改,但地一定要换。

  老党员韩志祥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一句话竟成了现实。

那是在张书堂到任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韩志祥指着对面的大片河滩说了句:

“这里什么时候能种上庄稼啊?

”随意的一句话,张书堂记在了心上。

  几天后,村里煤矿扩建,张书堂主动跑到矿上“拉关系”,让村里群众承担起了处理土方的任务。

当一车一车的“废土”源源不断地倒向河滩时,他又带领全村老小齐上阵,仅用三个月时间,80亩河滩变成了良田。

村会计侯文斌算了一笔账,仅此一项就节约30多万!

  第一把火就烧出了干劲,烧出了效益,烧到了新寨人的心坎上!

  张书堂没有满足。

他召集党员、群众三天两头地开会,访民意,察民情,很快给新寨人描绘出了新的发展蓝图,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发展、三年大变样”奋斗目标。

  “老百姓对我抱有希望,我决不能让大伙儿失望。

”张书堂看准了的事决不言弃。

  季家庄27户村民散居在山梁上,一条进村小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汽车进不了村,村民们没少吃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苦。

张书堂决定为季家庄修一条水泥路。

  在新寨村人眼里,季家庄人是幸运的。

3里长的水泥路只用了一个多月就修到了家门口。

对此,季家庄人最有发言权:

“遇上雨雪天,村里进不来车,修房盖屋、婚丧嫁娶都得看老天爷脸色。

现在好了,出门方便多了!

感谢老张啊!

  村里的地垫好了,可只有垒好坝,地才不会被河水冲毁。

垒一条千米大坝是张书堂在造地前就有的想法。

  他三天两头地往省、市、县跑,找熟人,托关系,跑项目,跑资金;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他经常步行到对面的公路上搭顺路车,饿了吃大碗面,晚上找家小旅店住,即使是在太原住院,天下雨了,他总要打电话问问村里有没有发大水、有没有危房出现险情,困难户、五保户怎么样,路边的水泥盖上了没有;回来的第一站总是去村活动场所工地察看。

  韩水明是张书堂的外甥,煤矿拉煤车压坏了地里的玉米,当村委会组织对村民损坏情况进行评估,赔偿款送到他家时,他嫌少硬是给退了回来,他的媳妇还组织几个妇女去煤矿门口堵车。

张书堂甩给外甥一句话:

“该给的一定给,但集体的钱谁也不能多拿一分!

”最后,村里还是执行了原有标准。

新寨人说:

“老张这个人办事公道。

  以前,新寨村7名村支委、25名党员,开会的时候都是“派会”,今天张三家,明天李四家。

盖一个村级活动场所,建一个小广场,然后绿化、硬化……一张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画卷在张书堂脑海慢慢展开。

  自己已60多岁了,张书堂深知新寨的未来还要靠年轻一代的新寨人来建设。

为此,他注重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对他们带一程,扶一段,送一路。

在他身体力行的示范带动下,村里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跟着老张干,我们踏实。

老百姓好日子刚开始,以后的生活更有看头啊!

”村支“两委”的干部鼓足了劲儿。

一年多的时间不长,张书堂带给新寨村的虽然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远远没有达到他心中的目标,但新寨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和希望。

  “还能活多久咱说不上,只要身体能撑得住,活一天就要为党工作一天;活一天,就要为乡亲们多办一点事情。

如果身体允许,明年一定把村口的坝给乡亲们垒好!

  2009年4月9日,张书堂在新寨工作整整一年。

就在这天晚上,他接到长治二院诊断结果:

贲门癌。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张书堂就一直感觉身体不适,但他没当回事,直到前不久去长治出差办事,才顺便进行了检查。

他的病,新寨人不知道,寨坪人更不知道!

  一个人对待疾病的态度,其实就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是看你为党做了哪些工作、为百姓办了多少实事!

”接受采访时,张书堂对疾病毫不避讳,言语间流露出的是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老百姓对我抱有希望,我决不能让大伙儿失望!

”在他眼里,新寨的老百姓就是天,党的工作就是全部。

  正是这种对党的忠诚和对生死的淡定,张书堂以常人难以企及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

  化疗有副作用,回来前两三天,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干脆跑到村里干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一项一项布置、检查、验收。

张书堂一辈子都在抢时间,这一次,他是在人生终点前竭尽全力地冲刺!

  67岁的老党员韩二尧有40多年党龄,为新寨村建设出了不少力,可从来没有出过镇。

今年“七一”,张书堂带着全村党员去县城“旅游”了一趟。

  “还有呢,去年中秋、春节,村里每人分了月饼、白面,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提起张书堂,韩二尧的老伴抢过了话头。

  村民韩俊德不会忘记,父亲去世后,在太原化疗的张书堂及时和煤矿协调,为他解决了500多公斤煤,还安排村干部帮着处理后事,随后又帮他母亲吃上了低保。

  “心换心,赛黄金。

”张书堂用一颗真心换来村民一片真情。

他用高尚的人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和教育着人们,赢得了大伙儿的尊敬和爱戴。

得知他生病的消息,寨坪人来了,新寨人来了。

  一篮鸡蛋、几斤核桃、半袋小米、一只老母鸡……“都是自家产的,也没什么好东西。

”“赶紧养好病,再带俺们干大事!

”乡亲们的肺腑之言,是对老张最大的褒奖。

  一天,五保户韩怀育在修路工地碰见了张书堂,赶紧买来四袋奶粉,嘴上还念叨:

“有了病还乱跑,总算逮着你了,几袋奶粉补补身子吧!

”在乡亲们眼里,张书堂是为新寨累倒的。

  任挂职副镇长、村支部书记,张书堂每月有1100元收入。

然而,他每次化疗费用就得6000多元,至今已花了4万多元,却从没有向组织开过口。

  对党无所求,对家,张书堂却心存愧疚。

自己有病,三儿子患癫痫病常年需要人照顾,这都落在了老伴张先菊一个人身上,但是她没有一句怨言。

她说:

“只要老张决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

生活上是苦了点,可我不能拖他后腿。

  张书堂带病坚持工作的事传到了镇里,洪水镇党委书记、镇长魏振东十分关心他的病情,一有时间就打电话询问,出差办事总忘不了去医院看望他。

在病房里,张书堂红着眼圈对魏振东说:

“我的时间不多了。

对百姓的承诺还没有兑现,我不甘心。

请你让我把工作干完。

  老张一辈子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惟一一次张口,竟然是要求让他继续工作!

  功德无碑,群众心中有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