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2380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docx

佛山市高明区预算执行情况

佛山市高明区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9年2月11日在佛山市高明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佛山市高明区财政局局长黄志明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我区各级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抓项目、增效益、促发展、建和谐”的工作方针,按照区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继续解放思想,深化财政改革,狠抓增收节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财政各项工作圆满完成,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预算执行的基本情况

2008年,我区本级财政收入128442万元,增长39.75%。

其中:

一般预算收入100089万元,完成预算91895万元的108.92%,增长28.52%;基金预算收入28353万元,完成预算32234万元的87.96%,增长102.05%。

区本级财政收入加上税收返还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全年预算内总收入149203万元,完成预算135298万元的110.28%,增长42.34%(注:

详见附表一)。

区本级财政支出136862万元,完成预算134450万元的101.79%,增长43.19%。

其中:

一般预算支出91882万元,完成预算90122万元的101.95%,增长16.79%;基金预算支出23929万元,完成预算26661万元的89.75%,增长281.95%;专项上解支出21051万元,完成预算17667万元的119.15%,增长97.90%。

本级财政支出加上上级追加支出8551万元,全年预算内总支出145413万元,增长46.81%(注:

详见附表二)。

预算内总收支相抵,结余3790万元,其中:

一般预算结余1369万元,基金预算结余2421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一般预算收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为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100089万元,增长28.52%。

2、工商税收继续保持收入的主导地位。

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入完成70450万元,增长31.10%,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0.39%,较上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

其中:

地税收入44935万元,增长31.66%;国税收入25515万元,增长30.13%。

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

3、一般预算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与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相比,一般预算支出的增幅低11.7个百分点,支出进度得到有效控制。

而且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在“保运转”的前提下,还较好地保障了“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保等重点支出的资金需要。

(三)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

2008年,为确保预算任务顺利完成,我们着力抓好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着力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良好运行。

为应对年初以来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区政府多次召开财税联席会议,积极贯彻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抓收入首长负责制,加强财税调研,分析和把握财税经济运行情况,指导和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挖掘非税收入增长潜力,加大对闲置资产的处置力度,盘活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与此同时,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提倡厉行节约,对各预算单位公用经费标准进行定额分级,并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支出。

此外,在优先保障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保等支出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双转移”、“民生工程”建设、交通道路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支出需求。

2、着力发挥财政科学调控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促进自主创新、产业调整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拨付“科技三项”经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业镇建设补助等财政扶持资金1638万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动企业融资工作,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引导企业向专业化发展。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优先发展。

投入教育经费25320万元,将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延伸至非本区户籍的常住人口政策性借读生;同时,积极落实扶贫助学资金,将扶贫助学资助延伸至3—6岁幼儿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促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投入医疗卫生经费6270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等,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从原来的1.5万元提高到5万元,同时提高特殊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以及加大“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防疫防治力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四是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拨付低保资金806万元,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标准提高到每月280元,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安排294万元,提高早期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拨付151万元,用于城乡低保家庭的临时救助、燃气价补等,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促进社会就业和再就业。

完善“双转移”财政补贴政策和责任考核制度,落实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财政补贴资金130万元,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和就业转移。

六是促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安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资金438万元,建设首期56套廉租房;对全区符合补助标准的渔民户给予每户3万元的渔民安居工程补贴;拨付290万元,对9个旧村居改造示范村(居)试点进行财政补助,努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七是促进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落实到位。

安排农林水支出4803万元,其中:

投入1420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园区建设、生态公益林改造等,安排1241万元堤围除险加固,拨付种粮补贴960万元,落实能繁母猪保险补贴122万元。

拨付540万元,用于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农村危房改造、改水改厕等,大力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八是全力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08年,支援四川汶川地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848万元。

3、着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确保理财科学规范高效。

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改革创新,各项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全区有87个部门共128个单位按新科目编制了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编制范围扩展到所有与财政有资金领拨关系的行政事业单位。

二是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

搭建起财政支出管理电子平台,进一步完善涵盖预算指标、资金支付、会计核算、部门决算、会计监管在内的动态监控机制,保证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数据交换方便迅速、准确安全;2008年1月1日起,在坚持“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全区104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统一建账、集中核算,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财政财务监督管理。

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通过对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强化对重大采购项目的监管,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全年政府采购支出9698万元,增长99.63%,节约资金714万元。

四是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改革。

对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限额以上的支出项目、跨年度支出项目,实行自我绩效评价、第三方审查核实、财政重点抽查的绩效评价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4、着力创新财政监管方式方法,确保财政监督服务上新水平。

一是实施派驻财务总监制度。

分别向沧江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恒达交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三个项目单位派驻财务总监,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财务监督,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管理规范、使用高效。

二是实施财政性投资基建工程预结算编审制度。

制定了《高明区政府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严把基建支出审核关,提高了工程评审效率和质量,确保资金规范管理、专款专用。

三是实施政府性债务动态管理制度。

在全面摸清政府性债务的基础上,建立债务档案,实行电子化动态管理,强化政府性债务监管,进一步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2008年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运行下行的影响,我区经济增速放缓,制约着财税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是国家对财税政策的调整,也影响了一些税收的增长,如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减收明显。

三是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区、镇(街道)两级财政运转困难。

四是财政刚性支出项目增长迅速,如体制上解、津补贴发放、还本付息等支出,财政支出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

二、2009年预算草案

2009年,在全球经济放缓、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环境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出的压力下,我区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

加上财税政策的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进一步减免,财政减收增支因素明显增多,收支矛盾更趋突出。

因此,抓好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仍是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全区预算草案

2009年,我区财政工作和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抓项目、保增长”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以“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为原则,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建设“新兴产业之城、岭南山林水都”。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我区2009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及充分考虑各种税收政策调整因素,2009年我区本级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1、收入预算

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15102万元,比上年实绩100089万元增长15%;比上年预算91895万元增长25.25%。

其中:

税收收入安排87831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1.01%;非税收入安排27271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41.19%(注:

详见附表三)。

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0845万元,比上年实绩28353万元增长8.79%;比上年预算32234万元减少4.31%(注:

详见附表四)。

一般预算收入115102万元加上基金预算收入30845万元、税收返还收入48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39万元、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600万元以及上年结余3790万元,预计2009年全区预算内总财力为155592万元,比上年预算135298万元增长15%(注:

详见附表五)。

2、支出预算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9年,全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110084万元,比上年预算90122万元增长22.15%(注:

详见附表六);基金预算支出21704万元,比上年预算26661万元减少18.59%(注:

详见附表七);转移性支出(含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专项上解支出、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20384万元;年终结余3420万元(其中:

一般预算结余1258万元,基金预算结余2162万元),比上年预算结余848万元增长303.30%(注:

详见附表八)。

2009年,我区财政支出重点向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推动均衡和谐发展等领域倾斜。

一是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534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6.71%,主要是保障农业园区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能繁母猪补贴等支出。

二是安排教育经费2815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0.79%,主要是安排了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现代化建设、学前教育、扶贫助学等专项经费。

三是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1124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61.34%,主要是安排了低保救济金、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补贴资金。

四是安排医疗卫生经费7774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2.39%,主要是安排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补助资金。

五是安排科学技术经费1666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6.79%,主要是安排了财政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产学研专项资金等。

(二)部门预算草案

按照编制部门预算的原则和方法,2009年我区对91个一级预算部门(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注:

详见附件:

《佛山市高明区2009年度部门预算草案》)。

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完成2009年财政预算任务

为圆满完成2009年财政工作和预算任务,我们将进一步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坚持区、镇(街道)主要领导抓财政收入,落实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和税收征管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

二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全面清理和规范规费项目,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管。

三是大力拓宽非税收入渠道,加大闲置资产的处置力度,盘活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四是做好西江新城的规划、征地及融资、开发等工作,增加政府土地储备,增强财政的调控和保障能力。

(二)进一步发挥财政科学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建设“新兴产业之城、岭南山林水都”的目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职能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积极落实中小企业财政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发展对财税持续增长的效益。

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骨干龙头企业争创知名品牌、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的扶持力度。

三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推进西江新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三旧”改造,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品位。

四是积极推进融资工作,大力筹措资金,努力解决经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关于对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党政机关出国(境)费用、办公经费预算“零增长”政策,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倾斜。

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落实惠农强农财税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公平发展,保障免费义务教育、扶贫助学等资金的落实,重点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动基础教育向优质化、均衡化方向发展。

三是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支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和抚恤补助经费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以及优抚对象等人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支持解决群众“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

五是支持新农村和旧村居改造示范村(居)建设,推进农村“二次水改”工程,解决农村“饮水难”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预算编制、管理,探索综合预算,在预算工作中体现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相结合,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预算控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规模,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国库制度,规范支出拨付程序,完善集中支付制度体系,强化财政资金的支付监管。

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扩大政府采购领域和范围,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四是继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切实解决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五)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

一是通过完善财务总监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程监管,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二是继续完善《高明区政府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加大财政性投资基建工程预结算编审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工程建设项目超预期、超预算。

三是指导和督促各镇(街道)认真执行《高明区镇级财政及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并积极协调化解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镇级财政正常运转。

四是加强“三农”、社保基金、义务教育经费、扶贫助学金、慈善基金等民生工程资金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五是继续做好政府性债务监管,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各位代表!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努力完成全年各项财政工作和预算任务,为加快建设“新兴产业之城、岭南山林水都”,开创高明和谐跨越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