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方案.docx
《教学常规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常规管理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常规管理方案
镇中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方案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前场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方案》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含教研)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
各类计划应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有可操作性。
学校教学计划在开学一周之内制定下发,其它计划在开学第二周内完成,并按管理权限上报备案。
2、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由主管教学的主任主持制定,经校委会和教研组讨论通过后再组织实施。
教学(教研)计划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及措施、主要活动安排等,活动安排要突出课改和校本教研。
3、教研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要求制定。
工作目标、任务要明确,活动安排要具体,有课改实验课题或教研专题,活动安排到人到月。
4、学科教学工作计划由教师个人根据学校和教研组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
一般应包括:
(1)本学科课标和教材的简要分析
(2)所教班级的学情分析(“双基”掌握情况)
(3)学期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4)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5)教学的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表
(6)有学科课外活动方面的计划
学科教学(教研)计划应在组内讨论通过,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上无准备的课。
不备课上课是教师工作的“渎职”行为,备课一律不准拖后也不准过多超前,提前备课不得超过一周教学内容,各校要建立教师备课互检互查制度,每周列会时都必须检查督促,每月工作日的最后一天集中全体教师进行检查评比,并做好检查记录以备检查。
1、备课一般分为单元备课和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备课和教学设计除了教师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外,要注重发挥组内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2、单元(或章节)备课应把重点放在教材分析、特别是“双基”教学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
内容包括:
(1)有课题或单元名称
(2)有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标、
(3)有教学重难点、
(4)有课时计划
(5)教学资源分析
(6)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7)上单元教学得失分析及补救措施
3、课时教学设计即教案,应按课时分节备课。
一份完整的教案应包括:
(1)课题
(2)教学目标(体现“三个维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法和学法及教学(教学具)准备
(5)有教学过程
(6)板书和作业设计
(7)课后教学反思
(三)上课
1、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或互相代课。
特殊情况需调课或代课时,必须提前报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施行。
调课或代课情况教务处应作好记载。
2、上课不迟到,按时下课不拖堂。
课中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室,也不得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
3、规范教学行为,不准课前饮酒、上课吸烟和接打手机,举止文明,穿着大方,教学语言规范,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4、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精要讲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语文课要重视‘读’,让学生多读、会读、读会。
5、认真上好实验课。
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达到“普实”工作要求。
加强自制教具工作,加强实验课的教学管理,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6、坚持用普通话教学。
教学语言做到精要、明白、易懂,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7、学校要制定教师听课及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并认真实施。
(四)学生作业
1、学生作业要与教学进度同步,精选题目,作业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份量适当,难度适宜,课堂作业当堂完成。
课外作业控制时间总量(小学六年级不得超过1小时,小学五年级不得超过45小时,三、四年级不超过30分钟、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书面作业)。
小学语文按课标要求完成背诵、默写和规定的阅读量。
2、学生作业要突出学科特点,既注重基础,又注重综合运用,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更不允许有惩罚性作业;鼓励布置有创造地少而精的作业,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
学校要不定期地对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
3、努力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教师对学生作业书写要有规范性要求,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要通过学生作业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判题要准确,有作业订正。
课堂作业和按要求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全收全改,作业中带共性的问题要集中评讲。
批改符号规范,评语应有鼓励性,无挖苦讽刺性语言。
5、各年级语数同步测练考、课外作业、写话及作文是教师作业批改的重点,也是教学检查时作业环节检查的重点。
6、在月底检查中,语文作业要求达到一课一改,作文每单元一个,每月精批精改不少于二次,数学作业每月不少于十六次。
(五)辅导学生
1、辅导学生是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需要。
辅导学生要做到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切实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特别重视辅导学困生和缺课的学生,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对缺课学生的辅导要及时,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
3、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如在教师指导下组织课外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等。
教师家访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应大力提倡。
4、辅导要有计划,要讲究方法,不得因辅导而增添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不得以“培优辅差”为名加重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5、教师要重视自习辅导,做到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耐心辅导,各校要做好自习辅导记录。
(六)学业成绩评价
1、凡按课程标准开设的课都要进行学业成绩评价。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学业成绩评价可在期末提前进行,其它各科均按县教育局统一要求和规定的时间认真搞好教学评价。
2、凡全县统一组织的考试要规范操作,学校不得随意变更考试时间和科目。
考试成绩应按要求按时上报,数据统计要真实、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3、重视平时的学科学业成绩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
4、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班主任、科任教师要认真研究,为每个学生每个单元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指导学生达成目标,每单元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测、批改、讲评,及时查缺补漏。
5、期末根据学生平时学习和测试情况对学生期末成绩给予忠肯评价。
(七)教学研究
1、学校要建立校本教研(培训)制度,坚持间周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
学校领导参加校本教研和教研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教师人人有专业学习笔记。
2、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新一轮优秀、示范教研组创建活动。
教研组活动应做到“五有”,即有计划、有制度、有研究专题、有活动安排、有活动记载。
3、坚持开展听课评课和优质课竞赛活动。
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优质课竞赛活动,教师人人有听课笔记,每月听课不得少于2节。
4、坚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材处理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有何感受或困惑等。
教师行文的“教学反思”每学期不得少于4次。
(八)教学总结
1、教学总结包括学校教学工作总结、教研组工作总结、专题研究总结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教研总结。
2、教学工作总结应重点反映学校教研教改的主要成绩与经验、教学质量与管理方面的情况。
通过总结,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学期结束,教师在认真进行“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应将撰写的总结交给学校存档或在校际交流。
学校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县及县级以上的优质课、优秀教研论文和优秀教学案例以及优秀说课稿的评比。
4、学校应在学期结束时召开教学教研工作总结会和教育科研课题实验报告会,认真总结经验,大力表彰先进。
(九)、学生“减负”措施
1、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更改教育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得随意提高课程内容难度和要求,不得随意停课放假。
2、各校要确保学生除体育课外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小学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
全省中小学学校必须在每天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中体育锻炼,并将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开展好广播体操、青春健身操等集体体育活动。
每年9-12月开展中小学生体质测试工作。
3、学校要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开展好法制宣传、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5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科技、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兴趣小组,吸引并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个人爱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4、严禁学校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
5、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学生不超过7小时。
学校不得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集体上课、补课和做作业。
要采取措施保证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的睡眠时间。
6、学校和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及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向课堂要质量。
要科学安排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赶超或拖延教学进度。
7、中小学要组织好自习课,并让学生自主学习。
不得利用早读课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8、严禁未经招标、未经审定、未列入用书目录的教辅材料进入学校;严禁任何单位、任何人、乱征订教辅读物及教学资料。
9、布置作业必须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以中等学业水平的学生为参照,并精选习题。
义务教育阶段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五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45分钟;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
音乐、美术、劳技、信息技术等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