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16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docx

吉林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吉林省“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

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二〇一六年五月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吉林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完成脱贫任务的攻坚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战阶段。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吉林省交通发展要紧紧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省委、省政府“三个五”发展战略,围绕“四个交通”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努力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充分发挥交通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作用,为全省经济在稳增长中优化结构、提质增效提供支撑,为推动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积聚新动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此作为“十三五”时期我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效。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交通运输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应对挑战,认真实施《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提高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应急保障能力“两个能力”,全力推进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两个水平”,统筹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四个交通”协调发展,取得了“四个突破”、“四个提升”的较好成绩,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为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民生改善做出了贡献。

1、交通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高速公路实现新的突破。

“十二五”,全省交通建设完成投资964亿元(高速671亿元、普通干线公路138亿元、农村公路143亿元、其它12亿元),与“十一五”基本持平,保持了高位运行。

坚持把补齐高速公路短板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省际大通道、旅游大通道建设,高速公路完成671亿元,比“十一五”增加140亿元、增长26.5%。

先后开工了敦化小沟岭(吉黑界)至抚松和靖宇至通化、长春至双辽等15个项目1554公里,建成了四平至长春、通化至梅河口、辉南至松江河(长白山)等高速公路项目877公里,新增通车里程779公里,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达到2629公里。

全省新增7个县(市)通高速,新增第一条8车道高速公路、第一条通往长白山景区的高速公路,7个市(州)与省会长春直通高速(白山市2018年实现),县(市)通高速达到80%。

基本形成“三纵两射一横”的高速公路主骨架,中部地区高速公路基本成网,通往京津冀、沈阳经济区及哈尔滨、大庆等地的主要对外通道全部实现高速化。

2、普通公路总量和技术水平双提升,农村公路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前期依靠开行打捆贷款存量资金,中期抓住部里支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机遇,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吉图先导区、城镇化、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对外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部署,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594公里、农村公路19471公里。

到2015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97326公里(比“十一五”新增6889公里),路网密度达到51.9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3.63公里/百平方公里(36.45公里/万人、增加3.45公里/万人),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3956公里(新增1163公里)、占总里程的14.3%(比“十一五”增加9个百分点)。

其中:

普通干线公路二级及以上里程达到8512公里,占普通干线公路总里程比重达74.6%(国道83.5%、省道59.2%);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9517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6360公里,新增4个乡镇、427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所有乡镇、99.93%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沥青)路,提前完成交通部确定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小康目标。

3、有效推进综合客货枢纽建设,综合枢纽实现新突破。

围绕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方便换乘,提高运输效率,从综合枢纽建设入手,提高了客运枢纽建设项目省投资补助标准,尽力争取交通部补助,推动了一批项目建设,综合枢纽从无到有。

“十二五”,客运场站建设完成投资9.7亿元,比“十一五”增长5%,与哈大、吉图珲高铁同步建设了四平、吉林、延吉、图们、德惠、松原、敦化等7个综合客运枢纽;以补助引导、企业主导为原则,争取中央投资1.65亿元,支持建设吉高陆港、长春香江、通化聚鑫、珲春、图们等5个物流园区,吉高、通化物流园区已投入运营。

在吉高陆港搭建了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

4、着力增加和改善供给侧条件,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大养护投入,路网保持良好服务水平。

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

“十二五”,养护资金投入达14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74%,其中:

高速公路25.5亿元、增长77.1%,普通公路119.5亿元、增长73.4%。

分别实施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1923公里、4835公里,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已有危(险)桥隧基本消除。

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连续保持在92以上,普通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88.7%。

二是公路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基本满足多样性、个性化出行需求。

开展了优秀高速公路服务区创建活动,2个被评为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11个被评为优秀服务区。

利用闲置收费站、道班等设施,建成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11处、停车区19处、停靠站71处,新改建指路标志11381块。

三是道路运输网络日趋完善。

到2015年底,全省共开通客运班线5917条(跨省350条、跨地区772条、跨县1138条、县域内3657条),其中:

农村客运线路4015条,投入农村客运车辆达到6895辆,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100%,客运班车通屯率达到85%。

开通国际客货运输线路22条(对俄11条,对朝11条),较“十一五”末增加7条,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企业达到44户、车辆达到1266台。

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县市为节点、延伸至乡村、辐射东北亚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

四是物流运输组织方式更加科学有效。

提请省政府出台了《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稳步发展的通知》,制定了《关于道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工程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工程实施。

“十二五”,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甩挂运输试点24个,开辟甩挂运输线路63条,发展牵引车877辆,挂车1433辆,有效提高了货运组织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制定了《城市配送与车辆通行管理的实施意见》,以长春市为试点规范城市配送。

在60个农村客运站开展了客货同站试点,开辟农村物流线路230多条。

依托邮政网点和农村客运站,大力发展小件运输、农资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省50%的乡镇,为加快城乡商品流通、发展农村物流奠定了基础。

五是“公交便民”工程得到有效推进。

省政府下发了《推进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相继开展了“公交便民”、“城市畅通”、“长春公交都市”等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增、更新公交车辆3550多台。

在长春、吉林、通化市开展了公交“一卡通”试点,百姓出行更加便利。

全省302条农村客运班线实行了公交化改造,城乡客运一体化取得新进展。

六是客货运输量持续增长。

日益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的服务功能,逐步提高的服务水平,带动和促进了公路运输发展。

“十二五”,公路运输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4.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846.1亿人公里、货运量20.5亿吨、货物周转量5132亿吨公里,分别比“十一五”增长10%、40%、40%、150%,客货运量分别占五种运输方式总量的78.6%和78.9%,仍然居主导地位。

 

表1“十一五”、“十二五”交通发展主要指标对比表

类别

指标

“十一五”

“十二五”

增加值

增长率(%)

投入

1.高速公路完成投资(亿元)

531

671

140

26

2.客运场站建设完成投资(亿元)

9.2

9.7

0.5

5

3.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亿元)

83.3

145

61.7

74

公路通达

4.公路总里程(公里)

90437

97326

6889

7.6

5.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1850

2629

877

47

6.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公里)

12793

13956

1163

9

7.农村公路总里程(公里)

73157

79517

6360

8.7

8.面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48.3

51.93

3.63

7.5

9.人口密度(公里/万人)

33.0

36.45

3.45

10.5

10.建制村通畅率(%)

95.4

99.93

4.53

4.7

公路养护

11.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

93.1

93.2

0.1

0.1

12.普通干线公路优良路率(%)

88.2

88.7

0.5

0.6

公路运输

13.开通国际客货运输线路(条)

15

22

7

46.7

14.营业性客运量(亿人)

12.9

14.2

1.3

10

15.营业性货运量(亿吨)

14.6

20.5

5.9

40

16.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604.4

846.1

241.7

40

17.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2053

5132

3079

150

5、交通安全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建立起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

连续开展安全年活动,运输重点企业全部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建立起网格化监管体系和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整治机制。

二是重点环节实现监管。

对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了动态监控设备,在松花湖建设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三是开展了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公路安全质量明显提升。

按照交通部总体部署,出台了《吉林省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的实施意见》,改造公路危桥439座,实施公路隧道维护49座,整治安全隐患路段904公里,干线公路基本消灭了差等路和危险桥隧,公路安全质量考核综合指标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上升至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四是“平安交通”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我省成为交通部确定为“平安交通”安全体系试点省份,制定了实施方案,完成了6大体系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初步形成基本安全制度体系。

6、全面强化治理能力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陆续颁布实施《吉林省公路条例》、《吉林省水路交通条例》、《吉林省农村公路条例》,基本形成了涵盖交通各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框架;颁布实施了《吉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指南》、《吉林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政策》、《吉林省“十三五”普通公路建设技术政策》、《吉林省“十三五”普通公路养护技术政策》;制定完善80余项重大规章制度,资金计划管理、工程设计、质量安全监管、成本造价管理、交竣工验收等工作更加规范。

二是行业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加大了改革力度,制定了《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7个领域的15项重大改革任务。

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建立了权力和责任清单,厅里审批项目由58项精简到19项,所有审批项目均实现网上办理。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要求,改革公路管理机构事业经费预算管理体制,建立新的经费预算编制、下达及资金拨付机制。

探索试行高速公路路政联合执法试点工作,启动了公主岭市综合执法改革试点。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科技攻关的针对性,季冻区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通过交通部考核评审,并获得奖补资金支持;火山灰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应用研究等34个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