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399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docx

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Ⅰ

安徽六安二中 谭永胜

与前几年比较,2007高考地理题继续保持新课程卷试题结构的一致性,文综考试还是从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舞台——地理环境开始,地理试题总体难度、分值比例上基本保持往年水平,难度有持续走低迹象,地理作为文科综合中的“瓶颈”被逐渐突破,“分水岭”作用在降低。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Ⅰ试题简介:

第一组考察的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阶段的一个认识。

从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势不可当的中国城市化浪潮开始,中国的城市人口目前正处在一个加速增长阶段,与美国相比,城市化水平的不同体现地理学的地域性,本题意境深远。

第二组是澳大利亚,考察世界洋流的分布状态,考察对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认识和分布,地中海气候——地理学的经典主题,图中Q点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地中海气候“拍死”(帕斯)多少英雄豪杰。

5题依然考察的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隐含西亚、非洲热点地区的考查。

第三组局部光照图考查地球地图,测试从局部看整体能力。

本题说明地球地图是地理学最技术的语言,时间是永恒的高考题,时间题是高考的常青树、不死鸟。

6题已知南极极昼算地方时,7题测纬度,8题根据季节综合串联落杉矶、长江、长城、南极经典知识。

此题带有2005高考第12题的影子,2007与2005年高考相映成趣。

第四组农业区位因素,隐现“三农”问题,考察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温室种菜会联想。

最后回归母亲河---黄河,黄河含沙量变化的整体思考,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

第36题工业区位考察观察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工厂搬迁的折射首钢搬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37题中国六地降水资料表的分析,是对降水因素的全面的综合,涉及雨带推移、东中西三个地带,四大佛教名山。

第40题3题燕京建都的自然条件、4题燕京地理位置重要性,考察提取信息能力、系统分析能力。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Ⅰ)试题特点:

 

1、重点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全卷包括城市化折线图、澳大利亚图、气温降水条形图、局部光照图、城市工业图、中国降水表、燕京历史地图。

文科综合地理的最大特色应该是比较充分地运用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地图和统计图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题目中问题设计也是以图为基础,只有通过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才能正确作答。

丰富的图形类型,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

所谓地理部分“无图不成题”。

 2、2007高考气候聚焦,3、4、5、8、9、10、37题,总分43,占据地理分值的半壁江山。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类过多排放温室气体是主要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系统、农业、林业、水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控制人口增长等,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以及中国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几十名专家,历时两年,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国家方案》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我国的《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3、突出热点时代性强,热而有度,试题涉及城市化浪潮、“三农”问题、北京奥运会、南极科考等,但不紧追热点,题目所考查的能力仍是地理的学科能力,如读图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等能力。

试题和去年高考一样,“冷眼看热点”,逆向思维,突出考查双基。

 4、紧抓城市、农业、工业区位论

 5、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配置均衡。

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域性。

 6、重视中国地理的考察,从中国城市化开始到北京奥运会结束,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

从中国到世界回归到中国,以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北京奥运会把考试推向高潮。

7、与2006相似,地球地图决高考胜负、6、7、8三题确定区分度。

本题组与2006高考如出一辙,命题老师杀了个回马枪,高考复习兵不厌诈啊!

 8、体现地理学的文学、数学、地图三大传统。

 9、突出主干:

今年地理试题中所涉及的知识基本上都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地图的判读、地方时的换算、降水表的分析、城市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城市化、气候等,均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

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知识和地理学科的边缘知识,不回避地理重点主干知识。

地理的考核知识点中蕴涵着地理重要原理、规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等地理最基本的正确观念,以及分析、推理、综合、论证、计算等地理核心的技能。

这为中学地理教学作出了正确导向。

 10、注重融合:

跨学科综合题目融合得更加自然。

如果说文科综合试卷最初是三个学科的拼盘,到2006年36题39题历史地理相互融合,今年融合得更加成熟,有许多题目已难以分清是哪一学科的题目,如第40题燕京建都等。

历史与地理“第二次握手”,史地一家亲,地理环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舞台。

 综上特点,2007年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全面贯彻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较为成功地反映了地理教学、地理命题、地理学科发展三者的特点,即培养、考查和发展学生地理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是最本质的目标。

不仅对于高三地理复习具有指导意义,更对整个中学地理教学有重大启发。

纵观近几年文综试题,地理部分题目出得越来越成熟,学生很易找到感觉。

这种以基本知识点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体现运用功能的设计思想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性越来越强。

2007地理试题总体难度、分值比例上基本保持往年水平,内容上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

题目突出了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

2007考题平淡,考生从容,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选择题是失分点

文综的地理试卷难度中等,但比去年略难一些,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些重点知识的掌握,以及将地理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选择题整体上难度不大,比如选择题第1题考的城市化问题,第9、10题考的用人为方式改变小地区状况,都是比较热门的问题。

不过,选择题第6~8题,连着3个题,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力还要有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一定认识才能正确作答。

这三题选择题难度高、分值大、是地理的一大失分点。

主观题方面,从题面上看,不是很难,但考生要完整作答比较困难。

同时主观题很明显体现了与高中课改的衔接。

如36题,考查随着城市扩大化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布局、规化工业区减少污染。

这就将地理原理中的工业布局区位因素运用到城市发展实际,体现了学科的探究性。

题量增加时间较紧

提醒:

总的来说,学生要考好,还是要有扎实的地理基础,把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掌握好。

点评老师:

王仁强,泉州五中地理教研组长 

广东试卷

●解析:

难度较去年下降

地理科试卷有三大题,37小题,其中36和37题为选做题。

考试内容覆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全部必考内容。

全卷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整卷难度比2006年有所下降。

试题选材与设问围绕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内容来展开,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注重创设试题新情景,引用的资料都是真实地理事实,知识覆盖面广。

●启示:

注重读图能力

1、试卷立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对读图能力的考查。

全卷共有各类图25幅,表7个。

考查考生根据图表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根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解答问题的能力。

综合题注重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进行有机融合,反映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考查考生对特殊气候成因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亚马孙河的描述要求考生运用各种地理原理,对实际地理现象做出准确判读。

2、注重学以致用,加强对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通过给出在拉萨和上海上空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不同,要求考生分析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试题还考查了考生根据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

如要求考生从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土地开垦率的相关关系图表中找出其分布规律,回答问题。

要求考生运用正确地理观念分析云贵高原优、劣势,提出对策等。

3、试题素材丰富多彩,时代感强,充分展现和反映最新的研究内容与成果。

考生回答不能直接来自课本,需要联系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4、试题注重对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核。

考查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

5、试题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

要求考生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多角度全方位思考。

答案增强了开放性,评分说明鼓励考生创造性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设置选做题体现选择性的要求。

山东试卷http:

//edu.QQ.com 

1.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凸现综合性特点地理试题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着意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第1-8题较为全面地考查了自然地理中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自然地理要素(大气、地貌、水文、植被等)时空演变的基本规律,人文地理中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增长和迁移等基本理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基本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技能等。

第26题通过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等不同角度的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整合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相关的地图知识,突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体现出综合性强的学科特点。

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了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

试题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即注重考查考生在“双基”掌握基础之上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

如第26题,重在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基础知识的联系和迁移能力、思维品质的综合和发散能力、书面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等。

3.贴近社会现实,关注热点问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与创设

地理试题注意体现时代性,着力反映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并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为此,地理试题取材广泛,涉及了我国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循环经济、人口问题、区域环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青藏地区的旅游业、我国的干旱灾害、长江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等等。

以这样的素材为考生搭建考试平台,不仅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而且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4、彰显地方特色,兼顾试题的公平性

试题关注乡土地理,体现地方特色,注意培养考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观念和热情。

为了避免出现地域不公平,试题借助外商投资这一新的问题情境,从区域整体发展切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007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卷评析·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作者:

石光泉文章来源:

英才苑

在2007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卷中,总分值为240分,其中地理学科所占分值共78分。

其地理试题的分布情况是:

第Ⅰ卷(选择题)的第1-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第Ⅱ卷(综合题)必做部分的第26题,分值为25分;第39题的第(3)、(4)小题,分值为11分;共36分。

选做部分共有三个模块,分别是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每一个选做模块的分值相同,均为10分。

考试时,考生只能在三个选做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

其有效分值为10分。

几项分值合计,共78分。

与历史学科分值相同,略低于政治学科。

2007年的山东卷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一)较好实现了新旧高考的对接。

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在立意上、设问上均与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命题素材的选取上,充分体现了"新情景、新材料"的命题方式。

试卷中所有的地理试题均为"新情景、新材料"试题,这也保证了高考试题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在命题的各个环节上,基本上保持了前几年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模式。

应当说考生对于这一套地理试题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

可以说,命题人较好地落实了"命题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要保证平稳过渡"这一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总而言之,与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相比较,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基本上呈现为"稳中有变,变中求稳"的发展趋势。

(二)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

山东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地理,是第一次面对四种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高考。

从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直接参照或对应某一个版本的教科书的表述来命题,而是采取了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的命题策略。

命题全部选取了各个版本的教科书文本表述之外的、与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的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形式的),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但是考查的落脚点又没有脱离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可以说是:

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

(三)注重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与引导。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等;一直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在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得到了较好体现。

例如,以我国既有铁路第六次提速为情景命制的第4-5题,就是从与绝大多数国民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交通地理现象入手,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地理方向的判断等地理基础知识。

解题过程中,又涉及了中国的主要城市等中国区域地理内容。

应当说,解题过程所需要的地理知识,考生一般都能具备,但是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就是一个能力的问题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的地理试题更加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重点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也必将成为今后几年内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取向,值得广大师生的关注。

(四)地理学科特色明显,信息处理成为第一能力。

全卷共有地理图表达13幅之多,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比较齐全。

这为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明确提出的第一能力要求。

考试说明对信息处理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快速",要求考生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信息的获取;二是"最大限度",要最大化地获取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三是"有效信息",指试题所包含的信息中,对作答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内容。

本卷中的地理试题无一例外地需要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在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并组织答案。

(五)适当体现了山东地理的有关内容。

例如,第39题的第(3)、(4)小题。

就是以山东省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为情景,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

其分值共11分。

约占地理学科总分值的14%。

需要强调的是:

山东地理的有关内容,并没有脱离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和主干能力。

适当地体现山东地理的有关内容,是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新课程地理教学的新理念的具体表示,对此我们在备考中也做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工作。

(六)专题式设问,简要式答案。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在设问上多采用针对某一个地理专题进行设问的命题手法。

例如,第26题第

(1)题的水文特征专题;第(3)题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环境影响专题等。

所以,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特征仍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仍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地理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属于理科。

与政治、历史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

其表达方式也是简明扼要。

在高考地理中,考生应注意运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描述或说明所涉及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过程、基本观点等。

答案力求抓住要点,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我们通常把高考地理试题的这一特点形容为"读的短,写得少,想的长"。

(七)既注意了共同基础性,也注意了多样选择性。

与前几年的高考地理相比,今年的高考地理在形式上的最大差异就是增加了选做部分的试题。

"选择性"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一点在考试说明中有明确的规定。

今年的高考地理选做部分共有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的分值为10分。

要求每位考生在不得出现学科零选择的前提下从中任意选做3道题目,不按规定选做者,将根据所选科目的题号先后顺序,按有关规定判卷。

这一次的变化对于我们的考生将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几次模拟考试的情况来看,考生暴露出了选择选做模块时的犹豫心态等一些问题。

经过考前的不断强化和调整,相信广大考生能够适应高考地理的这一新变化。

另外,今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调整为在答题纸上答卷,也是今年高考与前几年的高考的一个新变化。

(八)对试题中存在问题的几点看法。

试题中涉及的新概念,没有像以往一样给出一个简要的说明,给考生的解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第1题中出现的"湿地"和"淡水沼泽"等。

第3题中,没有给出②处地貌形态的图例,由于该题涉及的喀斯特地貌的一些细节内容,考生比较生疏,所以,没有溶洞的图例将会给考生解题增加一些难度。

可能是出于平稳过渡的命题总要求的考虑,本试卷中的地理试题,在"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即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试题方面,探索力度不大。

第26题的第(4)小题略有体现。

总之,2007年的高考必将对2008年的高考产生巨大影响。

总结2007年高考试题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对于我们反思2007年的高考备考策略,对于完善2008年的备考思路,提升2008年的高考成绩是十分有必要的。

2007高考地理上海卷印象与内容简析

作者:

沈慧其    文章来源:

一、选择题略难,且第一次出现小专题形式。

每一专题对应2-3题选择,7个小专题总共20道选择题。

分别对应考查内容:

(一)宇宙探索:

(二)岩石:

有一幅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图有点难

(三)锋面模拟:

对用新教材的考生明显有利

(四)洋流:

(五)江南丘陵:

好象是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借鉴的

(六)人口金字塔:

(七)东南亚、南亚比较:

二、与去年相比,综合题总体上难度不大,答题较容易上手。

但文字表述题比例很大,单题分值高。

主要文字表述题及估算分值:

6分分析30°N附近的四城市(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降水差异及原因;

6分在分析甲、乙两城市交通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新教材)对三种地域文化区(那达慕大会、泼水节、坎儿井)的形成进行简要分析(有范例);

8分(老教材)根据图示,对梅雨的早晚、空间分布作出分析(两空4分);

上海梅雨有些年份持续时间长,有些年份“空梅”现象成因分析(4分);

2分分析上海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

2分对上海石化布局的合理度分析;

2分分析世博会对上海三大产业的促进作用;

2分由粮食生产、流通的案例,学生写对学习地理的启示;

……

三、多项选择题减少,仅2题。

四、综合题考点及难度评价。

(一)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结合考查了地理运动的一些知识,如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分布、时间计算等。

难度:

★★

(二)法国、德国比较。

难度:

★★☆(2星半)

法德两国的地形剖面图选择、两国的工农业结构比较、种植业发展条件比较、中法及中德经济文化合作举例,稍有难度。

(三)30°N附近的四城市(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比较。

难度:

★★★

(四)中国的粮食生产及流通。

难度:

★★

(五)上海产业结构。

难度:

★★☆

(六)有四幅图,大体是甲、乙两地交通状况、空气污染度比较。

难度:

★★★☆

新教材:

(七)3S技术及其应用。

难度:

★★☆

(八)地域文化区比较(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砍儿井三幅示意图)。

难度:

★★★

老教材:

(七)地震、地球内部圈层及界面。

难度:

(八)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的起讫等日期线图。

难度:

★★★★

五、其他看法

最后两题中,个人感觉老教材的最后一题偏难了,就是不知道是怎样的评分标准了。

对层次好的学生可能答新教材的题更有利一些。

个人认为这套试题应该会是比较成功的。

总体上,它比去年试卷略简单一些,但文字表述题的增加,实际上使试题更容易有区分度。

因为,层次差的学生可能感觉好但分数不会高。

与前两年试卷相比,综合题的多项选择减少,表述题的增加,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的稳定发挥有帮助,考高分可能更容易些。

以05年(市均分105分)作参考,个人感觉市均分可能在103-105之间。

朱诚恳博客:

07届高三年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07年高考已经结束,本届学生,虽然是这几届高一入学成绩比较差的一届,而分班后文科班同学的基础更差。

但我还是相当重视的,无论备课、上课,还是批改,我都力求做到尽心尽力,我把这一年当做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也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本人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树立信心,消除恐惧

也许文科生早就听过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也许是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

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地理学科薄弱的同学更要多表扬,多鼓励。

二、加强政、史、地三科协调,以提高综合成绩为目标

 在高三这一学年中,特别是第二学期,任教同一班级的三科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不要各自为阵,要经常交流对班级的看法。

其次,鉴于文综考试的特点,在试题的设置方面,往往综合性较强,因此三科教师要加强学科的探讨,更能把握命题的趋向。

三、要重视地理学科知识的把握,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

(一)扎实地理功底,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

从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来看,试题立足于考查学科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特别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和系统地理考查。

首先要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准确、全面、灵活掌握考点。

只有具备了基础知识,才可能从事这方面的思维活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

因此,能力源于基础。

高考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决问题。

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但每年考试中总有一些基础知识被作为命题的对象,如2007年文综全国卷对“城市化问题”“气候、洋流、河流知识”“工业选址及其区位因素分析”“降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城市选址及其区位分析、地理位置评价说明”等都体现了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其次,对我们这样的考生而言,多数同学地理得分率很低,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