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1186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

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为必考题。

2.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而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肩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

不可一日无此君!

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

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

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

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敏,字元功,赣之石城人。

父皓,有才武,建炎末,以破赣贼李仁功,补官至承信郎。

敏身长六尺余,精骑射,积官至忠靖郎。

以杨存中荐,擢阁门祗候。

时闽地多寇,殿司兵往戍,率不习水土。

至是,始募三千兵置左翼军,以敏为统制,漳州驻扎。

敏按诸郡要害,凡十有三处,悉分兵扼之,盗发辄获。

赣州齐述据城叛,啸聚数万,将弃城南寇。

敏闻之曰:

“赣兵精劲,善走崄,若朝廷发兵未至,万一奔冲,江、湖、闽、广骚动矣。

”不俟命,领所部驰七日,径抵赣围其城。

逾月,朝廷命李耕以诸路兵至,破之。

累功授右武大夫,封武功县男,领兴州刺史。

召赴阙,宋高宗见其状貌魁岸,除破敌军统制。

寻丁母忧,诏起复,以所部驻太平州。

  

绍兴三十一年,金国主完颜亮来攻,成闵为京湖路招讨使,以敏军隶之,升马司统制,军于荆、汉间。

敏说闵曰:

“金人精骑悉在淮,汴都必无守备,若由陈、蔡径捣大梁,溃其腹心,此救江、淮之术也。

”不听。

从闵还驻广陵,时金兵尚未渡淮,敏又说闵邀其归师,复不听。

敏遂移疾归姑孰。

宋孝宗即位,张浚宣抚江、淮,奏敏为神劲军统制。

浚视师,改都督府武锋军都统制。

朝廷遣李显忠北伐,浚欲以敏偕行,敏曰:

“盛夏兴师非时,且金人重兵皆在大梁,我客彼主,胜负之势先形矣。

愿少缓。

”浚不听,令敏屯盱眙。

显忠至符离,果失律,敏遂入泗州守之。

金人议和,诏敏退守滁阳。

敏请于朝,谓滁非受敌之所,改戍高邮,兼知军事。

与金人战射阳湖,败之,焚其舟,追至沛城,复败之。

  

乾道元年,迁宣州观察使,召除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

居岁余,敏抗章曰:

“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仍请更筑其城。

乃落常阶,除光州观察使。

四年,北界人侍旺叛于涟水军,密款本朝,称结约山东十二州豪杰起义,以复中原。

上以问敏,敏曰:

“旺欲假吾国威以行劫尔,必不能成事,愿勿听。

”适屯田统领官与旺交通,旺败,金有间言,上知非敏罪,乃召敏为左骁卫上将军。

(节选自《宋史·陈敏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B.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C.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D.久任周庐/无以效鹰犬/况敌情多诈/和不足恃/今两淮无备/臣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高邮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男,爵位名,唐代开始设置,为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

B.丁母忧,遭逢母亲丧事。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孝三年,任官者须解官,服满后起复。

C.周庐,古代皇宫周围所设的警卫庐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警卫值班室。

D.除,在文中是“免除、罢免”之意,此外“除”还有“台阶”之意,如“洒扫庭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敏为将坚决果断。

当朝廷尚未发兵之时,他就率领部队奔驰七日,直接到赣州城围剿齐述并大破之。

B.陈敏为国恪尽职守。

他劝说成闵乘金兵不备之时进攻大梁来救江淮地区,但成闵并未听从他的意见。

C.李显忠北伐时,陈敏劝说张浚不要急于出兵,否则一定会失败,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D.陈敏深得皇帝赏识,当金国人离间他时,皇帝不但知道不是陈敏的过错,反而征召他入朝担任高级武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敏按诸郡要害,凡十有三处,悉分兵扼之,盗发辄获。

(5分)

(2)敏又说闵邀其归师,复不听。

敏遂移疾归姑孰。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碛①中作

岑参②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注]①碛[qì]:

沙漠。

②岑参,唐代边塞诗人,曾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

8.请从内容上解析“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这两句诗的意思。

(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蜀道难》中诗人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极言蜀山之高峻和急流之汹涌的诗句是:

“,。

(2)杜甫《登高》中“,”一联,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惆怅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在《劝学》中,作者用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及改变自己之后得出结论: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惩罚微笑

黄飞

一位内地企业家到香港办厂,他住的别墅到停车地要经过一段“S”形草地,其实路很短。

那天,他出门晚了,一急便从草地上直接穿过,跨过低栏就上车。

这时,一位年轻的香港警察走了过来,很礼貌地给他撕了张罚单,处罚280元港币。

他愣了,根本没想到这会是事。

280元港币折合人民币也不过区区300元,问题是太丢面子了,而且丢在香港。

这对于一个处处让人仰视、处处有人伺候、什么事都不用自己操心、什么事都可以摆平的领导来说,心理上无论如何难以接受。

但,现在没人帮他。

这是在香港,就他们两个人。

一个西装革履的内地大老总,面对一个一脸稚气的香港警察。

他哀叹,只有靠自己了。

那时,阳光极好,从维多利亚港湾升起的朝阳,温柔异常,将老总的面孔照得红扑扑的。

他尴尬地笑着,赶忙递上盒好烟,低三下四地说:

“对不起,我错了。

主要是有急事……”那年轻警察也笑了。

他虽然听不懂老总那半土半洋的普通话,但明白意思,摆摆手很礼貌地谢绝了香烟。

老总见对方笑了,且很真诚,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使劲比划着:

“我保证,下不为例,绝对下不为例!

”年轻警察始终微笑着。

老总的心彻底放下了。

他收起罚单,向对方亲切地拜拜一声,开车走了,在警察微笑的目光中渐渐远去。

这件事,很快忘记了。

一星期后,他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老总莫名其妙,没做犯法的事啊!

急忙找律师,律师问他近日有无犯规的情况。

他苦思冥想,猛地想到了那次过草地,可已经解决了呀!

律师听后摇头道:

“你误会了,绝不可能那样解决。

按香港法律,一个星期不到指定地点交罚款,法院传你;再不理睬,就要拘捕你。

”老总慌神了,忙请律师疏通。

律师认真说道:

“这不比内地,没用的,我也不会去疏通。

最好的办法,老老实实认错受罚。

”老总没辙了。

开庭那天,还有几个犯规的人。

老总确实老实,见到法官,就点头哈腰地笑。

法官问他犯规事实,他一一承认,毫不犯犟。

谁知审判结果,其他人都按罚单罚,惟独他加罚一倍:

560元港币。

他憋气,又不敢问,交了罚款就去找律师。

律师也莫名其妙,建议他直接去问法官,并说这是法律允许的,很正常。

老总想了想,鼓起勇气,决定学秋菊讨个说法,罚要罚个明白,不能当冤大头。

去一问,法官很严肃:

“你违反了法规,自己也承认,可你一见法官就笑,这本身就是藐视法庭,所以加重处罚。

老总简直傻了!

后来,他忍不住将这个“教训”逢人便讲……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从香港归来的代表说的。

当时听的人哈哈笑过之后又陷入了深思。

我在想,一向威严的老总,为什么要逢人就讲这个“教训”呢?

原因只有一个:

刺激太大了。

在内地标准的皮毛小事,在香港却如此较真;循规蹈矩地去处理,却连栽跟头;“不打笑面人”的古训,在这里受到了无情的嘲弄;传统的思维模式,在这块同属于中国的土地上碰得头破血流。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位内地企业家在香港“犯规”后连忙陪笑,递烟,低三下四地道歉,且保证下不为例,但仍未逃过处罚,说明香港的体制缺乏人情味,机械呆板,灵活性差。

B.一位年轻的香港警察走了过来,很礼貌地给他撕了张罚单,而且始终微笑着,说明年轻的警察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

C.作品中的律师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起了串联故事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他虽然只是个配角,不直接关联小说的主题,但并非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

D.小说着力于细处写人,综合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等多种方法来塑造“老总”这个形象,人物生动丰满,令人印象深刻。

E.老总忍不住将这个“教训”逢人便讲,是为了申诉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表达对香港警察及法庭判罚的强烈不满。

(2)“微笑”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内地老总这一形象有哪些主要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结尾大家听了笑过之后又陷入了深思,对于“惩罚微笑”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和启示?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活趣事

袁隆平老师的中国梦就是粮食增产,让十几亿中国人有饭吃,吃得好;进而让全世界七十多亿人有饭吃,吃得好。

从他的梦想来认识袁老师,就能理解这位老科学家为什么总是精力充沛,锲而不舍地追求杂交水稻增产的新高度,就能理解国际水稻专家们为什么给他取名为“杂交水稻之父”,就能理解湖南省近两届省委书记为什么称他为“80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总是身不离田间,被农民尊称为“米菩萨”。

“米菩萨”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关于他的外语水平,有人误认为不过是“二两棉花——弹(谈)不上”,其实不然。

1992年,我随袁老率领的代表团赴菲律宾参加第二届杂交水稻国际研讨会,并应邀在会上作报告,报告后留有十分钟时间给专家们提问。

刚开始还比较顺畅,但当一位日本专家问到中国防治稻瘟病使用哪些农药时,我有点接不上。

农药的名称有化学名、商品名、通用名,难记且不好发音。

袁老师看到我面露难色,立即小跑着登上讲台,帮我救场。

事后,我很感激地说:

“我还没来得及喊‘救火’,消防员就跑过来了。

早在1999年,经专业评估事务所评估,仅“袁隆平”这个品牌,市值就为一千亿元,袁老师早已是中国的名义“首富”,另外还拥有“隆平高科”百分之五的股份。

足够多的钱,不图享受,而是用于培养、奖励杂交水稻研究的人才,显示出袁老师的人梯精神和人格力量。

1994年6月,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行的庆典活动上,袁老师将他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的1.5万美元奖金全都捐献出来,设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

首届颁奖评选出24人,他们是在艰难的开创年代大力支持杂交水稻研究和为推广杂交水稻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我曾陪他去北京出差,在国家计委、科委、农业部等机关奔忙。

付的士费时,如果跑的这趟车和杂交水稻项目有关,袁老师会争着付钱;倘若无关,任凭我怎么赖着他掏钱,他都是“冷水褪鸡——一毛不拔”。

我笑着说:

“都是办公事,何必泾渭分明。

”他嘿嘿一笑。

“文革”期间,袁老师还在安江农校教书,春播季节指挥生产的上级领导不顾寒潮南侵,命令限期完成稻谷播种任务,结果发芽的种谷全部烂在泥里。

袁老师深感惋惜,就此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即水、肥、土、种、密、保、工、管)还应加一个“时”字,让生产领导者明白不违农时的重要性。

这是何等科学合理的建言,可就是这个“时”字,差点儿被视为篡改“最高指示”。

幸免这场大祸之后,袁老师自嘲:

“只怪自己不关心政治。

长期的工作劳累,特别是水稻杂交试验与推广中要熬受日晒、风吹、雨淋,再加上饮食不定时,袁老师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肠炎。

而他又最怕在医院耽误时间,好在他有个特殊单方:

胃病发作时,吃糯米饭或糯米粑粑;肠炎发作时吃杨梅罐头。

颇有临时性的疗效。

袁老师的爱人邓哲随时为他备着这些“私家秘方”,连出国时也备以急用。

我们都笑说:

“袁老师用糯米粑粑向疾病抢时间!

袁老师既是一个分秒必争忘我工作的科学家,又是一个喜乐善玩的乐天派。

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游泳、打麻将、下象棋、拉小提琴、打气排球、打乒乓球、开摩托车、驾驶汽车等,他都是行家里手,袁老师家住长沙市东湖街道,近年来,他年年参加社区的气排球比赛,特别喜欢与独居、空巢老人竞技,切磋球艺。

他襟怀豁达,爱开玩笑,和蔼可亲。

大千世界对他来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首段照应了标题,引出下文对袁隆平的具体介绍,凸显了袁隆平的思想性格和理想追求,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袁隆平的崇敬、赞美之情。

B.袁隆平被尊称为“米菩萨”“80后”和“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的梦想是粮食增产,让中国人有饭吃,吃得好;让全世界人有饭吃,吃得好。

C.“文革”期间,袁隆平提出“农业八字宪法”还应加一个“时”字,这一科学合理的建言差点儿被视为篡改“最高指示”,说明袁隆平一心埋头搞科研,不关心政治。

D.文中说仅“袁隆平”这个品牌的市值就为一千亿元,袁老师早已是中国的名义“首富”了,这旨在说明致身于农业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圆自己的创业梦。

E.本文最后一段说袁老师“分秒必争忘我工作”,又说他“喜乐善玩”,看似互相矛盾,其实这正是袁老师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本段继续讲述袁隆平生活趣事,而并非对上文内容的总结。

(2)本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袁隆平老师的风采和魅力,请结合材料分析文章在写作上的特色。

(6分)

(3)文中写了袁隆平的哪些生活趣事?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中国梦以及他坚韧执着的追梦精神打动了很多人,作为与袁隆平同时代的青年学子,你认为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由于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软、能源领域依然乏力、通胀受限等原因,下次加息时点比美联储估计的更加难以。

②与网友们热火朝天的“侦查推理”和“斌爽恋”的舆论相比,身处风暴眼中的郑爽显得云淡风轻。

③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A.琢磨沸反盈天夸夸其谈B.捉摸沸反盈天不经之谈

C.琢磨纷纷扬扬不经之谈D.捉摸纷纷扬扬夸夸其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3月22日上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站发生的系列爆炸袭击已造成34人死亡,超过170多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袭击事件。

B.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我们要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流通、生产、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C.有美国媒体称,中国关于建立一个新中亚安全集团的计划在莫斯科引起担忧:

俄罗斯在中亚地缘政治中的地位正在衰落,现在也许要与中国展开竞争。

D.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的是为了保护好绿水青山,让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促进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①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

②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③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④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⑤“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②①④C.③②⑤①④D.②⑤③④①

16.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当下的电影,过度媚俗搞怪也好,钻营奇观模式也好,①。

诚然,电影离不开娱乐性,但娱乐性只是一种催化剂,②。

任何一部能够让人记得住的经典作品,原创性的内涵都是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③,只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让观众在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获得观赏的乐趣,从而愉悦心情。

17.下面是某医院门诊“一卡通”挂号流程图,请依据本图,把整个流程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子曰: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市十三县(市)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1.C(“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不恰当,从下一段的开头,尤其是“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一句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文化还没有发展到高峰时期)

2.B(从“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来看,文人们爱竹是为了自身的解脱)

3.A(“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分析错误,应源于竹子的特点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

5.D(“除”在文中是“授予官职”之意)

6.A(“大破之”是在“朝廷命李耕以诸路兵至”后)

7.

(1)陈敏勘察各郡的要害地方,共有十三处,全都分派兵力扼守,盗贼一出动就将他们捕获。

(按、悉、扼、发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2)陈敏又劝说成闵拦击返回的金军,又不听,陈敏于是称病回到姑孰。

(说、邀、归师、移疾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走马”说明旅途紧张,“西来”点明行路方向,“欲到天”写离家之远和野旷天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