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困境及其突破.docx
《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困境及其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困境及其突破.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困境及其突破
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困境及其突破
美国著名的领导力专家约翰?
马克斯韦认为,领导力就是影响力。
领导力就是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赢得大批追随者的能力。
[1]教师专业领导力是教师作为专门人员,在特定的群体范围内通过自身的专业性优势(如教师的知识、能力)和非专业性优势(如教师的人格魅力、人际关系)对群体内的成员及其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能力。
教师专业领导力作为一种促进性的影响力,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专业领导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非智力性因素发展的保障性条件。
对教师而言,教师专业领导力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促进群体成员的专业发展。
对学校而言,教师专业领导力可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学校的知名度。
一、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一)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1.专业性要素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要对他人产生影响,就必须在专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教师的专业性要素主要包含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专业理想。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从事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包括专业性知识和基础性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知识,其中专业性知识是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关键要素。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各种能力,包含了组织教学、课堂管理、语言表达以及教育科研等多种能力。
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指教师对待教育教学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态度等综合程度所能达到的水平的预期与追求,它往往是驱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性因素。
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专业理想共同构成教师的专业领导力,并对其他教师及其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非专业性要素
教师除了凭借专业性要素上的优势产生对他人的影响力之外,非专业性要素上的优势也会对群体成员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教师具有力中的非专业性要素是指教师的人格魅力、人际关系和个性品质等多种要素。
教师专业领导良好的人格魅力、个性心理和人际关系可以形成综合的影响力,使群体内的成员认同教师专业领导的地位和作用,接受、内化教师专业领导的影响力,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力求表现得与教师专业领导相一致。
教师的人际关系是非专业性要素中的主要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教师专业领导与群体成员接触的频繁程度,有利于与被领导者之间发生情感、思想等的交流与碰撞,进而影响被领导者。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性格、气质、道德修养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对群体成员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此外,教师的个性品质,如坚韧、执着、合作、分享等特质也是教师专业领导力得到认可并发挥影响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专业领导力的特点
1.教师专业领导力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行政的领导力
教师的专业领导力是教师凭借个人综合实力来影响他人的一种非强制性的,不具有行政处罚性质的领导力。
首先,教师专业领导力是“教师专业本身以及教师自身的因素作用形成的教师在学校活动中的影响力”,[2]是由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个性品格、人际关系等多种要素构成,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力。
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大小直接由这些要素综合起来产生作用。
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实现是依靠教师专业领导所具备的专业性和非专业性优势特征,是让“被领导者”发至内心的自愿接受。
其次,教师专业领导力不与职位职权挂钩,与权力大小无关,因此它不具有行政领导力的命令色彩,也不具有外加的、强制性认同和执行的特征。
即使有哪一位教师不认同甚至拒绝接受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影响,他也不会受到任何行政性的惩罚。
2.教师专业领导力是一种生成的、动态的领导力
教师专业领导力是在教师不断提升和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领导力,它是生成的、动态的领导力。
首先,教师专业领导力不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赋予或任命,也不会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
它是在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人格魅力的感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教师专业领导力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领导力。
面对不同的群体或群体成员,教师的专业领导力可能呈现出一定的时限性,因为“不同的活动群体对教师不同领导力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同时,不同的活动群体的选择力、接受力以及反作用力各不相同。
”[3]教师在某个群体或时间段内是专业领导,在另一个群体或时间段内就未必是专业领导,甚至可能是“被领导者”。
当教师的专业知识陈旧、能力弱化、人际关系恶化或人格魅力缺失的时候,其专业领导力也会大大削弱甚至消失。
二、教师专业领导力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尊重与认同的文化环境,不利于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实现
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内缺乏尊重与认同的组织文化,难以营造教师专业领导力提升和实现应有的文化环境。
首先,“文人相轻”的思想由来已久,每一个教师或多或少都有几分清高,有的觉得自己也能干好专业领导者的事情,有的甚至觉得专业领导者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自己,因此不甘居于“被领导者”的地位。
其次,“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观念使得不少具有一定专业领导力的教师因担心被同事疏远和孤立而不愿意扮演专业领导者的角色,不愿意展现自己的专业领导力。
第三,受“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教师缺乏对专业领导力的正确认识,认为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要上好课就算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提升与实现都与自己毫无关系。
(二)激烈的竞争关系和教师个人的利益追求阻碍了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提升
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仍然以成绩为主,教师的待遇等多与成绩挂钩,教师之间会因为所教班级的排名、分数的高低而形成一种实质性的竞争关系。
首先,教学一线的老师面对考试、升学的竞争压力,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往往无暇顾及专业领导力的提升与实现的问题。
其次,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教师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成绩,对其他教师则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担心自己提升学生成绩的经验和技能为他人知晓或掌握,不利于形成合作、分享的人际关系。
第三,由于担心“徒弟一成人,师父赶出门”和自己专业领导地位被他人取代,专业领导者在对他人进行“传、帮、带”的时候往往要“留一手”,不会倾囊相授。
这样,不仅自己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也会使其他教师因为缺少专业领导者的引领和帮助,在专业上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三)现有的教师专业领导力提升与实现的效果不明显
目前,教师专业领导力提升与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名优骨干教师培训和名师工作室,希望能以此培养区域内的专业领导者,提升其专业领导力。
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首先,名优骨干教师培训和名师工作室缺乏监管,没有固定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工作不能常态化,培养对象的专业领导力提升比较有限,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够明显。
其次,这些名优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的行政化色彩较浓,很多人并不被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可,甚至还会让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拒绝接受其专业领导和影响。
第三,这些名优骨干教师在学校内往往承担了较重的任务,在教育教学时,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于自己的各项任务的完成上,无暇顾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讨论、帮扶指导,在群体内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四)在教育行政权力的制约下,教师专业领导权力十分有限
在我国,校长一般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校长的行政权力往往是学校内部最大的权力。
校长凭借自己的行政权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扮演了专业领导者的角色。
但是,校长的这种专业领导者的角色及其权力并不能真正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接受。
同时,这种行政赋予的权力会因为教师专业领导力“出众者”的出现而丧失一定的话语权。
校长往往担心教师专业领导者的影响力过大而影响行政命令的执行及其效果,进而威胁到自己的行政权力。
因此,在校长行政权力主导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的领导往往不愿意下放教师专业领导权力,教师专业领导力提升及其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所以,校长维护甚至强化行政权力的发挥,就会忽视和压制教师专业领导权力,不利于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提升及其实现。
(五)教师缺乏成长为专业领导的特质和领导技能
教师要成为专业领导者,就必须成为该学科教师群体内最有才能并且能发挥这些才能的人。
专业领导者才能的发挥,不仅仅受制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受制于自己作为领导的领导特质和领导技能。
教师具备了成为专业领导者所必须的专业要素,不一定就能成为专业领导者。
要成为专业领导者,还必须具备与专业领导相匹配的领导特质,如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宽容、信任等;必须掌握相应的领导技能,如管理技能、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
但事实上,虽然很多教师都重视自己的专业性要素和性格、气质等非专业性要素,但是忽视了自己在专业要素、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协调配合等方面对群体成员影响力的培养和发挥,因而难以成为专业领导者并提升和实现专业领导力。
三、教师专业领导力实现的策略
(一)建设尊重认同与合作分享的学校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由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组成,直接影响着组织内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和具体行为方式。
教师能否提升和实现专业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组织文化。
积极的学校组织文化能促进教师认同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领导力提升和实现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致力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提升和实现打下基础。
同时,积极的学校组织文化有利于组织内的成员相互尊重和认同,愿意合作与分享,自愿接受“专业领导”的领导和影响,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因此,建设尊重认同与合作分享的学校组织文化,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教师不断实现专业发展,提升和实现教师专业领导力。
(二)加大教师专业领导力的培训力度
教师作为专门人员,要实现自己的专业领导力,首先就必须提升专业领导力。
为此,要改变目前教师专业领导力提升途径的单一局面,多渠道开展教师专业领导力培训,加大教师专业培训的力度,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夯实教师专业领导力实现的专业性基础。
积极开展教师专业领导力中非专业性要素的培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合作意识等,建立起教师群体内尊重、信任、支持、相互学习的良好人际关系。
发挥名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科专业优势,让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专业引领、榜样示范、人际交往等途径发挥专业领导作用,带动教师群体的整体发展。
(三)赋予教师在学科专业领域内的领导权力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领导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必须赋予教师专业领导的权力,“必须还给他进行教育工作自主的权力,赋予其主体地位和相应地发挥其主体性的条件,承认教育者的职业地位和在教育中的权威,不能限制他在教育中的积极性。
”[4]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从经济、行政等方面对教师专业领导力予以确认,为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提升和实现创设内部和外部条件,让教师能够通过报告、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专业领导力,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就学校而言,要让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参与到管理、教学、教研、评估等各个环节,激发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提升和实现专业领导力。
(四)转变教师观念,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
实现教师专业领导力,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
通过共同愿景可以让教师为了个人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区域教育的推进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教师专业领导力提升和实现的“合力”。
每一位教师都应摒弃“文人相轻”“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落后观念,认同、接受他人的专业领导力,并积极主动提升和实现自己的专业领导力。
作为专业领导者的教师不能只想到凸显个人业绩和能力,要避免出现“鹤立鸡群”而被疏远被孤立的局面,也要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以大局为重,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成功经验,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个人魅力引领和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
(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提升和实现专业领导力创设条件
教师专业领导力的提升和实现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展示以及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感染。
教师要想在与同事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实现自己的专业领导力,就要不断拓展教师专业领导力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专业性优势来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和认同。
同时,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性气质来影响群体成员,寻求群体成员的理解与支持,调动被领导者的情感,唤醒他们对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并为之而努力。
此外,要发展自己作为专业领导者所具有的领导才能和领导特质,以身作则,引领群体成员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不断实现专业发展,提升和实现专业领导力。
参考文献:
[1]吴金瑜.校长领导教师共同实现领导力[J].上海教育,2006(13):
48.
[2]李款.论教师领导力的内涵[J].教育学术月刊,2009(7):
13.
[3]李款.浅析提升教师领导力[J].现代教育论丛,2009(3):
31.
[4]黄葳.教育管理学[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