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7590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小学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小学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小学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小学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docx

《小学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docx

小学教育学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4.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劳动造成了(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5.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7.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 )。

A.打扫校园

B.植树造林

C.拥军优属

D.帮老助残

8.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9.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

A.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10.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

D.《民本主义与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

A.教育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发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

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4.下列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有( )。

A.强烈的荣誉感

B.不适度的自尊心

C.学习动机不强

D.意志力薄弱

5.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师生关系结构

D.生生关系结构

E.直线职能结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1.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

2.课程理论是根据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认知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谈话法可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4.学生个人档案是最常见的,其内容最常见的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5.一名教师是否能够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学制

2.教学组织形式

3.智育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简述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4.怎样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论述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他的主要观点有: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

2.D

【解析】由小学教育学制的历史发展可知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是五四制实验。

3.C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4.A

【解析】略。

5.B

【解析】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6.B

【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7.A

【解析】略。

8.C

【解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对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不能厚此薄彼,应该共同发展。

9.D

【解析】略。

10.B

【解析】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解析】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

2.ABCD

【解析】略。

3.ABCE

【解析】略。

4.BCD

【解析】强烈的荣誉感属于先进生的心理特点。

5.ABCD

【解析】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结构、生生关系结构。

三、填空题

1.形象记忆

2.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

3.复习谈话、启发谈话

4.文字表达式、表格调查

5.专业素养

四、名词解释

1.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问的关系。

2.教学组织形式:

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智育: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这是因为: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又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2.【答案要点】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3.【答案要点】

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4.【答案要点】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集体。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科目的设置。

(2)学科顺序。

(3)课时分配。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2.【答案要点】

(1)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

制定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既要考虑小学课外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又要考虑上级机关有关的指示建议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计划确定的目标要有实现的可能,活动内容要具体,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为保证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

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使活动的参加者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了解所要实施的计划和特点,实施的具体步骤、方法,以及自己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应当达到的目标要求。

第二,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

计划实施中,学校领导要经常定期进行检查,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一些典型项目,用典型人、典型事来推动课外活动的开展。

对直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的教师来说,同样需要抓好典型,用典型带动更多同学参加课外活动。

第三,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

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总结。

在工作进程中要不断积累正面与反面材料,包括具体的数据与事实及平时对材料的分析与体会,这样,计划实施终结时,总结就会顺利完成。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B.学校制度的建立

C.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2.“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霍尔

C.高尔登

D.洛克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4.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

A.认定制

B.审定制

C.选定制

D.国定制

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6.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9.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是( )。

A.课堂管理

B.良好的班风

C.良好的师生关系

D.教师

10.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13.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14.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15.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1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17.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B.教师、学生、教室

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19.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0.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教学的任务决定的

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教学策略的类型有( )。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3.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 )。

A.教育学

B.心理学

C.学科教学法

D.教育心理学

E.义务教育法

4.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以人为核心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班级授课制

5.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6.人的身心发展包括哪两个方面?

( )

A.生理的发展

B.心理的发展

C.情商的发展

D.道德的发展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8.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 )。

A.语言表达能力

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9.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自私性

10.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E.核心课程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______”。

2.小学教育是__________,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__________的教育。

3.1903年颁布的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4.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决定。

5.教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

6.素质教育是以__________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7.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批评惩罚和__________等方式。

8.班主任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

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保管。

9.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四个步骤。

10.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学过程

2.启发性原则

3.德育

4.班级

5.课外活动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2.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3.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4.小学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5.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2.试述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2.C

【解析】“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高尔登,他的典型论调是:

“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3.B

【解析】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

4.D

【解析】目前,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

5.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6.A

【解析】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7.B

【解析】课程标准不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而且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8.B

【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9.C

【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

10.C

【解析】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11.B

【解析】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2.D

【解析】由效度的概念可知。

13.B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14.D

【解析】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5.A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16.B

【解析】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17.A

【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式互补、协调一致。

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即所谓三结合教育。

18.C

【解析】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思想是基于其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而提出的。

19.D

【解析】由字面意思可知都是强调复习巩固的,所以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20.B

【解析】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解析】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2.ABCD

【解析】教学策略的类型有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3.ABC

【解析】教育理论是基本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

4.ACD

【解析】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5.ABCDE

【解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6.AB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7.ACDE

【解析】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8.ABCDE

【解析】基本的教育能力素养有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9.ABCD

【解析】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

10.ACD

【解析】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

三、填空题

1.废科举、兴学校

2.基础教育、基本素质

3.癸卯学制

4.任务、职业角色的多重性

5.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6.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7.表扬奖励、操行评定

8.整理、鉴定

9.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10.总结

四、名词解释

1.教学过程:

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启发性原则:

“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老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4.班级:

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5.课外活动:

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2.【答案要点】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同时也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

教科书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成绩提供了依据。

3.【答案要点】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5.【答案要点】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才能发挥咨询、指导的作用。

(3)教师要注意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低年级儿童对学习的价值了解不深,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

教师应尽快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

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

老师对学生打的分数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取得高分成为很多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3)学习兴趣与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

同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是和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满足感常伴随着教师的夸奖而增强。

2.【答案要点】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押题密卷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育者单纯强调人的自然性就会导致( )。

A.教育万能论

B.儿童中心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