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4771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docx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

201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4(生活与哲学部分)

第三单元辩证法

一、选择题

1.(2013重庆卷10)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D)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2.(2013重庆卷11)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C)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变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2013全国卷I19)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从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A)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3全国卷I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

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

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事例表明(D)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3广东卷33)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6.(2013广东卷34)图5漫画(作者:

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B)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13四川卷11)“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对此,我们应该(C)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13江苏单科27)“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B)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2013江苏单科28)某视频于中,一只小猫头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

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D)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10.(2013江苏单科29)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

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

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1.(2013江苏单科30)图4漫画《如此修理》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C)

  A.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D.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12.(2013全国大纲卷32)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

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

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D)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

00)

13.(2013安徽卷10)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D)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14.(2013安徽卷11)图1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D)

  ①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

00)

15.(2013福建卷36)下列与图11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B)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

00)

16.(2013浙江卷30)现代智能通讯工具方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

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

这告诉我们(A)

  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

  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2013海南单科21)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

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

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

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

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D)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2013海南卷18)2012年12月,“海南绿色崛起论坛”在海南举行。

会议提出,推动海南绿色崛起,需要依靠和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守住这个全世界都追求的“时尚”,凸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样本。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A)

①强调海南绿色崛起以发挥独特优势为基础

②主张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来利用规律

③倡导适用于我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模式

④认为工作中心应由经济建设转向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2013上海单科24)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下列情形符合“同一性”的是…(D)

A.矛盾着的双方呈现相互分离的趋势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C.矛盾着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D.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25.(2013上海单科25)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走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

这表明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A)

A.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C.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遵循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

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量已超5000万台,且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

大量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环境炸弹”,利用好就会成为“城市矿山”。

据此回答第26、27题。

26.由“环境炸弹”变成“城市矿山”的哲学依据是……………(D)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B.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农业遭遇物联网,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悄悄地改变着依靠经验播种的传统农耕方式。

据此回答第28、29题。

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农产品种植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

下图是用传统农耕方式和物联网技术种植番茄的不同过程。

从上图中看,运用物联网技术种植番茄是…………(D)

A.一种原始创新B.对传统种植方式的既克服又保留

B.具有创新意识的理论活动D.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内部联系

28.(2013上海单科29)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番茄的生长过程实施全程监控,从而使消费者放心食用。

“全程监控”与“放心食用”之间是………………(B)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二、主观题

29.(2013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14分)

答案: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

(4分)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

(4分)

30.(2013山东卷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2)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8分)

  答案:

合理开发文化遗产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合理开发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1.(2013江苏单科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

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

有人伤感地说: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话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6分)

  答案: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

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32.(2013江苏单科3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

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

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

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运材用料唯物辩证法下有列关问发题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国道劳路动。

(6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

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

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33.(2013全国大纲卷3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金砖国家多为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且都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

21世纪以来,经过各自的努力,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已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列。

2012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

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5次会晤,各成员国在贸易、金融、投资等诸多领域妥善处理各种分歧、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

  (6)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10分)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分)金砖国家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3分)各国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共同发展。

(4分)

34.(2013安徽卷38)(28分)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

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示范效应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

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1)运用“茅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8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35.(2013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3)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

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10分)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

(或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

抓住创新这一关键,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

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

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成为汽车强国是产业梦,成为“有车一族”是家庭梦,青年学生也有自己的梦。

青年学生的个人梦想无论多么色彩斑斓,都只有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实现。

请分别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知识,探讨为什么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

(6分)

  《生活与哲学》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或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或个人价值的选择要自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36.(2013浙江卷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31分)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GDP(万亿元)

  20062566300321.6

  20084490461631.4

  20106654706240.2

  2012-1024250.8

  注:

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3)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1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经济建设总要消耗能源与资源,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生态环境保护制约能源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一定的财力物力,对经济建设产生影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保护好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经济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

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7.(2013海南单科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

  材料一由于气候变迁,甲县的耕地沙化严重.为防止土地退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利用泡桐树适应性强、扎根较深、生长迅速等特性,探索出农作物与泡桐树间作的耕种模式,既防风固沙绿化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农田小气候,又促进了农作物增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甲县已经将46万亩(1公顷=15亩)沙化土改造为良田,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8%提高到现在的20.16%,主产作物小麦亩产增收15%至2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激发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材料二乙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粮,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

该县为实施森林增长工程,计划五年内植树50万亩(约占该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2013年一年要完成植树10万多亩。

为此,县政府制定了《实现“森林增长”的实施意见》.由于适宜造林的土地并不多,为了完成任务,一些乡镇以每亩一年600元左右的价格将已种植小麦和油菜的耕地流转出来植树。

有的是农作物与树苗间种,有的是直接将地里的油菜、小麦全部刨掉栽上树苗。

这种做法既改变了土地用途,影响了粮食生产,也损害了农民利益,受到许多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质疑。

  

(2)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

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

(10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必须从本地特殊条件出发,因地制宜。

甲县善于分析植树造林中的特殊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探索出适合当地情况的间作耕种模式,获得成功;乙县在植树造林中对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处理不当,成效不佳。

 

38.(2013上海单科33)自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九年增长,其中谷物(稻谷、小麦、玉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九成。

(2)谷物相当于小麦而言是整体,相当于粮食而言是部分。

从经济生活中例举一个能够说明“既是整体又是部分”的事例。

(3分)

答案示例1:

电子产品相对于电脑而言是整体,相对于工业制成品而言是部分。

答案示例2:

第二产业相对于钢铁业而言是整体,相对于国民经济体系是部分。

39.(2013上海单科34)德国《团结报》曾推出过完全手写的头版,意在警告人们不要因为使用电脑书写而荒废了手写技能。

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

第一种是,电脑书写可以提高书写效率,符合时代潮流;第二种是,电脑书写使人产生依赖,造成提笔忘字,不宜过度使用。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答案示例:

评析第一种看法: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电脑书写虽然有缺陷,但它可以提高书写效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事物。

我们应该积极促进它向前发展。

评析第二种看法: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对电脑书写产生依赖是长期使用电脑书写的结果,这种依赖必然会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