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419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docx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

 

国内外保险业发展概况

根据最新的Sigma《世界保险业报告》,2008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排名为全球第六,其中,前五位分别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紧随中国之后的则是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

在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健全、福利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商业寿险的需求仍旧保持旺盛,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67%。

另外,没有人口总量优势的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寿险保费收入也排在了世界前十位,且全球市场份额只比中国少1.18%及1.73%。

这与全球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和当地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密不可分。

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

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

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

从国际比较看,2012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在世界排名第4位,保险密度排名第61位,保险深度排名第46位。

2013年年底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增加到165家,保费收入高达1.7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3%。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保险市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

但我国保险深度仅为3%,保险密度仅为1300元/人,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社会公众保险知识缺乏、保险意识不足。

2014年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2020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

2014年,通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我国保险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进入新一轮依靠市场和制度创新驱动的快速增长期。

而保险监管工作也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开拓创新,成效显著。

展望未来,保险业还将继续在改革路上快速前进。

  我国保险市场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全球第六位跃升至全球第三位。

2014年,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5%,利润同比增长106%,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

 

美国:

只要客户需要 保险公司就承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保险业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仅用20年时间市场规模就跃居世界首位,非寿险市场位居世界首位,寿险市场则仅次于日本。

    美国的保险业务分人寿与健康(包括人身事故)保险、财产与灾害保险两大类。

如今保险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寿、医药、房屋、汽车、游船、家具等等都可以保险,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抵御各种潜在风险带来的灾害。

    美国保险的险种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令人乍舌,互联网上网保险、解聘下属员工遭报复保险、被外星人绑架保险、意外婚礼保险、流产保险、收养子女失败保险等等。

美国保险业的口号是:

只要客户需要,保险公司就承保。

目前,美国保险市场已相对成熟,保费呈稳定增长态势。

从1978年至今的30年里,保费以平均4.6%的速度稳定增长。

30年间,保费从4000亿美元增加到18000亿美元。

日本:

不买保险被认为“不可思议”

    相对欧美国家而言,日本保险业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在全球名列前茅,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保险大国。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复苏,日本保险业规模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形成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三位一体的保险体系。

60年代初,日本曾流行一个说法叫“国民皆年金,国民皆保险”,这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情况——国民都加入了国民年金保险;部分人加入了企业年金保险;绝大多数人买了商业保险。

进入80年代,日本已发展成为世界保险大国。

    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大幅下跌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使日本成为全球经济大国中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加上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达,使国民个个具有较高的保险意识,谁要不买会被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

保险对于日本人而言,成为仅次于银行存款之外的第二大投资方式。

英国:

保险业是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英国保险业居欧洲之首,是全球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保险市场,2006年占全球保费收入的11%。

英国保险业共有雇员32.4万人,约占英国金融从业人员的1/3。

保险业是英国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其1/5净保费收入来自海外业务,2006年来自海外的保费收入高达390亿英镑,其中寿险、养老险等长期业务占290亿英镑,财产险等普通业务占100亿英镑。

 

我国保险业:

30年发展  规模增长2000多倍

    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自1979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至今,我国保险市场规模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新兴保险大国。

这一方面源于我国日益壮大的市场需求,即人们对生活、养老、健康等渴望更多的保障,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速度有关,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可支配收入相应增加。

    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1980年我国保险市场仅由一家公司经营,全部保费收入只有4.6亿元,到2008年底,全国保险公司达到120家,从业人员320多万人,实现保费收入达9784.1亿元,市场规模增长2000多倍,保费收入的国际排名第六。

    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时,我国只有企财险、货运险、家财险、车险等几个财产保险种类,而今,险种已扩展到人寿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等领域,基本形成涵盖所有可保风险领域的产品体系。

   

2014年上榜的中国保险公司有四家,分别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

具体排名如下:

中国人寿排名98位,较2013年的111位,上升23位。

中国平安排名128位,较2013年的181位,上升53位。

中国人保排名208位,较2013年的256位,上升48位。

中国太保排名384位,较2013年的429位,上升45位,首次跨入前400强行列。

2014最新的Fortune世界500强的排名结果,为大家介绍其中保险业的排名情况。

排名

保险公司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182150.0

2

法国安盛(AXA)

165893.5

3

日本邮政控股公司

(JAPAN POST HOLDINGS)

152125.8

4

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134636.1

5

意大利忠利保险公司

(ASSICURAZIONI GENERALI)

115224.4

6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

(MUNICH RE GROUP)

83844.8

7

英国保诚集团

(PRUDENTIAL)

81867.7

8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80909.4

9

瑞士苏黎世保险集团(ZURICH INSURANCE GROUP)

72045.0

10

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68678.0

11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ING AN INSURANCE)

68508.8

12

州立农业保险公司

(STATE FARM INSURANCE COS。

64305.1

13

大都会人寿(METLIFE)

68202.0

14

日本生命保险公司

(NIPPON LIFE INSURANCE)

68168.9

15

荷兰全球保险集团

(AEGON)

64293.8

16

英杰华集团

(AVIVA)

61447.3

17

英国法通保险公司

(LEGAL & GENERAL GROUP)

61353.5

18

日本第一生命保险

(DAI-ICHI LIFE INSURANCE)

60340.3

19

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

(CNP ASSURANCES)

56590.3

20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49563.6

 

月入1万每月买200元税优健康险可省40元所得税

2016年03月10日07:

56新浪财经

0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可抵税的健康险获追捧 

  距离第一批税优型健康险产品上市尚不到一个星期,监管层再度批复了9家保险公司经营税优型健康险资质。

“投保门槛低、不设免赔额”这两大特色让税优健康险一出台得到了市场的追捧,记者从首批获批的险企了解到,三家公司均已经签订了首单业务。

  对于个人而言,以一名身体健康、月收入1万元的30岁男性投保人为例,每月花200元购买税优型健康险,每月可以省40元所得税。

  人保健康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叶立坚昨日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健康险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一方面可以促进商业健康险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社会新型的健康服务关系。

  文/广州日报记者周慧

  投保案例

  以身体健康的广州白领张先生为例,他年龄30岁,月收入到手为1万元,在购买税优型健康险后,他每月可省40元所得税。

  假设张先生住院总共花费了10万元,社保报销5万元,另外5万元需要张先生自付,其中自费项目中属于医保目录内的为2.5万元,医保目录外的为2.5万元。

购买了税优健康险后,目录外保险额可以报销80%,即2万元,那么个人自付额度只需要5000元。

  记者了解到,税优型健康险保障范围涵盖住院医疗费用,包括药品费、住院手术费、床位费和其他费用以及住院前后门诊费用保险金、特定门诊治疗费用以及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专业人士介绍,“加上社保目录范围,理赔比例可以达到九成”。

  纳税者均可团险投保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人群和有既往病史人群均可投保,不过部分产品列明有既往病史的投保人在投保时需要连续纳税满一年,从16周岁到法定退休年龄都属于被保范围。

但在相同保费基础上,健康人群保额要远高于有既往病史人群。

健康人群的投保限额每年为20万元,有既往病史的投保人投保限额为4万元。

  不过,专业人士介绍,目前投保人只能委托单位团体以团险的模式进行投保,而且单位整体投保人数比例不能低于30%。

  除了需要交付风险保费,个人账户部分建立个人万能账户。

专业人士介绍,万能账户是没有初始费用的储蓄账户,最低保证利率为2.5%,目前部分公司的结算利率为5%,不仅如此,投保人在健康时累积的利息,可以用于退休后购买商业健康险和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支出。

  险企旨在开发客户

  3月3日,人保健康、阳光人寿、泰康养老三家保险公司各有两款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产品获批销售。

3月4日,人保健康签发业内首单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其他两家保险公司也相继完成各自的首笔交易。

  3月8日,国寿股份、太保寿险、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太平人寿、建信人寿、中意人寿、太平养老、东吴人寿获批成为第二批拥有经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资质的保险公司。

  人保健康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王为民表示,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属于政策性导向型保险,若医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低于80%,差额部分将返还到被保人的个人账户。

除此之外,税优健康险不得因被保险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证续保;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等。

  对于多家险企纷纷抢占税优健康险市场,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税优型健康险的运营也是以保本微利为目标,但有了商业健康险的依托,险企可以进行客户的二次开发及运营后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配套。

同时在健康管理的基础上降低疾病发生概率,也能减少健康险赔付,形成良性循环。

减税养老再迈步税收优惠扩至商业养老保险

来源:

新华网2014-08-14

  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

作为我国养老体系第二大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

13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税收优惠扩至商业养老保险已指日可待。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有三大支柱:

即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政策鼓励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我国老龄化社会高峰到来之际的养老支出。

  1月1日个税递延型税收优惠已经覆盖到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年金部分,新“国十条”又将税收优惠政策延伸至商业养老保险部分,对于准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个人将是直接利好。

  纳税递延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税收优惠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投保人在养老保险缴费和收益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纳税义务递延至养老金实际领取环节,降低投保人当期税务负担。

目前,美国“401K计划”(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就采取了类似的做法。

  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说,该政策是利用税收政策的杠杆效应调动企业和个人参保积极性,也就是“减税养老”。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月收入超过3500元部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不超过1500元须按照3%所得税率缴纳。

因此月收入5000元的个人每月需缴纳45元个人所得税,全年需缴纳个税540元。

如果每月拿出500元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则每个月少缴纳15元个税,全年则少缴纳180元。

如按照投资20年计算,则20年间少缴纳3600元个税。

  “这3600元个税并不是免缴,而是在领取养老保险金之后补缴,具体缴纳方式还要等细则出台。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优惠主要体现在“资金的时间成本”。

  按此测算,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越多,享受的税收优惠也越多,专家预计细则出台将设置享受税收递延政策的金额上限,这可以有效避免税收的“逆向调节”。

  “虽然每个人递延的税收不多,但对于保险业却是极大的推动。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

  有券商测算显示,以上海试点延税型养老保险为例,每年将带来108亿元保费收入,而一旦在全国试点,每年带来的保费收入可高达2千亿元。

  “这一政策通过税收小杠杆撬动养老金的大池子。

”广东金融学院陆磊表示,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使个人商业保险等补充保险在养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当前养老体系“双轨制”、养老体系碎片化的现状下,政策能够落到实处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保险“国十条”是一个好骨架,但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还需跨过多个沟坎。

  胡怡建表示,细则设计还要考虑通胀因素、缴纳方式等诸多方面,但可以肯定的是,“个税递延有利于多层次养老体系的构建,保障百姓‘老有所养’。

个税递延型养老险政策12月出台减税养老要来了

2015年12月03日 00:

26华夏时报 

3,920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个税递延型养老险政策12月出台

  “减税养老”要来了

  本报记者王晓慧北京报道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在酝酿8年后终将落地,这意味着“减税养老”体系渐成。

《华夏时报》记者从一位参与了“保监会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课题”的人士处了解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肯定会于12月出台。

  11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社部社保研究所等5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59.7分,基本满足了城市职工养老储备要求,但大中城市职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15年是养老改革的大年,中国养老金三支柱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但许多问题还需要尽快达成共识;其中,进一步完善多层次体系,加快发展第三支柱更加迫切。

”12月1日,参与此次《报告》研究工作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通过税优政策鼓励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可以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第三支柱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将出台。

  养老储备未来堪忧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5.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养老储备是否充足成了众多人关心的话题。

  《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指数为59.7分,接近评价基础标准。

同时,从企业类型来看,国企职工养老储备最好,职工工作相对稳定,保障措施比较到位;外资企业次之,民营企业排名则在最后。

  “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分别是充足度、稳定度和认知度;二级指标则涵盖了公众普遍关注的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不动产、养老规划等内容。

”12月1日,参与了《报告》起草工作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该《报告》设置了5个档,第一、第二档的分值最低,第三档是60-80分,第四档是80-90分,第五档最高,59.7分的养老储备指数接近第三档,而理想的平均分值应该是在60分到80分之间。

  据悉,该《报告》是国内首个衡量养老储备稳定度、充足度、认知度,并对其效益评价进行系统调查和全方位数字化测量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数,其中,充足度就是指目前家庭积累的养老储备的情况,比如是否拥有基本养老保险、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金融资产等各种资产;稳定性就是退休前养老储备的一个预期,比如,即便这个家庭拥有充足的养老储备,但家庭负担比较重,未来的积累能力就有可能下降,同时,是否参与了医疗、意外等商业保险,都会影响未来意外大额支出的增减;认知度则是对未来养老储备的认知以及相关状况是否清晰。

  《报告》显示,一级指标中,稳定度最高,指数值为62.6,充足度次之,指数值为59.2,认知度最低,指数值为56.6。

也就是说,充足度和认知度均未达到及格水平。

  “除此之外,基本养老保险未覆盖人群主要集中于30岁以下的年轻职工,其比例高达20.1%,也就是该年龄段每5个人就有1个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影响未来的养老储备指数,养老储备指数会继续下降。

”齐传钧强调,如果不进行相关的改革,养老储备指数未来是不乐观的。

  向第三支柱倾斜

  《报告》认为,提高职工养老储备水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尤其是尽快推出“税延个人养老账户”,让职工自己参加账户投资增值。

税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可略微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属于补充保险的一部分。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共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属政府主导;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为企业及职工自愿建立;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2015年,这三支柱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如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8月24日已经面世,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第二支柱则是今年年初2月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管理办法,亦在逐步落地;第三支柱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如今也即将有新动作。

  “总体来看,我国‘三大支柱’的发展依然处于失衡的状态,尤其是第三支柱的发展相对较弱,后续的政策一定会向第三支柱倾斜,本月内相关政策将会出台,税前列支的优惠幅度或在10%左右。

”12月1日,北京大学[微博]中国保险与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国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税收优惠将全面覆盖我国养老保险三大支柱,“减税养老”体系渐成。

  据了解,作为“兜底”的基础养老保险,是由个人和企业共同缴纳,免税政策已经在我国实行十余年;针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个税递延优惠也已实施了近两年时间;如今,对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个税递延也将启动。

  “税前列支的额度由企业代扣代缴,然后参与协会或者政府指定的价格便宜、保障范围和保障责任都比较公允的险种。

”王国军表示,目前我国的第三支柱太弱了,市场份额不及10%,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不光有利于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份额,同时,可以延迟个税到退休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降低当期税务负担。

  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精算师算过一笔账,如果可以税前先列支600元作为保费购买养老保险,则应缴税下降到29元。

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产品,每月可以少纳税22元,一年就是264元。

如按照投资30年计算,则30年间少缴纳7920元个税。

  据记者了解,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一旦实施,商业保险公司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为什么政府会推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

蜗牛保险2015-12-0216:

46:

48养老保险个人阅读(547)评论(0)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

  日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透露,将在下月底前出台,个人税延型养老险政策出台。

  

  社保年金保障有限商保养老顺理成章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养老保障由三个支柱构成:

强制性的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的商业健康、商业养老保险。

在第一和第二养老保障支柱带来有限保障同时,百姓借助政府税优政策,个人出钱为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提高保障水平顺理成章。

  

  商保既能养老有尊严又能合理避税

  所谓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即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

考虑到期间物价上涨因素,这一产品实际能起到个税“减负”作用。

同时,由于在购买保险和领取保险金时,投保人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收入水平和边际税率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投保人可以利用这一优惠政策合理“避税”。

  假设李先生今年30岁,其工资计税金额为10000元,他每月购买700元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根据其收入所对应的20%最高税率来计算,税延政策使他延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140元,一年即为1680元。

30年后李先生达到退休年龄,从个人账户支取商业养老金,根据30年后起征点及税率进行缴税。

由于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会高于工作时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较低,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就更轻了。

  

  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愿

  国务院已经发布保险业“新国十条”,保险业地位从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升为“重要支柱”,并被赋予“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的重要使命。

一句话,保险业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愿。

  

  商业养老保险为什么受国家重视

  通过延迟纳税的激励政策增强商业养老保险的吸引力,可以鼓励社会公众积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养老金,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保障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大大减轻财政负担。

在我国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财政又不是很富裕,社会保险只能保基本。

因此丰富保障层次,满足不同的保障需求的职责可以更多地放给市场,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起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商业养老险税优政策,从大的方面说可以为国家财政减负,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更好地解决个人的养老问题。

 

项俊波: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预计今年落地

2015年03月08日23:

57    来源:

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张文婷)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今年的“两会”热词中再度榜上有名。

在3月8日的全国“两会”保险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估计在今年能落地,对此他充满信心。

对保险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项俊波认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这一政策如果能顺利出台,相信对我国商业健康险及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