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388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docx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

  随着我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单一教育投资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客观上要求变革单一的教育投资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拓宽教育投资渠道提供了契机

第一,教育投资归根结底来源于国民收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城乡居民和企业收入份额不断上升,财政收入份额不断下降。

据统计,国家、企业、个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1978年分别为%、%、55%,2002年分别为%、%、%。

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分别为元和元,2001年分别达到元和6860元。

到2004年8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2万亿之多。

这就为企业、个人投资教育,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

虽然企业可以从人才市场上招聘所需的专门人才,但企业问在占用的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是不平等的,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在人才的争夺上并不占优势,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及其发展的需要,就可能促使这些企业愿意通过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投资或直接投资办教育等形式,来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的传统观念。

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改变人的社会地位,能带来种种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

目前,城乡居民已把对子女的教育支出视为可带来较高预期收益的投资,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中有10%作为教育消费预留,教育已成为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大热点。

人们观念的转变,刺激了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的形成。

第四,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方式,也改变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方式,教育由以前的完全由政府举办的单一格局正逐步转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的格局。

我国对此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加快了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的建设步伐。

二、目前我国多渠道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投资体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纯依靠国家投资转变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简称“财、税、费、产、社、基”等六大筹资渠道。

这种投资体制的运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这种教育投资体制尚不完善,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矛盾和问题。

国家财政投入总体水平偏低,且投资结构不合理。

虽然从总体来看,历年来我国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绝对总量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从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看,我国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十分严重,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且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据统计,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003年比重是%,2004年的比重是%,这不仅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4%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

并且,我国教育投资的结构也并不合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然而我国的义务教育投入却增长缓慢,政府有限的教育投入向高等教育倾斜,导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始终低于60%。

据统计,1996年至2001年,高等教育投入比重由%提高到%,上升了个百分点,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投入比重却分别下降了大约6个百分点。

2002年政府教育投资中义务教育投资所占的比重是%,而国际通常比例则在85%以上。

企业投资、个人投资以及其他社会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偏低。

虽然我国已大体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但企业投资、个人投资以及其他社会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偏低,政府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来源中所占的比重偏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均占%左右。

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还名不符实,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主要问题表现为:

第一,企业缺乏投资教育的动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价值增值,追求预期的最大经济利益——利润,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驱动下进行的。

基础教育投资见效慢、负担重,企业自然不愿涉足。

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则由于在现行体制下,企业仍能够几乎无偿地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所需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再加上缺乏鼓励企业投资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因而企业的投资动机也不强。

第二,民间办学困难重重,政府对民间办学的扶持政策不完善。

我国虽然于2003年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在2004年3月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通过立法确定了民办教育的地位,使民办教育有法可依,并允许“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对于合理回报的幅度、允许有多少结余等具体的实施细节并没有详细规定。

同时,国家没能提供各投资主体投资办学的公平竞争环境。

当前我国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很狭窄,大多数民办学校经费的95%以上来自学生的学费,国家并无经费上的支持。

且民办学校无法享有同公办学校一样的无息、低息银行贷款,这就使得民办学校的持久性发展难以得到保障。

另外,民办学生还在招生、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歧视,这都挫伤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

  

第三,教育收费制度不规范,教育乱收费愈演愈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个人或家庭应该负担一部分教育费用,并且随着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增加,其负担的教育费用也应该随之增加,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

据一些教育专家保守测算,全国近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从中小学生的口袋里刮走了2000多亿元人民币。

这就不仅加重了个人和家庭的负担,也违背了“能力支付”的原则。

三、推进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建设的策略

政府投入保证到位,重点倾斜义务教育。

推行多渠道教育投资体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减少对教育的投资,减轻对教育的责任,政府在教育投资中的主导地位仍需确立。

首先,要全国统一计算口径,严格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规定,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其次,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政府的教育投入范围、各级政府对教育发展的责任与教育经费的负担比例以及教育经费投入每年的增长比例,对达不到要求的予以严惩,中央政府要做好表率,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最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将游离于预算之外的各种政府收入纳入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以确保政府的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

同时,在教育投入上要重点倾斜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其学生数在整个受教育学生总数中所占比重最大,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不应低于70%,且应尽量向国际平均水平靠拢。

第一,要确保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绝对主体地位;第二,根据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力的不同,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各自应负担的比例,并保证资金到位;第三,适当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重点发挥其他投资主体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上的作用,同时鼓励大学自主创收;第四,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民间力量投资办学。

第一,政府应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各方面力量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学、集资办学,比如在财税政策上,对民办学校给予适当的扶助和优惠,给予民办学校一定的经费支持或政府补贴,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待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的贡献率;对于办学出色的民办学校授予荣誉嘉奖并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政府帮助多方面宣传等。

第二,政府应充分意识到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创设各投资主体投资办学的公平竞争环境,取消对民办学校的政策歧视,给予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等的社会地位与政策支持,特别是在资金来源方面,应允许民办学校也能获得低息银行贷款,以解决民办学校的后顾之忧。

第三,加快民间办学机制的法制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补充民办教育中关于出资者合理回报、回报方式、产权归属、民办学校收费等问题,以保护教育投资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政府虽要重点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但也不能对其发展放任自流,应对民间资本投资办学进行宏观调控,合理规范,加强引导,以确保教育的高质量和正确的办学方向。

吸引企业投资教育,引导企业摆正投资方向。

第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决定了要吸引企业投资教育,必须是投资能为企业带来较高收益的教育领域,因而,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企业的保守观念,使企业意识到投资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是具有高回报率的智力投资,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采取多种鼓励政策吸引企业投资教育,比如在税收方面,对于投资教育的企业,国家可以免收或少收教育费附加;对于企业直接投资兴办的学校,可以在规定的几年内免征税;国家还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信息咨询服务等。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比如,企业教育投资管理制度、核准制度等,优化企业投资环境,畅通企业投资渠道,为企业投资教育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第四,鼓励企业投资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捐赠、设立专项基金或奖学金、委托培养学生、委托科研、校企联办二级学院或企业直接投资办学等多种方式投资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

规范学校收费行为,遏制教育乱收费。

教育乱收费的重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重要途径是择校。

要遏制教育乱收费,首先国家要切实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其次,恰当规定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统一收费制度,努力实现收费的透明化;最后,采取法律手段,严厉禁止择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