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604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docx

重庆市都会首站超限报告

1工程概况

1.1总体概述

都会首站二、三期工程建地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观音桥组团重庆金融贸易开发分区10号地块,东面为金山路,北面为新溉路,并西临红绵大道,南边为规划的风情商业街。

距离重点商圈观音桥约10分钟车程。

周边环境主要为住宅区及政府行政大楼群。

东面将兴建大型住宅区,沿西面红绵大道南下,沿街为市人大院、政协院、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等。

建地内有一座已建科技大楼,轻轨3号干线从建地东北角到建地西南角穿越基地地下底部。

基地面积约为56594.9平方米(不含一期用地31063.1平方米,1A用地22073.1平方米,1B用地8990平方米),地形特别,高程约由291米至305米不等;而基地中心向内下降,高程约低至280米。

图1.1.1都会·首站二、三期工程效果图

10号地块二、三期工程包括一座27层的酒店塔楼T6,一座32层的酒店塔楼T7,一座30层的办公塔楼T8,一座40层的办公塔楼T9和地上6层与地下1层大型高级购物消闲中心商业,地下三层车库。

总建筑面积433937.31m2。

图1.1.2都会·首站二、三期工程总平面图

1.2结构缝的设置

都会首站二、三期工程体量巨大,因此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抗震缝和伸缩缝的要求,将其划分为七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详图1.2.1。

图1.2.1结构单元划分图

2设计依据

2.1设计条件

1)本工程的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场地基本风压:

0.40KN/m2(50年);0.45KN/m2(100年)

3)抗震设防烈度:

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3)《中渝物业10号地块二、三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四川蜀西地质工程勘测院(2010.09)

4)《都会·首站二期及三期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重庆市地震工程研究所(2011.02)。

2.2设计规范及标准

本项目结构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程如下: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YB4104-200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措施·结构篇》(2009年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CS160:

200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设部建质【2010】109号);

《重庆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规定》(2010年版)(渝建发【2010】156号);

其它结构现行规范及标准

2.3设计安全标准

1)本工程各单元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

2)本工程各单元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均为甲级。

3)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下室砼抗渗等级见表2.3-1。

表2.3-1建筑分类表

区(T6)

区(t7)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丙类

乙类

丙类

结构类型

钢筋砼框架结构

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钢筋砼框架结构

场地类别

抗震等级

三级

框架:

三级;剪力墙:

三级

框架:

一级;剪力墙:

一级

三级

地下室砼抗渗等级

P6、P8

P6、P8

P6、P8

P6、P8

区(T8)

区(T9)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丙类

丙类

结构类型

钢筋砼框架结构

钢筋砼框架-核心筒结构

钢筋砼框架-核心筒结构

场地类别

抗震等级

三级

框架:

二级;核心筒:

二级

框架:

二级;核心筒:

二级

地下室砼抗渗等级

P6、P8、P10

P6、P8、P10

P6、P8、P10

4)本工程人防地下室设计类别为甲类二等人员掩蔽工程,核武器防护级别为核五级和核六级各一半,防化等级为丙级,人民防空地下室在地下负四层设置。

5)本工程各单元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

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见表2.3-2。

表2.3-2建筑构件耐火极限表

构件

材料

截面最小尺寸(mm)

保护层厚度(mm)

耐火极限(h)

规范限值(h)

现浇钢筋混凝土

200

4.16

3.00

现浇钢筋混凝土

500×800

>5.00

3.00

现浇钢筋混凝土

25

2.00

2.00

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

100

15

2.00

1.50

屋顶承重构件

现浇钢筋混凝土

120

15

>2.50

1.50

楼梯

现浇钢筋混凝土

100

15

2.00

1.50

3

主要结构材料

3.1主要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本工程主要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如表3.1-1所示:

表3.1-1主要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表

构件位置

混凝土等级

基础

塔楼范围内基础

C35

其他基础

C30

塔楼筒体筏板基础

C45

上部结构

地下室外墙

C55~C40

(抗渗等级P6~P8)

墙、柱、连梁

C60~C30

梁、板

C40、C30

3.2钢筋及钢材

本工程主要构件钢筋种类如表3.2-1所示:

表3.2-1钢筋材料表

钢筋种类

应用范围

HPB235

箍筋、剪力墙分布筋

HPB335

箍筋、剪力墙分布筋、剪力墙边缘构件主筋

HPB400

梁主筋、柱主筋、板筋

本工程采用的钢材牌号为Q235B和Q345B钢。

3.3其他

本工程填充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砌块类轻质墙体(重度≤9kN/m3)和MU10烧结页岩砖砌体,砌筑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

4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4.1楼屋面荷载

表4.1-1楼(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功能分区

使用荷载(KN/m2)

住宅、旅馆、办公楼、会议室

2.0

餐厅

2.5

厨房

5.0

洗衣房

10.0

影院

3.0

贮藏室

5.0(普通用途);10.0(厨房)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7.0

汽车通道及停车库

4.0(客车);35.0(消防车)

浴室、厕所、盥洗室

2.0

走廊、门厅、楼梯、阳台

3.5

屋面

0.5(不上人);2.0(上人)

注:

1.未作列举者均按现行荷载规范的对应项次取值。

2.较重设备按实际荷载确定。

3.有特殊作法者按实际荷载取值。

4.2风荷载

表4.2-1风荷载取值表

类别

内容

备注

10年一遇基本风压

0.25kN/m2

用于舒适度分析

50年一遇基本风压

0.40kN/m2

用于层间变形验算

100年一遇基本风压

0.45kN/m2

用于结构强度验算及层间变形复算

地面粗糙度类别

C类

风荷载体型系数

1.40

注: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的取值均按GB50009-2001(2006年版)相关规定执行。

4.3地震作用

4.3.1地震动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10)及《都会·首站二期及三期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工程拟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见表4.3-1、4.3-2、4.3-3。

表4.3-1地震参数选用表(T6)

度参数

规范(6度)

安评报告

设计采用

小震

中震

大震

小震

中震

大震

小震

中震

大震

地震设防烈度

6度

/

/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

/

阻尼比

0.05

0.05

0.05

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gal)

18

50

125

24.7

81.7

149.6

24.7

81.7

149.6

场地类别

αmax

0.04

0.11

0.28

0.062

0.204

0.359

0.062

0.204

0.359

Tg(s)

0.35

0.35

0.35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周期折减系数

0.75

1

1

/

/

/

0.75

1

1

表4.3-2地震参数选用表(T7、T8)

度参数

规范(6度)

安评报告

设计采用

小震

中震

大震

小震

中震

大震

小震

中震

大震

地震设防烈度

6度

/

/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

/

阻尼比

0.05

0.05

0.05

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gal)

18

50

125

16.6

49.8

104.2

18

50

125

场地类别

αmax

0.04

0.11

0.28

0.042

0.120

0.240

0.042

0.120

0.280

Tg(s)

0.25

0.25

0.25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周期折减系数

0.80

1

1

/

/

/

0.80

1

1

表4.3-3地震参数对比表(T9)

度参数

规范(6度)

安评报告

设计采用

小震

中震

大震

小震

中震

大震

小震

中震

大震

地震设防烈度

6度

/

/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

/

阻尼比

0.05

0.05

0.05

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gal)

18

50

125

16.9

50.8

110.8

18

50.8

125

场地类别

αmax

0.04

0.11

0.28

0.042

0.122

0.255

0.042

0.122

0.280

Tg(s)

0.25

0.25

0.25

0.45

0.45

0.45

0.45

0.45

0.45

周期折减系数

0.80

1

1

/

/

/

0.80

1

1

●本工程设计反应谱采用规范反应谱曲线(T6按安评报告结果确定其地震作用)。

●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100%恒载及50%活载。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按CQC法组合,并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

4.3.2天然波及人工波的选取

依据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小震设计应做弹性时程分析,所采用的场地时程地震波应满足以下条件:

1)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2)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

根据规范要求及场地安评报告,本工程选取的地震波详表4.3-4及表4.3-5。

表4.3-4地震波选用表(T6)

地震名称

地震波名称

震级

日期

PAG(gal)

天然波一

ImperialValley

Elcentro_sn

7.2Ms

1940.5.18

341

天然波二

唐山地震

天津宁河

6.9Ms

1976.11.15

200

人工波

大震

r-50-2-1(安评报告T6)

小震

r-50-63-1(安评报告T6)

图4.3.1采用的天然地震波转化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的对比图(T6)

图4.3.2采用的人工地震波转化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的对比图(T6)

表4.3-5地震波选用表(T7、T8、T9)

地震名称

地震波名称

震级

日期

PAG(gal)

天然波一

KernCounty

Taft

7.7Ms

1952.7.21

175.9

天然波二

松潘-平武地震

松潘地震波

7.2Ms

1976.8.16

148.0

人工波

大震

r-50-2-1(安评报告T7),r-50-2-1(安评报告T9)

小震

r-50-63-1(安评报告T7),r-50-63-1(安评报告T9)

图4.3.3采用的天然地震波转化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的对比图(T7、T8、T9)

图4.3.4采用的人工地震波转化的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的对比图(T7、T8、T9)

4.4人防荷载

人防地下室各部位等效荷载标准值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取值

表4.4-1人防等效静荷载取值(按核五级和核六级各一半人防设计)

部位

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部位

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60

出入口防密门门扇

200

外墙

45

出入口防密门门框墙

200

底板

25

与非人防地下室相邻门框墙

170

门框墙

200

临空墙

130

隔墙

与6级相邻

50

楼梯踏步与休息平台

正面

60

与普通地下室相邻

110

反面

30

4.5作用效应组合

进行弹性承载能力极限验算时,其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应按表4.4-1取值,并应取各构件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组合进行截面设计。

表4.5-1设计荷载分项系数

组合

恒载

活载

地震

(水平)

温度

不利

有利

不利

有利

1

恒载+活载

1.35

1.0

0.7

(1)×1.4

0.0

2

恒载+活载

1.20

1.0

1.4

0.0

3

恒载+活载+风

1.20

1.0

0.7

(1)×1.4

0.0

1.0×1.4

4

恒载+活载+风

1.20

1.0

1.0×1.4

0.0

0.6×1.4

5

恒载+活载+水平地震

1.20

1.0

0.5×1.2

0.5

1.3

0.7

6

恒载+活载+风+水平地震

1.20

1.0

0.5×1.2

0.5

0.2×1.4

1.3

0.7

7

重力荷载+风+温度

1.20

1.0

1.4

0.0

0.6×1.4

0.7

8

重力荷载+风+温度

1.20

1.0

0.7×1.4

0.0

0.6×1.4

1.0

9

重力荷载+风+温度

1.20

1.0

0.7×1.4

0.0

1.4

0.7

4.6验算要求

4.6.1结构验算

结构在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应符合下列要求:

S≤R

式中S-荷载或作用效应

R-结构抗力

4.6.2构件验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Sd≤C

式中Sd-荷载效应设计之(如变形、裂缝)

C-设计对该效应的相应限值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验算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时,对于非地震组合应满足:

γ0S≤R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或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在第一阶段抗震设计,构件的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γRES≤R

式中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L0>9m时,≤1/300

注:

其中L0是梁的长度

5工程地质条件

5.1概述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北侧为已建新溉路,南西侧为已建红锦大道,南东侧为拟建市政道路,东侧为正在施工的中渝10号地块一期项目,场地中部由南向北东为正在施工的轻轨隧道。

总体地形北侧及东侧较高,中间轻轨隧道施工回填后为一宽缓的缓坡。

地貌上属剥蚀丘陵地貌。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断层、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表土体未见变形迹象;场地内无断裂构造,岩层产状较平缓,连续稳定。

勘察区整体稳定,适宜拟建工程建设。

5.2工程地质概况

场地地处重庆-沙坪向斜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265°∠10°。

根据场地基岩露头调查,场地内基岩为砂岩和泥岩互层,强风化基岩质软,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基岩段岩体较完整。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内及邻近无断层通过。

据在场地已开挖的基岩露头处的调查统计,主要有2组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

①组产状:

170°∠59°,微张,泥质充填,裂面平直光滑,附褐红色钙泥质薄膜,间距1~3m,张开5~10mm,延伸长1.5~5m;②组产状:

10°∠78°,微张,无充填,裂面平直,间距2~5m,延伸长0.40~1.20m,张开2~8mm。

根据钻探揭露情况,场地内岩体结构面多为硬性结构面,结合程度差,岩层裂隙欠发育,岩体较完整。

据钻探揭露,场地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基岩顶面坡度相对较平缓,坡角一般2º~10º,在轻轨隧道开挖处较陡,局部达80º左右。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勘察区中等风化砂岩及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岩体均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均为

级。

建筑拟采用中等风化基岩作为地基持力层。

中等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4.29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770KPa;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为9.71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200KPa。

5.3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区无周边水库、溪沟等地表水体。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无常年性地表水体补给,无稳定地下水。

雨季时可能存在临时性地下水,形成上层滞水。

故本场地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场地地下水及土层对建筑材料有微腐蚀性。

5.4主要岩土层的力学指标

本工程拟以中风化泥岩或中风化砂岩为持力层,主要力学参数如下:

表5.4-1中风化岩石主要力学参数表

岩性

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

中等风化砂岩

天然重度(kN/m3)

25.9

24.8

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9.71

32.65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6.42

24.29

地基极限承载力特征值(MPa)

3.20

10.77

基岩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0.30

0.80

岩体粘聚力C(MPa)

0.48

1.30

岩体内摩擦角φ

33.50

37.00

砂岩弹性模量为(Mpa)

2500

6000

M30砂浆粘结强度(KPa)

200

500

6基础及地下室

6.1持力层选择

根据地勘报告,中风化砂岩岩体及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岩体均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其整体均匀性较好,承载能力较大,稳定性良好。

拟以中等风化基岩作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

6.2基础选型

本工程筒体剪力墙拟采用筏板基础或桩筏基础,框架柱拟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或柱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筏板基础嵌入中等风化岩层不小于2000mm,人工挖孔桩基桩端嵌入中等风化岩层不小于500mm,扩展基础嵌入中等风化岩层不小于500mm。

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建议详见表6.2-1

表6.2-1基础持力层选择及拟采用基础型式表

拟建物名称

中风化基岩埋深

(m)

拟采用基础持力层

拟采用基础型式

拟建酒店T6

0.00-7.50

中等风化基岩

桩基础

拟建酒店T7

0.00-7.64

中等风化基岩

桩基础

拟建办公楼T8

0.00

中等风化基岩

扩展独立柱基或桩基础

拟建办公楼T9

0.00

中等风化基岩

扩展独立柱基或桩基础

拟建百货公司、

戏院及商业

0.00

中等风化基岩

独立基础

拟建公建

0.00-11.00

中等风化基岩

独立基础与桩基础

拟建商业

0.00-10.40

中等风化基岩

独立基础与桩基础

地下车库

0.00-11.00

中等风化基岩

独立基础与桩基础

6.3地下室

根据建筑初步设计方案,场地周边及场地内会形成高度不一的挖填方环境边坡,拟采用加强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外墙进行支挡。

施工时对该岩土质边坡均按临时坡率进行放坡开挖,做好临时支护措施,待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将墙背回填压实。

地下室防水采用建筑外防水结合结构钢筋混凝土侧墙自防水方案,混凝土强度C40,侧墙抗渗等级为P6~P8,厚度为300~550mm。

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防地下室各部位构位厚度取值如下(按五级和六级各一半人防设计):

表6.3-人防墙厚

部位

厚度(mm)

底板

400

顶板

200

侧壁

500

临空墙

300

门框墙

300

抗爆隔墙

250

7基坑边坡支护措施

拟建场地北侧与西侧城市道路均已建成,场地由南向北东为正在施工的轻轨隧道,该段轻轨隧道采用明开挖型式进行修建,现已对洞顶进行了回填整平。

未来场地按设计地坪标高整平后,无高陡的环境边坡,仅在场地地下车库四周将形成高低不等的基坑边坡(BP1~BP9),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拟对各段边坡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图7.1基坑边坡位置图

7.1BP1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形成高约16.25~19.84m的挖方岩质基坑边坡,该边坡长约107.93m,坡向177°,该边坡主要由粉砂质泥岩及砂岩组成,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岩体类型为Ⅲ类。

岩体裂隙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受裂隙与岩体强度控制。

施工开挖此岩质边坡时,拟按逆作法分阶开挖,其每阶开挖高度应小于8.00m(直立平顶边坡稳定性受裂隙面控制时的极限开挖高度),并及时采用锚杆挡墙进行锚固处理。

7.2BP2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形成高约16.25m的挖方基坑边坡,该边坡长约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