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经典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2553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经典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GSM经典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GSM经典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GSM经典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GSM经典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SM经典案例.docx

《GSM经典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经典案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SM经典案例.docx

GSM经典案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XX

目录

1参数设置及算法差异导致搬迁后RTT时延性能下降3

2搬迁友商后多种原因导致RLC重传率升高4

3动态配置数据导致载频优选等级重置5

4手机上行功率不足导致Ping时延长7

5GRFU分集接收配置错误导致搬迁后掉话率上升8

6核心网拒绝(Implicitdetach)导致RAU失败9

7测试脚本问题导致呼叫前NEMO测试手机重选到非最优小区9

8DBS3900GU双模基站功率上报错误导致接入及切换情况异常10

9基站硬件配置变动后接收方式未修改导致不能发起呼叫11

10内置PCU替换外置PCU后上行重传率上升13

11MS不支持1800M基站导致共站900M基站拥塞15

12基站DBUS总线资源受限导致EDGE高编码无法占用16

13使用EGSM频段进行频率规划超出位图格式范围导致邻区无法加载问题18

14BSC对SDCCH掉话处理机制差异导致搬迁后CMSERVICEREJECTduetonetworkfailure次数猛增21

15统计点差异导致基站割接后SDCCH掉话率上升23

16FAQ-如何完成EGPRSTBF建立成功率优化24

17参数设置不当导致Siemens手机无法接入EDGE小区25

18PB链路问题导致TBF上行指配成功率下降28

19AMR参数方案提升语音质量30

20手机缺陷导致路测中出现大量的同心圆切换失败33

21DDPU设置导致上下行不平衡问题36

22FAQ-如何优化MSC二次寻呼提升路测接通率37

1参数设置及算法差异导致搬迁后RTT时延性能下降

【现象描述】

某局搬迁友商设备后,RTT时延(连续ping 32字节包)从搬迁前的320ms增加到350ms,不能满足验收要求。

BSC版本:

BSC6000V9R8C01B051。

【原因分析】

对于RTT时延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产品形态,比如内置PCU整体比外置PCU的时延要减少80ms左右;

2、是否使用增强时延的功能;

3、测试工具及终端是否存在问题;

4、测试方法是否存在问题,比如连续ping和间隔ping差距比较明显;

5、参数设置问题;

6、无线环境问题;

7、算法问题。

【处理过程】

1、现场使用的是BSC6000V9R8C01B051内置PCU,时延已经比外置是有所改进的;

2、现场已经开启了11bit接入功能,对于首个ping包已经有200ms左右的提升;

3、搬迁前后使用的测试工具和终端是同一套,不存在差异;

4、搬迁前后测试方法一致,所选取的路线也一致;

5、检查参数设置,发现搬迁前后部分小区参数设置不一样:

     搬迁前“小区重选参数指示PI”应设置为“是”,使用C2算法来进行小区重选,而搬迁后部分小区没有能继承这个参数,造成部分小区重选不及时,对时延产生了一定影响,匹配原网后有一定的改善,但还是和原网有一定差距;

6、搬迁后整体覆盖不弱与原网,而且CS等指标不存在问题,无线环境应该不弱于原网,因此不是无线环境的问题;

7、进一步分析信令,发现主要是上行编码调不准导致,现场BSC版本的上行编码根据下行编码调整,因而存在上行编码调整不准的问题,导致出现上行TBF异常释放或者上行误块重传,使得出现5秒以上的时延,影响整体RTT时延。

现场需要升级版本才能根本解决。

【建议与总结】

建议升级到9。

0版本:

1、9。

0版本支持上行IR/LA,从而可以准确进行上行编码调整,解决TBF异常释放以及重传问题;

2、9。

0版本合入了TDM模式下的RTT时延提升攻关CR,测试结果可稳定提升RTT时延20-40ms。

2搬迁友商后多种原因导致RLC重传率升高

【现象描述】

某地搬迁友商设备,现场反馈PS业务整网无线块重传率比较高,达到13%,与现场客户的要求5%的重传率有较大差距。

现场版本BSC6000V9R8C12B195SP07

【原因分析】

搬迁后重传率升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和友商的公式是否匹配;

2、和友商的算法实现是否一样;

3、施工质量是否有保证,是否存在告警;

4、数据配置是否出错,是否能够调整;

5、参数配置;

6、无线环境问题;

7、传输质量问题。

【处理过程】

由于是搬迁网络,首先需要明确公式。

1、对比统计公式,我司的实现不能和原网完全匹配,目前我司的统计上比较吃亏,需要在新的版本里改进;

2、我司的编码方式实现采用比较激进的算法,提高了用户感受,但是重传率会偏高,通过修改BEP表,使用相对保守的编码方式可以降低重传率;

3、现场部分小区由于缺少跳线,当时分集接收存在问题,整改后CS掉话率降低,PS重传率也有一定的改善;

4、部分参数设置对重传率不利,进行了修改:

A)链路质量控制模式修改为LA模式;

B)下行缺省编码类型选择“MCS2”,让手机下行初始使用较低的编码方式,防止由于初始编码方式较高带来重传;

C)通过对比几个BEP表,把BEP表类型选择为相对保守的编码方式1;

D)“下行快速启动下行”关闭;“上行快速启动下行”关闭,防止由于下行快速启动异常带来手机未收到下行指配消息,而网络侧已经开始下发数据;

E)因为部分小区异常掉话较多,为了减少异常掉话带来的影响,在环境比较差的小区尽快让手机快速重选,部分小区将“Pan递减值设置为2,PAN递增值设置为4,PAN最大值设置为12”;

F)部分小区CS拥塞,带来部分小区PACCH控制信道被抢占,造成手机异常释放,在主B上增加静态PDCH;同时将上/下行复用动态信道转换门限增加到40;

G)对于延迟释放阶段的数据块会被统计到有效块和总块数中,因此将下行延迟释放改为4000,增加有效块和总块数。

5、现场部分站点覆盖不好,经过优化对重传率也有一定的提升,还需要继续优化;

6、现网中存在分组传输G_ABIS口乱序、丢包比较严重小区,需要进行传输排查,提高传输的质量;

经过相关的优化调整,重传率有了很大的提升,降低到7%左右,但由于算法实现和统计点不能对应,达到客户要求的5%还是有差距的,需要和客户说明原因。

【建议与总结】

对于搬迁明显比友商差的指标,如果是由于我司统计点不足导致,则需要改善指标统计,如果有些指标统计和用户感受不大,则可以拿出证据和客户说明。

3动态配置数据导致载频优选等级重置

【现象描述】

某地做网络优化时发现A小区主BCCH载频频点在附近路段会与其他小区产生同频干扰,占用后通话质量很差。

由于客户不允许做频率修改,故将主BCCH载频的优选等级设为从0改为3,这样就减少了对主BCCH载频的占用几率,保证了路测效果。

过了一周后,现场工程师发现路测时又会占用到主B载频上,检查数据发现主BCCH载频的优选等级变回了0。

【原因分析】

1、现场工程师内部沟通,没有人曾将该载频优选等级改回。

2、检查数据修改记录,也没有发现有修改载频优选等级的操作。

3、检查其他小区,发现一个现象。

在优化初期,曾将所有小区的所有载频的优选等级批改为0,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不少小区的部分载频的优选等级变为非零。

因此A小区并非单独现象。

【处理过程】

和研发沟通此问题,得到答复。

在初始配置基站数据时,系统会为小区内的各载频的优选等级予以按以下规则的默认配置。

载频优选等级默认值的配置规则:

(1) 主B载频的优选等级为0;

(2) 配置基带跳频的所有载频优选等级为0;

(3) 配置为跳天线的所有载频优选等级为0;

(4) 配置静态PDCH信道的载频优选等级为0;

(5)配置动态PDCH信道的载频优选等级为1;

(6) 载频[载频是否可被关闭]属性为“否”时,优选等级为1;

(7) 对于双密度载频的两个载波,如果两个子载波的[载频是否可被关闭]都是“是”时,其载频优先级默认配置成相同的优选等级;

(8) 其它载频以等差数列递增,分配到7的时候,把之后的所有载频统一设置为7;

即使工程师对载频优选等级做了修改,如果之后进行小区数据修改等网络操作,使载频状态变为不可用时,会触发BSC把该小区的各载频优选等级恢复为默认值。

以A小区为例,虽然曾经将主B载频优选等级修改为3,但在之后的优化工作中,还对该小区进行过频点修改等动态配置。

触发BSC将主B载频优选等级恢复为默认值0。

【建议与总结】

在工作中如对载频优选等级做了优化修改,隔段时间后要注意检查是否被重置为默认值。

4手机上行功率不足导致Ping时延长

【现象描述】

在CQT测试中发现业务过程中个别样本存在接入侧时延过长甚至导致失败的情况。

该现象在Attach、PDP激活、PING、彩信各项业务中都存在。

【原因分析】

针对某次彩信发送时延过长的分析:

1) 上行使用纠错能力很强的编码方式MCS-2

2) 手机使用的发射功率为15,比较小

3) 网络侧发送给手机的位图中显示此时大部分上行块网络侧都没有收到

从这三个信息中我们能够得到如下结论:

该次彩信发送时延长是由于手机的上行功率过小,上行数据发送困难导致。

对多个LOG进行了对比发现,Attach、PDP激活、PING、彩信中遇到的个别样本接入侧时延过长基本都是上述同一个现象。

手机计算上行发射功率的公式:

发射功率=min(To-Gamma*2-alpha*(C+48),Pmax)

当小区为900Mhz时,To=39,Pmax=33

当小区为1800Mhz时,To=36,Pmax=30

C为当前接收电平,alpha已经设置为最大值1.0

      协议在设计手机上行开环功控时认为如果手机收到的接收电平越高那么意味着手机距离基站越近,所需要的上行发射功率就越小。

但室内覆盖下行信号一般都能保证较高的强度,在室内测试时根据下行信号强度来控制上行发射功率时,上行信号因功控采用相对较小的发射功率,可能导致小概率的上行信号无法被接收机接收

【处理过程】

根据经验,针对室内站下行信号特别强的场景,如-40dBm至-50dBm之间,调整网络侧GAMMA参数为0-5。

    现场针对一个室内小区调整Gamma参数,在同样的地点进行了Ping PDP激活,Attach测试1000次,失败0次,也没有出现单次时延长的问题,证明通过调整Gamma参数可以达到解决Ping等测试单次时延长的问题。

【建议与总结】

建议针对上述下行信号强的场景将GAMMA参数设置为0,使手机发射功率保持在最大。

5GRFU分集接收配置错误导致搬迁后掉话率上升

【现象描述】

某地搬迁友商网络后,掉话率比搬迁前高。

基站采用BTS3900,载频模块采用GRFU。

BSC为R8C12版本

【原因分析】

分析掉话的原因,发现掉话主要发生在呼叫建立阶段,掉话时上行质量较差。

因此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1、搬迁前后功率匹配。

2、接入参数调整。

3、基站安装检查。

【处理过程】

1、重新检查功率匹配工作,并对部分基站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掉话率变化不大。

2、提高部分基站接入电平和TA门限,掉话率稍有改善,但整网掉话率改善不大。

3、检查基站安装,发现部分小区配有2个GRFU,但分集接收跳线不足导致只有1路接收。

检查数据配置,发现基站单板属性中的收发模式配置为单通道单发单收。

4、对这些小区补充分集接收跳线,并将收发模式改为单通道单发双收。

修改后整网上行质量上升0.5%,掉话率下降约0.1%,达到验收标准。

【建议与总结】

老一代基站的载频收发模式都是在载频属性->设备属性中进行配置。

GRFU模块还需要在单板属性的收发模式中配置××通道×发×收。

随着第四代基站的大规模使用,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

6核心网拒绝(Implicitdetach)导致RAU失败

【现象描述】

工程师在测试某运营商网络的时候发现有RAU失败的情况,客户要我们给出RAU失败的原因。

【原因分析】

1、分析现场反馈的log数据,其测试是多个手机都在进行语音测试,其中一个手机在没有跨路由区的时候发起了路由区更新,而且失败了(网络侧拒绝),原因值为Implicit detach,然后紧接着进行了ATTACH并且成功了。

2、这个是正常的流程。

GPRS的MS和NSS有类似语音的周期路由区更新的计数器,如果这个时候到期,MS没有进行路由区更新的话,核心网会把手机GMM的状态设置为Implicit detach,实际就处于IDLE状态了,需要首先ATTACH才能进行GPRS业务。

这个时候直接上其他的请求核心网是不认的。

网络侧拒绝后,原因值为Implicit detach,MS这个时候进行了ATTACH,ATTACH成功后才能进行GPRS业务。

3、这两次测试本来都是语音测试,本来周期路由区更新定时器到期的时候应该进行RAU了,但是由于MS在进行语音业务,因此没有及时进行路由区更新,核心网会把手机GMM的状态设置为Implicit detach,等到语音业务结束后,手机再发起RAU的时候由于在核心网的状态为Implicit detach,就被核心网拒绝了。

【处理过程】

在后续的语音测试中偶尔还是会出现RAU失败的情况(语音呼叫结束后进行RAU),而且原因值都是网络侧拒绝(Implicit detach),后面紧跟着的attach是成功的,说明网路是正常的。

给客户解释清楚即可。

【建议与总结】

对于某些失败流程,不一定就是问题,需要弄清楚失败的具体原因,需要仔细分析信令或者测试LOG。

7测试脚本问题导致呼叫前NEMO测试手机重选到非最优小区

【现象描述】

某地搬迁友商网络后测试时发现,NEMO测试手机(N95)在空闲态能够正常驻留在主覆盖小区,但经常起呼时会先重选到一个电平较低的小区再发起呼叫,严重影响测试效果,但搬迁前没有发生这个情况。

【原因分析】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该问题:

1、测试地点信号是否稳定

2、是否基站存在硬件故障

3、是否发生了直接重试

4、测试设备的检查

【处理过程】

问题在路测中多个基站下频繁出现,定点测试也会发生,排除了无线口及硬件问题因素。

通过检查信令,确认是在呼叫发起前发生的小区重选,不是直接重试。

检查合作方采用的测试脚本,发现Voice Call Start之前有一条Set Band Lock的命令。

取消Set Band Lock 命令,重选现象消失。

联系NEMO技术支持,他们确认Set band Lock命令会引起小区重选,但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对比搬迁前后的测试脚本,发现搬迁前的脚本在Set band Lock后还有一条Wait until system is GSM System命令。

这个命令避免了异常重选的发生。

但搬迁之后的测试脚本缺少了这条命令。

【建议与总结】

对于合作方承担的路测工作,要高度关注路测设备的设置。

对于搬迁前后出现很大差异的,要关注测试脚本是否发生变化。

8DBS3900GU双模基站功率上报错误导致接入及切换情况异常

【现象描述】

A国B局某1900M站点,GSM(S333)/UMTS(S111)双模配置,UMTS配置在A功放通道,GSM配置在B功放通道。

开通后观察该站点小区话统情况,发现各小区BSS呼叫建立成功率都很低。

同时对该站点1900M小区进行路测,发现频繁的小区内切换:

现场BSC版本:

BSC6000V900R008C11B168

现场BTS版本:

BTS3000V100R008C02B312   

【原因分析】

1)首先检查数据配置,该局点所有小区未开通半速率、AMR、小区内切换功能;

2)分析用户跟踪消息,发现该小区存在大量的系统强制性切换:

其中,FORCED_HO_CAUSE_PWR_OVERLOAD = 17, 即“功率不足引起的强制切换”;

3)检查GSM载频功率配置,该小区每载频功率设置10W,且BSC打开MCPA功率统计复用功能;

4)检查拨测日志发现该基站初始化后上报给BSC的时隙最大功率MaxPwr=10.2W。

由于小区载频配置功率是10W,没有超过10.2W,所以没用“信道功率不足允许”设置为是来规避。

但是基站的载波组功率上报仍然是 10.2w,因而主B载频用完10w,非主B载频仅剩余0。

2W功率余量,通话勉强可以接入,但是接入后由于功率限制0.2w的功率余量不能满足大多数通话,所以接入成功率下降,或接入成功后很快系统强制性切走,导致路测出现大量频繁的强制性小区内切换。

综上所述分析,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UMTS模块配在A通道,基站错误上报了A通道上UMTS模块的功率能力给GSM模块使用。

 

【处理过程】

1、 将DBS3900 G/U共模站点的G/U通道互换,GSM设置于A功放通道,UMTS设置于B功放通道;

2、 进行拨测、路测和观察话统,问题解决。

【建议与总结】

建议开局指导书应严格指出该版本双模BTS的GSM需设置于A功放通道。

9基站硬件配置变动后接收方式未修改导致不能发起呼叫

【现象描述】

某局一S222站点(设备为BTS3012)的小区1和小区2自开站以来话务量一直较低,所以局方将小区2的DTRU取走配置到另一个站点进行扩容,在原站点将配置给小区1的DTRU的非主B载频修改为小区2的主B载频,站型变更为S112。

但是随后有用户投诉在该站点附近出现了信号良好(手机信号接近满格且小区广播显示信号来自该站点)但是不能拨通电话的情况,并且发生掉话的次数增多。

【原因分析】

1、出现信号良好但是打不通电话问题的原因可能有:

1)N侧对应该基站的CGI数据未配置,或者N侧配置数据与B侧不一致,就会导致基站开通后信号良好但是不能打电话;

2)硬件故障;

3)上下行不平衡,下行强于上行,导致手机能够接收到基站信号,但是基站不能接收到手机的响应信息导致呼叫失败;

4)该基站附近存在干扰;

5)手机存在缺陷等;

这些用户投诉发生在该站点配置变化之后一个月内,因此重点考虑硬件配置变化后的参数配置是否存在问题。

由于基站配置变化前后小区的主要参数没有修改,附近并没有新站或搬迁站,排除N侧数据配置以及干扰因素。

检查该站点KPI指标,发现基站配置改变后小区2的掉话率上升,并且上下行不平衡现象明显加剧,测量报告集中在Level10和Level11,至此问题定位为上下行不平衡。

导致上下行不平衡,下行明显强于上行的原因可能有

1)BTS硬件故障(DDPU、DTRU等硬件存在故障),以及基站射频部分接收电缆没有连接牢固或者连接错误等;

2)软件原因,硬件的软件版本不一致,小区参数配置和射频连线不一致,均可能导致上下性不平衡;

3)基站发射功率过大,可能加剧上下性不平衡;

首先检查数据配置。

经检查发现局方工程师将小区1的TRX3修改为小区2的TRX后,并没有修改对应的接收方式,仍然为“Dividing Receiver”,即接收分路,这就意味着小区2的TRX3和小区1的TRX2都使用来自小区1天线的接收信号。

两个小区的发射方式仍为“No combining”, 不合路。

即对于小区1而言,其发射信号使用本小区的天线发射,其接收信号也来自本小区天线接收的信号,所以没有上下行不平衡问题;但对小区2而言,其发射信号使用本小区的天线发射,但接收信号却是来自小区1,在离基站稍远的地方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下行强于上行的问题,导致用户可能在手机显示信号良好的情况下不能拨通电话,同时会在通话过程中发生掉话。

(详见附件1)。

【处理过程】

修改小区1,2的接收方式为“Independent Receiver”,即接收独立,小区2处理接收来自本小区天线的上行信号。

修改后,察看上下行平衡测量数据,指标恢复正常,同时局方没有再收到该区域的相关投诉,问题解决。

【建议与总结】

在基站硬件配置发生变动,要注意修改相关参数与之匹配。

【附件】

10内置PCU替换外置PCU后上行重传率上升

【现象描述】

R国M运营商项目BSC32升级到BSC6000、内置替换外置后,整网话统KPI上行重传率上升,客户需要解决此问题。

【原因分析】

对于整网话统KPI上行重传率上升,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整网的覆盖比较差;

2、整网干扰比较大;

3、整网传输链路不稳定;

4、数据配置及参数设置不同;

5、内置PCU和外置PCU在RLC块重传处理或者统计上存在不同;

由于项目只涉及到BSC升级及PCU结构调整,BTS及频率规划都没有进行调整,因此前3个方面的因素可以排除,需要着重分析内置和外置PCU的实现差异及配置差异;

A、内置PCU上行编码方式策略比外置更急进,容易更快调整到更高的编码方式,并且这个算法是做死的,不能修改。

V9R8C12SP17会合入可调整算法

B、内置PCU相对外置PCU容量有很大的提升,由于外置RPPU单板资源的限制,通常外置PCU时,每个小区配置的PDCH信道为1静+3动,这样一来,每小区最多使用4个PDCH,而内置能转换的PDCH相对比较多,PDCH资源申请的越多,就有两种可能:

1)小区上其他的载频参与分组传输的几率加大;相比与外置时的固定载频,内置可参与分组传输的载频更多,由于各载频的上下行平衡性、干扰带级别不同,对分组业务也会有所影响;

2)信道资源申请越多,就代表了TS、重指配等可能导致重传率上升的流程更多的出现。

C、 外置PCU有PCIC的限制,而内置的LVDS资源默认就是绑定4条,加上中间少了传输网元的时延,因此内置比外置更容易也更快达到高编码方式,而相同无线环境下高编码方式的重传率比低编码方式要高,因此也导致了整体重传率有提高,但大部分情况下是提升终端用户的吞吐率。

D、升级到BSC6000V9R8后静态PDCH配置在了TS2,而内置PCU的信道优先级最高的信道是TS6,内置所有的TCHF信道都可以转化为PDCH,外置则是由配置决定,因此为了提高固定信道的利用率以及减少不必要的TS、重指配流程,内置建议静态信道配置在TS6上。

【处理过程】

1、尽量保证外置转内置时,参数设置(实际实现)上保持一致;

2、内置建议静态信道配置在TS6上;

3、和客户说明内置和外置的差异,对终端用户来讲实际上吞吐率是提升了

【建议与总结】

对于BSC的升级项目,升级前需要做好参数匹配,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版本实现的差异可能会对网络造成的影响提前做好准备。

11MS不支持1800M基站导致共站900M基站拥塞

【现象描述】

D酒店周围区域是N市传销活动的聚集地。

春节后随着传销活动的逐渐活跃,近期D-2(900M)小区话务较拥塞,每线话务量接近1erl,但共站址的D_D-2(1800M)小区每线话务量却并不高。

【原因分析】

1、针对D酒店900M和1800M小区话务不均衡的问题,首先调整了双频切换参数,效果不明显。

对现场进行了室外路测和室内CQT测试,测试表明D_D-2室内和室外覆盖正常,手机一般待机在D_D-2。

起呼后很快切换至D-2。

2、在覆盖和双频切换均正常的情况下,D_D-2吸收话务不佳,怀疑部分手机不支持1800M频段,导致无法占用和切换至D_D-2。

3、空口的CLASSMARK CHANGE消息中的手机类标3的Multiband supported参数指示了手机对DCS、E-GSM或R-GSM、P-GSM的支持能力。

具体情况如下:

 Band 1 supported (third bit of the field)

Bit3

0P-GSM not supported

1P-GSM supported

Band 2 supported (second b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