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374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地形地貌.docx

中国的地形地貌

中国的地形地貌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B.T1C.T2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2016年我国在贵州黔南成功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其直径达500米。

FAST台址位于贵州黔南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附近5公里范围没有任何乡镇,25公里范围内只有一个小县城,是科学家观测宇宙的理想之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是(  )

A.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口B.石灰岩溶洞坍塌形成的天坑

C.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盆D.古代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

5.大窝凼的地形对FAST工程建设最为有利的影响是(  )

A.土石工程量小B.地质条件稳定

C.不易受洪水威胁D.便于设备的安装运行

6.我国FAST台址选择在贵州黔南大窝凼建设,主要是因为这里(  )

A.海拔较高,大气稀薄B.太阳活动干扰小

C.降水少,晴天多D.人为电磁干扰小

7.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海浪侵蚀

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

9.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

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

古诗云: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图甲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

图乙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

读图回答下列各

题。

10.关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分布

11.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

A.“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下图是独龙江流域的高黎贡山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独龙江流域位于横断山区,是中国境内仅有的独龙族聚居地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上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破碎,千沟万壑B.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C.相当高度大,绝对高度小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13.假设两隧道口的岩石年龄比隧道中部岩石年龄老,则高黎贡山是()

A.向斜山B.背斜山C.断块山D.火山

14.上图示地区建设公路往往工程艰巨,其自然原因有()

①山高谷深,地形崎岖②地壳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

③植被茂密,野兽出没④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附近,东临赣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为防止沙漠南移扩大,当地植树治沙,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图为赣江局部河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当河岸线位于实线位置时,甲、乙、丙、丁四处附近河水较深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6.厚田沙漠可能位于图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北风

1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B.植被多

C.坡度缓D.降水多

1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冰雪融水丰富B.河流、沟谷众多C.岩石裸露D.坡度和缓

21.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河流流程较长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地势起伏大④地表破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缺乏B.土层浅薄C.人口稀少D.海拔较高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距今7-8亿年前,南疆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大量沉积了白云石大理岩的岩层,这便是和田玉的胚胎。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

材料二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1)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未发育冰川的主要原因。

(2)说明和田玉的形成过程,并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述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原因。

(3)判断乙处最佳拾玉季节,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24.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上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25.(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

观点A:

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

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参考答案

1.A

2.A

3.D

【解析】

1.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

其它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会扩大。

故选A。

2.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沉积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

故选A。

3.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径流了间歇性抬升。

故选D。

【点睛】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

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

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

4.B

5.A

6.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天文观测的宏伟工程射电望远镜FAST的景观图为例,考查了工程选址的的区位条件,区域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侧重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综合。

4.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为石灰岩经流水溶蚀,形成地下溶洞与暗河,地表坍塌,形成洼地,B项正确。

该地石灰岩地貌广布,岩浆活动应形成岩浆岩,A错;断层处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C错;冰川侵蚀分布于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此地并无冰川活动,D错,正确答案为B。

5.洼地地形有利于射电望远镜建设,土石的开挖和填埋工程量小,A正确;地质条件稳定是大型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并非最有利的影响,B项错误;此地并无河流流经,无洪水威胁,C项错;该地为喀斯特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设备安装困难较大,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6.贵州地处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大气干扰较少,但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并非大气稀薄,A、C项不准确;太阳活动的干扰情况主要与太阳活动出现的周期和强弱有关,B项错;选择大窝凼洼地修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广人稀,城镇少,人为干扰少,为收集电磁波提供了稳定的环境,D项正确。

7.A

【解析】

【分析】

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不同,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地貌。

流水侵蚀形成的是河谷地貌。

流水沉积形成的是平原、三角洲地貌。

海浪侵蚀形成的是海蚀崖、海蚀柱等地貌。

【详解】

图中地表形态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地貌,A对。

流水侵蚀形成的是河谷地貌,B错。

流水沉积形成的是平原、三角洲地貌,C错。

海浪侵蚀形成的是海蚀崖、海蚀柱等地貌,D错。

8.C

9.D

【解析】

8.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

故排除AB。

乙位于我国祁连山南侧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故排除D。

丙位于甘肃南部,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故C正确。

9.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区,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故A错误。

极地高原地区以永久冰川为主,不属于冻融侵蚀,故B错误。

冰川覆盖的山地,只是在山地表面,消融只对地表造成影响,而不是土壤和成土岩石,故C错误。

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出现冻结,气温升高时出现消融,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故选D。

10.D

11.A

【解析】

10.古诗描述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该地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属内流河;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D正确。

11.图中“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A正确;“阴脸”为阳坡,光照充足;坡度陡缓与阴坡、阳坡无关;阳坡是草地、阴脸是森林,阳坡并不比阴坡降水丰富。

12.D

13.A

14.C

【解析】

12.读图结合题目材料可知,独龙江流域位于横断山区,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对。

地形破碎、千沟万壑为黄土高原的特征,A错。

喀斯特地貌是云贵高原特征,B错。

图示地区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C错。

故选D。

13.两隧道口的岩石年龄比隧道中部岩石年龄老,说明该地两翼岩层老,中间岩层新,为向斜构造,高黎贡山为向斜成山,故选A。

14.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降水多,多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交通线路建设,故选C。

15.B

16.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凹凸岸的分析判断。

15.结合河道形态和河流流向可知,甲和丁处为河流凹岸,乙河丙处为河流凸岸。

凹岸以侵蚀为主,河水较深;凸岸以堆积为主河水较浅。

所以河水较深的甲、丁,B选项正确。

16.结合题干可知厚田沙漠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应该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的。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丙处为河流凸岸,河岸线的实线和虚线位置距离远,说明此处河水浅坡度缓,泥沙沉积最丰富。

当河水水位降低时,河床裸露,泥沙又在风力作用下继续在丙处堆积,因此厚田沙漠可能位于图中的丙处,C选项正确。

17.C

18.B

19.C

【解析】

17.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对。

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沉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A、B、D错。

18.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B对。

风速慢,A错。

沙丘迎风一侧坡度陡,C错。

沙漠区,降水少,D错。

19.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②对。

区域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

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①错。

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对。

沙漠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④错。

C对,A、B、D错。

点睛:

风蚀坑面积在扩大,说明风力侵蚀强,应分布在迎风坡。

根据图示风蚀坑分布位置,判断该地盛行偏西风。

受植被阻挡,风速慢,沙尘沉积,沙丘增高。

内蒙古属于温带地区,森林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沙漠区不适宜造林。

区域生态脆弱,越野自驾游,对植被破坏较大。

20.B

21.A

22.B

【解析】

20.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地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且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贺兰山东麓泥沙堆积,冲积扇集中连片分布。

故选C。

2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河流相对较长,根据图中低山和中高山图例,可以看出甲处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流域内地势起伏小,水流速度较缓,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所以在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故选B。

22.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件差,耕地较少。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少考生重图轻文字,只是千方百计想从图上获取信息,忽视了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中有“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一段话,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土层薄,耕种条件差。

23.

(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和田玉形成过程:

沉积岩层(白云石大理岩层)被岩浆侵入,形成变质岩;地壳隆起抬升,在岩石破碎处出露地表。

乙处富集原因:

(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秋季。

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解析】

【详解】

(1)冰川的形成与地势及降雪量多少有关;由图示可以看出,甲地地处河谷,地势低,气温偏高,不利于积雪;甲处两侧地势高在河谷转弯处,地形封闭,水汽不足,降雪量小,都不利于冰川的形成。

(2)和田玉形成过程结合岩石的类型及玉的分布区进行分析:

和田玉为变质岩,是大理岩的变质岩;这里先是有沉积过程形成了沉积岩层(白云石大理岩层)后被岩浆侵入,形成变质岩;随着地壳隆起抬升,变质岩玉在破碎处出露地表。

乙处玉石矿富集原因可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方面说明:

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破坏变碎变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的乙处,由于流速减缓,玉石在此堆积下来富集。

(3)采石时间要考虑河床中玉石多少及适宜水位;该地是季节性河流,夏季河流由于冰川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利于采石。

【点睛】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

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也就谈不上形成冰川。

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

24.

(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西、东、南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向南开口;再从(2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由于支流含沙量大,注入汉水带来大量泥沙;汉水在本河段流经平原,流速较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甚至形成河中沙洲。

再加上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常受洪水灾害,沿河堤坝逐渐加高,造成平原部分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至山岗边为最低,造成河谷地貌的倒置。

(3)南河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外力作用与地貌,河流水文特征。

【详解】

(1)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等高线是四周高中间低,说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应为盆地地形。

盆地底部等高线稀疏,且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因此盆地底部应为平原。

或根据图示河流的流向是从四周向中心汇集,向心状水系也反映出此处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特征。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的主要外力作用应和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

形成流水沉积地貌主要应考虑丰富的沉积物来源,有利的沉积环境。

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上游大小支流流经山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搬运到下游河段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

导致沙滩罗列,河道宽窄不稳。

(3)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凌汛)、水流速度(水能大小)等方面。

三河所流经地区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径流量大,有夏汛,无结冰期。

但图中等高线显示南河流经处等高线较唐河、白河处密集,因此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

【点睛】

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

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势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可以反映基本地形类型。

②依据河流水系特征推定地形特征。

③依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地形特征。

④通过文字叙述推测地形地势特点等。

25.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2分)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分)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分)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2分)侵蚀路基(和路肩);(2分)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

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2分)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1分)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

(2分)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

(2分)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2分)

(若所提措施不符合当地实际,如植树造林,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图中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河流从山上流下注入湖泊,携带的泥沙在湖泊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在地表。

错那湖水位低,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说明沙源近。

所以大风吹起的沙尘只能是东北岸湖底露出地表的泥沙或河口处河滩出露地表的泥沙。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底、湖底水浅处泥沙才能露出地表。

这种季节性出露的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冬春季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

在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所以易起风沙。

(3)铁路路基较高,阻挡风沙前进,导致风沙在铁路线及附近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

强劲的风力侵蚀路基和路肩。

风沙可能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

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甚至影响运行列车安全,危害乘客和物资的安全。

(4)防风沙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植被固沙,或是建设阻挡风沙的工程。

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树,只有种草或用石块压沙。

所以采取的阻沙措施是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堆(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是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

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考点: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风沙灾害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26.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

(1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3)观点A:

扩大

论据:

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

不会扩大

论据:

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2分)

【解析】

(1)该问主要考查地貌和地质作用。

沙源来自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从这两方面思考,从文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的泥沙量大,在M处沉积;从图中来看,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大风天气,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力携带沙尘在此沉积。

(2)该问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从文字材料中可以获知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从图中来看该县城位于河谷中,且河谷走向与冬春季节的风向一致,从等高线分布了解该地地形特别易于聚风形成狭管效应,故风力强劲。

(3)该问主要考查我国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无论选择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论据能够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可。

考虑的要点主要是该地的主要自然特征以及图文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沙丘形成源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沙丘规模扩大或缩小可从是否有利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入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植被覆盖、地形状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风力作用变化。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等高线、地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