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docx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一、基础过关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生才停止。
2.声音是以的形式在中传播,气体、液体和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中传播的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但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4.声音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分别是、和。
其中,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有关,且频率越大,越高;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越大,它还与距离发生体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不同。
5.人耳的听觉频率是。
频率高于的声叫波,频率低于的声叫波,生活中用B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交流时用的是波。
6.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__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和的声音都是噪声,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
7.对噪声的控制可以在三个阶段进行减弱,分别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____减弱。
8.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
、;声传递能量的例子有:
、。
9.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_______回来,若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_______以上,也就是人与障碍物必须相距至少________米以外,人们才能区分出来,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
二、检测提高
1.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这是利用______法,把音叉微小的振动_________。
2.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
3.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______的振动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 传到观众的耳朵的。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m/s。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
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5.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但________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6.如图,轻塑料球A紧靠音叉B放置,用木槌敲击音叉C,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试验说明__________可以传声,也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若将这一实验放置在月球表面,你会看到的现象是。
7.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8.下列四个句子:
(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
(1)
(2)B.
(2)(4)C.
(1)(3)D.(3)(4)
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10.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1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铁管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1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
13.一些同学经常在噪杂的公共场合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楚,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14.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说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时它们的()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三个特性同时作用的结果
15.下列实例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昆虫的位置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工作情况
C.外科医生利用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
16.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17.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射击运动员在驯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中的噪声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谈话时,听不到
第二章光的传播
一、光源:
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二、光的传播:
1、光在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
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像是倒立的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
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
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
影子;日食、月食
3、光线:
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电磁波)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m/s;
2、光年:
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光年是单位;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5、两种反射:
反射和反射。
(1)镜面反射:
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
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
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是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像和物对应的点的连线和镜面,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道拐角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有作用(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电筒)
七、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
折射光线和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2、斜射时,总是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
3、光的折射中光路。
九、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彩虹是光的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蓝;
十一、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2、紫外线:
检测提高
1.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2.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白天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D.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
3.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定律,只在射向光滑的平面时才成立
B.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时,光的反射定律不成立
C.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所有物体的表面上发生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当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应使鱼叉对准()
A.所看到的鱼B.所看到鱼的下方C.所看到鱼的上方D.都不正确
5.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6.红外线是一种()
A.红色的光B.无色的光C.人眼看不见的光D.不是光线
7.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是60°,则入射角应为______,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_______。
8.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____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如图所示,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120m,江水深10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____(填“实”或“虚”)像,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________m。
10.完成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的像。
12.如上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
所以使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选填“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橡。
(5)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___________;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6)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7)如果将蜡烛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
中间、边缘的透镜,如:
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
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
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
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
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
4、焦距:
焦点到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
注意: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个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于主光轴。
如下图:
六、照相机:
1、镜头是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七、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二倍焦距,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注意:
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物体,胶卷、屏幕。
八、放大镜:
放大镜是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像;注:
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物体;
九、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器材:
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大
注意事项:
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上;
又叫“三心等高”
成像条件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u=2f
f﹤u﹤2f
u=f
0﹤u﹤f
十、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十一、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十二、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面,晶状体太,需戴透镜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面,晶状体太,需戴透镜矫正;
检测提高
1、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
2、与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相同的仪器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3、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A.小于焦距B.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大于2倍焦距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
4、.当人看清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放大的B缩小的C正立的D倒立的
5、利用一片远视镜片做成像实验,不能得到()
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倒立的虚像
6.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
7.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用______透镜可以会聚太阳光,在______处可点燃火柴。
9、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
10、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处。
1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的象的原理制成的。
12.投影仪应用了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的象的原理制成的。
13.放大镜应用了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的象的原理制成的。
13.眼睛像一架照相机,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_____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近视眼时物体通过眼球所成的像成在,应戴镜矫正;远视眼时物体通过眼球所成的像成在,应戴镜矫正。
14、小林有一个块焦距为5㎝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用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15、某同学先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下图所示的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把蜡烛放在A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2)把蜡烛放在B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把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4)把蜡烛放在F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5)把蜡烛放在2F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7)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
(8)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如图丙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10)(4)在图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
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仪器有蜡烛、
火柴、、、。
(2)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和_____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3)若透镜的焦距是15厘米,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距离是40cm,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______的______的______像。
像距的范围是。
(4)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17.请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
3、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
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不能紧靠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
1、用途:
测量范围:
℃;分度值为℃;
2、体温计读数时(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3、体温计的特殊构成:
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从液态变为固态叫;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热,凝固要热;
2、固体可分为体和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
晶体有(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晶体熔化的条件:
温度达到;继续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
温度达到;继续热;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热、液化要热;
2、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注:
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有关:
越高蒸发越快
B、跟液体的大小有关,越大,蒸发越快
C、跟液体表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
(2)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热;
3、液化的方法:
(1)温度;
(2)(增大压强,提高沸点)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
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
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表面)
第五章物质
一、质量
l.质量
(1)定义:
物体中叫质量,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
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其中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
1t=kg;1kg=g;1g=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
用天平
(1)使用:
先将天平放;后将游码;再调螺母;放物体,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
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俗称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其比值为。
2.密度
(1)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2)公式:
ρ=。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
国际单位是,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
克/厘米3(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
1g/cm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体积的测量
(1)体积的单位:
m3、dm3(L)、cm3(mL)、mm3。
(2)换算关系:
1m3=103dm3;1dm3=cm3;lcm3=103mm3;1L=dm3;1mL=mm3。
(3)测量工具:
或量杯、刻度尺
2.密度的测量
(1)原理:
。
(2)方法:
测出物体质量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得到ρ。
①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
器材:
天平(含砝码)、石块、水、细线。
步骤:
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表达式ρ=算出密度。
②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器材:
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步骤: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1,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表达式算出密度。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