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208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docx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

注册安全工程师复习材料

1.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的是“综合监督管理,专项安全监察”相结合的工作体制。

2.煤矿安全监察的重点内容包括:

是否提取和使用安全保障基金和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对各类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在依法批准的开采范围内进行采矿作业。

3.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预防为主,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惩罚相结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立了两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

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5.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6.事故和隐患:

后者是前者的可能性。

7.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8.评价单元划分是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将系统划分成范围清晰、危险因素特征明确、便于评价的单元。

9.事件树和原因后果分析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树图中使用的符号”

10.求事故树的最小径集的方法一般是利用最小径集和最小割集的对偶性,求出事故树的对偶树,即“成功树”的最小割集。

11.事故树分析中结构重要度是指:

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位置的重要性。

12.目前,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适用于评价危险装置或单元: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13.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这一阶段属于“定性、定量评价”。

14.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人过程形成的成果,要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依据有:

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危险指数评价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运行阶段”,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

16.故障树分析法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

17.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是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上事件、确定目标值法、调查原因事件、画出故障树、定性分析、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和分析。

18.安全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在进行安全评价时,通常要选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

19.目前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按针对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分类。

20.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时,有列属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内容是:

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在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对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

21.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

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22.选择因果分析的事件可以从“顶上事件、初发事件”两个方面提出。

23.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火灾爆炸指数法;事故树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24.《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军事设施、采掘设施、危险物品运输”。

25.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控制措施、“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26.安全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主管部门”经常进行检查和评审。

27.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28.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分析包括以下若干方面:

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进行危险评价;危险控制

29.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其重大危险源应该做到:

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将应急措施到有关政府部门备案。

30.现实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由生产物质的特定物质危险性和生产工艺的特定工艺过程危险性所决定的生产单元的固有危险性,而且还同各种“人为管理因素”“防灾措施”的综合效果有密切关系。

31.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包括: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管理、评价、安全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2.为了对各种不同类别的危险物质可能出现的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根据“最大危险原则、概率求和原则”建立了物质子类别同事故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每种事故形态用一种伤害模型来描述。

33.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主要包括:

重大危险源信息的管理、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34.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派出经过培训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

监察、调查、评估、咨询。

35.预警管理体系中的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主要由“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构成。

36.建立“预警评价指标及其标准的确定”,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控等活动的前提和预警管理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

37.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

38.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

39.下列指标中,属于预警评价指标的是:

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

不属于的是:

人-机-环安全可靠性指标。

40.事故预警的主要特点包括:

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

41.事故预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及时,全面,高效,引导。

没有灵敏。

42.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有下列哪几个要素构成:

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

43.预警信息系统主要是对信息执行下列功能:

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

44.由于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就要求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程序化。

45.以下属于预警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的是:

灵敏性,高效性,引导性。

不属于的是:

全面性,科学性。

46.预警方法通常有下列哪些形式:

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误警,漏警。

47.预警控制中的组织准备,主要包含哪些特定任务:

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确定预警系统的职能分配和运行方式;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组织训练;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对策准备。

48.预控对策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组织准备,日常监控,事故管理。

49.职业卫生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最常用单位为“声压级”,不是声功率级或声强级。

50.卫生部在2002年下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

10大类115种。

51.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等疾病。

52.对健康监护资料“分析”可作为提高安全卫生工作的可贵的信息资源

53.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的指标有: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54.预防电力辐射外照射防护的原则是:

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55.露天矿作业一般采取的防尘措施有:

采用湿式钻孔或干试捕尘;碎矿作业时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的演绎法;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

56.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性粉尘卫生标准有: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57.下列属于致癌物的是:

石棉,氯乙烯,芳香胺。

58.接触毒物工人作业规定的说法正确的:

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每天必须将工作服洗净。

59.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就应从“设备、环境、人”方面考虑。

治本的对策是使生产过程不产生危害因素。

6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61.常用的工业毒物危害治理措施包括: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设局部排气罩;排出气体的净化;个体防护。

62.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包括:

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63.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

职业史和疾病史;职业性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及接触水平;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个人健康基础资料。

64.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65.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中的监测组织主要负责迅速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范围及危害性质,监测“空气、水、食物、设备(施)”的污染情况以及气象监测等。

66.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基本过程。

67.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68.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层次性”,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

69.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从应急方针、策划、准备、响应、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

70.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71.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

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72.综合性(全面)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

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三个阶段。

73.不足项:

可能导致应急出问题。

74.整改项:

单独不可能对应急救援造成不良影响。

75.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76.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将其分为四级。

77.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

立即组织营救,撤离或保护危害区域内的人员;控制事态,测定危害区域、性质、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7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包括:

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专家组。

79.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80.我国目前应急管理体制的突出特点是: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分类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81.应急救援专家组在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中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包括对“城市潜在重大危险的评估、应急资源的配备、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等行动提出决策性建议。

82.应急演练参演人员所承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