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958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docx

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

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

教材知识梳理)

 

1.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C成长中的我:

自尊自强)

2.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B我与国家和社会: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①价值和意义;②生活所需;③保护人类自己;④人类;⑤资源小国;⑥自然资源;⑦环境;⑧构成危害;⑨发展;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⑪新的发展要求;⑫数量;⑬素质;⑭强盛;⑮兴旺;⑯稳定

怀化中考考点精讲)

第八课 生命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1)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生命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和谐关系。

(2)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动植物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们有强大的生命力。

人类要敬畏自然界的大小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2.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

各种生命体之间相生相克,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严格的生命链,其间的每一物种都起着平衡作用。

有些看似和我们无关的动植物,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

他们对于人类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作用。

3.人类破坏活动的影响及后果:

(1)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使一些动植物因为没有安身之地而灭绝。

(2)为了自身的私利,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直接导致一些动植物的灭绝。

(3)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我们要保护自然的原因: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

放任自己的破坏行为,漠视物种的灭绝,结果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说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九课 地球的叹息(环境问题)

1.地球的三声叹息分别是什么?

“地球的叹息”反映了地球面临着哪些十分突出的问题?

地球的三声叹息指:

植被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反映了地球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2.植被破坏的原因、危害、保护措施:

(1)原因: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2)危害:

①加速物种灭绝,影响生物的多样性;②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泥石流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及安全;③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及发展;④严重危及生态环境,伤及人类自身。

(3)保护措施:

①合理开采树木,禁止乱砍滥伐;②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搞好护林工作;③退耕还草,保护植被;④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

(4)植被功能(作用):

为地球遮风挡雨,奉献绿色、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护生态平衡。

3.青少年应怎样保护植被?

(1)认识并宣传保护植被的重要性。

(2)从点滴小事做起:

爱护一草一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

(3)发现破坏花草植被的行为,对其劝说,如不听劝,向有关部门举报。

4.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1)原因:

工业生产造成的大量烟尘和有毒气体;生活废气;汽车尾气;建筑工地的灰尘。

(2)危害:

①形成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建筑物等;②破坏臭氧层;③造成重大经济损失;④损害人体健康。

(3)解决措施:

①工厂排放的废气净化后再排放;②改变农村焚烧秸秆习惯,使用环保燃料;③提倡使用洁净的燃料;④限制私家车,发展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⑤多植树造林等。

5.水体污染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1)原因: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学污染、石油污染。

(2)根本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

(3)危害:

大江断流、水质污染、人畜饮用水短缺、干旱频繁发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4)解决措施:

①建造污水处理厂;②生活污水再利用;③加大宣传力度,节约用水;④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⑤依靠科技,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等。

6.“地球的三声叹息”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地球是唯一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可是地球母亲却被我们人类破坏得千疮百孔,人类已经饱尝了大自然的惩罚。

(2)保护地球,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共同呵护地球!

7.地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危害及对策:

环境问题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有: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现象、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对环境的保护;②人类不合理的活动;③人口的急剧增长,加剧环境危机;④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缺乏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①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威胁着生态平衡;②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③使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恶化;④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缓解环境问题,我建议:

①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④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⑤企业要自觉遵守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规;⑥公民应自觉保护环境。

8.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2)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

9.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或当地政府应怎么办?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完善各项环保法规,打击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4)加大环保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10.设计环保宣传标语,列举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并就“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发出倡议:

(1)宣传标语: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2)现象:

水体污染严重;随意乱扔垃圾;水土流失严重。

(3)倡议:

我们青少年应:

①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环保的义务;③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④坚决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⑤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11.焚烧秸秆的危害及改进的措施:

(1)危害:

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容易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引起温室效应。

(2)解决办法:

资源再利用;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新能源。

12.为节约水资源提建议:

(1)提高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生活用水重复利用。

(2)随手关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

13.我国保护水资源相关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课 中华民族的选择(资源、人口问题及对策)

1.怎样理解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资源大国”是指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资源小国”是指我国人口重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我国很多城市发生停水停电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人口多,用水、用电量大;水资源、能源不足;浪费严重)

3.我国的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1)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2)增加吃饭、住房、就业、交通、就医、文化教育问题的难度。

(3)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合理的人口容量是6亿到9亿,最大容量是16亿人左右。

4.为什么说“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1)人类要生存,就要从自然界取得生产和生活资源。

(2)人类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

5.列举发生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沙尘暴、海啸、地震、泥石流等。

(2)主要原因:

①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和人们对自然盲目的掠夺式开发;②乱砍滥伐,过度垦荒,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6.洪涝灾害和沙尘暴发生的原因:

(1)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系统;②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③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低;④围湖造田。

(2)沙尘暴发生的原因:

①植被遭到破坏;②冬春少雨,气候干燥,土质疏松。

7.自然灾害给了我们哪些提醒?

我们要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

(1)警钟:

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和对自然盲目的掠夺式开发,必然导致各项灾害和严重的环境问题;

(2)我们要有新的发展思路: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8.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我国基本国情):

(1)人口问题现状: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

(2)资源问题的现状:

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利用不合理。

(3)环境问题现状:

总体恶化,局部改善。

9.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人口过度增长、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消耗,阻碍经济发展。

10.面对这些国情,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1)“一观”:

科学发展观。

(2)“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两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4)“三个国策”: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5)“五个文明一起抓”的目标: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11.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指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为什么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面对如此国情,我国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3.我国有哪些举措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有哪些?

(1)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举措:

①实行退耕还林;②制定“节能减排”目标;③实施“限塑令”;④实施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⑥努力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

①循环利用(如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回收等);②替代消费(即用绿色产品替代高污、高耗的消费品);③节制消费,降低消耗(如简化包装,少开空调,人走灯灭,乘坐公交等);④重复使用(购物自带购物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

怀化中考重难点突破)

 生命之间

【例1】(2015怀化育才学校模拟)某校八年级二班召开了一次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的班会。

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同学对于“生命”的理解,你不认同的是(  )

A.小华:

生命是可爱的、可贵的、可敬的

B.小雪:

生命是一种权利,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

C.小英:

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D.小天: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其他物种的生命就无所谓了

【解析】考查学生对生命独特性的认识,珍爱生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难度不大。

注意题干是选择“不认同”的。

生命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特有的现象,生命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

地球上的生命种类繁多,价值各异,人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并生活在大自然中,应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命,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平衡。

因此D选项“其他物种的生命就无所谓”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

【答案】D

 环境问题

【例2】(2015怀化鸭嘴岩中学模拟)面对严重的区域性污染,2015年,广东率先公布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将其纳入企业征信系统,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和处罚威慑力;佛山组建专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环保警察”;广州力争年底淘汰所有重污染的黄标车。

这表明(  )

A.环境污染的治理取决于政府的财力

B.环境污染的治理取决于政府的决心

C.重典治乱,不惜牺牲经济遏制污染

D.严格执法,用法治的思维重拳治污

【解析】本题考查“防污治污”的知识点。

保护资源和环境,建设两型社会,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是2015年的时政热点“向污染宣战,护碧水蓝天”,面对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防污治污,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需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普及环保知识,使治理污染和保护空气质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不是取决于政府的财力和决心,所以A、B表述错误,排除;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不能把保护环境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所以牺牲经济遏制污染的说法错误,排除C;落实防污治污,除了加强环境、资源方面的立法,关键要加大环保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体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治污决心,所以D表述正确,选D。

本题难度适中。

【答案】D

 人口、资源、环境

【例3】(2015怀化二中模拟)李克强总理在《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考虑了需要和可能,把经济增长目标由2014年的7.5%主动调低到2015年的7%。

这一调整的合理性在于(  )

A.解决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B.改变我国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C.坚持保护环境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

D.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国情。

政府工作报告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是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再盲目追求高速度,不再走粗放型资源消耗性发展道路。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与材料无关;选项B错误,不能改变我国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状况;选项C错误,经济建设始终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答案是D,本题难度适中。

【答案】D

 可持续发展战略

【例4】(2015常德中考)2015年4月,常德成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之一。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关于“海绵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②会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④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尝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本题通过现实生活事例考查学生对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相关内容的理解。

重点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能力,并结合事例作出分析,难度中等。

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中“海绵城市”讲了“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③正确。

“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体现了对资源的利用,符合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因此①正确。

“海绵城市”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节约资源的,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尝试,特别是在“试点”当中,尤为突出。

而②并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故排除有②的选项。

【答案】A

 保护环境

【例5】(2015怀化集贤中学模拟)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1月1日,“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

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

既要让那些偷偷排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也要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执法部门问责。

网民纷纷跟帖点赞,“蓝蓝的天”说:

“重罚治污,蓝天白云指日可待。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对网民“蓝蓝的天”的观点加以评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的渠道、依法办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看图概括能力,学生只要对图形进行纵向、横向分析即可。

第二问是评析题,学生首先要判断此观点是否合理,说明其原因,然后答出怎么做即可;此题学生可以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回答怎么办。

【答案】

(1)图表说明了我国60个城市空气污染质量分布情况,其中被污染的比例是69%,优良的比例是3l%,重度污染严重。

(2)网民“蓝蓝的天”的观点是正确的,充分说明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

因此,要求国家加大治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同时,要求我们每个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主题概括式选择题题型讲解

主题概括式题目通常由四幅图构成,所选图片一般为先进人物或事件,迎合社会热点,一般要求我们读懂图片、概括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或识别其中一幅图片与其他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主题不一致。

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懂图片。

阅读图片,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图片中人物是谁,他(她)的主要事迹有哪些,有何意义,文字说明了什么,简单注解还有人物的语言等。

2.准确概括。

根据图片所提供的信息联系教材知识,提取共同反映的知识点,即为主题。

重难点随堂演练)

1.(2015沅陵二中模拟)居住在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的全球最后一头白犀牛——“苏丹”,假若它没有办法繁殖后代,那么白犀牛这个物种将彻底从世界上消失。

这启示我们(  )

①要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②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应当严厉打击贩卖和偷猎行为 ③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提倡人们养成吃素的习惯 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生物物种的大量灭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015曲靖中考)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空气质量优良,天空的蓝色被大家称为“APEC蓝”。

要留住“APEC蓝”我们需要(  )

①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②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③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④禁止汽车生产销售,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15辰溪县实验中学模拟)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明确了今后10~15年我国水污染防治努力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确定了10个方面的措施。

我国采取切实措施防治水污染(  )

①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 ②是因为我国水体污染日益突出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④可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2015安顺中考)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人口与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即“单独二胎”政策。

社会对其反响积极。

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我国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C.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

D.说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成果显著,人口问题已彻底解决

5.(2015洪江实验中学模拟)“共建美好家园——兰州银行2015年回收废旧电池大型公益活动”在上个月正式启动。

据统计,活动启动首日,兰州银行各网点回收废旧电池66345枚,发放优质矿泉水63692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此次活动(  )

①有利于市民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②是兰州银行的面子工程 ③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④可以培养市民回收废旧电池的好习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6.(2015广东中考)2014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情况表

指标

年末人口数(万人)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6782

100.0

0-15岁(含不满16周岁)

23957

17.5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91583

67.0

60周岁及以上

21242

15.5

从上表的信息可以看出(  )

A.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将不断增加

B.我国新增人口多,人口的素质高

C.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越来越严峻

D.人口基数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

7.(2015资阳中考)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会议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这说明(  )

①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我国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我们必须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2015东晟中学模拟)“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都是圣洁的。

”要使大地永远保持“圣洁”,我们应该(  )

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2015溆浦县一中模拟)2014年11月,为迎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北京采取各种措施治理雾霾,为北京带来了难得一见的蓝天白云,“APEC”迅速成为热词。

这启示我们(  )

①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②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治理雾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10.(2015卢峰镇中学模拟)2014年苏州市狠抓节能减排,严格落实“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对此,下列评论最合适的是(  )

A.保护环境要优先,经济建设可暂缓

B.经济建设是中心,环境污染后治理

C.生态建设力度大,持续发展促和谐

D.生态环境要保护,低碳生活靠个人

11.(2015中方二中模拟)材料一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湖南、浙江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目前全国已陆续有104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程度。

材料二 在2014年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

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2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当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材料三 2015年1月1日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正式实施。

这部法律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造成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

 

(4)请你为留住“APEC蓝”提建议。

(请从政府和公民的任意一个角度来回答)

 

12.(2016原创预测)阅读下面漫画《今天与明天》、《绝望与希望》,回答问题。

(1)人无远虑,今天的希望,可能变成明天的绝望。

漫画《今天与明天》中“明天的绝望”是如何造成的?

 

(2)痛定思痛,今天的绝望,可能变成明天的希望。

漫画《绝望与希望》给我们的教训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