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674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docx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序  言

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通过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实现的。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我们学习宪法,要了解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依法行使并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把履行公民义务视为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引  言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

现在,我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权利”一词,这表明我们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在不断增强。

现实中,人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却忽视别人的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能会比较冲动,而不懂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去维护。

那么,我们究竟拥有哪些公民基本权利呢?

又应该如何正确行使和维护这些权利呢?

第1节 公民基本权利

第1课时 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1.什么叫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叫监督权?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积极意义?

3.什么叫公民的人身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侵害公民人格尊严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内容: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或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课本P34)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地位或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政治自由

(1)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监督权

(1)监督权的含义: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意义: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举例:

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某市在政府门户网站开展网上评议政府活动,明确了评议内容、要求和流程,引导市民积极参与评议。

评议内容

工作业绩:

履行职责、完成年度重要工作等。

工作效率:

办理、管理日常事务性工作的效率等。

执行力建设:

依法行政、队伍建设、廉洁自律等。

评议要求

浏览被评议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根据自己对相关情况的了解,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四个选项进行评议。

民众对该部门工作有意见和建议的,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反映。

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

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身自由的地位(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1)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内容: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举例:

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

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4.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含义:

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2)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举例:

除宪法外,我国有多部重要法律对维护人格尊严作出相关规定。

民法总则第一百零九条规定: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3)内容: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5.住宅不受侵犯

(1)法律依据或原因: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2)内容: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6.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2)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与公民政治自由的区别。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而公民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政治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其中一项内容。

两者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3.公民监督权主要是指哪些权利或内容?

公民行使监督权时要注意什么?

(1)批评和建议权,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4.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区别。

(1)人身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指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人身权利的其中一项。

两者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5.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梳理。

权利名称

具体内容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通信自由和通信

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一、判断改错

1.只要是我国的公民,都能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公民享有监督国家机关的政治权利,我们想说什么都可以。

3.同学间相互取绰号只是开玩笑而已,与法律无关。

二、选择题

4.(2017·江苏苏州)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

这一做法(  )                                  

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④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7·江苏盐城)2017年1月江苏“12345在线”平台正式运行,市民可通过微博、微信等7种渠道反映诉求,复杂问题由省、市、县协同联办。

这一平台运行能够(  )

A.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B.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C.增强公民的自我保护D.保障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

6.已满16周岁的小王同学即将进入高中学习。

下列不属于小王享有的权利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隐私权

C.名誉权D.人身自由权

7.(2017·湖州)右图漫画《生财有道》中人物的行为提醒我们应该(  )

A.积极保护智力成果

B.依法维护名誉权利

C.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D.维护财产收益权利

8.(2017·宁波)《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此法中关于“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最高也可罚百万元”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生命健康权B.受教育权C.财产权D.隐私权

9.(2017·山东烟台)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

省地各级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

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

对此,我们应该(  )

①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②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避其所短、扬其所长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④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隐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2017·湖北随州)自2016年7月15日起施行的《关于规范居民身份证使用管理的公告》要求对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个人,要列入不良信用记录“黑名单”库。

这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  )

A.姓名权B.肖像权C.生命健康权D.人身自由权

11.(2017·江苏连云港)2016年4月14日晚间,高利贷逼债者长时间拘禁于欢母子,这就剥夺了这对母子作为公民的最基本权利(  )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公民隐私权D.言论自由权

12.(2017·广东)某塑胶制品公司安全主任怀疑工人杨明偷舍友的手机,使用绳索将其反绑,挂牌游街示众一个多小时。

这侵犯了杨明的(  )

A.名誉权B.姓名权C.荣誉权D.隐私权

三、非选择题

13.小齐是光明中学七年级的学生。

以下是小齐的一天。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学校,同学们经常给其他同学取绰号,自己也被其他同学封了个难听的“小胖猪”绰号,小齐感到很难过,他很想告诉同学不要这样做,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请你告诉小齐该如何说。

 

(2)放学回家,小齐看到家里有两张选民证,它们分别是爸爸和妈妈的,没有自己的。

小齐感到疑惑,为什么自己没有选民证。

请你告诉小齐他没有选民证的原因。

 

(3)小齐的爸爸是做生意的,最近爸爸的生意伙伴王明欠着爸爸的货款钱不还,爸爸在饭桌上说,打算将王明扣押起来,让王明家人将钱拿来然后将他放了。

小齐爸爸的做法可取吗?

为什么?

 

14.下列是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的一则通告。

从公民个人和国家角度谈谈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

公民在参与类似的政治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1节 公民基本权利

第1课时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自主学案】

1.

(1)含义: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内容: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

(1)含义: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1)含义:

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

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

(1)内容: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侵害公民人格尊严的主要表现:

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当堂巩固】;;

一、1.错。

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都能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错。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3.错。

同学间相互取绰号侵犯了对方的人格尊严权(或:

名誉权)。

二、4.D 5.A 6.A 7.C 8.D 9.C 10.A11.B 12.A

三、13.

(1)小齐可以告诉同学,公民享有包括名誉权在内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给他人取绰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是违法行为。

(2)在我国,只有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小齐同学还没有到十八周岁,所以不能享有选举权,没有选民证。

(3)小齐爸爸的想法不可取,是违法行为。

因为在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14.对于公民,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对于国家,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