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597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研究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研究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研究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研究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报告doc.docx

《研究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报告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报告doc.docx

研究报告doc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

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

jx0840

研究单位:

古丈县第一小学

学科分类:

小学数学

课题主持人:

向显卯

主要成员:

张难智杨丽李仕菊向明珠钟立军

摘要:

本课题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为理念,以小学数学新教材为素材,遵循“人本”理念,强调学习上自研自得,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形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学习方式。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新世纪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教学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使学生形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学习方式。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

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主获得新的经验,产生持续行为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具有自主学习的需要和特点,自主学习是人的本质需要。

四、研究的对象、方法、内容、目标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以古丈县第一小学五(4)班、五(5)班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先进教育理论,借鉴成功的教育模式;设计关于自主合作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自主学习现状,研究策略;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计划研讨、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

研究内容、目标: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训练语言表达,创设主动探索空间;教给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学的方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五、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

1、确定研究的课题和课题组成员,成立课题小组,召开会议,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会议讨论,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落实课题组研究的的步骤和方法,形成文件。

3、组织课题组教师每天点击湘西教育e网和小学教育网进行2小时学习。

4、做好课题研究前的调查工作,在主持人处汇总;会议敲定开题报告内容,由张难智老师执笔撰写开题报告。

5、完成课题立项申报。

(二)研究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2月)

在课题专题组指导下,把重点放在课堂上,课题组成员上好教研课,认真总结。

积极开展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不断的创新、讨论和总结,构创自主教学的模式,积极撰写论文。

“教”的研究

要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

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讲解例题多变化、分析思路常规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

在本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必须体现:

1、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2、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教学设计重过程体验,积极开展研究式自主学习,要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

4、充分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我们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升华。

从教的方面来看,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发展者,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注重“五导”,即:

导向、导趣、导疑、导法、导馈。

导向:

教师根据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设计教学目标。

目标预先给学生整体感知并被认同,善于对目标实施科学的揭示和分解,导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引导学生个性的张扬,为自己的学习活动定向。

导趣: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强烈而适度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彼此的情感,善于撩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课堂开头新颖,有吸引力,中间有高潮,使学生心境不衰,结尾有余味,富有悬念,使学生自始至终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导疑:

教师要善于激起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学生发现的有新意、有价值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和学生发现的问题的讨论,引发思维,要尽量做到延迟评价,使学生拥有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并努力引导学生求新、求异。

导法:

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深刻反思,对所学知识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印象,形成立体型知识网络。

通过总结反思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

导馈: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高质量的练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通过练习,借助同学们或老师的帮助,反馈学习状况,正确评判自己,及时矫正,及时补救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要适时、得法,贵在点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优化组合,使学生的“学”少走弯路,更具效益。

“学”的研究

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起作用,只有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起来了,我们的教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对“学”的研究的侧重点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涉及到学生自身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的主客观两大方面的诸多因素,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实践研究:

1、学法指导应融入课堂,贯穿在整个教学工作中。

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途径。

指导学生自学,首先要培养好学生预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养成预习的习惯,掌握预习的方法。

在预习过程中,要求边看、边想(什么内容)、边记(哪些地方弄不懂),在书上适当勾划和点评,预习后要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

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自学要求:

同步自学和超前自学。

对于大多数同学,要求采用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同步自学;而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要求采用超前于教学进度的超前自学,使学法指导个性化。

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自学相同内容所化的时间逐步减少,自学的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2、改变学生“学”的方式。

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必须先于“教”,因此,我们必须突出“学”,使“学”更具“主体性、自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改变学生“学”的方式。

我们课题组成员把指导学生科学地“学”放在首要位子,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主动“学”的重要性,同时具备“学”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条件和环境的同时,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法指导工作。

从课前自学到上课到复习到作业,要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通过实践,学生的“学”的方式有了彻底的改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生与师、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平凡,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学习的状况。

3、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撰数学小论文和有关数学方面的调查报告等。

例如:

这是五(4)班宋子凡同学编的数学小故事原文。

有一天,小红、小明、火爆去大红家玩,他们很高兴。

大红说:

“现在开始拿糖,说你们要多少?

”“我要数字多的!

”火爆说:

“NO、NO、NO,我要整数部分多的数。

”“YES!

”就这样,火爆得了0.9375246个糖,而小明得了46个糖。

火爆想:

“我要数字多的,怎么连一个糖都没得到,只得这么一丁点。

大红又说:

“现在去看动物力量比赛。

”支持人说:

“这里有10吨重的大象,192千克的千里马,9克的甲虫。

”主持人又说:

“大象挑战的是千年大树!

噢!

他把大树连根拔起!

千年树的重量是8吨。

千里马拉动了是他体重2倍的大石头,甲虫挑战重量是28克玩具车。

”大红说:

“你们猜谁会胜利?

”“我选大象!

”火爆说。

“我选甲虫!

”小明说。

“甲虫战胜了是他体重3.11111倍的玩具车,所以甲虫排名第一!

”主持人宣布。

“噢!

我胜了!

”小明叫道。

火爆说:

“怎么会这样呢?

大象那么大个子嘛。

”大红说:

“别灰心,只要你认真学数学,就一定会超过小明的!

火爆一直努力学习,成了数学家!

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数学学习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4、发挥教法对学法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科水平、教学风格等对学生有很大的渗透性和影响力。

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法,教师的教法必须科学、灵活,起到示范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教师要尽可能展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初始的、原汁原味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来体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从学的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在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活动过程中自觉自愿地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操纵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指导学生逐步达到“五学”,即:

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巧学。

(三)教学模式及其案例操作片段

基于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反复研究实践,确定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

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

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分组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协作汇报→评价概括,拓展应用。

要求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去操作,展开教学过程。

当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并非一种机械、僵化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和运用。

比如:

教学乘法分配律

a、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在有的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b、师生换位学新知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

小组之间同学相互质疑不同算法的理由。

第一:

(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再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第二:

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

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

一共有多少人了。

小组合作:

两组算式有什么异同点以及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请学生举例且在黑板上板书。

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泥?

请学生验证。

请学生当小老师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引导学生板书:

两个数学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请学生和教师换位上讲台表述。

(如:

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从传统的观念来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倾听老师课题并跟着老师的思维转的角色。

我们认为数学课题生可以转换位置,让学生在课堂中,多思考、多动手、多讲叙、多评论,教师只起主导性,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师生换位法”。

比如:

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进,先请学生回忆:

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的动态过程,然后让学生出示教材配套的学具,你能推导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活动,再现了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还可剪拼成三角形或梯形等,都可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创设操作情境,调劝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乐于学习。

(三)总结阶段(2010年1月——2010年9月)

对整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对课题组成员的调查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和成果公报。

收集整理本课题的研究资料,完成结题鉴定准备工作,并申报结题。

六、研究成果及分析

1、教师方面:

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可以说自主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课堂上教师能够较好地承担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角色,能够俯下身来关注学生学习,并及时给以点播、指导。

课题研究使我们的教师变得有思想,也就是教师善于学习和思考。

真正的生命是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有思想的教师兴趣广泛,内心鲜活,积极的捕捉各种信息,人际交流有品位,生活更丰富。

2008年9月—2010年9月教师获奖情况

优秀课(节)

论文(篇)

嘉奖(人)

学科带头人(人)

国家级

省级

州级

县级

省级

州级

县级

州级

县级

州级

县级

 

 

1

1

4

5

5

 

5

 

1

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我们课题组成员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总结中,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他们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培养了良好学习习惯。

我们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例如:

杨丽老师五(5)班学生总数58人,本班四年级二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平衡班级第三名,自杨丽老师接手后,五年级一、二期数学考试成绩均排列在平衡班级第一名。

其他四个课题研究成员这两年不管是学校考试,还是县里抽考,所执教的科目班评分和优秀率均名列前茅。

教师获奖论文

作者

论文名称

级别

张难智

在引导探究中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

省级

张难智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省级

杨丽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省级

杨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省级

向明珠

课堂教学应讲究结构的整体性

校级

钟立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

校级

李仕菊

加强小学数学直观教学

校级

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本课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撰写了论文集,构建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论文集目录:

时间

笔者

论文名称

08年9月

张难智

在引导探究中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 

09年2月

张难智 

如何在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启蒙合作交流 

09年3月

张难智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09年3月

李仕菊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 

09年4月

 向显卯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09年5月

 钟立军

 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09年6月

  张难智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09年6月

  张难智

如何让差生也能喜欢学数学 

09年7月

 钟立军

加强小学数学直观教学 

09年9月

 向明珠

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09年10月

  向显卯

注重学习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10年1月

  向显卯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0年2月

 向显卯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10年2月

 杨丽

用“爱心“促进差生转化工作 

10年3月

 向显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年3月

 张难智 

我教育学生的故事 

10年3月

 向显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10年4月

  向显卯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反思 

10年4月

 向显卯 

给学生一个自学平台 

10年4月

张难智  

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10年4月

 向明珠

课堂教学应讲究结构的整体性 

 

附: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浅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落实课堂教学,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近两年来我们承担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州级课题研究工作,构建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有明确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始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形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学习方式。

这样对推进和深化我校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模式介绍如下,请专家指正。

二、教学流程

1、流程图

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分组学习自主探究

交流协作汇报

评价慨括拓展应用

2、流程说明

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导新、设疑激情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

2、呈现问题、启发诱导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探究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问题意识。

流程二、分组学习,自主探究

组织小组学习: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创设创设真实生活的、有趣的故事的、有思考价值问题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角色扮演的等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诱发学生质疑猜想,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应适时启发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通常同桌或四人异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组际交流:

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在各自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求得最佳的答案,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同时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并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互补作用。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在合作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及时了解情况,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多激励,争取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得到自主解决问题的训练,并获得成功体验。

此环节应注意:

每个小组成员一般4—6人,学习小组的编排不能随意,要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补性;组内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确定每个人在组内的角色和职责,如:

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

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与他人合作交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时间;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示范,关注自主探索有困难的学生。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新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不轻易铺垫、不轻易讲解,不轻易暗示,让学生尽可能去领悟、发现新知。

只有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教师才给予适时、适度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只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看书自学,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不在乎学生是否全面、深入地掌握了知识。

开始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需要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

如看书要认真、仔细,注意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不要只看结语和结果,要逐字逐句地看,把结论和推导过程结合起来看,把文字说明与示意图形结合起来看;看书与作图、动手操作相结合。

以后,教师的指导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在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桌间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一是了解学生对旧知道的掌握情况,必要时组织好复习;二是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了哪些知识,既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既要了解学生自学的结果,又要了解学生自学的过程,即要了解优生的自学情况,又要了解学困生的自学情况。

根据发现的具体问题,及时结给予适当和点拔,激思引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流程三、交流协作汇报。

协作学习:

就是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写作的精神。

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在协作学习中视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学习小组人数的多少(有2人组或4人组)。

还比如:

我们在学习:

“退位减”一节时:

我们就先让4人小组互相讨论讲解;这样既满足了优等生的学习的需要,也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

然后我们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突破这一难点。

各小组通过其代表将所获所得向全班交流(或口头交流,或板演,或是用实物投影)。

其它小组进行质疑、补充。

此环节应注意: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质疑的勇气,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质疑问难主要是在同学之间发生;教师要及时抓住关键问题,促使学生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达到师生共振的教学效果。

流程四、评价概括,拓展应用。

在尝试的基础上学生从中总结出了思考的方法;再通过巩固练习就达到了熟练的程度。

变式练习和创新练习:

在求“变”求“新”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⑸学生小结: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不但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中掌握重、难点,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对待任何事都能站到一个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习惯。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将探究阶段和交流、质疑阶段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点拨,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此环节应注意:

结论要尽可能由学生说出,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或直接出示书中的结论;要充分肯定学生探究的成绩,修正探究中的错误,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一层次的练习是探究成果的直接再现(基本题)。

第二层次的练习是探究成果的变式训练(综合题)。

第三层次的练习是探究成果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应用、创新题)。

此环节应注意:

题目的设计既要难度适宜,又要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更要注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要增加一些动手操作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前两个层次的练习要针对全班学生,个别基础差的学生要求完成第一个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