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551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docx

向自恋的尽头阐释麦克卢汉理论的一种视角

走向自恋的尽头

——论电子媒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Pacingtothebottomofnarcissism

――theinfluenceofelectronicmediaonhumanbehavior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关于《理解媒介》的理解

1.1.麦克卢汉与《理解媒介》

1.2.解读“媒介即讯息”

1.3.电子媒介的内爆

1.4.电子媒介――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

二、人类——媒介的延伸?

三、论媒介的终结

四、走向自恋的尽头

4.1.理解偏差

4.2.麻木与自恋

4.3.都是速度惹得祸

注释

参考书目

摘要

本文以《理解媒介》为基础,对麦克卢汉的能够为我所用的重点媒介理论进行自我思辩的解读(第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媒介的延伸?

”的观点(第二部分);在接着的第三部分,提出并论证了“媒介的终结”的观点,论证部分由“速度极限、内容的内容和人类最后的延伸——中枢神经的延伸”三方面构成;最后是谈电子媒介对人类行为影响的一个整体性结论,即人类处在整体性自恋之中,在电力速度的推动下,人类正向自恋的尽头走去。

论文试图从媒介对人类行为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人类整体的行为状态作一个定性的判断,旨在提醒人们:

今天乃至未来,反思已经超越了对事件后果的某种补救式思考,它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即刻式的条件反射。

Summary

Focusedon“understandingmedia”,thearticleanalysesinchapterIthekeymediatheoryofemployingwhatcouldbeofMcluhaninathoughtfulangle,andadvancestheviewpointof“humanbeing—theextendingofmedia?

”。

InchapterII、Inthefollowingthirdpart,theideaof“media’sendding”isexpoundedanddemonstrated,whichiscomposedofthreeparts:

extremeofspeed,contentofthecontent,andhumanbeing’slastextending—theextendingofcentralnerves。

Inthefinalpart,thegeneralconclusion——electronicmedia’sinfluenceonhumanbehaviorisgiven,thatishumanareunderuniversalnarcissismandpacingtothebottomofitimpelledbyelectronicspeed.

Thearticleintendstoofferaqualitativejudgementonthesituationofhumanbehavioraswhole,fromaangleofmedia’sinfluenceonhumanbehavior,andpurposesremindingthesociety:

fromthemomenttothefuture,contemplatingitselfhassurpassedsomesimplelyremedialreflectingontheresult;inthecontrary,itshouldbecomealiferoutine,animmediateconditionalreflex.

前言

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主题来做论文

有人说,论文的内容差不多有两种类型,一是形而上,一是形而下。

作为一个河南大学的不太爱窜的学生,我没有条件接触到真正的有助于我写“形而下”的实践类论文,所谓的研究诸如传媒运作之类的论文,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没有切身的实践经历,除了抄袭外不会做出有意义的论文来。

而且过于实证的文章总是不耐储藏,斗不过时间的流逝。

我异常清醒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周遭环境,而我又不想写一个应付之作,所以我选择了做“形而上”内容的论文。

当然,除了上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想写一点来自心灵体会的东西,我想只有这些才是真正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精神园地。

我希望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值得自己随时拿出来咀嚼和体会,而不是参加完答辩后就被扔进尘封的垃圾堆里。

我并没有太多的奢望让很多人都来读这篇论文,但我希望的是每个碰巧读到的人可以得到一点启发,可以促成接近生命深处的反思与爱。

同时,我深爱我生活着的这个世界,我时刻感动于短暂的生命存在中的细微之处,但我知道我还不至于盲目地沉浸在对生命的赞叹之中,相反,我时常徘徊甚至垂泪在人的无助与脆弱以及在无力抵抗之下的遁逃的自怜情绪中。

这种自怜的情绪使我意识到我应该拿出些时间来体会一下“我们的迷惘”以及造成“我们的迷惘”的真正原因。

此时,我接触到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我在似懂非懂之中似乎找到了解释“我们的迷惘”的另一种角度。

而当这个角度出现在我脑海里时,我决定要在重新理解这个角度的基础上写下我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我是怎样做这篇论文的?

记得有位北京的教授在谈到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时认为,只要一看论文后面的参考书目的多少就大致知道了。

意思是参考书目越多,则论文质量越高,反之,稀稀的几篇书目在那里孤单着,不用再看原文就可断定此论文是篇垃圾。

我现在想到这些,还不免有点恐慌,因为我的这篇论文引用的参考书实在是太少了,远不及教授所言的1/10。

造成这个结果,原因有二:

一、我实在是不得不忙于生计问题,而我恰巧又是整个杂志社的主力选手,整天忙的抽不出时间去读大师们的杰作。

我知道我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自己不去工作,于我的人生观来看,人首要的根本是自立自强,而不是论文。

我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我必须承担起我做“人”的责任。

二、最主要的原因也许是我并不完全认同一定要读很多大师们的杰作才能写出真正有观点的东西。

我的这篇谈论“走向自恋的尽头——论电子媒介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的论文与其说是建立在巨人肩膀上的,不如说是植根于我对生命的心灵体悟及思辩理解。

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大师能比我自己距离自己的心灵更近呢?

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在这方面,凡人和大师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同时我认为,过多的寻章摘句除了吓唬未曾经验的仰慕者外,还耗费了过多的“重复成本”,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损失。

因此,与其说这篇论文是全身心和全时间研究而成的作品,不如说是在业余时间内全身心反思的作品。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没有运用任何大师们的智慧,我是历史的综合,也是环境的囚徒,我所得所思和所写,毫无疑问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我在环境中所吸收的所有养分。

这里,我要深深感谢加拿大的麦克卢汉先生,没有对他的媒介理论的理解,我根本无法把我的想法行诸于文字。

这篇论文的逻辑是:

先以《理解媒介》为基础,对麦克卢汉的能够为我所用的重点媒介理论进行自我思辩的解读(第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人类——媒介的延伸?

”的观点(第二部分);在接着的第三部分,我提出并论证了“媒介的终结”的观点,论证部分由“速度极限、内容的内容和人类最后的延伸——中枢神经的延伸”三方面构成;最后是谈电子媒介对人类行为影响的一个整体性结论,即人类处在整体性自恋之中,在电力速度的推动下,人类正向自恋的尽头走去。

在此,我有必要强调一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甚至会有人说,麦氏的理论根本就是玄化的喃语,用这样的理论做支撑能做出什么好的东西来?

事实是这样的,我并不是在用麦氏的理论原文做基础,而是用我对麦氏理论的自我解读做基础。

怎样更好的理解这篇论文

麦克卢汉的思维性格是“我不解释,我只探索”(Idon`texplain——Iexplore),尽管我喜欢麦氏,但我更愿意在作任何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判断时都能进行一下解释,这样的话,至少可以使他人在理解时能付出更少的“理解成本”。

因此,我行文的风格采取了有点个人化的方式,我希望这种带有些个人化的东西能够多少弥补一下学术文章故作高深的恶劣气息。

但在我回过头来重新读全文时,我知道我在多做解释的理想方面不免有些失败,因为一个如果没有认真思索并真正走进麦氏媒介理论的读者,理解起我的这篇论文似乎也不太容易。

在此,我希望可以交代一下,谈些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深刻理解“速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影响。

这点只要愿意去领会生活的人,将不难感受到“速度”力量的无处不在。

在由机械速度到电子速度的推进中,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不停地被改变着。

欲真正理解麦克卢汉,则必先理解速度是怎样之于人类生活的。

同时,还要思考,当这个速度在向速度的极限逼近时,一切是怎样地在发生着。

第二个关键点是关于“理解偏差”的理解。

如果这世界上存在绝对真理,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在接近绝对真理的路上,这种和绝对真理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名之为理解偏差。

这点和第一个关键点结合起来就可以明白,当我们以电子的速度几乎同时参与事件的发生时,我们仍然无法避免“理解偏差”,而这个“理解偏差”同时又会影响事件的进程,在来回影响的反射机制作用下,我们可能是距离绝对真理越来越近,但也可能是相距越来越远。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与人之间存在既定的理解偏差是导致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性不能彻底实现的根本原因,也是每个人心灵漂泊无依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关键点是我们获得的信息相对于我们体内中枢神经处理和把握信息的能力来说,单个人实在过于渺小。

没有信息则没有安全感,有了信息则呈现忙乱感。

我们延伸了媒介,但当电子媒介被延伸出来后,人类本身被逆转,成了媒介的延伸。

在酝酿要写这篇论文时候,9.11事件发生不久,在这篇文章快结束的时候,伊拉克战争开始、广州北京爆发“非典”肺炎以及香港巨星张国荣跳楼自杀。

我时常看看周围,想想遥远天边发生的事情,我会静静地反思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得知张国荣自杀的消息后,我领悟到这一切和脆弱无关,我更加相信:

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惘在于我们深陷于自恋的漩涡里难以自拔,在电子媒介以其固有的电力速度的推动下,我们走向自恋的尽头。

第四、这篇论文既是写给现在的,也是写给未来的。

人类还只是刚刚踏上以internet为中心的电子媒介的门槛,文中所论的影响更多的属于未来。

也就是说,现在来看,其思辩意义更多于实证意义。

最后,这篇论文不是纯粹的心灵之作,它是建立在对生命的理解之上的。

所谈的所有问题其实都建立在心理分析的层面上的,虽然全文没有一处直接运用心理分析学的知识。

我个人的人生观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和尼采一样,我相信人生是悲剧,但悲剧是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但我这样的理解人生并不是说明我背叛了我文中的观点,如“人是媒介的延伸”、“走向自恋的尽头”等,我对人类心灵空间的未来很是担忧,但我更愿意积极的态度来应对这个担忧。

题记:

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惘在于我们深陷于自恋的漩涡里难以自拔,在电子媒介以其固有的电力速度的推动下,我们走向自恋的尽头。

一、关于《理解媒介》的理解

1.1.麦克卢汉与《理解媒介》

H.M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1911年7月21日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仙逝于1980年12月31日的除夕之夜。

早年曾就学于曼尼托巴大学,1943年负籍英伦,获得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

先后执教于威斯康星大学、圣路易斯大学、阿桑普星大学、圣米歇尔学院、多伦多大学,后期任多伦多大学文化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麦克卢汉起初是一个讲授英美文学的教书匠,但英雄不问出身,就是这个言语有些怪诞的“小人物”,硬是生生地闯进了传播媒介领域的地盘。

他在1951年出版了《机械新娘》一书,来分析报纸、广播、电影和广告产生的社会冲击和心理影响,从而在媒介领域初露锋芒。

1959年,他成为全美教育台和教育署“媒介工程”项目的主持人,该项目的成果就是最终让麦克卢汉一举登上新思想巨人殿堂宝座的《理解媒介》一书的初稿。

20世纪60年代堪称是麦克卢汉的年代,他分别在1962年发表了《戈腾堡星汉璀璨》,1964年出版《理解媒介:

人体的延伸》和1967年发表了《媒介即讯息》。

这三部书的面世迅速风靡欧美诸国,尤其是《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一书的问世“犹如一场大地震,在整个西方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和余震。

”【1】《纽约先驱论坛报》把麦氏誉为“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普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称其位“电子时代的代言人”。

麦克卢汉无愧于伟大的称号。

这不仅归因于他可以透过芸芸众生所视为“平常”的现象中看到应有的本质内涵,而且更来源于他对电子时代的种种先知先觉的预言。

他首创了今天习以为常的术语――媒介,创造了“地球村”以及“信息时代”等等。

尽管现在的人们理解这些术语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但在互联网还没有如今天般深入我们生活的20世纪60年代,谁会有麦克卢汉一样的先知先觉呢?

麦克卢汉倒在了电脑时代来临的前夜,但他的洞见却指引了后人对于电子媒介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历久而弥新。

在传播学的领地里,对于媒介的分析实际上是沿着两大分支进行的,一是对媒介内容的研究,二是对媒介技术本身的探索。

但是作为传播的载体,媒介技术并不是传播学者用心研究的重点。

在西方传播学的研究中,初期的重中之重是放在对传播内容的研究上,也形成了硕果极为丰富的关于内容分析的研究成果。

其实这种早期媒介研究的局面并不难理解,麦克卢汉的解释是人们“忽视了媒介的性质,包括任何媒介和一切媒介的性质。

”而“这表现了人在新技术形态中受到的肢解和延伸,以及由此而进入的催眠状态和自恋情绪。

”。

也就是说人们包括那些传播学者们因为在新技术媒介面前不自觉地陷入麻木状态,以致于忽视了媒介技术本身的重要性。

他还做过一个比喻以表达人们对于媒介技术本身注意力的分散,即:

媒介的形式是窃贼,内容是肉,我们是看门狗,我们看媒介时,往往是只见肉不见贼。

麦克卢汉说:

“媒介的‘内容’好比是滋味鲜美的一块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对付保护思想的看门狗,分散它的注意力。

”【2】但是麦克卢汉这样解释还是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甚至有更玄乎的感觉。

我的解释是人们最开始吃的不好,饭菜的内容不够丰富,所以重点当然是放在如何使食物内容更丰富上面了,至于对“吃”这个行为本身是如何的影响人类的自然就暂时放到一边去了。

媒介亦然。

这个解释不一定准确,但目的只是让人更容易明白媒介本身的重要性即可,至于因果率就先不考虑了。

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特别是电视这个新兴的传媒的推广,电视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们似乎再也难以忽视媒介技术本身对人类的塑造。

早期对于电视的研究模式是行为主义的、实证式的模式,着手于电视内容以及调查电视受众受到电视内容的影响。

但电视的蓬勃发展也触发了一些学者对于媒介技术本身的思考,而麦克卢汉是使媒介技术分析真正登堂入室的一位至关重要的思想家。

麦克卢汉在其发表的三本传播学专著――《戈腾堡星汉璀璨》,《理解媒介:

人体的延伸》和《媒介即讯息》里不仅一改传播学界沿袭多年的研究思路,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媒介技术本身上,而且更是把媒介技术本身对人类的影响推至极点。

他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媒介理论,提出了以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来划分人类的文明,认为媒介技术在人类感官的比率和感知的速率上起着突出的作用,并因此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而影响整个社会进程;麦氏一再强调“媒介(亦名为人的延伸)是一种使‘事情所以然’的动因,而不是‘使人知其然’的动因。

同时他在借鉴前人关于人的延伸的理论观点之基础上,石破惊天地提出了电子媒介是人中枢神经的延伸的观点,认为“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

今天,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之后,我们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

”,“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

”[3]更重要的是麦克卢汉借助自己的这个延伸理论敲响了我们时代忧虑的警钟,他认为人类自身的中枢神经的自我截除和麻木原理在电力时代同样发挥作用,而人类的中枢神经在被电力媒介所延伸和暴露之后,人必须使其麻木,人类无可避免地走向自恋。

所以麦氏宣称“这是忧虑的时代,因为电力技术的内爆迫使人承担义务并参与行动”并认为“如果说19世纪是编辑的座椅的时代,那么我们这个世纪就成了精神病学家诊治台的世纪。

”[4]

《理解媒介》是麦克卢汉的成名作,此书除探索了“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的重要观点外,还有一些非常值得我们探究和努力理解的观点。

比如,冷媒介和热媒介、媒介因为杂交所产生的内爆以及他利用自己的媒介理论分析了古今的26种媒介。

但麦克卢汉是成也《理解媒介》,毁也《理解媒介》。

许多传播媒介的学者,甚至是不同领域的专门家都对麦克卢汉的理论进行了否定和嘲讽式的解读,而借助的靶子主要就是麦克卢汉的成名作《理解媒介》。

美国资深社会学家默顿(RobertK.Merton)在面对麦克卢汉的思想时说:

“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他批评说麦克卢汉的每一句话都要打个问号。

英语教授埃德梦森则指控说:

“就连麦克卢汉最有说服力的书,都是刚愎自用、条理混乱的……跌跌撞撞地从一个主题创入另一个主题。

这些批评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的,麦克卢汉的书和思想的确有艰深晦涩的一面,而且他只做探索而不解释的研究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他思想的解读是见仁见智的,那些因为读不懂的人表达上面的批评是自然而然的。

但这种批评的杀伤力实在太小,而且给人一种“你读不懂就说别人写的不好的”的嫌疑。

真正对麦克卢汉的理论给予强大杀伤的是对于麦氏媒介理论玄化倾向与技术决定论的批评。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技术给人的知觉、对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比例的影响,构成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

但技术是如何悄悄地、毫无抗拒地改变感觉比例或知觉型式,媒介是如何使感官功能的分离?

麦克卢汉并没有给出让人容易理解以及富有逻辑的论证。

所以很多媒介研究学者在找不到什么办法来论证麦氏理论所谈的媒介对人类行为影响的时候,只得给麦克卢汉下了个媒介玄化论和技术决定论的定语。

其实,今天的人们在研究已经逝去的巨人的遗产时,重要的不是去千方百计的挑毛病、找刺刺,而是应该把最重要的目光盯在这些遗产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上。

对于先人的学术思想遗产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但批判继承的重点不是在破坏性的否定上面,而是在建设性的肯定上面。

当前学术界那种找毛病的研究方式使要研究的对象陷入一种误区,这种误区的产生是源于研究者惯于对研究对象的“纯粹性”的解读,而不是建立在“实践性”的价值判断上。

1.2.解读“媒介即讯息”

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的第一部分,麦克卢汉开宗明义地提出“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该观点是麦氏媒介理论的最重要的论断之一。

他对此论断的解释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5]

也许天才总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麦克卢汉用“尺度论”去解释“媒介讯息论”,似乎是越解释越让人难以明白。

事实上,要真正理解麦克卢汉的观点必须首先理解麦氏形成其理论的作业方式。

麦克卢汉这位英美文学出身的教授,对世界具有天才的感性判断远超过其对世界的理性逻辑判断,其预言的力量是大大胜过其实证的力量。

所以,对他断语的理解必须也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最重要的是必须先从心理上去感受我们身处的这个电力世界。

此后,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走进麦克卢汉的真实世界。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带来了一种新的尺度,这个尺度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主体对于客体世界参与的程度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塑造程度,它包括广度与深度方面。

似乎“尺度论”让人更迷惘了,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媒介即讯息”的天才解读,没有哪个词能比这个让人迷惘的词更能如此简短而有力地让人贴近“媒介即讯息”的真实意义。

“尺度”是一个个本属于数学和物理领域的话语,但被用到这里很有意义。

尺:

指事。

小篆,从尸,从乙。

“尸”象人卧的形象。

“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

本义:

十寸。

从尺的本义解释看,尺原义为度量的标识。

后来又比喻法度或标准[lawsandinstitutions]。

度:

形声。

从又,庶省声。

“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

本义:

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我们从尺度两个字的单独解释可以看出,尺度是准绳;衡量长度的定制。

那么,为什么媒介的出现为人类引入了一种新的尺度呢?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到人类自身上来观察和体验。

人类的单个个体从其物理特性上讲,和一般的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人的感官所感知的外部世界充其量只是手之所及、目之所及等等的范围之内,但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之一是人可以发明工具,借助工具的力量去做感官所直接感知之外的事情。

也就是说工具(技术)的发明大大加深了人这个主体同外部客体世界的参与程度。

在麦克卢汉的语境里,媒介是一个广义的泛媒介概念,它包含除我们习以为常的书报刊、广电网之外的技术工具。

麦克卢汉的逻辑是既然技术让人比单纯的自身更深更广地参与所处的世界,那么,技术亦不可避免地在人类运用的时候塑造人类。

即他言的“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Weshapeourtools,andthereafterourtoolsshapeus.)[麻省理工学院版序---永恒的现在——路易斯.H.拉潘姆(Lewis.H.Lapham)]

工具对人类有此种影响,则属于工具之一的媒介自然亦不例外。

同时,由于麦克卢汉主要的还是研究媒介本身的工具性的,这点从其所划分的口传文化时代、印刷文化时代和电子媒介时代中可以找到麦克卢汉研究的重点,这又告诉我们麦克卢汉是把媒介置在一个大工具的背景之下去思考,从大工具对人类的整体影响出发,来定性这个作为工具之一的媒介带给人类的影响。

不过,很显然的是,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工具的作用在塑造人类思维与行为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塑造整个人类行为的中心力量。

麦克卢汉显然认为被人类发明的工具不仅仅在为人所用时,对人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工具本身的出现同时即传达着一种讯息,它在使人类以更深更宽的进入外部事物时,同时意味着人类将随之被塑造。

而由于这种麦克卢汉所言的媒介(技术)对人类心理和思维模式的塑造是如此的建立在非实证的基础之上,所以寻找一个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话语来表达就成了必然。

而即使是定性的表达也是极其困难的,这个困难来自于所论命题的先天约束。

因为即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世界里可以感受到人类整体以及个体都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化,但却无人可以清晰地去感知到是什么形成了这些变化。

麦克卢汉话语模糊的悲哀恰在于他较常人更深刻更敏感地感受到了这些变化,但他同样无法创造一个言简意赅的为普通人所理解的词语来阐释这个变化,而只好选择了“暗喻”的方式;这个方式自从他表达出来之后,也同时招致了众多批评者诟病的靶子。

以“尺度论”来解释“媒介讯息论”只是其中为人所不解的一点,更多的质疑与批评随着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展开而加深。

事实上,理解“尺度论”很容易的一条路是从人与人本身以外的世界的关系出发,稍加以抽象思维即可茅塞顿开。

人与动物的区别首在人有高级思维(是否为人类自恋的为自己自封姑且不论,先承认之),而发挥这个高级思维的最大明证是发明工具,人类正是依靠工具的发明改造了自身改造了世界。

换句话说,是工具(技术)使人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