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420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docx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1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素材期中复习:

课外阅读理解(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1)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荒岛四十天

   萨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航行。

他来到甲板上观赏景色,被一个大浪卷进了海里。

“救命啊!

”萨沙大声呼救,但没人听见。

绝望的萨沙紧紧抱住一个从船上掉下的木箱,在大海上漂流着……

   不知过了多久,他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岛上除了石头和树木什么也没有。

他在灌木丛中度过了来到荒岛的第一夜。

   第二天清早,萨沙沿着河边走着,发现了一块大帆布和一个破气垫床,他如获至宝,帆布做帐篷,破气垫船做褥子,他有“房子”住了。

   吃什么呢?

萨沙想起老师讲过,树林里蘑菇是可以吃的,于是,他走进森林,摘回许多小雨滴状的蘑菇。

后来他又用口袋里的别针和一段渔线做了一个钓鱼竿,刚把渔线甩进水里就发觉有什么东西咬钩了,他猛地一挑鱼竿,哈!

钓上了一只碗口大的螃蟹。

   回到帐篷附近,他又想起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就试着干起来,他在一个小石孔里塞满了木渣,用一根小木棍不停地在石孔里钻啊钻。

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石孔中冒烟了,他连忙吹了几口气,啊,火苗起来啦!

火越烧越旺,萨沙用树枝挑起螃蟹烤着,不一会儿,螃蟹烤熟了,萨沙美美地吃起来。

   40天过去了,有一天,一艘军舰行驶在小岛附近的海面上,舰长看见岛上有火光,就派几名水兵乘着小船来岛上察看。

于是,萨沙得救了,很快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考察——________   绝望——________   荒芜_——________

(2)萨沙是个怎样的孩子?

(3)萨沙在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是怎样克服的?

(4)这40天,如果换成你,你将怎样度过?

解析:

(1)观察;失望;荒凉

(2)萨沙是个坚强的孩子,他在荒岛上想法子活着,等别人来救援,他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自救,是个爱动脑筋、爱动手的孩子。

(3)萨沙没有住处,他就把发现的大帆布做帐篷,破气垫船做褥子,没有吃的,他就摘树林里的的蘑菇,没有火,他就利用所学的知识,钻木起火,既可以用来烤食物,又可以用来做求助信号,最后他获救了。

(4)略

【解析】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考察:

实地观察调查。

绝望:

断绝希望;毫无希望。

荒芜:

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

(2)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仿照短文发挥想象,合情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观察、失望、荒凉

(2)萨沙是个坚强的孩子,他在荒岛上想法子活着,等别人来救援,他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自救,是个爱动脑筋、爱动手的孩子。

(3)萨沙没有住处,他就把发现的大帆布做帐篷,破气垫船做褥子,没有吃的,他就摘树林里的的蘑菇,没有火,他就利用所学的知识,钻木起火,既可以用来烤食物,又可以用来做求助信号,最后他获救了。

(4)略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课内阅读,我在行!

         (节选)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要到夜里!

”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

”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本文作者是________。

(2)选段写的是(    )这件事。

A.做粥

B.等粥

C.喝粥

D.议粥

(3)在选段中找出一个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并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4)选段中的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解析:

(1)《腊八粥》

;沈从文

(2)B

(3)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沸时的形态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4)活泼可爱、馋嘴。

【解析】【分析】

(1)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腊八粥》、沈从文;

(2)B;

(3)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沸时的形态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4)活泼可爱、馋嘴。

【点评】

(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3.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节选)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是粗糙多骨的。

她整日地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

一双放大的小脚没有停过。

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

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脱、新奇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

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

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

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妆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

   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宝卷》。

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

微弱而摇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

“妈,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

”她摇摇头说:

“太贵了。

”我又说:

“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

”她更摇摇头说:

“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

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

有时,她真太累了,坐在板凳上,捶几下胳膊与双腿,然后叹口气对我说:

“小春,别尽在我跟前绕来绕去,快去读书吧。

时间过得太快,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

   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

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

我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臂?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忙碌——________    满足——________

讲究——________     悠闲——________

(2)说说画线句子的妙处。

(3)短文通过记叙母亲________,流露出作者________之情。

(4)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作品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

读《论语》,不耻下问

下联:

________

解析:

(1)劳碌;满意;讲求;悠然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

(3)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示例】品《孟子》,虚怀若谷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把“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

(3)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4)对联就是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

字数相等,节奏一致。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

上、下联内部的语音节奏要一致,如:

“读”可以对“品”;“《论语》”可以对“《孟子》”。

“不耻下问”可以对“虚怀若谷”。

故答案为:

(1)劳碌、满意、讲求、悠然;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

(3)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4)【示例】品《孟子》,虚怀若谷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了解对联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4.开心阅读。

两个电话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

“爸,什么事?

”他连忙问:

“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

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①

   儿子只漫不经心:

“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他喋喋不休,儿子不耐烦了:

“知道了,知道了。

”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

“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

”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

“已经感冒了不是?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②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

“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老人答:

“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流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g)。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疾风________(jījí)     呜咽________(yànyè)    乘虚而入________(chéng chèng)

宁肯________(níngnìng)  问候________(hóuhòu)   结结实实________(jiējiě)

(2)仔细阅读文中划线①处的内容,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

A.他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省略了。

B.他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打断了。

(3)仔细阅读文中画线②处的内容,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

A.母亲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省略了。

B.母亲的话还有很多很多,被打断了。

(4)仔细阅读文中画线③的句子,“他”愣住的原因是________。

(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6)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一句什么谚语或诗句?

请写下来。

(7)读了这个故事,你最想为你的爸爸或妈妈做些什么?

解析:

(1)jí;yè;chéng;nìng;hòu;jiē

(2)A

(3)A

(4)在寒流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南国的儿子,却忽略了北国的母亲,而此时母亲却惦记着他。

(5)人们往往把人间最温暖的亲情给予自己的子女,却常常忽略了历尽艰辛生养自己的父母。

表现了老王的愧疚、自责以及对老母亲的翻然醒悟的爱。

(6)儿行千里母担忧!

可怜天下父母心。

(7)平时在家多陪陪父母亲,对父母的身体多关心,出门在外的时候要多通电话,不要让父母担心。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3)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6)考查对古诗、谚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谚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7)所做之事,能表达对父母的爱即可。

故答案为:

(1)jí、yè、chéng、nìng、hòu、jiē

(2)A

(3)A

(4)在寒流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南国的儿子,却忽略了北国的母亲,而此时母亲却惦记着他。

(5)人们往往把人间最温暖的亲情给予自己的子女,却常常忽略了历尽艰辛生养自己的父母。

表现了老王的愧疚、自责以及对老母亲的翻然醒悟的爱。

(6)儿行千里母担忧!

可怜天下父母心。

(7)平时在家多陪陪父母亲,对父母的身体多关心,出门在外的时候要多通电话,不要让父母担心。

【点评】

(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6)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谚语的含义。

(7)开放性试题,答案比唯一。

5.快乐阅读。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

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

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

美国人简直是疯子!

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

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

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

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

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

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

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

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________(xiàng 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 )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

“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________  延续——________  激动——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

”的原因是什么?

(5)文中画波浪线处“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另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

(6)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的意思是什么?

解析:

(1):

“ !

 , , ?

(2)bīn;shǎnɡ

(3)仁慈;中断;平静

(4)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5)指儿子身体的一部分在另一些活着的人体内。

(6)意思是母亲也想在自己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4)、(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6)理解句意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

(1):

“ !

 , , ?

(2)bīn;shǎnɡ;

(3)仁慈、中断、平静;

(4)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5)指儿子身体的一部分在另一些活着的人体内。

(6)意思是母亲也想在自己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6.开心阅读。

农家过年

   中国人过年,农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是农村,过年别有番韵味。

   每年一进腊月,准备过年的事情就开始了。

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________(zhān nián)住灶王爷的嘴,送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吉事,回宫降吉祥”。

接下来就是杀牛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葱、蒜、姜、箔、表、香”。

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的晦气。

剃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

贴对联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贴什么,墙上、树上贴什么,都是按规矩进行的。

年前几天,人们忙着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莱包、枣花馍,薰出龙、风、谷仓、麦堆等花样;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五”:

有红薯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币的,还有包糖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就是大年三十。

一家人闲下来,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

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直熬到小孩子犯困打盹。

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鞭炮声。

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做“开门进宝”。

各家父母再三嘱咐小孩子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增添了一种庄重________(chóngzhòng)肃穆的气氛。

早晨要先做好供________(gōnggòng)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

还要供奉天地全神,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

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是走亲戚的时间。

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往来。

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________(xiāo jiāo)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

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

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祈盼来年会更好。

(1)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这篇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农家过年的习俗的?

(  )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D.空间顺序

(3)和《北京的春节》相比,农家过年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

(4)选文中详写了春节期间________和________ 这几天农家过年的情形,略写了________等这些天的情形。

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

(5)阅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解析:

(1)zhān;zhòng;gòng;xiāo

(2)A

(3)人们用蒸、炸、包等方式各种各样的食品以及各种过年的讲究。

(4)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元宵节;使农家过年的热色更突出

(5)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结合选项判断。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zhān;zhòng;gòng;xiāo;

(2)A;

(3)人们用蒸、炸、包等方式各种各样的食品以及各种过年的讲究。

(4)1、大年三十2、大年初一3、元宵节4、使农家过年的热色更突出;

(5)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