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27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docx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2008年各县(市、区)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任务》的通知

台新农〔2008〕2号

各县(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2008年各县(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已经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目标,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台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2008年7月5日

2008年各县(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主要工作任务

椒江区

一、总体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民创业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台市委〔2008〕1号文)和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台市委〔2008〕13号文)提出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着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进步,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实施“三个台州”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一)经济建设

1、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3.5万亩、总产量达到5万吨,生猪出栏6.5万头,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上年。

2、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种养专业大户和参加专业合作社社员明显增加,50%以上的乡镇建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在乡镇、村开展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农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2.3万亩,农田规模经营、规模合作、规模服务稳定发展。

3、农技推广应用进展明显。

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深入实施粮油、畜禽、蔬菜瓜果种子种苗工程;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20%的村建立网页;100%的乡村有信息员,新培训能操作“农民信箱”的农民每村5人以上。

4、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

创建兴林富民示范村1个,每村建成高效生态林业示范基地1000亩以上;林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5、“百万亩标准塘建设工程”深入实施。

完成水产养殖标准塘建设50亩。

6、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乡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

7、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培训后资格证书获证率达70%以上,获得资格证书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

8、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

开设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行政村达到145个;农家乐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9、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确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村庄整治建设全面推进。

完成村庄整治20个村,建设农村新社区(示范村)4个。

2、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万人;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99%;强塘固房工程取得新的进展,完成25公里河道整治、10公里农村河沟整治和4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三)农村民生

1、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启动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15年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8%。

2、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

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8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以上,县(市、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到100元以上。

3、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小康健身等工程全面实施。

送演出到农村77场;创建小康体育村31个;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2%以上。

4、农村社保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低保农户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业劳动者养老保险政策调研制订或试点工作。

5、“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顺利实施。

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5%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减少20%(不含低保户),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工作全面落实。

6、“山海协作”取得新的成效。

(四)民主政治建设

1、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率达到98%以上。

2、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深入实施。

市县局级机关选派机制进一步健全,乡镇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到位率达到80%以上。

3、村务公开规范化程度提高。

“村务公开”达标率90%以上。

(五)其它

1、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快推进。

开展中心镇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中心镇财政管理体制。

2、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建立若干县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运行机制。

3、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面展开。

各试点品种大户参保率达到50%以上。

4、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加大。

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长11.8%以上,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小额农业贷款新增1.45亿元。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对市委、市政府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有传达、有部署、有政策、有督查考核,农业和粮食生产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二)认真开展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党政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破解难题有新成效。

(三)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四)充实和加强各级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体系,保证必要的人员力量和工作条件,及时完成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布置的工作任务。

(五)不发生农民负担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计划生育率和森林、渔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黄岩区

一、总体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民创业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台市委〔2008〕1号文)和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台市委〔2008〕13号文)提出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着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进步,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实施“三个台州”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一)经济建设

1、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3万亩、总产量达到5.7万吨,生猪出栏9万头,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上年。

2、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种养专业大户和参加专业合作社社员明显增加,50%以上的乡镇建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在乡镇、村开展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农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2.5万亩,农田规模经营、规模合作、规模服务稳定发展。

3、农技推广应用进展明显。

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深入实施粮油、畜禽、蔬菜瓜果种子种苗工程;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20%的村建立网页;100%的乡村有信息员,新培训能操作“农民信箱”的农民每村5人以上。

4、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

创建兴林富民示范村4个,每村建成高效生态林业示范基地1000亩以上;林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5、“百万亩标准塘建设工程”深入实施。

完成水产养殖标准塘建设160亩。

6、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乡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

7、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培训后资格证书获证率达70%以上,获得资格证书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

8、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

开设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行政村达到90个;农家乐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9、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确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村庄整治建设全面推进。

完成村庄整治58个村,建设农村新社区(示范村)3个。

2、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0.8万人;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74%;强塘固房工程取得新的进展,完成26公里河道整治、13公里农村河沟整治和6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三)农村民生

1、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启动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15年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7.5%。

2、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

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8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以上,县(市、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到100元以上。

3、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小康健身等工程全面实施。

送演出到农村113场;创建小康体育村20个;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

4、农村社保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低保农户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业劳动者养老保险政策调研制订或试点工作。

5、“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顺利实施。

实现下山脱贫人数800人;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5%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减少20%(不含低保户),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工作全面落实。

6、“山海协作”取得新的成效。

(四)民主政治建设

1、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率达到98%以上。

2、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深入实施。

市县局级机关选派机制进一步健全,乡镇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到位率达到80%以上。

3、村务公开规范化程度提高。

“村务公开”达标率90%以上。

(五)其它

1、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快推进。

开展中心镇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中心镇财政管理体制。

2、启动实施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试点工作,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建立若干县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运行机制。

3、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面展开。

各试点品种大户参保率达到50%以上。

4、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加大。

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长11.8%以上,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小额农业贷款新增2.4亿元。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对市委、市政府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有传达、有部署、有政策、有督查考核,农业和粮食生产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二)认真开展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党政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破解难题有新成效。

(三)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四)充实和加强各级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体系,保证必要的人员力量和工作条件,及时完成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布置的工作任务。

(五)不发生农民负担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计划生育率和森林、渔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路桥区

一、总体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民创业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台市委〔2008〕1号文)和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台市委〔2008〕13号文)提出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着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进步,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实施“三个台州”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一)经济建设

1、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6万亩、总产量达到5.7万吨,生猪出栏7万头,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上年。

2、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种养专业大户和参加专业合作社社员明显增加,50%以上的乡镇建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在乡镇、村开展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农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5.7万亩,农田规模经营、规模合作、规模服务稳定发展。

3、农技推广应用进展明显。

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深入实施粮油、畜禽、蔬菜瓜果种子种苗工程;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20%的村建立网页;100%的乡村有信息员,新培训能操作“农民信箱”的农民每村5人以上。

4、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林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5、“百万亩标准塘建设工程”深入实施。

完成水产养殖标准塘建设2000亩。

6、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乡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

7、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培训后资格证书获证率达70%以上,获得资格证书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

8、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

开设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行政村达到70个;农家乐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9、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确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村庄整治建设全面推进。

完成村庄整治25个村,建设农村新社区(示范村)4个。

2、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92.3%;强塘固房工程取得新的进展,完成28公里河道整治、12公里农村河沟整治和6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三)农村民生

1、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启动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15年教育普及率提高到102%。

2、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

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8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以上,县(市、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到100元以上。

3、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小康健身等工程全面实施。

送演出到农村90场;创建小康体育村34个;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4%以上。

4、农村社保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低保农户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业劳动者养老保险政策调研制订或试点工作。

5、“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顺利实施。

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5%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减少20%(不含低保户),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工作全面落实。

6、“山海协作”取得新的成效。

落实结对天台“山海协作”新农村建设项目1个。

(四)民主政治建设

1、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率达到98%以上。

2、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深入实施。

市县局级机关选派机制进一步健全,乡镇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到位率达到80%以上。

3、村务公开规范化程度提高。

“村务公开”达标率90%以上。

(五)其它

1、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快推进。

开展中心镇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中心镇财政管理体制。

2、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

3、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面展开。

各试点品种大户参保率达到50%以上。

4、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加大。

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长11.8%以上,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小额农业贷款新增3.55亿元。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对市委、市政府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有传达、有部署、有政策、有督查考核,农业和粮食生产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二)认真开展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党政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破解难题有新成效。

(三)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四)充实和加强各级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体系,保证必要的人员力量和工作条件,及时完成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布置的工作任务。

(五)不发生农民负担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计划生育率和森林、渔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临海市

一、总体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民创业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台市委〔2008〕1号文)和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台市委〔2008〕13号文)提出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着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进步,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实施“三个台州”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一)经济建设

1、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2.7万亩、总产量达到18.3万吨,生猪出栏18万头,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上年。

2、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种养专业大户和参加专业合作社社员明显增加,50%以上的乡镇建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在乡镇、村开展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农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15.8万亩,农田规模经营、规模合作、规模服务稳定发展。

3、农技推广应用进展明显。

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深入实施粮油、畜禽、蔬菜瓜果种子种苗工程;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20%的村建立网页;100%的乡村有信息员,新培训能操作“农民信箱”的农民每村5人以上。

4、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

创建兴林富民示范村2个,每村建成高效生态林业示范基地1000亩以上;林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5、“百万亩标准塘建设工程”深入实施。

完成水产养殖标准塘建设4900亩。

6、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乡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

7、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培训后资格证书获证率达70%以上,获得资格证书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

8、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

开设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行政村达到575个;农家乐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9、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确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村庄整治建设全面推进。

完成村庄整治75个村,建设农村新社区(示范村)4个。

2、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5万人;客运班车通村率达到81.7%;强塘固房工程取得新的进展,完成21公里河道整治、15公里农村河沟整治和13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

(三)农村民生

1、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全面启动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15年教育普及率提高到96.71%。

2、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

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8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以上,县(市、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到100元以上。

3、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小康健身等工程全面实施。

送演出到农村127场;创建小康体育村36个;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0%以上。

4、农村社保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低保农户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业劳动者养老保险政策调研制订或试点工作。

5、“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顺利实施。

实现下山脱贫人数800人;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5%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减少20%(不含低保户),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帮扶工作全面落实。

6、“山海协作”取得新的成效。

落实“山海协作”(回归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1个。

(四)民主政治建设

1、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率达到98%以上。

2、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深入实施。

市县局级机关选派机制进一步健全,乡镇专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到位率达到80%以上。

3、村务公开规范化程度提高。

“村务公开”达标率90%以上。

(五)其它

1、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快推进。

开展中心镇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中心镇财政管理体制。

2、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建立若干县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运行机制。

3、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全面展开。

各试点品种大户参保率达到50%以上。

4、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加大。

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的投入增长11.8%以上,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小额农业贷款新增1.41亿元。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对市委、市政府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有传达、有部署、有政策、有督查考核,农业和粮食生产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二)认真开展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党政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破解难题有新成效。

(三)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四)充实和加强各级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体系,保证必要的人员力量和工作条件,及时完成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布置的工作任务。

(五)不发生农民负担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计划生育率和森林、渔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计划范围内。

温岭市

一、总体工作目标

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民创业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台市委〔2008〕1号文)和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决定》(台市委〔2008〕13号文)提出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着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进步,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实施“三个台州”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一)经济建设

1、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3.6万亩、总产量达到16.4万吨,生猪出栏20.5万头,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于上年。

2、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种养专业大户和参加专业合作社社员明显增加,50%以上的乡镇建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在乡镇、村开展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试点,农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12万亩,农田规模经营、规模合作、规模服务稳定发展。

3、农技推广应用进展明显。

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深入实施粮油、畜禽、蔬菜瓜果种子种苗工程;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20%的村建立网页;100%的乡村有信息员,新培训能操作“农民信箱”的农民每村5人以上。

4、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

创建兴林富民示范村2个,每村建成高效生态林业示范基地1000亩以上;林区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5、“百万亩标准塘建设工程”深入实施。

完成水产养殖标准塘建设4600亩。

6、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乡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

7、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培训后资格证书获证率达70%以上,获得资格证书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

8、农村服务业迅速发展。

开设农村连锁便利店的行政村达到205个;农家乐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9、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确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村庄整治建设全面推进。

完成村庄整治70个村,建设农村新社区(示范村)6个。

2、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提高10个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