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243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docx

高职扩招考试语文题中职生含答案

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单招考试语文题库(中职)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理解

(一)

难忘的八个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

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

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结巴。

    

同学们问我:

“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

”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

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免唇要好受点。

我越来越敢肯定:

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

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

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

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

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

因为这里有一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都有“耳语测验”。

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

可是我的左耳朵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些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

旱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

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

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

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

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

以前的老师一般总是说:

“天是蓝色的。

”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

”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夫人,同时用右手紧紧捂着耳朵,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 

1.下列关于原文主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5分)

A.对教师“爱”的热情歌颂。

B.诅咒命运的不平。

C.表达对同学厌恶自己的不满。

D.歌颂生活的美好。

2.对“我希望你是我女儿”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5分)

A.表明伦纳德夫人已经识破了“我”的“作弊”,她希望“我”听清这句话。

B.表明伦纳德夫人十分理解“我”的“作弊”,并利用了“我”的“作弊”。

C.表明伦纳德夫人关注“我”已经很久了,她用关爱体谅着“我”。

D.表明伦纳德夫人对“我”的理解是瞬间的“一闪念”,而不是长时间关注的结果。

3.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5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阅读理解

(二)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

父母早逝,她使他唯一的亲人。

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

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

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

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的相符。

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

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的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上的妹妹微笑。

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

“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小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

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丧失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

“放心吧,你不会死的。

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的。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

“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

“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高兴的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语言。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5分)

A.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B.医生骗了小男孩。

C.小男孩抽血后怕极了。

D.需要抽血小男孩犹豫了。

2.第⑦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D)(5分)

A.比喻

B.夸张

C.动作

D.神态

3.下面哪项不是文中的“男孩”具有的品质?

(C)(5分)

A.勇敢

B.富有爱心

C.勤恳

D.无私

阅读理解(三)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奥地利]斯•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也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却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无论你在夏天还是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加扣人心弦;今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好像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1.第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5分)

A.在不容大声说话的地方,描写自然景物的动态,反衬出墓地的宁静。

B.象征伟人将与大自然一样永世长存,更显示了他人格的崇高。

C.由于没有奢华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D.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活泼的景物可增添一点生气和温暖的情调。

2.作者用哪两个字形容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A)(5分)

A.朴素

B.无名

C.奢华

D.幽暗

3.下面哪句话不是描写参观者崇敬之情的句子?

(C)(5分)

A.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

B.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C.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D.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

阅读理解(四)

文字与图画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

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

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一般是在具有国家的雏形的时候。

文字起源于图画。

最初是整幅画,这种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清。

比如画一个人骑在马上,可以表示“人骑马”,也可以表示“骑马的人”;如果是一个外出的人寄回家的信,可以表示他在外面已经得了一匹马,或者希望家里人骑马去接他,或者别的什么意思。

看得懂这种图画的意思,取决于看画人和画画人生活上的联系或者其他条件与他们是否说同一种语言无关。

这种图画有人管它叫“图画文字”,其实只是图画,不是文字。

图画发展成文字,必然表现出这些特点:

1.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的图形,一个图形跟语言里的一个词相当。

2.许多抽象的意思得用转弯抹角的办法来表现,例如画一个人,再在他脚底下画一根地平线,表示“立”。

3.这些图形必得作线性排列,它们的顺序得依照语言的词的顺序,顺序不同,意思也不同。

例如先画一个人,再画一面旗,再画一匹马,这就是“人骑马”;如果先画旗和马,再画人,那就是“骑马的人”。

过了这个阶段后,为了便于书写,图形于是大大简化(图案化、线条化、笔画化),丝毫不损害原来的意思。

从形状上看,第二阶段的零碎图形和第一阶段的整幅很相似,第三阶段的笔画化和象形文字生来的笔画化文字则纯粹是字形上的变化,实质完全相等。

图画一旦变成文字,就和语言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个字,甚至是最象形的字,也必然要跟一定的字音联系。

这样,语言不同的人看不懂旗夹在一个人和一匹马中间是什么意思。

文字发展到了这种“词的文字”之后,仍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纯粹表音的文字。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

尽管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图画是与语言不相干的表意系统,只有在图画向语言靠拢,被语言吸收,成为语言的一种形式(用图形或笔画代替声音)之后,才成为真正的字。

1.第一段谈到了人类、国家、文化、语言和文字几个方面的关系,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5分)

A.人类→语言→文化→文字→国家

B.人类→语言→国家→文字→文化

C.人类→语言→国家→文化→文字

D.人类→语言→文化→国家→文字

2.关于“图画文字”,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5分)

A.“图画文字”的特点是整幅图来表达意思,表达的意思往往含糊不清。

B.“图画文字”的理解与是否说同种语言无关,而与信息传递者与接受者的生活联系有关。

C.作者认为,“图画文字“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它实际是图画,而不是文字。

D.“图画文字“是文字发展的基础,文字是“图画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两者都可以读出来,都是表音的符号。

3.古人先画一个“日”,表太阳,然后在下面画一个“一”表地平线,结合起来表示“日出”。

根据文意推断,这属于(B)(5分)

A.图画文字B.图形文字C.笔画化文字D.笔画化图形

阅读理解(五)

中国新一代歼击轰炸机——“飞豹”

1999年10月7日上午,第8届中国国际航空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拉开了帷幕。

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中华飞豹”FBC—1飞机在展会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中国飞豹”飞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制造和试飞成功的新一代作战飞机。

②这一融现代航空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战鹰,有着全新的外型设计、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优良的火控设备,能对地面、海上目标实施强有力的攻击。

③“中国飞豹”作战半径大,可达1650公里;攻击威力强,除在前机身右下侧装有一门23毫米双管炮外,全机身载弹量5吨,可携带4枚命中率极高的空航导弹;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飞行特性。

④该机集歼击、轰炸任务于一身,既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又有良好的自卫能力,是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的重大成果。

⑤“中国飞豹”飞机的部分性能已超过“美洲虎”、“狂风”、苏—24等飞机,是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杀手锏”。

1.属于第2自然段中划线句子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B)(5分)

A.作比较B.列数字C.举例子D.画图表

2.第2自然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华飞豹”飞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5分)

A.定义B.性质C.特点D.作用

3.不属于文中提及的与“‘中华飞豹’飞机”含义相同的一个词语的是(D)(5分)

A.新一代作战飞机B.新型战鹰C.杀手锏D.超音速战机

阅读理解(六)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培学》则说大者重60克,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

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

有的则微带黄色。

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

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

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

味甜微酸,适宜生食。

有的纯甜。

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

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

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

唐代杜牧诗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

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

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

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1.节选部分的说明顺序是(B)(5分)

A.由远及近B.由表及里C.由实及虚D.由虚及实

2.下列对荔枝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5分)

A.荔枝的大小一般在二十克左右,如果达到四十克以上,就称得上“大荔”了。

B.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莹白如冰雪”的荔肉是荔枝的假种皮,并非荔肉。

真正的荔肉其实早在食用之前,就被人扔掉了。

C.荔枝不耐贮藏,所以古代君主若是想吃荔枝,须用快马飞骑日夜传递。

D.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因而不能种植。

3.文中引用诗词典故,下列对其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5分)

A.作者引用明代徐勃的一首《咏荔枝膜》,是为了进一步印证白居易所言“膜如此绡”的正确性。

B.作者引用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既从侧面写出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又含有凭吊古代和讽刺唐代统治者的意味。

C.作者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既有助于说明荔枝的有关特征,又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D.作者引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中有关荔枝大小的内容,意在表明自己博学多识,是有关荔枝种植方面的专家。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一)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每道4分,共20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本段文字节选自(B)

A.《论语》B.《荀子》C.《孟子》D.《山海经》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輮(róu)以为轮B.虽有槁暴(pù)

C.木直中(zhòng)绳D.知(zhī)明而行无过矣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吾尝终日而思矣

4.本段文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B)

A.对比B.比喻C.借代D.拟人

5.第一段文字主要讲述的内容是(B)

A.提出中心论点

B.论述学习的意义

C.论述学习的作用

D.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0分)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古代诗文阅读

(二)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每道4分,共20分)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1.本文节选自(B)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论语》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是(A)

A.判断句B.省略句C.倒装句D.被动句

3.廉颇为赵将,闻名诸侯的原因是(B)

A.善战B.勇猛C.有谋略D.善辩

4.“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中“欲”的解释是(C)

A.欲望B.不想C.想要D.给予

5.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舍人指(D)

A.下属B.亲戚C.朋友D.门客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0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古代诗文阅读(三)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每道4分,共20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1.文中“子曰”的“子”指(B)

A.老子B.孔子C.子由D.荀子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B.吾日三省吾身(三次)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D.诲女知之乎(教授)

3.反映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C)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反映为人处事的句子是(D)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B.《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D.本段文字最后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要谨慎好学。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0分)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古代诗文阅读(四)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每道4分,共2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本篇文章的作者是(B)

A.李商隐B.刘禹锡C.周敦颐D.白居易

2.全文的主旨句是(C)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孔子云:

何陋之有?

3.“何陋之有?

”是(D)

A.判断句B.省略句C.被动句D.倒装句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是(C)

A.类比B.起兴C.夸张D.对偶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B)

A.随遇而安

B.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C.厌恶世俗

D.对黑暗官场的批判

(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0分)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D)

A.祷告(dǎo)  狂澜(lán)  炽痛(zhì) 亘古(gèng)

B.逼狭(xiá)称职(chèng)  怪诞(dàn)田垄(lǒng)

C.孪生(luán)淋漓(lí)  重荷(hé)  确凿(záo)

D.桑葚(shèn) 菜畦(qí) 打鼾(hān)阴霾(mái)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A.鳌头(áo)侏儒(zhū)嶙峋(líng)地窖(jiào)

B.酒肆(shì)迁徙(xǐ)禁锢(jìn)瓦砾(lì)

C.丘壑(hè)轩昂(xuān)镂空(lòu)帷幕(wéi)

D.惬意(qiè)驯良(xún)劝诱(yòu)脐带(qí)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A.真谛(dì)甜腻(nì)伶仃(líng)洗濯(dí)

B.磐石(pán)行辈(háng)粲然(càn)贮蓄(chǔ)

C.癫狂(diān)销蚀(shí)虐杀(nüè)狂澜(lán)

D.扒窃(pá)啜泣(chuò)烘托(hōng)澄清(dèng)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A.魁梧(kuí)粗糙(cāo)驾驭(yù)紊乱(wěn)

B.缟素(gǎo)解剖(pōu)翡翠(fěi)藩篱(fàn)

C.蟾蜍(yú)怡然(yí)轩榭(xiè)烧灼(zhuó)

D.吊唁(yàn)胚胎(péi)憧憬(chōng)瞥见(piē)

5.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懦弱苍穹义愤填膺B.点缀狭隘油光可见

C.追溯狼籍臭名昭著D.测隐嶙峋神采奕奕

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宽敞奔弛再接再厉B.渊博踌躇一愁莫展

C.急燥倔强直截了当D.真谛慷慨深恶痛绝

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嶙峋肆虐  惟妙惟肖B.游戈逶迤变幻莫测

C.极取推敲  油光可鉴D.诘责匿名深恶痛嫉

8.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追溯拔山涉水臭名昭著B.诘问骇人听闻谈笑风生

C.迁徒有条不紊突如奇来D.争辨苍海一粟以德抱怨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

A.《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级很是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D.班会课上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