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956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docx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DOC31页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进行财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所依据的一般规则和准绳。

《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十三条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放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也就是被确认的会计事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对其发生的时间、数量以及文字说明等进行的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与经济活动的事实完全符合。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也将导致错误的决策。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1年加入)融资租赁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往往存在着与其法律形式明显不一致的情形,这就要求会计核算按其实质进行处理,而不是拘泥于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

3、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原则”,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也就是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会计信息,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提供使用者所不需要的或无足轻重的会计信息。

按照我国的情况,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三方面的不同需要:

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4、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有必要改变,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贯彻一致性原则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利用上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考核、评价本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根据本期的会计信息去制定下一期的计划,借以进行正确的预测和决策,避免因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而引起分析、判断上的错觉。

5、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的建立,能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可能对各企业、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也使不同企业或不同行业部门会计信息的对比成为可能。

这将使得每个特定企业的管理者能通过不同企业和单位之间、不同期间、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对比,发现问题,明确差异,寻找原因,制定措施,改善经营管理。

可比性使来自各企业的会计信息能统一汇总,为国民经济的客观调控提供有用的信息。

6、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坚持这一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三是及时传送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及时性原则就是会计工作应当讲时效,各种会计处理应及时进行。

7、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在会计核算中坚持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必须做到依据和帐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应当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8、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为基础确定企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才能正确地放映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9、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确认。

在会计核算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

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10、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量。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

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企业应当基于交易或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因为历史成本是资产实际发生时的成本,有客观依据,便于查核,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

但是,如果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其帐面价值已经不能反映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的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收益性支出也称费用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仅在发生支出的当期,这种支出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

资本性支出也称投资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可以延长至几个会计期间,这种支出应当作为资产反映,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个收益期间分摊计入费用。

混淆了这两种支出都将使企业的资产价值、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失实。

如将资本性支出误作收益性支出,会使本期费用需增,导致低估资产的价值和当期收益,而使以后各期收益增加;反之,如果把收益性支出误作资本性支出,则使本期费用减少,导致高估资产的价值和当期的收益,而使以后各期收益减少。

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主要目的是未了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利润和亏损。

12、谨慎性原则(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记;可能发生的收益不记)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记资产和或收益,少记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处处有风险,为了避免风险发生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必须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估计,如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13、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批漏;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二会计核算帐务处理程序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其核算内容按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

(二)收入的核算及其程序:

1.收入指公司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

2.销售折扣指公司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3.销售折让指公司因售出商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4.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a.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对方(风险主要商品由于贬值、损坏、报废等造成的损失,报酬指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商品因升值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

b.公司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进行控制的权力;

c.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本企业;

d.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e.结合本公司商品特点,产品主要属订货销售,应在商品交付给购买方时确认为营业收入,预收的货款作为一项负债,记入“预收帐款”科目核算。

5.公司在收入确认的同一会计期间,须按产成品实际成本加权平均法结转相关的成本

6.公司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半导体集成电路塑封模具、冲压件、手推车等产品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核算,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相应设置“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相关成本。

同时,设置“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两个科目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其他存货销售属于公司日常活动中次要交易,统设“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公司附属业务形成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税金等。

7.商品销售收入的计量和帐务处理

(1)公司商品销售收入的金额按公司各厂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确定,无合同或协议的,按双方认可的价格确定。

代收增值税不作为公司收入处理。

对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均不作为收入确信。

(2)各厂对外销售商品,须填写“产品提货单”,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金额,凭此单和销售合同(或协议)至财务部办理出门手续和开具发票。

(3)销售退回。

公司确认收入后,发生销售退回,须填写“产品入库单”,并注明“销售退回”字样,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均冲减当期销售收入,同时按规定扣减当期销项税额。

如在资产负债表日及之前销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退回的,除应在退回当日做相关的帐务处理外,还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冲减报告年度的收入、成本、税金。

(4)销售折扣和折让的处理权限,公司发生此业务时,按下列权限处理:

8.他人使用本公司的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收入,如商标权等,其收入按相关协议规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确认,作为附营收入,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核算。

9.公司发生的对外提供劳务(协作加工费)及对外提供数量有限的水、电、汽及其他存货等,其收入按相关协议的规定确认,在“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核算,并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中结算其相应成本。

10.补贴收入。

指公司按规定实际收到的补贴收入,如实际收到先征后返增值税、因国家财政扶持而给予的其他形式补助等,在实际收到时计入“补贴收入”科目按收入项目进行核算。

11.营业外收入。

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三)、流动资产的管理及核算程序

1.本公司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或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各类存货等。

2.现金的管理。

公司支付现金须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支付范围内支付,一般来说,现金只能用于限额为1000元以下的交易,特殊业务除外,例如差旅费,可以支付现金。

出纳员须依照程序先由经办人、会计人员及各级主管人员审核盖章后才能付款。

出纳员必须在每日对现金余额进行盘点、核查,现金的帐面余额必须与库存数相符,银行存款余额应与银行对帐单定期限核对,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3.应收及预付款项的管理。

应收帐款指公司销售商品而形成的应收未收款项,财务部须按帐龄分析法对应收款进行帐龄分析,并定期进行核对。

4.债务重组。

指公司债务人在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按照公司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而作出的让步。

a.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条件:

一是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二是避免债务人的暂时财务困难致使公司的损失更大。

b.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程序:

各厂根据债务人的具体情况提出重组方案,经公司总经理(10万元以下)、总经理办公会(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董事会(50万元以上)批准后,由公司市场部、财务部具体执行。

债权转股权的,按股东大会授予的审批权限执行。

c.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方式和会计处理:

以低于债权帐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权的,按收到的现金与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权的,公司按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帐价值,如涉及多项非现金资产,按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分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多项非现金资产的入帐价值;

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权的,按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作为受让债权的入帐价值;

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对于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将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减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当期损失;对于重组债权的帐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收金额,不作帐务处理。

对于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有收益的,不将或有收益包括在将来应收金额中;或有收益收到时,确认为当期损益处理。

5.存货计价方式

(1)主要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主要原材料是指:

M2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其他材料的计价方式由公司自定。

(2)自制半成品M3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3)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原材料,在年末计算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调整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4)坚持一贯性原则

存货除了指定的核算方法外,其他存货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发出存货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也可以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或者其他方法计价,具体核算方法由公司自行决定,但必须遵守一贯性原则。

(四)、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程序

1.固定资产是指公司用于生产经营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公司规定同样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其他未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和核算。

各部门应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建立低值易耗品备查簿,分别由质量部门、机动部门、行政部门负责管理。

2.固定资产一律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可以按月、按季度、按年度计提,具体何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该根据制造成本的计算时间来确定,一般应该按季度计提(实际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应该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按照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将折旧费用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中。

折旧基金应该专款专用,以保证固定资产能够及时更新。

3.固定资产的计价及核算。

    购置的不需经过建造过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税金等,作为入帐价值;

    公司自建的固定资产,按建造此项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帐价值;

    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帐价值;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价,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的余额,作为入帐价值。

4.在建工程的管理和核算。

公司拟建的在建工程,负责管理部门应按公司下达的项目编号进行跟踪分项管理和核算,工程完工后须及时办理完工入帐手续,必要时,财务部须聘请中介机构对工程费决算进行审计。

5.固定资产的增加程序。

公司增置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立即填写“固定资产入库单”一式三联经管理部门签章后,交公司财务部进行帐务处理,管理部门据此记入固定资产备查簿。

固定资产改良而发生的增值,视同新增资产。

6.固定资产在公司内部各厂间转移应办理“固定资产内部转移”一式三联会管理部门签章后,送接收部门签收,一联交管理部门,一联交财务部。

7.固定资产出租或外借,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按序报公司分管经理或经理办公会核准后方可办理,并负责签订相关协议,副本送财务部以备核对。

8.固定资产减损的管理。

公司固定资产因减损需报废的,由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报废的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单”,注明报损原因,签注处理意见呈报公司总经理或经理办公会,经核准后相关进行处理。

9.闲置固定资产处理。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对经营上认为无利用价值的闲置固定资产进行整理,填写“闲置固定资产明细表”,拟定处理意见报公司总经理或经理办公会,经核准出售的按下列程序办理:

管理部门填写”固定资产调拔单”,发货时,经公司分管领导核准价格后,由出售经办人凭此单到财务部缴款,办理销售发票和出门手续。

10.固定资产出售。

未到期仍可以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随时出售,出售价为固定资产净值的70-90%;出售价为固定资产净值的90%,则收款期为5个季度;出售价为固定资产净值的80%,则收款期为3季度;如果要立即收现,则出售收入为固定资产净值的70%。

出售固定资产不考虑拆除费用。

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到期,或者因为技术进步,或者因为没有维护保养好,或者没有及时大修理等,固定资产都可能提前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出售,只能回收残值。

(五)成本核算制度

公司的成本计算包括采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和产成品生产成本。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为品种法,辅助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定额成本法或者分类法等,各个生产制造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最合适的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

(1)原材料采购成本可以按采购批次计算,也可以按月(季)计算;采购材料承担的运杂费,需要编制运杂费分配表,计算采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2)自制半成品成本可以按批次计算,也可以按月(季)计算;计算自制半成品的成本应该编制“半成品成本计算单”。

(3)产成品成本按品种法计算。

计算产成品的制造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应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a根据各种产品的物料清单和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直接材料费。

b计算直接人工费。

包括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按生产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职工福利费按照直接生产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提取。

c归集、分配当期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和计入制造费用的折旧费、维护费、大修理费用、动力费等。

d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废品损失按已耗人、财、物计算;停工损失按实际停工时间计算。

e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当期生产费用。

f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发出存货成本结转时间与发出存货计价方式相关联。

a统计本期销售产品的数量、销售市场、销售价格等资料,编制产品销售情况统计表。

b根据一贯性原则,计算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

c结转本期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

根据发出存货的计价方式,销售成本可以随时结转,也可以期末一次结转。

d结转其他销售业务的成本。

(六)坏账及其坏账损失核算规则

生产制造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公司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如果债务单位已经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公司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等批准作为坏账,确认为坏账损失。

坏账准备按年提取,一般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5%提取,具体比例由公司自行确定。

已经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并不表明公司放弃收款的权利。

如果未来某一时期收回已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款项,应该及时恢复债权,并按照正常收回欠款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七)预借或报销差旅费

凡是需要出差办理业务的人员,可以预借差旅费,差旅费可以实行预借报销制度,具体办法由各个模拟公司自行制定。

(1)确定出差行为。

公司业务人员办理业务需要出差。

下列行为均属于出差行为:

a.采购各种原材料;

b.购买固定资产;

c.开发市场;

d.销售产品;

e.申请办理ISO认证;

f.招聘高级技术工人(6-7级)或者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职工。

(2)核定各部门差旅费定额。

(3)出差人员预借差旅费,办理相关手续。

(4)按照规定报销或支付差旅费。

差旅费区分为固定差旅费和变动差旅费,上述出差行为除了销售产品需要支付固定差旅费和变动差旅费外,其他出差行为只支付固定差旅费。

销售产品的差旅费计算标准具体参照销售规则执行。

(5)固定差旅费标准

销售产品以外的出差行为只支付固定差旅费,固定差旅费不考虑出差地点,一律按照出差人次数计算并支付,固定差旅费2000元/人/次。

(6)差旅费的支付时间

固定差旅费于出差时一次性支付,不允许拖欠。

出差时由出差人员自行到银行支付,获取相关发票。

凡是没有缴纳差旅费办理的业务一律视为无效业务,相关支出计入公司的营业外支出。

(八).预提或者摊销有关费用

对于跨期摊配业务,生产制造公司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1)预提费用处理;

(2)摊销应由本期负担的各项费用;

(3)无形资产摊销。

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摊销期为10年,按账面价值平均摊销。

(九)财产清查

为了保证公司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公司应该每月或者每季度进行财产清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

(1)对库存现金盘点,填写现金盘点报告单和账存实存对照表,确认现金长款、短款金额。

(2)获取银行对账单,进行银行对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对本公司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填写盘点报告单和账存实存对照表,确认盘盈、盘亏资产的种类、数量和金额。

(4)核对各种往来款项,确认账实是否相符;每个会计期间,公司应该主动与银行对账,以保证账实相符;双方对不上的账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对于未达账,应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对账实不符的各项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6)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分别不同原因对盘盈、盘亏资产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7)结转净收益或净损失。

(十)利润分配

公司实现的利润,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利润分配。

(1)结转本会计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

(2)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按照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根据董事会决议,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4)按照公司制定的股利政策向股东分配股利。

(5)其他与利润分配相关的业务。

本规则规定,各个生产制造公司每年应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当年净利润与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之和的40%,按持股比例向各投资人分配现金股利(包括本公司管理层的各位持股领导人和持股职工);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股票股利的分配政策。

三会计循环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各公司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

同时,要求各单位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和会计核算要求,自行选定合适的账务处理程序,并根据选定的账务处理程序组织会计核算,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如下:

(1)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必须及时填制或者取得相应的原始凭证,要素齐全,手续完整,责任明确。

(2)审核原始凭证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

会计人员发现原始凭证不合法,需要书面报告单位负责人及其指导教师,知情不报,将承担相应责任。

会计人员发现原始凭证不完整、有错误,可以责成经手人补充完整或者重新开具后再予以办理。

(3)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

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时填制记账凭证。

模拟公司使用专用记账凭证,即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类型正确选择并填制专用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必须审核,审核人负责审核记账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

记账凭证的审核人与填制人不能为同一人。

(4)登记日记账

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由出纳人员逐日逐笔登记日记账。

登记日记账的具体方法参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5)登记明细账

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及时登记各类明细分类账簿。

登记明细账的具体方法参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6)登记总分类账簿

会计人员根据本单位选定的账务处理程序,对本会计期间的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登记总分类账簿。

具体登记时间取决于各个公司选定的会计核算形式。

登记总账的具体方法参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7)期末账项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