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49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冷高级工复习1.docx

制冷高级工复习1

制冷高级工复习题

(一)流体力学

1、判断

(1)(

)流体静压力大小只与流体作用面的坐标有关,与方向无关。

(2)(

)在液体内部同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力都不相等。

(3)(

)由伯努利方程得知管道截面积小的流速大、压力小。

(4)(

)由伯努利方程得知管道截面积的流速也大。

2、选择

(1)在密闭容器内部的液体,能把它在一处受到的压力传递到液体内部的(D),其大小并不改变。

(A)向上的方向(B)向下的方向(C)中间的方向(D)各个方向

(2)密闭容器内某处受压力时传递到液体其他方向的力会(C)。

(A)减弱(B)增强(C)不变(D)等于零

(3)当液体表面增加一压力时,在液体内部任何一点处的压力也会(B)。

(A)成倍增加(B)增加同一数值(C)成倍数减小(D)减少同一数值

(4)在静止(B)内部同一点上各个方向的压力都相等。

(A)气体(B)液体(C)混合体(D)空气

(5)在静止液体内部同一点上各个方向的(C)都相等。

(A)温度(B)速度(C)压力(D)动能

(6)流体静压力,表示位于(A)中任意一点的压力。

(A)实际流体(B)流动流体(C)静止流体(D)理想流体

(7)在理想流体稳定流动中,通过同一流管任一截面的流速与截面积(B)。

(A)成正比(B)成反比(C)成对数关系(D)成函数关系

(8)在理想流体稳定流动中,单位时间内流过同一流管的任何截面的流体(D)相等。

(A)重度(B)速度(C)压力(D)体积

(9)同一水平流管里,流速小的地方(C)。

(A)位能减少(B)摩擦损失减少(C)压力大(D)压力小

(10)实际流体流动时,其内部相邻两层之间有(A)。

(A)摩擦力(B)吸引力(C)相斥力(D)推动力

(11)伯努利方程是描述(B)作连续流动时的能量变化规律。

(A)实际流体(B)理想流体(C)有粘性流体(D)有摩擦流体

(12)连续性方程的数学表达式是(B)。

(A)ΔF1C1+ΔF2C2=0(B)ΔF1C1*ΔF2C2=0

(C)ΔF1C1-ΔF2C2=0(D)ΔF1C1+1=ΔF2C2

(13)连续性方程的数学表达式是(A)。

(A)ΔF1C1=ΔF2C2(B)ΔF1P1=ΔF2P2

(C)ΔF1W1=ΔF2W2(D)ΔF1*g1=ΔF2*g2

3、简答

(1)帕斯卡定律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a、在密闭容器内部的液体b、能把它在一处受到的压力传递到液体内部的各个方向

c、其大小并不改变

4、计算

(1)已知γ=10800牛/米3,作用在水池自由表面上表面压力P0=98100牛/米2,求水池内深度h=5米,水以池壁作用的静压力为多少?

解:

a、P=P0+γh

b、P=98100+10800*5=152100牛/米2=0.15MPa

(2)再稳定流动的流体内,已知数学表达式ΔF1=0.5m2,C1=1.5m/s,C2=3m/s,求数学表达式ΔF2=?

解:

a、ΔF1*C1=ΔF2*C2

b、ΔF2=ΔF1*C1/C2=0.5

1.5/3=0.25m2

(二)传热学

1、判断

(1)(

)传热系数的倒数叫总热阻,是各部热阻的乘积。

(2)(

)防潮层设置在保温层的内侧或外侧都可以。

(3)(

)防潮层应用搭接方法连接成一个连续整体。

(4)(

)管道隔热材料要选择导热系数大的材料。

(5)(

)管道隔热层加上防潮层才能防止导热系的增加。

(6)(

)平时对换热器表面污垢、水垢、油垢的清理是为了减少热阻和增强传热。

2、选择

(1)(A)材料的导热系数高。

(A)铜(B)铝(C)铅(D)钢

(2)工程上把导热系数λ(A)的材料作隔热保温材料。

(A)<0.2W/(m℃)(B)<0.3W/(m℃)

(C)<0.7W/(m℃)(D)<0.5W/(m℃)

(3)常用的防潮隔热材料层单是(A)。

(A)油毡(B)水泥(C)原苯共烯塑料(D)泡沫塑料

(4)防潮隔热层应该设置在(D)。

(A)内墙低温侧(B)内墙高温侧(C)外墙低温侧(D)外墙高温侧

(5)衡量低温隔热材料的品质好坏,由它的(C)大小表示。

(A)热对流率(B)热辐射率(C)热导率(D)热阻率

(6)为了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冷墙体外表面应喷涂(A)。

(A)白色(B)红色(C)兰色(D)黑色

(7)在传热公式中的温差是指(A)。

(A)平均温差(B)进口温差(C)出口温差(D)中间温差

(8)对数传热温差的计算公式是(B)。

(A)△t=(t1-t2)/2.3lg(t1/t2)(B)△t=(△t1-△t2)/2.3lg(△t1/△t2)

(C)△t=(△t1+△t2)/2.3lg(△t1/△t2)(D)△t=(△t1-△t2)/2.3lg(△t1+△t2)

(9)计算传热时可以采用算术平均值△tn的条件是(B)。

(A)(△t’-△t”)≤2(B)(△t’/△t”)≤2

(C)(△t”/△t’)≤2(D)(△t’/△t”)≥2

(10)对于平壁导热公式(A)。

(A)Q=(F*△t)/(δ/λ)(B)Q=(F*△t)/λ

(C)Q=(△t*λ)/(F*δ)(D)Q=(F*λ)/(△t*δ)

(11)(B)吸热介质温度不变,放热介质温度是变化的。

(A)在冷凝器中(B)在蒸发器中(C)在换热器中(D)在过冷凝器中

(12)在换热器中,吸热与放热介质反方向平行流动,即(A)。

(A)逆流(B)顺流(C)折流(D)涡流

(13)在换热器中,吸热与放热介质同方向平行流动,即(C)。

(A)紊流(B)叉流(C)顺流(D)逆流

(14)在换热器中,吸热与放热介质同方向平行流动,既(C)。

(A)平流(B)叉流(C)顺流(D)逆流

3、简答

(1)加热器阻力的测定?

答:

a、可用微压计和皮托管,测量空气通过加热器前后的全压,其差值即为加热器阻力b、若加热器前后的断面相等,也可测量加热器前后的静压值,其压差即为空气通过加热器的阻力。

4、计算

(1)在换热器中,已知流体的入口温差6℃,出口温差4℃,求平均传热温差?

解:

a、△t=(△t1+△t2)/2b、△t=(6+4)/2=5℃

(2)在热交换中,两种流体的入口温差6℃,出口温差2℃,求平均传热温差?

解:

a、△t1/△t2=6℃/2℃=3>2

b、取对数平均温差计算△t=(△t1-△t2)/2.3lg(△t1/△t2)

c、△t=(6-2)/2.3lg(6/2)=4/2.3lg3=3.6℃

(三)lgp–h图、两级制冷循环

1、判断

(1)(

)不论何种工质的制冷循环都可以在任意的lgp-h图中作出图表。

(2)(

)制冷系数ε是绝热压缩功AL与单位制冷量q0之比。

2、选择

(1)在lgp–h图中是采用(C)计算出单位制冷量的。

(A)h2-h3(B)h3-h4(C)h1-h4(D)h2-h1

(2)在lgp–h图中是采用(D)计算得出单位绝热压缩功。

(A)h2-h3(B)h1-h4(C)h1-h3(D)h2-h1

(3)在lgp–h图中是采用(A)计算出单位冷凝热qk。

(A)h2-h3(B)h1-h4(C)h1-h3(D)h2-h1

(4)在lgp–h图上确定制冷循环所需的基本条件是(A)。

(A)蒸发压力P0和冷凝压力PK(B)压缩比C

(C)总热负荷Q0(D)制冷剂循环量G

(5)单位容积制冷量的数学表达式是(B)。

(A)q0/AL(B)q0/v1(C)qk/v1(D)qv/v1

(6)制冷系数的数学表达式,(C)。

(A)Q0/q0(B)AL/q0(C)q0/AL(D)q0/v

(7)若已知冷凝温度tk和蒸发温度t0,则可在lgp–h图中绘出制冷循环图(B)。

(A)实际(B)理论(C)回热(D)过冷过热

(8)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在lgp–h图中应是(B)过程所组成。

(A)两个等温两个等压(B)两个等温两个绝热

(C)两个等温两个等熵(D)两个等压两个等容

(9)在lgp–h图上确定制冷循环所需条件是(A)。

(07)

(A)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过热温度(B)过冷温度、过热温度

(C)蒸发温度、冷凝压力(D)冷凝温度、蒸发压力

(10)采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原因是(D)。

(A)制冷工质不同(B)冷凝温度过高

(C)制冷压缩机结构不同(D)压缩比过大

(11)两级压缩中间压力P0是按照公式(D)确定的。

(A)PK-P0/2(B)PK+P0/2(C)PKP0/2(D)(PKP0)1/2

(12)氟里昂制冷系统采用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形式为(C)。

(A)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方式(B)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方式

(C)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方式(D)二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方式

3、计算

(1)已知蒸发温度t0=20℃,冷凝温度+30℃,无过冷,无过热,求q0、qv、AL?

解:

a、正确画图b、q0=h1–h5

c、qv=q0/v1d、AL=h2–h1

(四)h–d图

1、判断

(1)(

)已知温度和水蒸气分压力即可在h–d图上确定空气状态点。

(2)(

)普通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的参数可以直接在h-d图上标出空气状态点。

(3)(

)使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时,要将风扇开动几分钟,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4)(

)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的确测量精度较高,可用来检查和校核普通干湿球温度计。

(5)(

)对空气进行减湿降温处理没有温度的限制。

(6)(

)空气与水之间进行湿热交换取决于边界与周围空气间的水蒸气分压力差。

(7)(

)对空气进行减湿降温处理后,温度下降、含湿量不变、焓值上升、相对湿度下降。

(8)(

)在一定条件下,对空气进行等温加湿处理后,含湿量上升、焓值上升、温度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9)(

)在任何条件下,对空气进行等温加湿处理后,均使含湿量上升、焓值下降、温度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10)(

)对空气等湿加热处理后温度上升、焓值下降、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下降。

(11)(

)在焓湿图上作图表示两种不同状态的空气混合,其关系一定为混合后的新状态点靠近风量大的状态点,且成反比关系。

(12)(

)在焓湿图上作图表示两种不同状态的空气混合,其关系一定为混合后的新状态点靠近风量大的状态点,且成正比关系。

(13)(

)设hn为室内状态点的焓值,h0为送风状态点的焓值,则计算送风量的公式是:

G=Q/(hn-h0)(kg/h)。

2、选择

(1)可在h–d图上确定空气的一组参数是(B)。

(A)d和pc(B)t和d(C)t和ε(D)h和ε

(2)可在h–d图上确定空气状态点的一组参数是(B)。

(A)焓和热湿比(B)温度和相对湿度

(C)水蒸气分压力和热湿比(D)水蒸气分压力和含湿量

(3)已知空气状态点,无法用h–d图查取如下参数:

(C)。

(A)水蒸气分压力和湿球温度(B)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C)热湿比和大气压力(D)焓和相对湿度

(4)已知空气状态点,无法用h–d图查取如下参数:

(C)。

(A)相对湿度(B)饱和水蒸气分压力(C)大气压力(D)焓.

(5)可在h–d图上,作图确定露点温度方法是由空气状态点(C)。

(A)做等d线与Ф=95%线相交,所对应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B)做等h线与Ф=95%线相交,所对应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C)做等d线与Ф=100%线相交,所对应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D)做等h线与Ф=100%线相交,所对应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6)在h–d图上,由空气状态点作等d线与Ф=100%线相交,所对应的温度就是(D)。

(A)相对湿度(B)干球温度(C)湿球温度(D)露点温度

(7)在h–d图上,由空气状态点作等d线与线相交,所对应的温度就是(B)。

(A)干球温度(B)露点温度(C)湿球温度(D)机器露点温度

(8)对空气等湿冷却处理后,温度下降(B)。

(A)焓值不变、含湿量上升、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下降、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C)焓值下降、含湿量下降、相对湿度下降(D)焓值上升、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9)对空气等湿降温处理后温度下降,含湿量不变(B)。

(A)焓值上升、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C)焓值下降、相对湿度下降(D)焓值不变、相对湿度下降

(10)对空气进行等湿降温处理后,温度下降(C)。

(A)焓值上升、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不变、含湿量下降、相对湿度下降

(C)焓值下降、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上升(D)焓值不变、含湿量上升、相对湿度上升

(11)对空气进行等湿升温处理后,含湿量不变,焓值上升(D)。

(A)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B)温度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C)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下降(D)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

(12)对空气进行等温加湿处理后,含湿量上升,(D)。

(A)焓值不变、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不变、温度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C)焓值上升、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D)焓值上升、温度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13)对空气进行等温加湿处理后,含湿量上升,焓值不变(D)。

(A)焓值上升、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C)焓值下降、相对湿度下降(D)焓值上升、相对湿度上升

(14)对空气等湿加热处理后,温度上升(C)。

(A)焓值下降、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不变、含湿量下降、相对湿度上升

(C)焓值上升、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下降(D)焓值上升、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15)对空气减湿冷却处理后,温度下降,(A)。

(A)焓值下降、含湿量下降、相对湿度上升(B)焓值不变、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下降

(C)焓值下降、含湿量下降、相对湿度下降(D)焓值不变、含湿量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16)对空气减湿降温处理后,温度下降,(A)。

(A)焓值上升、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下降、相对湿度上升

(C)焓值下降、相对湿度上升(D)焓值不变、相对湿度下降

(17)对空气进行等焓加湿处理后,含湿量上升,(B)。

(A)焓值不变、温度不变、相对湿度下降(B)焓值不变、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上升

(C)焓值上升、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下降(D)焓值上升、温度不变、相对湿度上升

(18)冷却器表面温度低于被冷却空气的露点温度,所实现的过程是(A)过程。

(A)减湿冷却(B)干式冷却(C)增湿冷却(D)绝热冷却

(19)判断表冷器表面是否结露,主要看表面温度是低于还是高于空气(C)而定。

(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露点温度(D)环境温度

(20)使用等于空气湿球温度的水,喷洒被处理空气,所实现的过程是(A)过程。

(A)绝热加湿(B)等温加湿(C)增焓加湿(D)减焓加湿

(21)用等于空气露点温度的水喷淋空气实现过程为(A)。

(A)降温、含湿量不变、减焓(B)降温、减湿、减焓

(C)降温、加湿、减焓(D)降温、加湿、增焓

(22)以水温等于空气干球温度的水喷淋空气实现过程为(D)。

(A)降温、加湿、增焓(B)降温、减湿、增焓

(C)升温、加湿、增焓(D)等温、加湿、增焓

(23)以水温小于空气露点温度喷淋空气实现过程为(B)。

(A)降温、加湿、减焓(B)降温、减湿、减焓

(C)降温、加湿、增焓(D)升温、加湿、增焓

(24)使用高于空气露点温度的冷源处理空气实现过程为(C)。

(A)降温、去湿(B)降温、焓(C)干式冷却(D)减湿、减焓

(25)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后,混合点必在(C)。

(A)两点连线的中点上(B)两点连线的外(C)两点连线上(D)两点的其中一个点上

(26)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后的新状态点,在焓湿图上表示(B)。

(A)一定靠近风量小的状态点

(B)一定靠近风量大的状态点

(C)为不确定的状态点,必须根据风压才能确定

(D)为不确定的状态点,必须根据风速才能确定

(27)民用建筑空调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为(B)。

(A)20%~40%(B)40%~60%(C)60%~80%(D)30%~50%

3、简答

(1)写出在h–d图上,已知干球温度tg、湿球温度ts,确定状态点的步骤?

答:

a、画出干球温度的等温线b、画出湿球温度的等温线c、画出湿球温度的等温线与Ф=100%等相对湿度线交点等焓线d、等焓线与干球温度线的交点为该点的状态点。

(五)制冷剂

1、判断

(1)(

)氟利昂制冷剂具有溶解润滑油的能力,因此在液态氟利昂制冷剂中溶解有润滑油,同样在润滑油中也溶有氟利昂。

(01、3)

(2)(

)制冷剂液体在细管中基本为液体流动,流速基本不变,比容逐渐增大。

2、选择

(1)当制冷剂含油浓度小于(A)时,不影响蒸发的沸腾传热系数。

(A)6%(B)10%(C)15%(D)8%

(六)制冷压缩机

1、判断

(1)(

)制冷压缩机铭牌上的产冷量就是该机的实际产冷量。

(2)(

)制冷压缩机产量计算的依据是已知实际输气量及单位容积制冷量。

(3)(

)活塞式制冷压缩的结构系数有缸径D、行程S、转速n及缸数Z。

(4)(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油要经两极过滤。

(5)(

)螺杆式水冷机组当油压高于排气压力为0.2Mpa时制冷压缩机才能运行,而低于0.15Mpa时,压缩机停止运行。

(6)(

)对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油油温没有要求。

.3.

(7)(

)离心式制冷机的能量调节是靠改变吸入口导流叶片角度实现。

(8)(

)中小型制冷压缩机均可作成全封闭式。

2、选择

(1)制冷压缩机铭牌上所标明的制冷量是指(A)的制冷量。

(A)标准工况(B)名义工况(C)最大压差工况(D)最大轴功率工况

(2)制冷压缩机铭牌上所标明的制冷量是指(B)的制冷量。

(A)空调工况(B)标准工况(C)理论工况(D)实际工况

(3)制冷压缩机低压回气管的热层应在系统(C)符合要求后进行。

(A)安装(B)检查(C)捡漏(D)调试

(4)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总体结构中,缺少(D)装置。

(A)电动机(B)阀组(C)消音器(D)轴封

(5)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阀片形状为(D)。

(A)盘状阀(B)环状阀(C)板阀(D)簧片阀

(6)空调用全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应采用(B)型。

(A)低回压(B)中高回压阀组(C)超高温工况(D)最大轴功率工况

(7)R12制冷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能超过(A)。

(A)130℃(B)150℃(C)80℃(D)95℃

(8)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要向汽缸中喷入大量的冷冻油,但不具有(D)作用。

(A)润滑(B)密封(C)冷却(D)增加动力

(9)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在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油,一般喷油量为排气量的(B)。

(A)10%左右(B)2%左右(C)15%左右(D)5%左右

(10)螺杆式制冷装置能量调节系统原理是通过控制工作腔的部分气体从滑阀与固定之间的位置回流到吸入端,实现制冷量(B)之间无级调节。

(A)50~100%(B)15~100%(C)25~100%(D)75~100%

(11)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中,广泛采用的能量调节的系统形式为(D)。

(A)改变转子的转速(B)对吸气体节流(C)排气回流到吸气腔(D)滑阀调节

(12)螺杆式机组滑阀能量调节装置是由压缩机内的(C)能量指示器及油管路,手动气通阀或电磁换向阀组成。

(A)膨胀阀(B)单向阀(C)滑阀,油缸活塞(D)油缸活塞

(13)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产生原因是(B)。

(A)电流增大(B)制冷量过小(C)转速不稳(D)冷却水温过低

3、计算

(1)已知制冷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0.54,理论输气量Vh=120m3/h,单位容积制冷量qv=1500KJ/m3,求实际制冷量Q0=?

解:

a、Q0=λ

Vh

qv

b、Q0=(0.54

120

1500)/3600=27KW

(2)已知制冷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0.6,理论输气量Vh=200m3/h,单位容积制冷量qv=2000KJ/m3,求实际制冷量Q0=?

解:

a、Q0=λ

Vh

qv

b、Q0=(0.6

200

2000)/3600=66.72KW

(七)冷凝器

1、判断

(1)(

)冷凝器冷却水量与冷凝器热负荷成反比。

(2)(

)冷凝器传热面积F计算的依据是Qk、K、△t。

(3)(

)冷凝器冷却水流量与冷凝器热负荷成反比。

(4)(

)卧壳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应是上进下出。

2、选择

(1)冷凝器的冷凝负荷QK等于(A)。

(A)耗水量*传热面积(B)耗水量*传热温差

(C)传热面积*传热面积(D)耗水量*传热系数

(2)冷凝器中的热量QK的计算公式为(B)。

(A)KFt(B)KFΔtm(C)FΔtm(D)λFΔtm

(3)一般冷凝器内最佳的冷却水流速度为(B)。

(A)0.4~0.5m/s(B)1.5~3m/s(C)0.8~1.2m/s(D)0.5~0.7m/s

(4)冷凝器的耗水量与(A)成正比。

(A)冷凝热负荷(B)冷却水的比热容(C)传热温差(D)冷却水平均密度

(5)冷凝温度的大小是取(B)。

(A)冷凝压力(B)冷却水温度(C)冷媒水温度(D)环境温度

(6)风冷式冷凝器的传热系数K小于(C)。

(A)30W/m2℃(B)50W/m2℃(C)70W/m2℃(D)200W/m2℃

(7)水冷式冷凝器的传热系数K等于(A)。

(A)800~1050W/m2℃(B)200~500W/m2℃

(C)50~70W/m2℃(D)1200~1500W/m2℃

(8)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凝压力过高原因(C)。

(06)

(A)冷却水流量过大(B)冷却进水的温度过低

(C)冷却水流量过小(D)制冷剂充入不足

(9)冷凝器传热壁面(A)会降低换热系数。

(A)粗糙不平(B)光滑平整(C)清洁平整(D)较为平整

(10)(B)冷凝器的,换热系数较大。

(A)立式光管式(B)卧式光管式(C)套管式(D)沉浸式

(11)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出口水温度应比进水温度高(C)。

(A)1~2℃(B)2~3℃(C)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