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9962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1.沁园春·长沙知识精讲

一知识结构图

内容

知识点

 

沁园春·长沙

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基础知识

内容结构

课文主题

写作特点

名句积累

二.学法指导

1.温故知新:

回顾毛泽东生平及创作,体会毛泽东的伟大情怀;默写《沁园春•雪》。

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及《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

3.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4.自读、品读与朗读相结合,理清诗歌写作思路,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5.把握毛泽东词的意象,鉴赏词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形象,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三.知识点贯通

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词

(1)定义:

词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句式长短不一。

作为诗歌的一种,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2)分类:

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中调(59-90)、长调(≥91字)。

根据段落片数分,又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根据创作风格又可分豪放派、婉约派两大类。

(3)词牌: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它决定词的句数、字数和平仄。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长沙”是词的题目。

2.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

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伟大的革命领袖。

知识点二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该词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知识点三基础知识

1.字音

沁(qìn)园春漫(màn)江百舸(gě)争流怅寥廓(chàng)(liáo)(kuò)

岁月稠(chóu)峥嵘(zhēng)(róng)方遒(qiú)浪遏(è)飞舟万户侯(hóu)

2.释义

漫江:

满江。

漫:

满、遍。

舸:

大船。

争流:

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

击:

搏击,这里指鹰飞得矫健有力。

鱼翔浅底:

翔:

这里指鱼在清澈的水中轻快地游动。

万类:

一切生物。

霜天:

秋天。

怅:

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

高院空阔,指宇宙的广阔。

谁主沉浮主:

主宰;沉浮:

事物的盛衰、消长。

峥嵘:

不平常。

稠:

多。

恰:

正当、刚好。

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

书生意气书生:

青年学生意气:

意志和概念。

挥斥:

奔放。

遒:

强劲有力。

激扬:

激浊扬清。

粪土:

把……看做粪土。

击水:

游泳。

遏:

阻止。

知识点四内容结构

1.上阕

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上阕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为前三句,交代了时间 (寒秋)、地点(橘子洲)和人物(诗人自已),勾勒出一幅“独立寒秋图”。

第二层是中间七句,第四句的“看”作为领字,领起后面的景色,在写景中由远山层林到近江百舸,由仰视“鹰击长空”到俯察“鱼翔浅底”的全方位视角,描绘出一幅立体的湘江秋景图。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诗歌以高度概括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诗人都会注意“炼字炼意”,重点字词:

遍:

写出红之广,面积之大,画面之壮美;(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

此两句也足以见得崇高磅礴之壮观美;

染:

把一带枫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

漫:

写出江水满溢之状。

争:

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击:

拟人手法,构思新颖地写出雄鹰矫健翱翔、迅猛有力地搏击长空的有力姿态;

翔:

“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

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神态。

竞:

竞争、竞赛。

由眼前之物一下子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

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

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

(问)是号召和呼唤。

第三层为最后三句,词人由写最转为抒情,词中的一“怅”一“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命运的忧思,表现出词人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抱负。

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阕的抒情乐章。

2.下阕

下阕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抒发革命豪情,艺术地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来主宰这个世界。

下阕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两句,忆当年生活不平凡。

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第二层,中间七句,展现出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第三层,最后三句,青年学子击水湘江,巧妙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

主宰国家命运的正是这些才华、有抱负、有能力青年。

小结:

上阕为景,下阕为情, 借景抒情,景情合一。

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

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谁主沉浮”这一句是构思的枢纽,转变的关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点五 课文主题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抒写出作者及其战友们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知识点六 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完美结合。

上阕为景,下阕为情, 借景抒情,景情合一。

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问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 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艺术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

2.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作者视野开阔,所选取的景物或厂博,或宏伟,或雄峻。

以上片“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人词的意象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

而从景物的状态来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

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壮阔亮丽,真的是做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词中,作者的注意力不在游戏山水,而在对历史使命的指点,对当时革命形势的判断,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等问题的思考。

在忆起往昔岁月时,感情之水顿时形成了拍天的江潮。

随着词句的展开,情感越来越激越,终于喷射出一句惊天动地、振聋发聩的强音一“粪土当年万户侯”!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气概是多么豪迈,气势是多么磅礴!

作者问天问地,与同学们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又远非凡夫俗子所能及也!

确有一种豪迈气派。

3.用词精当,极富表现力。

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出鹰矫健飞腾的雄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样盘旋的情态。

4.对比手法,增强效果。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知识点七 名句积累

1.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

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5.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

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7.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

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

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

10.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

1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12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1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

14.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5.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

16.中国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四.课堂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房子修旧如旧,传统的生活方式被保留,、柴米油盐、烟火气息依旧;设置主题活动,传承延续数百年的传统习俗;搭建文化空间,让游客走在小巷就能古老旋律……如何在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

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延续、文化传承?

福建泉州“活态古城”的传承做法,为各地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风貌往往蕴藏在一棵古树、一幢老宅之中,那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则是城市的神韵所在,相比于历史街巷、文物建筑,传承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同样重要。

事实上,()。

接续历史、传承文脉,并不意味着就是拒绝创新、一味复古。

从泉州古城,到厦门鼓浪屿,再到广州永庆坊,一个个案例我们,传统与现代完全可以融合发展,创新与传承完全能够相得益彰。

在延续文脉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延续文脉,这样的城市才能既富有历史底蕴,又充满勃勃生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家常便饭邂逅保护好启事

B.家长里短邂逅保护好启示

C.家长里短遇见建筑好启事

D.家常便饭遇见建筑好启示

【答案】B

【解析】家常便饭:

①家庭日常的饭食。

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家长里短:

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结合后文“柴米油盐、烟火气息”可知,选“家长里短”更恰当。

邂逅:

指不期而遇或者偶然相遇,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

遇见:

碰到。

句中说让游客走在小巷时感受到“古老旋律”,用“邂逅”更恰当。

保护好:

指尽力照顾好,使不受损害。

建筑好:

修建好(房屋、道路、桥梁等)。

结合下文的“历史街巷、文物建筑”,可知应用“保护好”。

启事:

是指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多刊登出来。

如招领启事,征稿启事。

启示:

动词,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

名词,通过启发提示领悟的道理。

文中说的是一个个案例给我们启发提示,应选“启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何在激发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

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B.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创造古城活力?

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延续、文化传承?

C.如何在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

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延续、文明传承?

D.如何在保护的同时,激发古城活力?

怎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答案】D

【解析】“创造活力”搭配不当,应改为“激发活力”;“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语序不当,应先说“保护”,将“创造活力的同时,保护古城”改为“保护的同时,激发古城活力”;“文明延续、文化传承”语序不当,应先说“传承”后说“延续”,故应改为“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所给四个选项中,故选D项。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只有既留神韵又留形,既见生活又见物,才能真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B.也只有既留形又留神韵,既见物又见生活,才能真正让人们记住乡愁,让城市留下记忆。

C.也只有既留形又留神韵,既见物又见生活,才能真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D.也只有既留神韵又留形,既见生活又见物,才能真正让人们记住乡愁,让城市留下记忆。

【答案】C

【解析】本题从照应上文“保护好历史街巷、文物建筑,传承好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来看,应先说“形”再说“神韵”,先说“物”再说“生活”,故“既留形又留神韵,既见物又见生活”符合要求,排除A、D两项。

再比较B、C两项,从生活逻辑出发,应该先“让城市留下记忆”,再“让人们记住乡愁”,故排除B项。

4.用描写的方式扩写“鹰击长空”,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能反映出事物的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字数不得超过70字。

【答案】一只矫健的苍鹰,奋力挥动着翅膀,翱翔在清晨的碧空,它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盘旋,又陡然冲过冈峦重叠的高峰,飞向远方。

【解析】注意从“形、声、色、动态”几个角度来扩写。

5.某校高一某班准备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会,请你做主持人。

现请你写一个开场白,用来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

150字左右。

【答案】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千古独步的伟大诗人。

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彩。

郭沫若把毛泽东诗词比作诗词中的泰山北斗,著名诗人柳亚子发出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的无限感慨。

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必将流芳千古的精神食粮!

【解析】开场白是某一活

动开始时,主

持人用来渲染气氛、引出正题的一段话。

开场白的写作要注意语句流畅,有气势,还要紧扣活动的主题。

(二)课外拓展阅读

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处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对两首词的词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驿处”、“断桥”、“黄昏”、“更著风和雨”,写出了梅花所处环境的荒凉、恶劣,写出了受到打击的情景。

B.“一任群芳妒”,表明了作者面对排斥、打击而无可奈何的心境,孤独苦闷的心情。

C.毛泽东的词用“飞雪”、“悬崖”、“百丈冰”,写出了梅花凌风傲雪,不畏严寒的品质。

D.“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意为当春天来临,百花盛开之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凋落的花瓣处在万花丛中,仍露出欣慰的笑容。

【答案】D

【解析】“梅花虽已凋谢,但凋落的花瓣处在万花丛中,仍露出欣慰的笑容”错误。

诗句意思是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写出了花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2)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毛泽东的词,表达了词人在险恶的环境下绝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陆游的词,词人借孤高寂寞的梅花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改自己高洁操守的铮铮傲骨。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要找出词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感情的词语,然后再联系词人的身份、心情等去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①

刘 过②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

有汝阳琎者③,唱名殿陛④,玉川公子⑤,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

谁羡汝,拥三千珠履⑥,十二金钗。

[注] ①一本题作“卢菊涧座上。

时座中有新第宗室”。

“菊涧”是主人之号。

②刘过(1154~1206):

南宋文学家。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

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

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

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③汝阳琎者:

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琎封汝阳郡王,借指新第宗室。

④唱名殿陛:

指殿试录取后宣布名次。

⑤玉川公子:

唐诗人卢仝号玉川子,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

⑥三千珠履:

指门多宾客。

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三句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匡济天下的奇志,极力写前来应试时意气之豪迈,落笔便有非凡气象。

B.“有汝阳”四句收敛前情,点明题事。

及第者与落第者同一宴席,咫尺荣枯,悲欢异趣,心情自难平静。

C.“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写出词人落第后万念俱灰、借酒浇愁的无奈。

D.“未尝戚戚于怀”极见词人平生光明磊落,不因穷达而改变其忧乐的宽广胸怀。

【答案】C

【解析】C项,“万念俱灰”有误,只是借酒浇愁而已。

(2)这首词全篇都是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丰富,语言风格多变,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案】一位胸怀壮志却屡试不第的爱国志士形象(胸怀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的落第书生形象)。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写出了词人的豪迈气度和远大志向,“问自古英雄”写出词人的满怀壮志;从“又为此来”“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可见词人落第后的无奈凄凉;“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极见枉读诗书无补于世的痛苦和岁月无情而功名未立的忧惧和感叹。

【解析】结合词句分析人物性格。

可以结合“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问自古英雄”“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的特征。

词的下片重在抒情,可以从“任钱塘”四句、“未老”一句等分析出痛心于朝政腐败与国势衰危的愤激、岁月无情而功名未立的忧惧和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