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9841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docx

教育资料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守信沪教版学习精品

《守信》

教材解析:

《守信》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

范式和张劭

承诺、讲信用,他们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阅读这篇课文,能给学生非常有益的启示。

课文开头两小节各用了一句话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课文具体介绍了一件事:

范式和张劭相约两年以后相见,两年后范式如约来到张劭家,拜见了张劭的父母双亲。

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意味深长,说明了范式是个讲究诚信的好少年,同时也告诉每一个学生人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理解“郑重、拜见、志同道合、投缘、感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张劭父母的话。

4、理解课文主旨,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讲信用。

教学重点: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理解“郑重、拜见、志同道合、投缘、感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张劭父母的话。

2、理解课文主旨,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讲信用。

教学准备:

课件、背景音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师:

同学们,现在是上午的第三节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想必大家多少都有些疲劳了,在本节课一开始,请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几则名言。

1、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出示名言: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2)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巴尔扎克

(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2、齐读名言。

说说这几则名言都是写是什么的?

3、生齐读名言。

指名回答。

4、师:

对。

这几则名言都是讲诚实守信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与诚实守信有关。

出示课题:

8守信

5、板书课题8守信

6、师:

同学们能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守信”的吗?

7、指名答。

师:

很好。

看来,同学们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课文。

对,“守信”就是指讲信用,不失信。

(多媒体出示“守信”解释)

8、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过渡:

通过课前预习课文,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这篇文章是写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那么,谁能说一说这两个好朋友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1、多媒体出示:

课文里写到的两个主人公是()和()?

2、生:

张劭、范式板书——张劭范式

3、下面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同穿越到古代,去认识认识张劭和范式这一对好朋友,一同分享他们的深厚友情。

4、出示范式、张劭卡通图片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1、2小节

1、出示第1小节:

古代有个名叫范式的人,少年时在京城的太学读书。

理解“太学”:

中国古代的大学。

师:

原来,范式是一个古代的大学生。

那么,张劭又是谁呢?

他和范式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课文。

2、出示第2小节:

“范式和同学张劭是好朋友,两人志同道合,非常投缘。

(1)理解“志同道合”:

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2)理解“投缘”:

有缘分,合得来。

(3)说话训练:

(多媒体出示)范式、张劭两人怎样志同道合,非常投缘呢?

提示:

可以从他们读书时、郊游时和休息时这三个方面来思考。

?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指导讨论。

ƒ交流。

指名回答。

生一:

范式和张劭他们每天一同上下学;晨起一起在院子里读书;晚上点上蜡烛一起温习功课。

生二:

范式和张劭他们一同骑马去郊外游玩。

生三:

范式和张劭他们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

④指导学生把语句说通顺。

(二)学习第3小节

过渡:

可是,这一对好朋友因为一个特殊原因却要分别了。

分别前,范式对张劭作了一个严肃而认真的承诺,课文中那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

(郑重)

多媒体出示:

范式郑重地对张劭说:

“我们约好,两年以后的今天,我到你家去,拜见你的父母双亲以后,我们一起再回京城继续求学。

1、理解“郑重”:

严肃而认真。

(1)谁来郑重地读一读范式对张劭说的话?

(2)指名读。

(3)“郑重”一词说明了范式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

说明范式对约定非常重视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说明了他和张劭关系很亲密。

2、理解“拜见”:

(1)师:

因为在古代打仗通常会用右手进攻,所以古人以左为尊。

拜见时右手握拳,左手手掌盖住右手四指,左手拇指压住右手拇指。

师示范古人拜见的动作。

生跟着示范模仿学习。

(1)句中的“拜见”可以换成“参见”、“探望”和“看望”吗?

(不能)

(2)多媒体出示四个词的区别:

拜见——拜会;通常指看望老师、长辈等。

参见——指以一定的礼节进见,多指见师长等。

探望——多指远道看望。

看望——到长辈或亲友处问候起居情况等。

(3)出示:

用拜见、参见、看望和探望填空。

①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亲自上门()张劭的父母。

②小明病了,他的姑姑不远千里赶来医院()他。

③我和妈妈坐船去上海()奶奶。

④战争即将开锣,所有将领纷纷进帐()元帅。

出示答案:

拜见、探望、看望、参见。

(三)学习4-6小节

1、张劭把约定的事情告诉了母亲,那他的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呢?

(1)指名读第四小节。

(2)出示张劭母亲说的话。

说说母亲是一种怎样的语气?

(怀疑、疑惑)

母亲说:

“你们分别已经整整两年,他的家乡离开我们这儿又有千里之遥,相约的话恐怕早就忘记了。

你相信他回来吗?

(3)指名答。

(4)哪位同学能用怀疑的语气来读读母亲说的话。

(5)那么,母亲怀疑的理由是什么呢?

指名答。

(6)师小结:

理由一:

交通不便;理由二:

担心范式爽约。

(7)听了母亲的回答,张劭是怎样回答的呢?

母亲又是怎样说的呢?

师生合作读张劭与母亲的对话。

老师读旁白,男生读张劭说的话,女生读母亲说的话。

2、比较句子,说说那句好,为什么?

(1)出示句子:

①张劭十分肯定地说:

“范式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约的。

②张劭说:

“范式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他不会失约的。

(2)学生准备。

指名回答。

(3)第一句比第二句话中多了两个词:

“十分肯定”和“一定”。

说明了张劭对范式的信任,也充分说明了他们之间互相了解。

3、张劭和范式如期相见。

过渡:

张劭不光用言语表明了对范式的信任,还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他对范式的信任。

媒体出示第5小节。

张劭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村口去等候好朋友。

(1)师:

那么,张劭等的人来了吗?

在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中,远道而来的客人终于出

现了......出示句子:

只见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行人正在急急赶路。

(2)思考:

这个“风尘仆仆的行人”为什么“急急赶路”呢?

(3)指名答。

(4)师:

因为这个行人是范式,他知道今天是他和张劭约定的日子,必须准时赶到他的家里。

(5)课堂练习:

猜词语。

①范式长途奔波,辛苦劳累。

()

因为范式离张劭家有(),一路赶来,非常辛苦,所以说是()。

②和预料的一样,非常惊喜。

()

指名答。

出示答案:

风尘仆仆、千里之遥、风尘仆仆、果然。

师:

这里的“果然”可以换成“竟然”吗?

生:

不能。

因为“竟然”的意思是“出乎意料”,换成“竟然”就表达不出张劭对范式的信任及两个人之间的友情。

(三)学习7、8小节

过渡:

两个好朋友终于见面了,一个两年之期的约定终于兑现了。

1、默读第7小节,说说他们的友情为什么更加深厚了?

生:

是他们信守彼此之间的诺言,相互信任。

2、出示第8小节:

张劭的母亲感慨地说:

“范式这孩子,真是个讲究诚信的好少年啊?

(1)理解“感慨”:

因有所感触而慨叹。

(2)“感慨”能换成“感动”吗?

①①师引导读张劭母亲怀疑范式不会赴约的句子。

②指名答。

③师总结:

在古代交通通信均不变的条件下,张劭的父母想到一个少年在两年后这样风尘仆仆、不远千里地来赴约,遵守当年的约定,这不仅仅使他们“感动”,更使他们感触良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范式真是个守信的好少年!

因此,这句话中用“感慨”比“感动”贴切。

(3)师:

张劭的父母仅仅是夸范式是个“守信的好少年”吗?

生:

还夸奖了张劭。

师:

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

从张劭跟母亲的对话,还有从“张劭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村口去等候好朋友”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张劭也是一个守信的好少年。

师小节:

是啊!

在张劭母亲夸范式守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其实张劭也是个守信的孩子。

因为守信是双向的,互相的。

板书:

双向的互相的

四、拓展

出示图片:

想一想左幅图片可能表达的意思?

然后尝试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说一说。

教师上课1、这个题目是老师特意为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设置的,老师希望它能主动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中的建议2、生口述:

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学到过一篇课文,里面讲到了美元,当时老师你答应我们全班同学要在第二天带来一张美元钞票给我们看,可是到了第二天,你并没有把美元大钞带来,第三天你又把这件事给忘了,那时我忍不住就说要跟您拉钩盖章,逼迫您别再失信,到了第四天,您终于让我们见到了期待已久的美元大钞。

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师:

听了这位同学的话,老师感到很羞愧。

同时也要谢谢你,是你让老师从一个不守信的人变成一个守信的人。

因此,守信是双向的,相互的。

张劭和范式是古代的大学生,他们都是守信的好少年,而我们的同学现在还是个小学生呢,守信意识就这样的强烈,老师深感欣慰。

让我们为自己的诚实守信鼓鼓掌!

提出全面改革总目标的会议是五、作业

1、把今天所学到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写一个自己或者你身边人诚实守信的小片段。

2、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标志例:

张劭等候好朋友。

教师上课张劭到村口去等候好朋友。

张劭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到村口去等候好朋友。

我们迎接爷爷。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我们——迎接爷爷。

我们———,——————迎接爷爷。

板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连线题8守信

双向的

《春雨》阅读答案小学张劭范式

互相的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